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明历史系列(套装共6册)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编写组
- 6014字
- 2024-11-02 05:06:00
第四章 古代伊朗、小亚细亚、巴勒斯坦
伊朗高原与小亚细亚、巴勒斯坦是西亚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当大河流域成为古代文明的中心时,这些地方变为连接文明中心的外围地带和中间地带。虽然这些地区总体上处于中心文明的强烈影响之下,但始终保持与发展了自身文化特征,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影响至今仍没有消失。
一 古代伊朗
波斯帝国的建立
伊朗在古代是地区名,意指两河流域东部的伊朗高原。其以扎格罗斯山脉为界,在西部同两河流域区隔开来。高原南临波斯湾,东起兴都库什山,北依高加索和里海,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较为封闭的地区。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伊朗高原连续有人居住,但这些早期居民没有文字遗存,无法判定他们的身份。但可以肯定伊朗高原是西亚农业革命的重要发生地之一。
能够辨识的最早居民是公元前3000年代的埃兰人,他们生活在伊朗高原西南部,于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形成国家,之后1000年里多次入侵两河流域,但都立足未稳,最终退回高原地带。埃兰人的语言系属不清,肯定不属于西亚北非流行的塞姆—哈姆语系,也不属于印欧语系。
公元前9世纪以来,亚述泥板文书中多次提到两个伊朗族群,即米底与波斯。据此推断,这两个民族可能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代末出现于高原之上。其中米底人起初分布在里海之南,高原西北;波斯人分布在高原西南,属印欧语系。
公元前7世纪初,米底形成国家,实行君主制,并使波斯人臣服于自己,成为两河流域东邻的大国,并威胁亚述帝国。公元前7世纪末,米底联合新巴比伦灭亚述,分割帝国的领土。米底版图因此达到极盛:东起伊朗高原中部,南抵波斯湾,西达叙利亚,北邻里海。
公元前6世纪中叶,米底与新巴比伦关系破裂并发生军事冲突,米底元气受损。公元前558年,波斯贵族阿契美尼族的居鲁士二世(约公元前590—前529年)率众起义,经过八年抗争,推翻米底王朝,建阿契美尼王朝,史称波斯王国。居鲁士王袍加身,全盘接受米底的政治制度。为证明君主身份的合理性,他的出身被神化,成为米底公主曼丹尼的儿子。其外祖父梦见公主是王国的祸水,于是把她下嫁波斯贵族。国王续梦曼丹尼怀孕是王国不祥之兆,决定杀死新生儿。但执行人却因怜悯而放了婴孩,找了个牧人家的死婴顶替,居鲁士便被托付给该牧人夫妇代养。经过粗衣粝食的成长,居鲁士出落成大智大勇的雄才,成就了改朝换代的伟业。
公元前546年,波斯王国与小亚细亚强国吕底亚爆发战争,居鲁士越出高原,攻占吕底亚全境,擒获该国国王克洛伊索斯,进一步征服了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希腊城邦,为半个世纪后发生的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准备了条件。
之后7年,居鲁士兵锋东向,占领伊朗高原东部与中亚的许多地区,统治触角甚至伸到南亚印度河流域。随后他挥师西进,灭新巴比伦王国,占领两河流域与叙利亚、腓尼基与巴勒斯坦地区,为持续二百多年的大帝国奠定了疆域基础。在占领巴比伦时,居鲁士把犹太人(“巴比伦之囚”)遣回巴勒斯坦故土,使犹太人对他感恩不尽,在《圣经·旧约全书》中永久表达了这种感恩之情。
公元前529年,居鲁士二世在远征中亚部落时亡,长子冈比西斯即位,继续帝国的扩张势头,于公元前525年把埃及并入波斯版图。至此,帝国疆域东到中亚锡尔河流域,西南至埃及,西北包括整个小亚细亚半岛,南则嵌入印度次大陆,成为超过亚述帝国面积的空前大帝国。
大流士改革与帝国的社会经济
