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建设“高势位”的国家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序
前言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区别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实践基础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逻辑前提
五、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意义
公正篇
第一章 公正概述
第一节 公正的界定及其依据
一、公正的界定
二、公正的理论依据
三、公正的实践依据
第二节 公正内容应遵循的原则及其演进历程
一、公正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二、近代社会对公正思想的研究
三、现代社会对公正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
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公正的主要进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公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我国社会公正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必然性
第一节 公正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的公正观
二、利益共享的公正观
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公正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
二、毛泽东的公正思想
三、邓小平的公正思想
第三节 公正是社会成员的共识
一、社会成员的精神向往
二、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现实追求
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第三章 公正作为价值理念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公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公正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二、公正对扩大内需意义重大
三、公正对经济发展安全有序运行意义重大
第二节 公正对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公正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
二、公正是政府决策的重要责任
三、公正是维护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公正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公正是现代制度设计的准则
二、公正是检验制度建设有效性的试金石
三、公正是创新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
第四节 公正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公正有利于构建秩序社会
二、公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公正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诚信篇
第四章 诚信概述
第一节 诚信的界定
一、诚信的含义
二、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论依据
三、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实践依据
第二节 诚信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我国传统思想中的诚信观
二、西方思想文化中的诚信观
三、现代社会中的诚信观
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诚信状况与发展趋势
一、诚信状况的一般性描述
二、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我国诚信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诚信教育
第一节 诚信教育的含义、现实意义及未来取向
一、诚信教育的含义
二、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三、诚信教育的未来取向
第二节 诚信教育的特点
一、诚信教育的一般特点
二、诚信教育的时代特点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特点
第三节 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诚信教育中的观念误区
二、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节 诚信教育的对策完善
一、全社会要形成重视诚信教育的理念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家庭、学校、社会诚信教育
三、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的诚信教育与管理体系
第六章 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
二、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道德资源
三、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诚信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讲求诚信是市场主体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有力保障
二、讲求诚信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讲求诚信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诚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讲求诚信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讲求诚信有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三、讲求诚信有利于正确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讲求诚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四节 诚信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讲求诚信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二、讲求诚信有利于认清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讲求诚信有利于有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篇
第七章 和谐概述
第一节 和谐的基本理念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人与人的关系
四、人与自身的关系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
一、和谐社会是把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
二、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三、和谐社会是崇尚和谐文化的社会
第三节 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外部环境
一、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二、长治久安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
三、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推进世界走向和谐
第八章 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
第一节 中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和谐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和谐理论的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一、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全新考验
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
一、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加快经济发展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保障
一、和谐社会是精神文化繁荣的社会
二、以先进文化的引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四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一、努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二、不断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社会矛盾
民主篇
第十章 民主概述
第一节 民主的内涵
一、民主的基本含义
二、民主的基本原则
三、民主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现代西方民主观念及其理论
一、新自由主义民主观
二、新保守主义民主观
三、精英主义民主观
四、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关于民主思想的论述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
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四、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新贡献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民主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
一、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民主理念
二、考茨基与伯恩斯坦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
三、列宁与考茨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争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
一、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三、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区别
第三节 民主与社会主义
一、民主与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联系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核心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规范作用
第二节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民主政治的价值实现原则
第三节 我国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
一、我国民主政治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我国民主政治的制约监督机制
三、我国民主政治合作与协商机制
第四节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新要求
二、探索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实践
三、探索政府推进与社会自主相结合的实践
自由篇
第十三章 自由观概述
第一节 自由的界定
一、自由的词源学考察
二、自由的内涵
第二节 自由的内在属性
一、自由是主观性与自然必然性的统一
二、自由是主观性与社会必然性的统一
三、自由是主观性与人自身必然性的统一
第三节 自由的人性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自由与人性的论述
二、西方思想家关于自由与人性的论述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观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观
一、儒家的自由
二、道家的自由
三、佛家的自由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观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由观
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自由观
三、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中的自由观
第十五章 马克思的自由观
第一节 马克思自由观概说
一、马克思自由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关于自由形式的思考
三、马克思关于自由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马克思自由观的丰富内涵
一、自由的本质是实践问题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崇高价值
第三节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由观
二、马克思自由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马克思自由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后 记
更新时间:2019-09-21 0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