封面
版权信息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编写组
高度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
绪论 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
一
二
三
四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与文明起源
第一节 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与远古社会的演进
第三节 古史传说与远古社会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
第一节 夏朝
第二节 商朝
第三节 西周
第四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节 春秋五霸的迭兴
第二节 战国七雄的兼并与秦统一中国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四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王朝
第二节 西汉王朝的兴衰
第三节 东汉的社会变动与王朝政治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与经济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三国的建立与治理
第二节 西晋的短暂统一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形势
第四节 东晋门阀政治与南朝政权的交替
第五节 北朝的社会发展与政治变迁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六章 隋唐时期
第一节 隋的统一与灭亡
第二节 唐前期的昌盛
第三节 唐后期的衰亡
第四节 隋唐政治制度
第五节 隋唐社会经济与阶级结构
第六节 隋唐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七章 五代十国与辽、宋、西夏、金时期
第一节 五代十国与契丹的兴起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第三节 辽、西夏、吐蕃、回鹘和大理
第四节 金与辽、两宋的对峙
第五节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社会经济与阶级结构
第六节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八章 元代
第一节 蒙古族的崛起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 民族等级制度及元政的衰败
第四节 元代的经济与阶级关系
第五节 元代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九章 明代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与巩固
第二节 明中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明后期的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第四节 明代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
第五节 明朝的灭亡与清兵入关
第六节 明代的中外关系
第七节 明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十章 清代前期
第一节 清朝定鼎北京与全国统治的确立
第二节 康雍乾时期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稳定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
第四节 清代前期的赋役制度与社会经济
第五节 清代前期的中外关系
第六节 清代前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
第一节 列强侵华与国势衰微
第二节 主权沦丧下晚清社会与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三节 人民大众反抗斗争与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主张
第四节 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尝试
第五节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与变法维新的失败
第六节 清末“新政”的夭折与辛亥革命的爆发
参考书目
参考图目
一 插图
二 彩图
后记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引言
上古
第一章 史前时代
一 人类的起源与体质进化
二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三 文明社会的曙光
四 科学与人文知识的萌芽
第二章 古代埃及
一 尼罗河的赠礼
二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专制王朝的形成
三 埃及帝国的兴衰
四 上古埃及文化
第三章 古代两河流域
一 自然环境与早期居民
二 早期城市国家与统一王国的出现
三 古巴比伦王国
四 亚述帝国与新巴比伦王国
