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

第五节
北朝的社会发展与政治变迁

一 北魏统一北方与前期民族关系

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部最初是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大兴安岭北段古称大鲜卑山,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的嘎仙洞一带,据说是拓跋鲜卑先民生活的地方。今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的大罕山古称鲜卑山,系东胡瓦解后东部鲜卑的棲居地。的氏族部落,以后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呼伦池,开始向国家形态过渡。淝水之战后,386年正月,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386—409年在位)召集旧部重建代国。同年四月又改称魏国,史称北魏(386—534),次年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皇始三年(398),道武帝拓跋珪把都城从盛乐南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部所建立的国家至此已然形态完备。到拓跋珪之孙太武帝拓跋焘(424—451年在位)时,北魏先后灭掉北燕、北凉,于439年重新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朝刘宋对峙,形成南北朝局面。献文帝拓跋弘皇兴三年(469),北魏军攻破南朝刘宋青冀二州,疆域进一步向南扩张。

伴随着鲜卑拓跋部南下的征程,他们也先后经历了狩猎、游牧、农耕等经济形态。狩猎和游牧经济培养了这个民族能骑善射的武勇品格,具备了十六国终结者的先决条件;离散部落,分土定居,从事农耕经济使这个民族领略了中原物质文明,从而产生认同先进文明的向心力;完备的国家形态以及北方统一的实现,更增强了这个民族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迫切性。

拓跋珪迁都平城后,在平城营建宫室,建立宗庙,又制定郊庙、社稷、朝觐、飨宴等礼仪。他还仿汉人制度建立太学,并在太学举行祭奠孔子的活动。又接受汉人李先的建议,搜集天下经书,编成《众文经》。北魏拓跋统治者向中原扩张之初,就注意任用汉人,利用他们的统治经验治理国家。拓跋珪在领军征伐途中,处处留心安抚接纳汉族士人,凡是有来拜访的,不论年少年长,全都接见,如果发现有才能者,就加以任用。拓跋珪的儿子拓跋嗣(409—423年在位)即位后,把国子太学改为中书学,这个由中央朝廷办的具有极高地位的学校,一直延续到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中书学容纳了精通儒学的知识分子、懂得治国的政治家、政绩卓著的良吏、号为忠义的功臣、文武双全的将领、北方各地的大族、南朝降人等各种人才。

北魏统治者虽然任用汉人,但对他们并不十分信任。清河人崔逞,受拓跋珪之命给东晋襄阳戍将郗恢写回信,因信中称东晋皇帝为“贵主”而被拓跋珪所杀。拓跋焘当政时,汉人段晖因在马鞍中藏有金子,被怀疑欲投奔南朝而被处死。汉人崔浩,历事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朝,尤其受拓跋焘的重用和信任,曾“专制朝权”,然而最终却因撰写拓跋部历史详备无讳而被杀。北魏统治者虽然对儒家文化兴趣浓厚,但对儒家典籍并不十分了解。北魏前期的礼仪制度与汉族传统也存在巨大差别。

上述现象表明,魏孝文帝以前北魏拓跋鲜卑虽然与汉族错居杂处并注意吸收汉文化、任用汉族人才,但族际壁垒并未消除,民族矛盾依然严重。

 

二 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

北方的统一,使鲜卑拓跋部完成了从征服者到统治者的角色转变,所面临的任务也从对北方的军事征服和稳定政权,转变为维持其政权的长治久安以及实现南北方的统一。

皇兴五年(471)八月,献文帝让位给儿子拓跋宏,自己做太上皇。拓跋宏即孝文帝(471—499年在位),他在祖母文明太皇太后(俗称冯太后)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

