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现代社会学文库·第二辑》出版说明
第一章 中国体验:精神嬗变的观景之窗
一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
二 中国人价值观与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
三 边际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群像
四 中国体验的独特意义与普适价值
五 理解变迁,或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 传统中国人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一 传统中国人的日常伦理生活与意义世界
二 从臣民心理到国民意识:历史转型中的身份认同
三 从黜奢崇俭到消费实践:社会变迁中的生活方式
四 传统与现代性:中国人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第三章 中国人价值观的当代变迁
一 传统价值观念的坚守、变迁与当代转型
二 西方价值观念的流行、冲突与本土适应
三 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变化
四 多元与小众:主流价值观念的分化
五 凝聚,或形成一个新的价值共识
第四章 中国人的幸福感
一 解读幸福的维度:个体、社会与变迁
二 从苦中作乐到物质追求:第一次嬗变
三 从个体感受到指标量化:第二次嬗变
四 “话语”与“失语”:当代幸福感与幸福观
五 幸福体验三十年:解读改革开放的一种视角
第五章 转型中的消费行为、观念变迁与社会体验
一 消费主义形成的动力机制
二 消费观念:演进·迭代·反哺
三 消费行为:符码化·全球化·两栖化
四 消费体验:动力·位置·重塑
五 共生:一种新的消费文化的崛起
第六章 情感与人际关系的新趋势
一 从激情到利益:集体情感基调的转变
二 从嫉妒到怨恨:社会情绪氛围的转变
三 从“单相思”到“一夜情”:亲密关系的转型
四 “加为好友”,抑或“一起孤独”?
五 无情抑或有爱?个体化的趋势与社会性的重构
第七章 信任: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一 何为信任,信任何为?
二 作为中国问题的信任危机
三 信任的转向:从“亲而信”到“利相关”
四 通过信任重建社会
第八章 从有线广播到移动终端:传播心理的嬗变
一 媒介变迁与中国人现代性的增长
二 互联网的兴盛:阅听人是如何卷入的
三 网络依赖与人际疏离
四 网络群体性事件:民意宣泄与社会监督
五 媒介共享,或“中国梦”的塑造
第九章 代际关系的再变动
一 从革命“接班人”到家庭“小皇帝”
二 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代际变动的双重视角
三 望子成龙与“孝而不顺”:两代人的“推手”
四 从“代沟”到“代差”:借道“文化反哺”
五 理解与尊重,或成代际关系发展新走向
第十章 情爱的嬗变
一 婚姻自由:女性解放和“政治第一”
二 赋权爱情:从《庐山恋》到《一个冬天的童话》
三 择偶观的变迁:“高富帅”和“白富美”
四 爱情的变奏:都市“剩女”和乡村“剩男”
第十一章 压抑与放纵:中国人性观念的变迁
一 中国人的传统性爱观念
二 浪漫之爱:20世纪80年代性爱观念的启蒙
三 市场逻辑的介入:性观念的商品化
四 传播媒介与性观念话语的变迁
第十二章 阶级意识的消弭与重生
一 亲不亲,阶级分:政治想象中的阶级营垒
二 “先富”与“仇富”:阶层差别的拉大与阶级意识的重生
三 底层社会的固化与草根阶层攀升的“天花板”
四 向上流动还是向下沉沦:中产阶层的焦虑与疲惫
第十三章 集体行动的逻辑
一 集体主义时代的集体行动
二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和去政治化
三 个体化时代的大众行为:时尚、谣言与恐慌
四 个体化时代的集体抗争:“群体性事件”
第十四章 公民意识与社会参与感
一 从人民到公民:无意识的建构
二 公民视角下的社会参与嬗变
三 参与式治理:公民意识孕育的路径依赖
四 公民意识与乡村治理
五 公民意识与人的现代化
第十五章 面向未来,或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塑
一 中国体验:现实抑或虚幻?
二 从只此一地到只此一次:中国体验的独特意义
三 中国人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化的新趋势
四 走向,或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塑
参考文献
汉英人名对照
后记
更新时间:2018-11-08 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