由于帝国膨胀过快,一时消化不良,维系统治主要靠军事高压。冈比西斯征服埃及期间,帝国被征服地区巴比伦、埃兰、米底、亚述、伊朗高原等地广泛发生暴动。一支政变军队由僧侣高默塔率领,占领巴比伦并自称为王,波斯帝国岌岌可危。冈比西斯匆匆自埃及回师,途中突然暴毙,阿契美尼族的大流士一世等七人合谋在米底行宫杀死高墨塔,恢复阿契美尼王朝的统治,大流士一世被推举为新君。他即位后用铁腕相继镇压了各地起义,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内政,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史称“大流士改革”。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统一天下后刻制的“贝希斯吞铭文”,称颂自己南征北伐的丰功伟绩
他首先强化中央集权,神化自己的权力,昭告君权神授,为波斯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所赐。他把全国行政区划为20个行省,每个行省直接任命一名总督负责行政。另给总督配一名直属国王的秘书,行使监督职责。驻行省的军队另行委派。三者均对国王负责。这就制度化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权。
其次,强化国家机器,整顿军队,把全国划分成五大军区,每个大军区管辖若干行省军区。其军队仿亚述建制组建,是一支多兵种的庞大常备军,包括步兵、战车兵、象兵、工兵、海军等。军队核心是由波斯人组成的禁卫军,古希腊史家称之为“不死队”,意即人数固定不变,成员死亡立即递补。军官多为波斯人担任。战争动员时各省总督负责征召本省的兵员,并担任行省临时部队的指挥。大流士还成立了一支特务部队,称“国王的耳目”,被派驻各省,拥有非常权力,可以逮捕与处决任何反对国王者,甚至包括总督。
再次,建立常规性的税收制度,以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往帝国建国不久,税收仅以贡品形式收取。大流士一世改变做法,根据各地经济情况与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规定每个行省的交税额度,包括货币税和实物税两种。其中,波斯人免税,但须服兵役。
最后,统一货币体制,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大流士一世为改善帝国各地的经济政治联系,采用吕底亚和希腊的货币体制,主要币种是金币,因币上铸有手持弓箭的大流士头像,故称“大流克”,每枚大流克重8克。铸金币的权力属于国王,此外还有银币与铜币,各省总督可发行银币。他还修筑道路网,其中最长的一条是从波斯的四都之一苏撒(另三都是波斯波利斯、埃克巴塔纳、巴比伦)通向小亚细亚希腊殖民城市以弗所的公路,全长2400公里,沿途每20公里设一驿站,便于商旅与信使的往来。
大流士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整个帝国经济、社会、政治有章可循,客观上有利于整个西亚地区的稳定与生产的恢复,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帝国的衰亡
波斯帝国兴起于对外战争,衰落也始于对外战争。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远征黑海沿岸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失败,被征服的小亚细亚希腊城邦伺机于公元前500年群起暴动。希腊本土城邦雅典与埃列特里亚出兵支援同族人的起义壮举,致使波斯军队在把小亚细亚希腊人的起义镇压下去后,决定报复希腊人,入侵希腊半岛,当然实际原因可能还有扩张领土的需要。这引起了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长达43年的希波战争。
在侵略希腊的过程中,大流士一世的两次入侵都遭失败。头一次因天灾而中途夭折。第二次被希腊联军在马拉松战役中击败,仓皇退回波斯。大流士在恨恨不已中因病去世。其子薛西斯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480年举全国之力,水陆并进,但失败得更惨。经萨拉米斯海战与普拉提亚陆战两次大会战,波斯军损失惨重而溃退回本土。波斯从此失去进攻能力,转入守势。双方在爱琴海角逐,互有胜负。最终签订和约,波斯让出对爱琴海与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统治权。