五 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第四章 古代伊朗、小亚细亚、巴勒斯坦
一 古代伊朗
二 古代小亚细亚、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第五章 古代印度
一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二 早期雅利安文明
三 列国时代与百家争鸣
四 孔雀帝国
五 古代印度文化
第六章 古代希腊
一 早期希腊
二 古风时代
三 斯巴达——平等者公社
四 雅典——古代民主的样板
五 殖民运动
六 希腊城邦的盛衰
七 马其顿王国与亚历山大东侵
八 希腊化时代
九 上古希腊文化
第七章 古代罗马
一 早期罗马
二 剑与火的编年史
三 百年内战与共和制的灭亡
四 早期帝制时期
五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六 古罗马文化
中古
第八章 早期中世纪的欧洲
一 蛮族王国
二 封建关系的建立
三 查理帝国
四 城堡与贵族
第九章 西欧庄园、城市与议会
一 庄园
二 城市
三 最早的议会
第十章 西欧基督教、大学与文化
一 中世纪的基督教
二 大学:中世纪最美丽的花朵
三 语言、文学、巫术与艺术
第十一章 阿拉伯帝国
一 伊斯兰教的兴起
二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三 阿拉伯文化
第十二章 东欧与北欧
一 拜占庭
二 俄国
三 捷克和波兰
四 北欧的早期国家
第十三章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一 日本
二 朝鲜半岛
三 印度
四 东南亚诸国
第十四章 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一 蒙古帝国
二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第十五章 早期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 美洲的印第安人
二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十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 中世纪晚期的社会状况
二 文艺复兴
三 宗教改革
近代
第十七章 大航海时代
一 郑和下西洋
二 环球航行
三 全球物种交流
第十八章 白银资本
一 美洲殖民地
二 欧洲的商业革命
三 全球交流与东亚
第十九章 近代思想变革
一 科学革命
二 启蒙运动
第二十章 欧洲近代国家转型
一 英国的宪政之路
二 法国绝对君主制的兴衰
三 普鲁士的崛起
四 俄罗斯的西化与扩张
第二十一章 大西洋革命
一 美国革命
二 法国大革命
三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第二十二章 工业革命
一 英国工业革命
二 工业革命的扩散
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四 城市化浪潮
第二十三章 欧洲的政治民主化与民族主义
一“主义”的兴起
二 19世纪前期的革命浪潮
三 英法的政治民主化
四 民族统一
第二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一 早期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 国际工人运动
第二十五章 废奴时代
一 废奴主义的兴起
二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三 美国南北战争
四 巴西的废奴运动
第二十六章 东方帝国:危机与改革
一 奥斯曼帝国
二 埃及:从阿里改革到英国占领
三 印度
四 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十七章 拉美的曲折发展
一 考迪罗主义
二 墨西哥的改革
三 南美的经济发展
第二十八章 帝国主义扩张
一 帝国主义的动力
二 瓜分世界
三 殖民帝国的统治
四 从大国协调到两大军事集团
第二十九章 近代西方的文化
一 文学
二 艺术
三 新闻和教育
现代
第三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进程
三 战争引起革命
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三十一章 短暂的和平与危机
一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二 20年代的世界
三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策源地形成
四 20世纪初期主要社会思潮
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联合国建立
第三十三章 冷战格局的形成
一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二 殖民体系崩溃
三 冷战形成与局部热战
第三十四章 冷战下的动荡世界
一 70年代经济危机与各国经济政策调整
二 苏东改革和剧变
三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四 欧盟和世界经济区域性组织的建立
五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
六 冷战中的局部战争及其延续
第三十五章 20世纪以来的科技进步和思想文化
