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出版说明
1991年版作者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与认识论问题
二、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
三、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
四、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
第三节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一、“古今中西”之争制约着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在近代的演变
第一篇 先秦
第一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
第一节 孔子的仁知统一学说
一、仁与忠恕之道
二、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
三、“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
第二节 墨子及儒墨之争 ──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一、“兼爱”与功利主义
二、“名实”之辩的开始
三、“非命”与“天志”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 ——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
一、“天人”之辩上的“无为”
二、“名实”之辩上的“无名”
三、首次提出辩证法的否定原理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
一、《孙子兵法》的军事辩证法
二、范蠡:法家的先驱
第二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
第一节 《管子》: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
一、在“天人”“名实”之辩上改造《老子》
二、以“道”作“法”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儒法之争与孟子性善说
一、儒法之争与思孟学派
二、“性善”说与先验主义
三、“养浩然之气”与天人合一论
四、对“性”(本质)范畴的考察
第三节 庄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
一、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
二、用自然原则反对人为
三、“名实”之辩上的相对主义
四、艺术意境理论的萌芽
第四节 名家“同异”“坚白”之辩 ——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
一、惠施:“合同异”
二、公孙龙:“离坚白”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名实观和自然观
一、“以名举实”的认识论
二、科学的形式逻辑学说
三、自然观上的原子论和经验论倾向
第三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节 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的总结 ——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
二、“明分使群”和“化性起伪”的人道观
三、“制名以指实”与“制名”以“辨同异”
四、“符验”“辨合”和“解蔽”
五、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
第二节 韩非:“不相容之事不两立”
一、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
二、“缘道理以从事”和“因人情”
三、“因参验而审言辞”
第三节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的确立
第四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 ——辩证逻辑的比较法运用于具体科学
第一篇小结
一
二
三
第二篇 秦汉至清代(鸦片战争前)
第四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
第一节 董仲舒和《淮南子》 ——目的论“或使”说与机械论“或使”说的对立
一、西汉儒道之争的哲学理论表现
二、董仲舒:神学目的论的“或使”说
三、《淮南子》:机械论“或使”说
四、两种“或使”说在形神之辩上的对立
第二节 王充:唯物主义的“莫为”说反对“或使”说
一、“莫为”说的天道观
二、必然与偶然的区分和“命”与“性”的对立
三、“精神依倚形体”和“知物由学”
第五章 玄学与儒、道、释的鼎立
第一节 王弼“贵无”说和裴《崇有论》
一、“以无为本”和“体用不二”
二、“寻言观意”和“得意忘言”
三、裴的《崇有论》
第二节 嵇康对宿命论的挑战
第三节 《庄子注》:“有而无之” ——“独化”说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一、有无统一与“独化而相因”
二、仁义出于人性与“所遇为命”
三、形神统一与“因彼立言”
第四节 葛洪的道教哲学和僧肇的玄学化佛学
一、葛洪的《抱朴子》
二、僧肇的《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
第五节 范缜对“形神”之辩的总结 ——唯物主义质用统一原理的运用
一、以“质用”统一论证“形质神用”
二、《神灭论》的“穷理”逻辑
第六章 儒、道、释合流的趋势
第一节 天台宗:“三谛圆融”和“无情有性”
第二节 法相宗论“一切唯识”与华严宗论“法界缘起” ——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一、玄奘的“法相唯识”的学说
二、法藏关于“理、事”的学说
第三节 禅宗:佛学儒学化的完成
一、“自心是佛”与“顿悟成佛”
二、用相对主义的“对法”反对烦琐哲学
三、“传法”的方式与世界观教育
第四节 李筌道教“盗机”说的唯意志论
第五节 柳宗元、刘禹锡:“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 ——对“力命”之争的唯物主义的总结
一、以气一元论回答“有无(动静)”之辩
二、对魏晋以来的“力命”之争的批判总结
三、柳宗元重“势”的历史观
四、柳宗元的“成人”说
第七章 理学盛行和对理学的批判