公元前5世纪末,波斯爆发王位争夺的内战,同时伴随各地不时发生的民众起义,波斯帝国虽然仍旧维持着庞大的版图,却露出摇摇欲坠的衰态,缺少的是来自外部的有力一击。
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希腊半岛北部兴起马其顿王国,征服了整个希腊半岛。雅典知识分子为摆脱城邦危机与马其顿的威胁,建议联合各邦远征波斯,实际是把祸水引向东方。马其顿采纳了这一建议。公元前334年,马其顿新君亚历山大率军东征,腐败的波斯帝国如泥足巨人,一触即溃。公元前331年,双方军队在高加米拉决战,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战场督阵却率先逃亡,导致波斯军全线崩溃。败走的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亚的路途中被手下所杀,波斯帝国成为历史陈迹。原帝国的领土悉数归入亚历山大帝国,连大流士三世的女儿也成为亚历山大的妻子。
古代波斯文化
波斯帝国人口众多,各民族有其特有的文化成果,尤其文明成果积累长久的两河流域,是后发的波斯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
波斯文字采用了楔形文字,但有所改进。波斯人删除了多余的文字符号,仅保留42个。他们还使用阿拉米字母文字来书写业务文书。
在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中,记述了波斯人的基本价值观。他说波斯人在15—20岁时被教授三件事:骑马、拉弓与说实话。诚实是波斯人首要的美德,他们认为人最恶劣的行为就是说谎,其次是欠债。而欠债是说谎的根源之一。在波斯法律中,说谎是弥天大罪,甚至要处以极刑。这种对诚实的高度捍卫在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甚为少见。
在宗教领域,波斯人有自己的创造——拜火教,有自己的经书《阿吠陀》,系经义汇编,据说由一个名叫查拉图斯特拉(希腊人称之为琐罗亚斯德)的先知创立。但对这位圣人,后人几乎一无所知。推测拜火教大概形成于伊朗高原东部,然后传布到高原与高原以外的中亚细亚。
拜火教的基本教义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归结为两个超自然的神灵,即善神与恶神的对立。善神也是智慧之神,名阿胡拉·马兹达,恶神名安格拉·迈纽,亦是破坏之神,也称阿里曼。后者自前者派生出来,因前者是整个世界的创造者。
在拜火教看来,人类生活中的一切真善美都是马兹达对迈纽的胜利,一切恶,包括疾病、灾难,均是迈纽作祟的结果。波斯人尊崇马兹达,祈祷他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拜火教把一些物质分成清洁与不洁两种,分别源自善神与恶神。在洁物中,火最为清洁,因此拜火教崇拜火,这意味崇拜善神。拜火教徒禁止人们把脏物投进火里,禁止土葬与火葬,理由是会污染大地和火。他们实行天葬,把遗体弃之郊外,让猛禽把遗体撕碎食光。拜火教的善恶二元论深刻影响到西亚地区的宗教解释,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中均有所反映。
拜火教在南北朝时(420—589年)传入中国,被称作祆教或波斯教,唐代时曾得到很大发展,首都长安建有祆教庙宇。
波斯建筑艺术继承了埃及、亚述、米底等大型建筑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宫殿王陵与神庙的营造规模上,但有波斯的地方特点。例如,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在波斯波利斯的王宫均建在用石材砌就的高台上,支撑柱与横梁亦为石材,屋顶则用木材铺就。现在仅存石柱与殿基,如薛西斯的宫殿有100根大石柱,仍可想见当年的雄姿。波斯特色体现在宫墙石壁的浮雕装饰、釉砖、贵金属的式样等人物与动物形象、花纹上。
二 古代小亚细亚、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赫梯
小亚细亚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地带,大部地区属山脉环绕的高原,适于农牧业,因此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7000年代,小亚细亚便出现了主营栽培农业与家畜饲养业的村落与城镇。在考古遗址沙塔尔·休于的发现表明,当地居民已达4000—6000人,这意味着人类进入小亚的时间肯定更早。