一 20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二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三 哲学社会科学思潮
四 新的文化形态
第三十六章 新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后记
简明中国宗教史读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
第一章 原始宗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然崇拜
一 宗教观念的发生和自然崇拜的形成
二 天象山川动植物崇拜
三 农业祭祀
四 自然崇拜与原始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第三节 鬼神崇拜
一 灵魂与鬼魂观念
二 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
三 父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
四 葬俗与原始文明
第四节 图腾崇拜
一 图腾崇拜是典型的氏族宗教
二 考古学中的图腾资料
三 文献学中的图腾资料
四 民俗学中的图腾资料
五 图腾崇拜的社会文化意义
六 图腾崇拜与龙凤文化
第五节 祖先崇拜
一 生殖崇拜与祖先观念的产生
二 女始祖崇拜与感生传说
三 男始祖崇拜与英雄神话
四 祖先崇拜与传统伦理
第六节 原始祭祀、巫术、占卜
一 祭坛、祭器
二 巫术
三 占卜
第七节 中国原始宗教的历史特点
第二章 夏、商、周宗法宗教的高度发展及其转化
第一节 夏、商、周宗教综述
第二节 古代宗教的形成时期——夏、商
一 传说中的夏代宗教生活
二 商人的“上帝”及其“帝廷”
三 古代宗教与宗法血缘制度
四 职业巫师及其社会作用
第三节 古代宗教的鼎盛时期——西周
一 商、周之际的社会变革和宗教变革
二 “以德配天”的宗教伦理化
三 周代祭祀制度及其社会作用
四 周代政教合一的“明堂”制度
第四节 古代宗教动摇与转化时期——春秋战国
一 “礼崩乐坏”——宗教大厦的崩颓
二 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宗教观
三 墨子“明鬼”、“兼爱”的宗教观
四 道家“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的宗教观
五 法家的宗教观
六 战国时期的“五帝”崇拜和神仙方术之学
第三章 秦汉宗法宗教的法典化与佛教、道教的初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秦王朝的宗教信仰
一 秦的宗教祭祀
二 秦朝的官方宗教信仰
三 秦始皇的方仙崇拜
第三节 汉代的国家宗教
一 五帝和太一神崇拜
二 国家宗教典制的修建与《三礼》中的宗教理论
三 阴阳灾异说与谶纬的流行
四 《白虎通》与宗法性宗教的法典化
第四节 道教的孕育与产生
一 道教的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 《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
三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
第五节 佛教的传入与初兴
一 佛教的始传与流行
二 佛经的传译
三 《理惑论》与三教争论的肇始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勃兴发展的宗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宗法宗教的整顿
一 宗法宗教的神鬼系统
二 宗庙祭祀系统
三 宗法宗教的政治文化功能
第三节 道教的成熟与定型
一 道教主要流派的演变及道书大量涌现
二 《黄庭经》的道教内养理论
三 葛洪《抱朴子》中的长生修炼论
四 寇谦之对北魏天师道的清整
五 陆修静对南天师道的整顿
六 陶弘景集南北朝道教之大成
第四节 佛教的迅速传播和发展
一 佛教迅速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 道安与早期般若学上的“六家七宗”
三 鸠摩罗什和僧肇的大乘空宗思想
四 慧远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说
五 道生的涅槃佛性说
六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五节 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
一 三教的状况与相互关系
二 儒、释、道三教几次大的理论冲突
三 三教冲突的政治表现——限佛、灭佛与兴佛
四 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隋唐时期发达的多元宗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三教并奖政策与三教并习风气
一 三教并奖政策的确立
二 三教之间的斗争
三 三教融合与三教兼修
第三节 宗法性国家宗教祭礼的整饬
一 宗教祭礼的规范化
二 祭天仪制的讨论与修订
三 祭祖仪制的讨论与修订
四 其他宗教祭祀仪制的讨论与修订
五 国家宗教与唐代文化
第四节 佛教的繁荣与衰落
一 君主的狂热崇佛与会昌灭佛
二 佛教经籍的翻译与撰述
三 隋代盛行的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
四 玄奘西行与唯识宗
五 注重理论思辨的华严宗
六 中国化的佛教流派——禅宗
七 律宗、净土宗和密宗
八 唐蕃和婚与藏传佛教前弘期
九 佛教与隋唐文明
第五节 道教的隆盛
一 皇室崇道情况
二 道教清修无为理论的发展