太和八年(484),孝文帝下诏实行百官俸禄制度。在此以前,北魏的文职官僚们没有俸禄。拓跋军事贵族们可以通过征服战争掠夺大批财富,通过征战立功获得巨额赏赐,而各级文职官僚“惟取给于民”,实际上是纵容贪污受贿和搜刮百姓,或兼营商业,“贩肆聚敛”。“初来,单马执鞭;返去,从车百辆”《魏书》卷33《公孙表附公孙轨传》。的现象并非罕见,“竞为聚敛”造成吏治极为败坏。实行俸禄制后,北魏严厉打击贪腐恶习,规定“枉法无多少皆死”《魏书》卷111《刑罚志》。。在严法峻刑的威慑下,贪官不得不束手收敛,吏治状况为之改善。

不久,又相继实行均田制、三长制、新租调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男年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受20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诸民年及课(15岁)则受田,老免(70岁)及身没则还田。奴婢耕牛随有无还受。(2)男夫每人给桑田或麻田20亩。露田有受有还,不得买卖;桑田或麻田为世业,可以继承,也可买卖,但有若干限制。政府定期进行土地的还授和登记。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由乡里威信高的人担任,为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取代了宗主督护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新租调制规定了编户向国家缴纳的租调数额: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婢八口、耕牛二十头也缴一夫一妇的租调。这三个制度互相配合,三长负责监督乡里,一是落实均田,二是查阅户口,防止向国家缴纳租调的人口流失;均田制使农民和土地结合,有能力向国家缴纳租调;租调制保证国家每年有固定的财政收入。

文明太皇太后去世后,亲理朝政的孝文帝排除阻力,继续坚持改革,并把改革从政治经济深入到礼仪制度、社会习俗等文化层面。太和十八年,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汉族文化中心洛阳,不久又作出几项进一步推进汉化的决定:禁止官员在朝廷说鲜卑语,以汉语为“正音”即官方通行语言;禁止穿鲜卑服装,不分男女一律改着汉装;改鲜卑复姓氏为汉姓,如改拓跋氏为元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实行门阀制度,明确规定汉族“五姓”、郡姓和鲜卑八姓为高门望姓,自己和皇室带头与汉族高门通婚;把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的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死后安葬洛阳,不得迁回代北。此外,还按照魏晋之法改革官制,厘定魏律。

孝文帝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不仅推进了北魏国家和拓跋鲜卑等少数民族社会属性的封建化,也促进了北魏各少数民族同汉族的民族融合。有学者统计,自魏晋到南北朝,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总人口数多达千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民族融合历史进程的。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北朝民族大融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 六镇起义与北魏分裂

拓跋部进入代北平城以后,蒙古草原又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柔然汗国的版图,东起大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南至大戈壁,北到贝加尔湖以南。北魏建立以后,柔然骑兵几乎每年都南下侵扰边境,成为北魏北方的巨大威胁。为抗击柔然,北魏在北边由西向东一字排开设置六个主要军镇: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县北)。

六个军镇每镇都有镇都大将,这些大将在北魏初期都是由拓跋宗室或鲜卑八族王公担任,镇兵也大都是拓跋部成员。六镇的设立主要是对付柔然铁骑,这就决定了六镇地区的鲜卑人必定要保留许多鲜卑族特点,以保持能骑善射、剽悍劲勇的品格。所以当进入中原的鲜卑人大力推进汉化时,六镇地区的鲜卑人却没有与他们同步。

当孝文帝在平城推行改革时,柔然统治下的高车族试图从柔然汗国中独立出来,这使得北魏北方边境的压力得到缓和。北魏孝明帝(元诩,516—528年在位)时期,高车族的独立终于取得成效。柔然在攻打高车失败后国内权力争斗加剧,在争权中失败的柔然首领阿那瑰投降北魏,后在北魏帮助下重登柔然王位。此时的柔然已成为北魏的盟友。