早期赫梯人在泥板文书中称哈提人,其语言不属印欧语系。随后阿卡德移民移居这里。自公元前21世纪至前18世纪中叶,亚述人陆续进入小亚细亚东南部,增加了当地居民成分的多样性。
在不断的迁徙与交融中,以小亚细亚中北部的哈图萨等城市为中心的赫梯人异军突起,在公元前19—前18世纪形成若干赫梯国家。此时的赫梯语可确认属于印欧语系安纳托利亚语支,估计这些人在公元前3000与前2000年代之交进入小亚中北部。至于印欧赫梯人的来源地,较流行的假设是出自乌克兰草原,沿里海南下而来。至公元前17世纪中叶,赫梯人诸小国统一在以哈图萨为首都的赫梯王国中。
赫梯王国史分为三个阶段:古王国(约公元前1650—前1500年),中王国(约公元前1500—前1400年),新王国(约公元前1400—前1200年)。其中古王国阶段的赫梯是兴起与成长期。中王国的历史因史料匮乏而模糊不清,暂视为地方小国的发展期。新王国阶段是赫梯王国的繁盛与灭亡期。
古王国时期,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一世(约公元前1655—前1625年在位)实行咄咄逼人的对外政策,先夺取安纳托利亚大部土地,然后用兵叙利亚北部,攻打阿摩利人的延克哈德王国未果。继任者穆尔西里一世(约公元前1625—前1590年在位)继位后拿下延克哈德王国首都阿勒颇,灭延克哈德,疆域开始与两河流域相接。同年,穆尔西里一世趁势率军直入两河流域,包括攻占马里与巴比伦城,灭古巴比伦王国。但他并无直接控制两河流域的欲望,在大肆劫掠之后撤回安纳托利亚。
穆尔西里一世回国后不久即被以内兄(弟)汉提里一世(约公元前1590—前1555年在位)为首的阴谋集团谋杀,主谋成为新国王,当政三十多年。其间东邻胡里特人成为赫梯劲敌,与赫梯在叙利亚发生冲突,甚至夺取阿勒颇市,致使赫梯无暇外顾,转为颓势。
后来的国王铁列平(约公元前1525—前1500年在位)调整王位继承制度,以减少君权再分配的难度,避免同室操戈的悲剧。按泰莱皮努的规定,王位继承依王子的长幼顺序决定,嫡长子优先,嫡次子递补,以此类推。若无王子,则由嫡长女的夫婿递补继位,同样类推下去。这对所有世袭君主制的难题——大位继承制首次进行了明确规范。但继承制设计得再好也需人来执行,觊觎王位的并不只是王族。即使在王族内部,贪欲与权欲也使得利益相关方不愿按规定出牌。内争使赫梯陷入百年混乱期。泰莱皮努的去世意味着古王国时期的终结。
一个世纪的中王国时期是赫梯王国的衰弱期,有关史料支离破碎,难以拼凑出完整的历史画面。衰弱就要挨打,赫梯从主动攻打别国变为被动挨打的对象。先是从黑海沿岸过来的卡斯卡人的进袭,赫梯穷于招架,不得不一而再迁都。先迁至萨皮努瓦,后迁至萨姆拉。约公元前1430年,国王图德哈里亚一世当政期间,羸弱的赫梯止住下滑趋势,开始重新崛起。他曾夺取小亚细亚西部阿苏瓦同盟的部分土地,这标志着赫梯内部恢复稳定,开始具有外向的实力。
图德哈里亚一世的女婿阿努万哒(约公元前14世纪初)继位后,赫梯开展积极的对外扩张策略,连续几朝外侵虽有挫折,但总体上成功为多。赫梯征服了安纳托利亚的南部与西南部,也灭掉叙利亚北部的强国米坦尼,击败黑海沿岸的卡斯卡人,同力求控制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埃及帝国发生直接冲突。
赫梯人是世界上最先进入铁器时代并掌握了冶铁技术的民族,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他们把冶铁术的秘密保持了约两个世纪,因此在武器方面具有优势。
约公元前1274年,赫梯与埃及两强在地中海东岸的卡叠石展开激烈会战,双方损失惨重,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险些被俘。两国君主均无力续战,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后方受到亚述的侵袭,于是向埃及法老提出缔和建议,双方一拍即合,不仅于大约公元前1258年签订和约,而且拉美西斯二世迎娶赫梯公主为妻,以加强和约的约束力。在军事史上,这是第一场具有细节描述的战例,包括会战原因、备战情况、行军路线、会战状况等均有具体说明与呈现。其和约是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大国间条约的第一个实例,在国际关系史上有重要的象征与借鉴意义。