三 外丹道的兴盛、危机与钟吕内丹道的兴起
四 道教与隋唐文化
第六节 西来新宗教的流行
一 景教的流行
二 伊斯兰教的初传
三 祆教的流传
四 摩尼教的流传
五 西来宗教的流传与唐代文化
第六章 辽、宋、金、西夏时期的宗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辽代的原始信仰及佛教的盛行
一 民族传统信仰及其汉化倾向
二 佛教的流行及其特点
三 辽地佛教与社会文化
第三节 宋朝诸教的融合与发展
一 国家宗教祀典的修订
二 佛教的禅教并重与佛儒合流
三 道教的兴旺
四 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与祆教的状况
第四节 西夏王朝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信仰
一 原始巫术与神灵崇拜
二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三 西夏文大藏经的产生与历史地位
第五节 金朝宗教的兴盛
一 女真宗教旧俗和国家宗教礼制的建立
二 佛教的继续流行
三 河北新道教的出现和发展
四 西藏佛教的再弘传及宗派的形成
第七章 元代繁荣发展的宗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官方宗教礼仪的建设与特点
第三节 国家帝师制度与汉地佛教
一 蒙古贵族的崇佛政策
二 佛教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三 独特的帝师制度
四 汉地佛教继续发展
五 佛教与元代文明
第四节 云南上座部佛教
一 上座部佛教的传入
二 理论与经典
三 教派、僧阶与寺院制度
四 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社会文化
第五节 全真道的繁荣与江南道教的流行
一 丘处机与全真道的兴衰
二 江南正一道
三 江南净明道
第六节 也里可温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振兴
一 也里可温教——基督教的第二次传入
二 伊斯兰教的盛行
三 犹太教士的增加
第七节 白莲教的崛起与元末社会变革
第八章 明代多元融合与民间化过程中的宗教
第一节 宗法宗教祀典的后期发展与完备
一 郊祀
二 社稷、日月、先农、先蚕和高禖
三 神祇坛和天上之神与地上之神
四 历代帝王、圣贤、功臣之祀
五 宗庙
六 丧礼与丧服之制
第二节 三教融合中的佛教
一 宗教政策及管理制度
二 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三 禅宗两大派系及其代表人物
四 其他诸宗
五 明末佛教四大家
第三节 道教的世俗化与符箓派的荣盛
一 王室与道教
二 两大教派及其思想
三 《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
第四节 基督教的再次传入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一 传教士想方设法进入中国
二 天主教的儒学化
三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冲突
四 明末传教事业的再度兴盛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新发展和儒化倾向
一 明王朝与伊斯兰教
二 经堂教育的兴起
三 汉文译著的出现
第六节 民间宗教的活跃与发展
一 民间宗教的兴旺与白莲教的演变
二 罗教及其衍支东西大乘教与老官斋教
三 黄天教和弘阳教
四 三一教及其特点
五 明代民间宗教的共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九章 清前期的国家宗教政策与诸教的分化发展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祭祀与民间祖先崇拜
一 清代《礼典》的修订与规格
二 尊孔与祭孔
三 满族宗教旧俗的保存和演化
第二节 佛教的发展与转衰
一 诸帝的崇佛活动及管理制度
二 禅宗的派系及流衍
三 其他各宗
四 藏传佛教的发展及清廷的管理政策
第三节 道教的延续与道教文化的扩散
一 正一道的衰落
二 全真道的中兴
三 《道藏辑要》和新道书
第四节 民间宗教在镇压中继续勃兴
一 民间宗教发展概况与清廷的禁灭政策
二 八卦教(含清水教、天理教)的兴衰
三 其他教派的活动
四 民间宗教的社会文化意义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演进与磨难
一 清廷对伊斯兰教的政策
二 伊斯兰教中国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三 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活跃
四 伊斯兰教与回民起义
第六节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碰撞及清廷的禁教
一 清初基督教的顺利传播
二 教会内部的礼仪之争与康熙政策的转变
三 雍、乾、嘉三朝的禁教与教案
四 东正教及基督教新教的传入
第十章 清后期的宗教
第一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晚景
一 国家宗教祀典的若干变动
二 祭孔的升格和孔府的祭事
三 民间祭天祭祖及其他宗教风俗
四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终结与流延
第二节 佛教僧团的衰落与佛学研究的勃兴
一 清代后期佛教发展大势
二 佛教宗派的苟延
三 居士成为佛学的主流
四 世俗学者的佛学研究
第三节 道教的衰微与延续
