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先秦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但其哲学思维开始的标志,则是大约在西周之初出现的《易经》和《尚书·洪范》。《易经》原是卜筮时的参考书,它的六十四卦由八卦重叠组合而成,而八卦又由和两个符号排列组合而成。它试图用这两个具有对立性质的符号以及排列组合来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是原始的阴阳说。《洪范》用水、火、木、金、土五个范畴来说明自然现象和人事,是最初的五行说。这样的阴阳说和五行说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头。
中国古文化经过长期积累,到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进入诸子创立哲学学派的时代。这个时期社会的大变动,是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反映在思想领域里即是“古今礼法”之争。礼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变革,要求用“法治”取代“礼治”;“礼法”之争往往和守旧与革新之争(即“古今”之争)相联系。诸子的百家争鸣首先围绕“古今礼法”之争而展开,在自由争辩中形成了有各自宗旨的哲学体系。
当时哲学上的论争中心之一是“天人”之辩。殷周的奴隶主贵族长期利用宗教天命论和鬼神迷信维持统治,到了春秋时期便成了理论批判的主要对象,进步思想家用无神论来反对宗教迷信,进而展开关于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关系的争论。在这样的争论中产生的“名实”关系,也成为哲学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在战国末期,到荀子、《易传》达到批判总结阶段,仿佛是在向原始的阴阳说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