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

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三国(220—280)公元189年董卓之乱引发军阀混战,实际上开启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265—316)、东晋十六国(317—420)、南北朝(420—589)四个历史阶段,历时370年。这一时期,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被打破,朝代更迭频繁,战乱持续不断,社会阶级关系、士庶阶层关系、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冲突尖锐。

东汉末年军阀连年混战的结果,形成魏、蜀、吴鼎足三分格局。西晋统一短暂,有如昙花一现。从公元304年开始,中原及其周边地区出现民族政权并立、纷争不已的“五胡十六国”局面。南北士族共建的东晋偏安江左,阻挡了胡骑南下;接踵而立的宋、齐、梁、陈四朝,社会相对稳定,江南开发规模空前。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力推汉化改革,卓有成效,国势十分强盛;六镇暴动后再度分裂,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东西对峙;而后,北周剪除北齐,隋又取代北周。公元589年,隋文帝一举灭陈,南北一统。

这一时期,经过三四百年的风云激荡、碰撞磨合,国家从分裂复归统一,民族由对立纷争走向大融合,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自“胡风国俗,杂相糅乱”《南齐书》卷57《魏虏传》。达到胡汉交融、南北会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浴火重生。波澜壮阔的北方民族融合与生机勃勃的南方经济开发,为此后隋唐时期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三国的建立与治理

一 曹操与曹魏政权

东汉末年,各地军阀豪强趁镇压黄巾起义之机发展自己的势力;继而又乘讨伐董卓之乱,割据一方,连年混战。曹操打败青州黄巾军后,收编其中的精锐,组建“青州兵”,迅速崛起。献帝建安元年(196),为实现“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目的,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今河南许昌)定都。在以后的十多年中,剪灭盘踞徐州的吕布,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大败袁绍,陆续扫灭袁绍残部,北征乌桓,统辖青、冀、幽、并四州,基本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征,顺利占领荆州,沿江而下。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曹军遭到孙权、刘备联军的抵抗,大量战船被周瑜策划的火攻烧毁,大败而回。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曹操从此专力经营北方。建安十七年,曹操平定关中,次年被封为魏公,以后又进封为魏王,除没有皇帝名号之外,一切权力、待遇都和皇帝一样。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掌握东汉中央政权后,经济上采取大办屯田等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豪强势力,破除东汉以来腐败僵化的用人政策,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网罗了大批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针对汉末的奢侈之风,他以身作则,大力提倡节俭,史书上说他的后宫不穿锦绣衣服,屋里的帷帐屏风坏了修补一下继续用,他遗令死后“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从而促成了社会上薄葬风气的兴起。

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于当年十月逼迫汉献帝让位,取而代之,年号黄初,定都洛阳,国号魏(220—265),史称曹魏。魏文帝曹丕(220—226年在位)在选才用人方面采纳尚书令陈群拟定的九品中正制,在各郡设中正(曹芳时又在各州设大中正),将境内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定出“品状”以供吏部选用,初衷是为消除察举制“乡举里选”产生的“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的严重弊端,使汉末以来被地方势力控制的选举权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中央。为加强皇权,曹魏设置中书府,长官为中书监、中书令,共掌机要。魏明帝曹叡(227—239年在位)时,中书府改成中书省,处于皇帝“喉舌之任”的地位,使尚书台退而成为执行机构。为强化地方控制,曹魏确立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又创立都督制,由都督诸军事统率中央军驻守各地,并大多兼任驻在州刺史。明帝统治时期曹魏达到全盛。在西部和南部,成功地抵御了蜀汉和孙吴的军事攻势;在东北,消灭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将统治范围扩大到辽东地区。

明帝病死后,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240—254年在位)即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政。曹爽为大权独揽,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同时任命自己的弟弟曹羲统率禁军,又提拔何晏、邓飏(yáng)等一大批名士分据要职。司马懿不露声色,以生病为由在家闭门不出,暗地里却做着铲除曹爽势力的准备。嘉平元年(249),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陪魏帝祭扫高平陵之机,在洛阳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兄弟及其同党,把魏帝曹芳变成手中的傀儡,完全掌握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师继续执政,废掉曹芳,另立曹丕的孙子曹髦(254—260年在位)。司马师死后,弟司马昭专权,取代曹魏之心已是路人皆知。甘露五年(260),司马昭指使手下杀掉曹髦,另立曹操的孙子曹奂。景元四年(263),司马昭出兵灭掉蜀汉政权,地位获得空前巩固。咸熙二年(265)司马昭死,儿子司马炎继任丞相、晋王。同年十二月,司马炎逼迫曹奂让位,曹魏灭亡。

 

二 蜀汉建国与诸葛亮治蜀

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然与皇室沾亲,但家道没落,自幼丧父,跟着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15岁时师从名儒卢植,接受儒家思想教育。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在关羽、张飞以及当地大商人的鼎力支持下,也拉起一支武装,但屡受挫折,很不得志。后来刘备在荆州三顾茅庐结识了号称“卧龙”的诸葛亮。诸葛亮建议刘备占领荆州、益州,联合孙吴,与北方的曹操形成鼎足之势,等待时机,统一天下,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接受这个建议,从此事业发生决定性转折。

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后,乘胜占领荆州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由于曹操占领汉中,占据益州的刘璋感到威胁,邀请刘备带兵入蜀协助抵御曹操。刘备趁机取代刘璋,占领益州。以后又和孙吴达成协定,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属孙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稳定了对荆州的部分占有,初步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设想。