一 道光以后正一道天师状况
二 晚清之全真道
三 道教文化继续向社会扩散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厄运和搏进
一 穆斯林起义与清廷的高压政策
二 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的流变
三 伊斯兰经学与汉文译著的成就
第五节 近代社会矛盾旋涡中的基督教
一 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作用
二 基督教各派在华传布
三 基督教与太平天国
四 风起云涌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五 教会对西方文化的传播
第六节 民间宗教与秘密会社
一 八卦教的后期演变及其与农民运动的关系
二 天地会、哥老会与太平军、辛亥革命
三 义和团运动与民间宗教信仰
四 真空教、斋教、一贯道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的宗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佛教的“复兴”与改良运动
一 开始向现代宗教形态过渡的佛教
二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的兴起
三 佛教大师的活动与思想
四 著名学者卓有成效的佛学研究
五 藏传佛教在诸多矛盾中艰难发展
第三节 道教的衰微与复苏
一 政治时运影响道教命运
二 道教学者重建道教理论的努力
三 近代教外道教学术研究的兴起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新气象
一 进入转折和动荡时期的中国穆斯林
二 穆斯林宗教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三 伊斯兰学术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 著名中国穆斯林学者的活动和贡献
五 新疆的伊斯兰教及杨增新的宗教政策
第五节 民间宗教信仰概貌
一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余波与散化
二 民间秘密宗教的流衍与公开化
第六节 基督教加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一 基督教顺利发展的内外条件
二 基督教各派的流布
三 基督教与民国政治
四 基督教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及其贡献
第十二章 中国宗教史的简要回顾
第一节 中国宗教史的发展阶段
一 原始时期
二 三代时期
三 秦汉时期
四 魏晋至宋元时期
五 明清时期
六 民国时期
第二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特点
一 原生型宗教的连续存在和发展
二 皇权始终支配教权
三 多样性和包容性
四 人文化和世俗化
五 三重结构的衔接与脱节
六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明显差异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作用
一 宗教与中国政治
二 宗教与中国经济
三 宗教与中国哲学
四 宗教与中国道德
五 宗教与中国文学艺术
六 宗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七 宗教与中国民俗
八 宗教与内外文化交流
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编写组
编写说明
一 中国历史名词
(一)历史理论范畴
(二)考古学文化与古史传说时代
(三)夏商周
(四)秦汉
(五)魏晋南北朝
(六)隋唐
(七)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
(八)元
(九)明
(十)清
二 中国历史大事记
编写体例
三 夏商周纪年表
(一)夏王朝年表
(二)商王朝年表
(三)西周王室与诸侯纪年表
(四)东周王室与诸侯纪年表
四 历代年号纪元表
参考书目
中国历史名词索引
简明西方美学史读本
《简明西方美学史读本》编写组
前言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
第一章 早期希腊美学
第一节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
第三节 恩培多克勒
第四节 德谟克利特
第二章 智者和苏格拉底
第一节 智者
第二节 苏格拉底
一 美的普遍定义
二 人本主义的艺术意识
第三章 柏拉图
第一节 学术生涯及著作风格
第二节 理式论
一 美的定义
二 理式的含义
三 理式论的评价
第三节 模仿艺术
一 音乐
二 绘画
第四节 艺术灵感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学术生涯及其特色
第二节 本体论美学
一 四因说
二 宇宙理性
第三节 诗学理论
一 模仿
二 悲剧过失说
三 净化说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早期的哲学美学
第一节 斯多亚派
一 美在于适度和比例
二 艺术理论
第二节 伊壁鸠鲁派
一 伊壁鸠鲁
二 卢克莱修
第三节 怀疑论派
一 毕洛
二 恩披里柯
第六章 罗马文艺美学
第一节 西塞罗
一 修辞学理论中的美学思想
二 折中主义美学
第二节 贺拉斯
一 理论渊源
二 基本美学思想
第三节 维特鲁威
一 建筑的要素
二 美的客观基础
第四节 朗吉弩斯
一 《论崇高》的理论渊源
二 古典主义传统