但赫梯帝国的鼎盛期十分短暂。哈图西里三世统治时,亚述成为赫梯最危险的敌国。他的儿子图德哈里亚四世继位后,成为最后一位勉强抵御住亚述攻入赫梯腹地的国王。公元前1200年左右,赫梯在小亚细亚大部分领土以及叙利亚被亚述相继侵占,一支被古埃及文献称作“海上民族”的强大力量袭击赫梯在爱琴海沿岸与塞浦路斯的领地,致使赫梯腹背受敌。公元前1180年左右,赫梯遇到新的入侵,首都哈图萨被操印欧语的卡斯卡人、弗里吉亚人、布里格人攻陷并遭屠城,赫梯帝国迅速灭亡。
腓尼基
在两河流域以西与西北方,自南向北,濒临地中海的狭长一线,曾在古代出现过一系列国家,其中最著名的国家是腓尼基的迦南人城邦与巴勒斯坦的以色列、犹大王国。它们虽然国家不大,却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卓绝贡献。
这个地区位置特殊,陆路南连北非,北接小亚细亚与南欧相通;海路则直接与北非、南欧对接。无论在历史与现实中,这里都是连接欧亚非大陆的桥梁或中介,是周边大国争夺的对象,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也是国际政治的热点地区。
腓尼基位于爱琴海东岸北部,地理范围大体东起黎巴嫩山,南接巴勒斯坦,北邻小亚细亚,面积较今天的黎巴嫩共和国稍大一些。境内物产丰富,山区生产木材,黎巴嫩雪松蜚声西亚与地中海区域。山坡与沿海适于种植地中海区域的农作物,如葡萄、橄榄、椰枣等。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到腓尼基人的生活方式,文明时代的腓尼基人以善于航海、经商与精于手工业而闻名于世。其航海与商业活动在公元前1550—前300年遍及地中海域。
早期腓尼基居民是操印欧语的胡里特人。公元前3000年代末,说塞姆语的迦南人移入腓尼基地区,逐渐使腓尼基塞姆语化。公元前2000年代初,迦南人以一座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区形成国家,以乌加里特、西顿、推罗、毕布勒、提尔、西米拉、阿沃德、贝鲁特最为有名。它们都是独立自主的小国,彼此之间也有冲突,甚至一国对另一国的支配,如起初毕布勒是腓尼基人与地中海的霸主,后来提莱取而代之。但历史上没有一个霸主尝试过腓尼基的统一事业,即使有扩张的雄心也是面对海外。
腓尼基国家的政制与苏美尔早期国家相似,多数国家实行君主制,但同时还有氏族部落时代遗留下来的元老会议或贵族会议,能够对王权加以制约。另外,僧侣势力也不容忽视,提尔称霸期间的国王伊索巴阿尔就是祭司。此外,腓尼基的部分城邦也出现过贵族共和国,国家领导人是选举产生的行政官员,称苏福塔斯。西顿与推罗还有过公民大会与议事会的共和机构。
在经济方面,腓尼基是地中海区域工商业与海上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古代因无罗盘,商船必须沿海岸行驶,离开海岸的航线,海员的视线不能离开岛屿。因此东地中海乌加里特、毕布勒等城市是爱琴海域各地商品的中转站,克里特、迈锡尼、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的各种商品均要取道腓尼基。腓尼基商人不仅做转口贸易,而且将本地生产的木材、玻璃及其他手工制品、紫红染料输往希腊、埃及等地。腓尼基匠人从塞浦路斯获得铜,从小亚细亚获得锡、银、铁,从埃及获得黄金。他们用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手工艺品,然后向各地出售。在出口商品中,紫红染料粉具有特殊的意义。紫红在地中海区域意味着尊贵,是极受欢迎的织物染料,而从地中海沿岸的古螺壳中提取这种稀有染料的技术为腓尼基人所独有,腓尼基人一词便出自古希腊语phoínios(紫红)。
腓尼基人不仅是灵巧的工匠,狡黠的商人,熟练的水手,也是著名的海盗与奴隶贩子。腓尼基海盗长期泛滥于地中海域,随沿海诸国维安措施的强弱而有时猖獗,有时低落。他们抢劫商旅,掠夺与贩卖人口,扣押人质,威胁沿岸与海岛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与《圣经》中均有关于腓尼基奴隶贩子的描述。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腓尼基各邦社会内部的分化,许多农民、商人到海外去寻找商机,许多贫苦和破产的人们到海外去寻觅生路,展开殖民活动。在公元前2000年代,腓尼基殖民者已涉足塞浦路斯、爱琴海岛屿、黑海沿岸,在当地建立殖民城市与据点。但其主要殖民方向是西地中海区域,因为西亚与北非均有强大的政权,殖民者难以立足。西部是统治薄弱地区,因此从公元前1000年以来,大批腓尼基人迁居西西里岛、撒丁岛、高卢、北非,甚至远至西班牙,最远的殖民点甚至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出现在大西洋沿岸。