建安二十二年冬,刘备发动争夺汉中的战役,一年多以后,取得定军山大捷,迫使曹操放弃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称王;接着先后占领位于汉水上游的西城、上庸、房陵三郡,从汉中到襄阳这段汉水畅通无阻。同年七月,派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正当关羽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孙吴却派吕蒙趁虚偷袭荆州,占领江陵。关羽回军施救,在麦城(今湖北当阳境内)兵败被杀。

曹丕代汉称帝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元章武,国号汉,史称蜀汉(221—263)。同年发动讨伐孙吴的战争,目的是夺回荆州并为关羽报仇。决战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东)进行。吴军统帅陆逊诱敌深入,以逸待劳,而后火烧蜀军连营,战争以刘备惨败告终。此后刘备一病不起,于章武三年(223)四月在永安宫(在今重庆奉节)去世。临终前他把儿子刘禅(223—263年在位)及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献身精神流芳千古。他辅政以后,对外放弃对荆州的争夺,恢复与孙吴的联盟。对内严守边关,发展农业,派人专门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常进行维护,保证了川西平原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设立司金中郎将,负责制造农具和兵器;设立司盐校尉,管理盐业生产。蜀汉的丝织业很发达,生产的蜀锦远销孙吴、曹魏。在治理国家方面,诸葛亮融通儒法,执法严明公正。他还十分注重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杨洪、蒋琬、费祎(yī)、姜维等人都是诸葛亮培养的优秀人才。在用人方面,诸葛亮主张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诸葛亮治理期间,蜀汉政治、经济、军事都有较大的发展。

蜀汉政权对境内的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安抚政策,以马超为凉州牧,对西北的氐羌等少数民族进行安抚。益州的南部称为南中地区,即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部落,蜀汉建立后在那里设立庲(lái)降都督进行管理。刘备去世后,南中的一些少数民族酋长煽动叛乱。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大军分几路南征。在南征过程中,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的原则,在武力征伐的同时,对一些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心理征服,使他们心服口服,表示不再反叛。在诸葛亮当政期间,南中的少数民族与蜀汉朝廷一直和睦相处。

南中稳定后,诸葛亮亲自率兵北伐曹魏。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七年之间五次进攻,一次防御性作战。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不幸病逝,遗命葬于汉中定军山下。北伐行动被迫停止。

诸葛亮去世后,继承人蒋琬、费祎坚持诸葛亮的治国方针,军事上则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蜀汉末年,宦官黄皓专权,排挤姜维,内政日益腐败,再加上连年战争,导致兵疲民贫,国力削弱,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

 

三 孙吴立国江南

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为孙坚、孙策父子。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任县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任长沙太守。后来依附于袁术,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逃往长安,孙坚率军屯驻鲁阳(今河南鲁山),在攻打荆州刘表时中箭身亡。孙坚死后,长子孙策带兵还乡,开始经营江东。他在江东网罗人才,身边聚集着周瑜、张昭、太史慈等一大批江南江北士人,先后打败袁术、刘繇。短短几年时间便据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等郡。

建安五年,孙策被杀,弟孙权(200—252年在位)继位。孙权处事明果独断,不仅武勇,还有很深的文化修养。他接受鲁肃全据长江之险,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建议,将势力西扩展到荆州,南延伸至岭南。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乘关羽北攻襄阳之机,派吕蒙率军偷袭荆州,将荆州完全据有。为集中力量对付刘备,孙权主动向曹操、曹丕父子示好,接受给他的吴王封号。但孙权保持与曹魏这种关系不过是权宜之计,所以夷陵之战后又恢复联蜀抗魏的方针。222年,在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后,孙权建年号黄武。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或孙吴(222—280),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世家大族是支撑孙吴政权的主要力量。张昭、鲁肃、诸葛瑾等自北方南来的士族是孙权创业的心腹,江南的顾、陆、朱、张、虞等土著大姓是孙吴政权的支柱,孙权非常善于笼络和团结这两种政治力量。孙吴实行世袭领兵制,担任将领的士族可以把军队作为自己的私人武装世代统领,功劳大者还可以增加领兵的数量。此外还实行赐客、复客,即把劳动人口作为田客赏赐给某些世家大族并免除其赋役。这两项举措在换取世家大族对孙吴政权的支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在三国鼎立中与对方抗衡,孙吴很注重发展经济。统治者把大量的山越人山越,古越族后裔的通称,主要分布在湘、赣、闽、浙、皖山区,故称山越人。驱赶出山,有的编入军队,有的从事农业生产,既增加了军力,也增加了农业劳动力。朝廷设立冶令、冶丞、司盐校尉、盐池司马等官,管理冶铁、盐业生产。孙吴还有发达的造船业和强大的水军,并具有海上远航的能力。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人的大型舰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242年,又派聂友、陆凯带领水军3万人远航珠崖、儋耳(今海南岛)。

孙权晚年,孙吴的政局发生变化。鲁王孙霸与其兄孙和争太子之位,朝中大臣也因此分成两派,内斗不已。孙权死后,又经过孙亮、孙休在位期间十几年的政治动荡,皇位落到昏庸残暴的孙皓(264—280年在位)手里,政治更加腐败。280年,被西晋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