三 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
第七章 普洛丁
第一节 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作为本体论的美学
第三节 审美知觉理论
一 审美上升历程
二 “抑肉伸灵,收心内视”
第四节 艺术是理智美的闪光
第五节 普洛丁美学的影响
第八章 奥古斯丁
第一节 美的理论
第二节 审美知觉理论
第三节 艺术理论
第九章 拜占庭美学
第一节 拜占庭人的世界观与美学观
第二节 艺术的理念及其风格的传播
一 艺术发展概况
二 艺术理念
三 拜占庭艺术的传播
第十章 托马斯·阿奎那和但丁
第一节 托马斯·阿奎那
一 美的三要素说
二 美学理论的其他要点
第二节 但丁
一 《神曲》的美学思想
二 《论俗语》
第二编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美学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美学
第一节 达·芬奇
一 论绘画艺术的性质与美学特征
二 艺术之美在于真实自然
三 审美观
第二节 卡斯特尔韦特罗及“古今之争”
一 卡斯特尔韦特罗的诗学思想
(一)诗与历史在语言和题材上各不相同
(二)诗歌的目的就是运用奇异之物来娱乐普通民众
(三)要求戏剧创作严格遵守“三一律”
二 诗学理论的“古今之争”
第三节 蒙田
一 美是相对的
二 天然之美是理想之美
三 论人体美与心灵美
第四节 锡德尼
一 英国人文主义的美学宣言
二 论诗歌的本质及社会功用
三 论诗歌的形式规范
第十二章 法国古典主义美学
第一节 笛卡尔
一 崇尚理性的审美判断标准
二 追求“永恒真理”,以真为美
三 美在于部分与整体的和谐
第二节 沙坡兰
一 “诗歌应该使人受到教益”
二 戏剧创作必须遵循“三一律”
三 戏剧题材和情节必须具有“像真性”
第三节 布瓦洛
一 以理性为文艺最高准则
二 普遍人性与诗的“自然”原则
三 诗的道德教化作用
第十三章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第一节 培根
一 论人的美和“美在整体”
二 诗的想象和虚构
第二节 霍布斯
一 想象、判断与诗歌
二 善恶与美丑及喜剧感
第三节 舍夫茨别利
一 美在“形式或赋予形式的力量”
二 审美的特殊感官及其特性
第四节 哈奇生
一 “内在感官”和美感的特质
二 绝对美与相对美
第五节 休谟
一 美的本质和成因
二 趣味的心理特点和标准
三 诗歌与悲剧感
第六节 伯克
一 崇高感和美感的心理生理基础
二 崇高和美各自对象的品质
(一)崇高的对象的品质
(二)美的对象的品质
三 趣味的内涵和普遍原则
第十四章 大陆理性主义美学
第一节 斯宾诺莎
一 美丑观念与事物的圆满性
二 想象、虚构与文艺创造
三 情感、快乐与审美经验
第二节 莱布尼茨
一 美的本质与“前定和谐”
二 审美趣味与“混乱的知觉”
第三节 鲍姆加登
一 美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的意义
二 美学和美的定义
三 美的认识与诗的创造
第十五章 法国启蒙运动美学
第一节 伏尔泰
一 对新古典主义的突破
二 论艺术鉴赏力
三 论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
第二节 卢梭
一 文明观与艺术观
二 戏剧观念
第三节 狄德罗
一 “美在关系”论
二 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三 论戏剧艺术
四 论天才、艺术想象和情感
第十六章 德国启蒙运动美学
第一节 温克尔曼
一 古希腊艺术与美的理念
二 论优雅风格
三 艺术模仿与诗画比较
第二节 莱辛
一 诗与画的界限及对现实的模仿
二 民族戏剧与市民戏剧
三 论典型性格与审美情感
第三节 赫尔德
一 对新古典主义信条的突破
二 美与审美
三 民间文学与诗歌
第十七章 维柯
第一节 “诗性智慧”——早期人类的思维特征
一 “以己度物”的认知思维方式
二 诗性思维的特征
第二节 维柯的美学思想
一 美感产生于社会生活实践
二 美的种类
三 审美移情与诗性思维
第三编 十九世纪美学
第十八章 德意志观念论美学导论
第一节 美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第二节 观念论美学及其时代
第十九章 康德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第二节 审美判断力批判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
第三节 美的分析学
一 按质来看的鉴赏判断
二 按量来看的鉴赏判断
三 按与目的的“关系”来看的鉴赏判断
四 按“对 ‘对象’愉悦”的模态来看的鉴赏判断
五 审美判断中想象力的作用和表象能力
第四节 崇高的分析学
一 从美向崇高的过渡
二 数的崇高与力的崇高
三 崇高判断的模态
四 审美判断力的范畴总论及其廓清
第五节 艺术论、天才论以及审美判断力的辩证法
一 艺术的概念及其审美意义
二 天才与美的艺术
三 “美的艺术”:分类、结合与比较
四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法以及美的道德性
第六节 康德美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十章 黑格尔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第二节 黑格尔哲学体系与美学体系
一 哲学体系
二 美学体系
第三节 “美”与审美活动的哲学实质
一 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索
二 对审美活动的探讨
第四节 艺术美与理想美