第一节 周敦颐、邵雍和二程:正统派理学的奠基者
第二节 张载对“有无(动静)”之辩的总结 ——以气一元论阐发对立统一原理
一、总结“有无(动静)”之辩
二、开启“理气(道器)”之辩
三、“知礼成性,变化气质”
第三节 朱熹的理一元论体系
一、“理在气先”与“理一分殊”
二、“性”“命”说与“复性”说
三、“知先行后”与“格物致知”
第四节 与程朱理学对立的“荆公新学”和“事功之学”
一、王安石的“荆公新学”
二、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
第五节 王守仁的心一元论体系
一、“心外无理”与“知行合一”
二、“理一”展开为过程的思辨方法和培养德性的方法
第六节 李贽的异端思想
第八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节 王夫之对“理气(道器)”“心物(知行)”之辩的总结 ——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相统一的气一元论体系
一、总结“理气(道器)”之辩
二、总结“心物(知行)”之辩
三、“言、象、意、道”的统一
四、“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五、“性日生而日成”与“成人之道”
第二节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与历史主义的方法
一、《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二、历史主义的方法和“豪杰”之士的造就
第三节 顾炎武的“修己治人之实学”
一、“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的统一
二、科学的治学方法
第四节 颜元论“习行”和戴震论“知”
一、颜元论“习行”
二、戴震论“知”
第二篇小结
一
二
三
四
第三篇 近代(1840—1949年)
第九章 中国近代哲学的前驱
第一节 龚自珍:“众人之宰,自名曰我” ——近代人文主义的开端
一、从哲学的高度推崇“自我”
二、历史变易观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
第二节 魏源:“我有乘于物”和“及之而后知” ——“心物(知行)”之辩在近代的开端
一、“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二、在“心物(知行)”之辩上的近代命题
第十章 哲学革命的进化论阶段
第一节 康有为:历史进化论的提出
一、“变者,天道也”和“以元为体”
二、“三世”说和大同理想
三、先验主义的方法论及其近代意义
第二节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
一、唯名论观点和“以太”说
二、进化思想和唯意志论倾向
第三节 严复的“天演之学”与经验论
一、把进化论作为世界观的“天演哲学”
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三、关于人的自由和功利主义伦理学
第四节 梁启超论“我”之自由和“群”之进化
一、“新民”说的“除心奴”和“道德革命”
二、“新史学”的历史进化论和方法论
第五节 章太炎:“竞争生智慧,革命开民智” ——社会实践观点的萌芽
一、包含革命观念的进化论
二、强调革命行动的认识论和重视演绎的逻辑思想
三、反功利主义和突出意志的伦理思想
第六节 王国维:哲学学说的“可爱”与“可信”
一、对传统哲学范畴的分析和科学的治学方法
二、美学上的“境界”说
第七节 孙中山的进化理论与知行学说
一、“突驾”说的进化论
二、“知难行易”学说
三、大同思想与“替众人服务”的人生观
第十一章 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
第一节 李大钊、陈独秀: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一、李大钊和陈独秀的进化论
二、李大钊和陈独秀向唯物史观转变
三、李大钊的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
第二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和梁漱溟的直觉主义
一、胡适的实用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
二、梁漱溟的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
第三节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及瞿秋白的历史决定论
一、玄学派的唯意志论和科学派的实证论
二、瞿秋白对论战的总结及其理论局限性
第四节 鲁迅论国民性及其美学思想
一、论“国民性”和自由人格
二、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
第一节 李达、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步
一、李达对唯物辩证法的发挥
二、艾思奇对唯物辩证法的发挥
第二节 熊十力:“新唯识论”
一、“翕辟成变”
二、“性修不二”
第三节 朱光潜:美学上的表现说
一、对审美经验的分析
二、用表现说解释艺术意境
第四节 金岳霖:“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 ——在实在论基础上的感性与理性、事与理的统一
一、“所与是客观的呈现”
二、概念对所与的双重作用
三、知识经验的必要条件:逻辑与归纳原则
四、“居式由能,莫不为道”
第五节 冯友兰:“新理学”
一、“最哲学的形上学”
二、人生境界说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思想的批判研究
一、对唯心主义哲学史观的批判
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开拓性研究
第七节 毛泽东: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历史观与认识论中的“心物”之辩的总结
一、“古今中西”之争的历史总结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观点
二、关于认识运动秩序的理论
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四、由人民民主专政到达大同之路
五、革命的功利主义和群众的观点
第三篇小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引证书目举要
再版后记
更新时间:2020-08-28 15: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