这些殖民城市一般并不依附于母邦,但与母邦保持良好的关系。腓尼基人最大的殖民城市是位于北非的迦太基。它的母邦是推罗,建于公元前814年,在公元前4—前3世纪崛起为地中海区域的强国。
约公元前1200年或稍早,腓尼基人发明字母文字,这是他们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在19世纪发现腓尼基字母文字铭文时,一些古文字学家认为它们与古埃及象形文有亲缘关系。楔形文被破译后,又有人认为字母文字同楔形文存在源与流的联系。但也有人否定这两种假设,提出它们是某个腓尼基人的独立创造或基于迦南人的早期文字符号而开发的结果。无论是对其他文字的改造还是完全的创新,字母文字的出现多半与腓尼基人相对发达的航海业、商业贸易有关。频繁的经济活动需要简单实用、易学易写的文字,腓尼基人创造出由22个辅音字母构成的文字系统,随着腓尼基商人传布到地中海沿边各地。在西亚大陆先传给希伯来人,继而传至阿拉美亚人,演化成阿拉美亚文字,再进一步传入中亚与南亚一些地区。向西被古希腊人采用,添加了元音字母,再西传至埃特鲁里亚人和拉丁人,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古代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处于埃及和腓尼基之间,自北端托罗斯山到南端西奈沙漠约长640公里,自地中海沿岸至阿拉伯沙漠的东西宽度大约112—160公里。由于同样地处连接三大洲的枢纽地带,巴勒斯坦(又称离凡特)自古以来就是大国角逐的热点地区。其境内多为沿海平原,伴有少数丘陵地带,自然地理条件宜于农业与畜牧业。旧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居住,新石器时代是率先进入农耕社会的地区之一,最著名的村落遗址在耶利哥,存在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7000年。
阿摩利人的分支迦南人是巴勒斯坦地区能够辨识出身份的最早居民。之后另一支操塞姆语的迁徙者希伯来人落户巴勒斯坦,分为以色列与犹大两个族群。关于希伯来人的由来,主要来自犹太圣书和基督教《圣经》的传说。传统认为希伯来人曾多次迁徙,最初居住在两河流域,后迁到埃及。因无法忍受法老的奴役,在领袖摩西率领下出埃及,经过西奈半岛,占据了巴勒斯坦大部地区,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以色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北部,以中央高地为中心,犹大人定居在南部。土著迦南人部分被歼,部分与希伯来人融合。在西南沿海地区,还有腓力斯丁人的城镇与乡村,其语言属非塞姆—哈姆语系,饮食没有禁食猪肉的限制,一度是希伯来人的劲敌。
以色列和犹大社会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进入铁器时代,开始从氏族部落制向阶级社会与国家形态转化。当时希伯来人共有12个部落,各部落间关系若即若离,每个部落有自己的领袖称“士师”,还有长老会议和民众大会。士师在战时是民兵的统帅,平时是最高法官,坐在大树下或城门旁处理民众的诉讼案件,依据习惯法断案。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和犹大社会发生很大变化。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加速了财产不平等与阶级分化的过程。发财致富的农民与工商业者、祭司和部落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机构来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比邻腓力斯丁人的袭击又迫使他们尽快实现统一,建立有效的政治与军事组织。