一 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二 艺术美的实现
三 艺术家和艺术创造
第五节 艺术史观
一 艺术的起源
二 艺术的发展历程:三种艺术类型
第六节 艺术的系统分类
第七节 黑格尔美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十一章 德国观念论美学的其他代表
第一节 谢林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诗与艺术
三 艺术哲学的重要性
四 艺术哲学的一般部分
五 谢林美学的意义
第二节 观念论美学的继承者和反对者
一 黑格尔的后继者和反对者
二 康德的后继者
三 其他代表人物
第二十二章 德意志文学美学和其他流派导论
第一节 德意志经典思想是理性哲学与浪漫主义的双重变奏
第二节 意志主义取代理性启蒙
第三节 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美学的其他流派
第二十三章 歌德和席勒及德意志浪漫主义
第一节 歌德
一 生平及学术贡献
二 古典的与浪漫的
三 自然与艺术
四 美与艺术
第二节 席勒
一 生平及文学美学创作
二 席勒美学概观
三 审美教育及其文化意义
四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第三节 19世纪德意志浪漫主义美学
一 对艺术本质的哲学思考
二 反思理性与崇尚情感
三 向往中世纪
第二十四章 叔本华
第一节 生平和其意志哲学
第二节 美学本体论
第三节 艺术本体论
第四节 审美认识论
第五节 想象的哲学功能和批判功能
第二十五章 尼采
第一节 生平和《悲剧的诞生》
第二节 日神和酒神:世界的二元艺术冲动
第三节 悲剧的本质
第四节 艺术形而上学
第五节 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
第二十六章 19世纪英国美学和法国美学导论
第一节 19世纪英国美学的进展
一 实践过程中的文艺美学
二 物极必反的唯美主义运动
三 审美文化理想的追求
四 心理学美学中的科学因素
第二节 19世纪法国美学的流变
一 不同阶段的不同焦点
二 浪漫主义的地方色彩
三 唯美主义的兴起与余响
四 实证主义的连锁效应
第二十七章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美学
第一节 柯勒律治
一 情感因素
二 想象力与幻想
三 美与美的艺术
第二节 华兹华斯
一 诗的艺术本质
二 诗的功能
三 诗人的禀赋
第二十八章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美学
第一节 史达尔
一 南北文学与环境论
二 介于古典与浪漫之间
第二节 夏多布里昂
一 文学主张
二 论美
三 创作实践与思想特点
第三节 雨果
一 文学创作中的对照原则
二 文学史论与艺术特征
第四编 二十世纪美学
第二十九章 无意识美学
第一节 弗洛伊德
一 弗洛伊德的美学著作
二 对艺术的精神分析研究
三 以达芬奇为精神分析实例
第二节 荣格
一 美学的心理学基础
二 荣格的美学思想
第三十章 形式主义美学
第一节 贝尔
一 《艺术》的来源
二 “有意味的形式”假说
三 “审美感情”论
第二节 弗莱
一 “纯美学标准”
二 “双重生活”论
第三十一章 表现主义美学
第一节 克罗齐
一 美的本原
二 艺术即直觉
三 直觉即表现
四 艺术与语言同一
第二节 科林伍德
一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二 艺术是整体想象性经验
第三十二章 符号论美学
第一节 卡西尔
一 “符号形式哲学”的奠基
二 艺术作为“符号体系”
第二节 苏珊·朗格
一 “情感符号的形式创造”
二 关于“虚幻”观念
三 关于“艺术知觉”
第三十三章 现象学美学
第一节 英伽登
一 文学艺术作品的“本体论”
二 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论”
三 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第二节 杜夫海纳
一 现象学美学的锚地
二 现象学之后的先验转向
第三十四章 存在主义美学
第一节 海德格尔
一 存在主义的哲学根基
二 艺术作品的存在与真理的发生
第二节 萨特
一 “想象”现象学
二 处境中的“自由”
三 介入就是揭露
四 写作要求自由
第三十五章 分析美学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
一 “美学”与其概念使用
二 “生活形式”及其文化语境
三 “语言游戏”与“家族相似”
第二节 迪基
一 “艺术惯例论”的出场
二 对“惯例论”的修正
第三节 丹托
一 “艺术界”理论
二 “平凡物的变形”
三 “艺术终结论”
第三十六章 社会批判美学
第一节 卢卡奇
一 《审美特性》的美学观
二 若干审美原理的诠释
第二节 本雅明
一 从经验到体验
二 从口传到媒介
三 从魅灵到复制
第三节 阿多诺
一 早期思想
二 文化产业批判
三 否定的辩证法
第四节 马尔库塞
一 政治哲学: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二 激进美学:解放爱欲与建立新感性
三 大众文化理论:从“整合”到“颠覆”
第三十七章 解释学美学与接受美学
第一节 伽达默尔
一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概念
二 以解释学阐明艺术经验中的真理
第二节 姚斯
一 “挑战”时期
二 “审美经验”时期
第三节 伊瑟尔
一 隐在读者
二 不确定性
三 读者经验的重构
第三十八章 后现代美学
第一节 福柯
一 牧师权力
二 自我的技术与快感
三 生活的艺术
第二节 利奥塔
一 什么是后现代?