随着北方的威胁逐渐消失,六镇鲜卑人发现自己的作用日益被北魏王朝所忽视,而且自身的社会地位与迁入中原的同族也拉开了越来越远的距离。迁入中原的拓跋贵族经过孝文帝重新订立门阀制度,已变成高门清流,而留在六镇的拓跋鲜卑却沦落为武人浊流,并与谪罚的罪人和刑徒为伍,他们对自己的地位和境遇日趋恶化而越来越心怀不满和愤恨。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这种不满和愤恨的情绪终于爆发,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首先聚众起义,杀镇将,建年号。不久,起义烽火便蔓延到河北、山东、关陇地区。六镇鲜卑或被起义裹挟,或被朝廷征召,纷纷涌入河北、关中地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各种政治力量重新进行整合。在高欢消灭了制造“河阴之变”528年,契胡尔朱荣在河阴(今洛阳东北),沉胡太后和元钊于黄河,杀朝臣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任职北魏朝廷的鲜汉高门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尔朱氏势力后,北魏中央朝廷土崩瓦解,统一的政权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东魏(534—550),后为北齐(550—577)所代,由六镇怀朔地区鲜卑和汉族豪强集团所控制;西部称西魏(535—556),后被北周(557—581)所代,由六镇武川地区鲜卑和汉族豪强集团所掌握。

 

四 关陇集团与北方再统一

六镇鲜卑南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第二批拓跋鲜卑进入中原。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拓跋鲜卑是汉化先行者,那么从六镇进入中原的拓跋鲜卑就是追随者。但是这个追随者并没有亦步亦趋,他们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鲜卑姓氏,甚至还把鲜卑姓氏赐给汉人。但这种保留并不意味着全面倒退。

六镇鲜卑有时候可能因自己的强悍而轻视汉人的文弱,但他们并不拒绝同汉人合作,也不排斥汉族文化。东魏高欢(496—547)任用范阳人卢景裕教授子弟儒家经典,以后的诸帝也“引进名儒,授皇太子诸王经术”。北齐甚至规定各个郡县推举精通儒家经典的人为孝廉。孝廉答对朝廷策问,答得好的加以提拔,这种制度无疑刺激了儒学的发展。

建立西魏北周的六镇鲜卑所在的关陇地区,人力、物力远远不如东魏北齐富庶,为了与东魏北齐及南朝政权抗衡,西魏北周统治者除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在军事上实行府兵制以外,还竭力促成鲜卑与汉人的结合。在这方面府兵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府兵制度下,总揽西魏朝政大权的宇文泰(505—556)是最高统帅,下设六个柱国大将军,每个柱国大将军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军。柱国大将军、大将军由鲜卑人和汉人担任,汉人将军也被赐予鲜卑姓。在西魏北周政权中,不仅包括鲜卑贵族上层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独孤等家族,还包括京兆韦氏、弘农杨氏、武功苏氏、陇西李氏、河东裴氏和柳氏等关陇大族,形成胡汉紧密结合的关陇集团(见彩图十六)。

西魏北周对待儒学的态度比东魏北齐还要积极。宇文泰雅好经书,任用苏绰制定体现儒家治国思想的《六条诏书》;采用《周礼》设计的模式运转国家机器;任用大儒卢景宣充实儒家五礼制度。明帝宇文毓在位时,进一步完善官学,使儒学进一步发展。武帝宇文邕(561—578年在位)亲自行尊三老之礼,被史家称为“一世之盛事”。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北周是“天下慕向,文教远覃”《周书》卷45《儒林传·序》。

北周武帝改革府兵制,提高府兵地位,扩大兵源,军力大为增强。建德六年(577),北周出兵灭掉北齐。随着北方重新统一,关陇集团又增加了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顿丘李氏等关东大族,胡汉融合进入新阶段。

北周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有着统一南北的雄心壮志。他所领导的北周,是一个经过又一番胡汉融合过程而产生的具有勃勃生机的政权。这个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体现出民族融合的新特点。这不仅是北方新局面的出现,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但武帝英年早逝。北周朝政大权落入外戚杨坚之手。他于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