公元前1025年,希伯来人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第一位国王梭罗(约公元前1079—前1007年)实际上是抽签当选的部落领袖,部落大事还需民众大会决定。梭罗在同腓力斯丁人的会战中兵败自杀,他的四个儿子有三个战死。剩下一个同他的女婿大卫争夺王位失败,大卫成为第二位国王(约公元前1000—前970年在位)。大卫击败腓力斯丁人,还攻占迦南人据守了200多年的据点耶路撒冷,把政权中心迁至这座城市。大卫在战争中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推动氏族社会向国家的转化。大卫死后,其子所罗门(约公元前970—前931年在位)即位,实行政治改革,把包括犹大人在内的原12部落建制改变为地域性的行政区划单位,由政府官员管理;并改革了军制,建立骑兵队伍。所罗门统一了希伯来人,自己成为专制君主,完成了国家形成的过程。他利用权力大兴土木,从腓尼基招来工匠,从黎巴嫩运来上好木材,驱使成千上万的迦南人开山凿石,修造宏伟的希伯来人主神耶和华的大庙,之后又效法近东的国王,兴建豪华王宫。后宫据说有700位出身外国王室的女子,包括埃及公主,另有300嫔妃。所罗门的骄奢淫逸伴随对社会大众的横征暴敛,致使许多以色列、犹大人破产。他死后,北部10个部落拒绝服从新君,从统一王国中分离,自称以色列王国,首都撒玛利亚。其余部落服从新君,立犹大王国,首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9—前8世纪,两个王国内部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富人任意欺凌穷人,兼并穷人田地和房屋,阶级关系十分紧张,出现反对富人贪婪的先知运动。所谓先知是中下层僧侣,他们在街头发表演说,预言以色列和犹大王国将因社会不公而受到毁灭惩罚。他们的这种预言不幸而言中。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先遭到亚述军队的打击,撒玛利亚陷落,居民被掳往亚述,亚述人则移居撒玛利亚,形成《圣经》中所说的撒玛利亚人。
犹大王国靠缴纳大量赎金暂时避免了灭顶之灾,但只是延后了灭亡。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军队围攻耶路撒冷18个月,城内饿死者不计其数,甚至发生母食子的惨剧。最终破城后,迦勒底军队疯狂抢劫烧杀,焚毁王宫、圣殿,把1万多名富裕的、具有技能的希伯来人押往巴比伦,成为“巴比伦之囚”。希伯来一般百姓仍被允许留住巴勒斯坦。这一事件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离开故土、流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开端。
波斯灭新巴比伦后,将希伯来人送回故土并允许重建神殿。但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希伯来人不能忍受罗马的压迫而奋起反抗,受到严酷镇压,耶和华神殿在公元70年再次被摧毁。132—136年,已变为罗马犹太行省的犹太人又一次爆发大规模反抗罗马压迫的起义,罗马军团杀死58万犹太人,摧毁50座设防城镇和985个村庄。皇帝哈德良试图根除犹太起义的隐患,取缔犹太教,禁止实行犹太法律与历法,处决拒绝服从的犹太学者。大量犹太教经典被付之一炬,犹太教会堂中树立罗马主神丘比特与皇帝的雕像。他还重建耶路撒冷,除了特殊日子,禁止犹太人进入城市。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被迫大批离开家乡,流散到异国他乡的古代犹太人为了保持民族身份,用一根信仰的纽带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犹太教。犹太人发展出一神教的完整体系,尊崇上帝耶和华是唯一的神,相信他是救世主,能够拯救犹太人脱离苦海;相信摩西受上帝委托为犹太人制定的十诫;相信托拉,即摩西五经;相信犹太人只要忏悔,上帝会饶恕和怜悯他们;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种一神论和救世主的理论构成后来基督教的思想源泉。确切地说,基督教最初本是犹太教的一个小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