二 现代艺术的本质
三 不可表现性与先锋艺术
第三节 波德里亚
一 消费社会
二 媒介、“内爆”与超真实
三 审美泛化
编后记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序章 1840年前的世界形势与清朝社会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一节 英国走私鸦片与林则徐禁烟
第二节 战争进程《南京条约》的签订与条约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思想界的反应与对策
第四节 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农民起义的酝酿
第二章 内忧外患中的清朝政府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及其政治社会主张
第二节 英法联军侵略中国
第三节 俄国掠夺中国大片土地
第四节 曾国藩湘军集团崛起与太平天国后期的苦撑苦斗
第五节 中外会剿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失败
第三章 失去发展机遇的三十年
第一节 清政府中央和地方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节 洋务自强活动——抓而不紧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变化的思想总结——早期改良主义的主张
第四节 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的结局
第五节 教案迭出——大规模群众反洋教斗争
第六节 甲午战争爆发 清政府错误的战争指导
第七节 马关签约 台湾割让及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占领的武装斗争
第四章 甲午战后中国形势与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命运的回答
第一节 三国干涉还辽及甲午战争前后帝国主义在远东的角逐
第二节 帝国主义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与对华资本输出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孙中山等革命派的早期革命活动
第五节 康、梁发起维新运动及其失败
第六节 义和团——中国农民朴素的反帝爱国斗争
第七节 八国联军侵华和清廷的对策
第八节 《辛丑条约》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第五章 社会大变革的酝酿时期
第一节 清政府的“新政”出台与社会秩序的新变化
第二节 英国侵略西藏 日俄在东北划分势力范围
第三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革命派和保皇派关于中国前途的论战
第四节 抵制美货和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
第五节 “预备立宪”与资产阶级的立宪运动
第六节 革命派组织的反清武装起义
第六章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第一节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与四川保路运动
第三节 武昌起义 各省独立与南京之役
第四节 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
第五节 宣统皇帝退位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第七章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社会“沉沦”到谷底的时期
第一节 袁世凯力行独裁 孙中山再次发动革命
第二节 洪宪帝制及其破产
第三节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战争
一 张勋复辟与南方护法运动
二 南北议和 军阀割据战争
第四节 民族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第五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民主运动爆发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社会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第八章 中国社会开始走上曲折的“上升”之路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开展农民运动与北伐战争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内外形势
二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思想的形成
三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确定国共合作方针
四 工农运动与北伐战争的胜利开展
第三节 国共合作破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第四节 宁汉合流与东北易帜 国民党军阀大混战
第五节 工农武装割据与苏维埃革命政府的建立
第六节 “围剿”与反“围剿”两个“政权”的较量
第七节 社会性质论战与社会政治思潮
第九章 民族危机加深 国内阶级关系的调整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不抵抗政策”
第二节 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蒋介石实施“安内攘外”对策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第四节 红军被迫转移 苏维埃运动遭受挫折
第五节 西安事变 中国历史发展的新契机
第十章 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开始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节 八一三上海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形成
第三节 全国抗战防御体系建立 国共两党对于抗战战略的不同主张
一 建立全国抗战防御体系
二 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分别提出不同抗战路线
第四节 八路军出师与山西抗战
第五节 淞沪会战与上海、南京的陷落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暴行
一 淞沪会战 上海陷落
二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南京陷落
第六节 台儿庄大捷与武汉、广州沦陷
第十一章 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与抗战胜利
第一节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战略配合
一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作战
二 敌后战场的游击战
第二节 抗战大局下国共两党联合中的斗争与皖南事变
一 抗战大局下国共两党合作中的斗争 皖南事变之善后
二 民主宪政运动和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外交出现新格局
第四节 正面战场溃败与敌后战场攻势作战
第五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 国统区的腐败与专制
一 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建设
二 国统区的专制与腐败
第六节 国共谈判与联合政府问题 中国军民的反攻
一 抗战后期的国共两党谈判 中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
二 中国军民的对日反攻
第七节 国共两党对中国前途的不同设计
一 国民党六大召开,坚持不妥协的反共方针
二 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第八节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节 从重庆谈判到政协会议
一 短暂的和平气氛:从重庆谈判到政协会议
二 民主党派的调解和第三条道路的终结
第二节 中美、中苏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国民党挑起战争 全面内战的爆发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危机 解放区的巩固与兴旺
一 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危机
二 解放区的巩固与兴旺
第五节 历史性的三大战略决战
第六节 北平和平谈判破裂 百万雄师抢渡大江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历史进入现代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一节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二节 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基本政治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第三节 宣告了近代中国历史经过“沉沦”,以及“沉沦”到“深渊”“谷底”,完成了“上升”的过程
尾语 学习中国近代史应理解的三条基本线索与四点启示
后记
更新时间:2019-01-03 22: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