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培训师职业层次的“六度模型”

我们知道,对于一名培训师来说,“课程设计与开发”和“现场的培训实施”是其核心的两项职业职责。直接影响这两项职业职责最终效果的因素,无非就是培训师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而这些外显的、可见部分的要素指标最终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彰显并带给学员直接的感知,恰恰受制于隐藏的、不可见部分的一系列影响,包括知识积累、沉淀的宽度、深度和高度,技能历练的尺度和精度,以及身心修为的精度和静度。也就是笔者孜孜以求的培训师职业功力沉淀层次的“六度模型”(见图1-3)。

图1-3 培训师职业功力沉淀层次的“六度模型”

正如图1-3所示,如果将培训师职业功力沉淀的“六度模型”回应到具体的培训工作实践(即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和现场的培训实施)中,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任何一名培训师的职业功力沉淀都是一个持续改善和精进的过程。

在起初的“器用”阶段,乃至稍有经验之后的“法用”阶段,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主题,绝大部分培训师都需要沿用或者借鉴前人已经总结、沉淀下来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知识体系,经由自己的吸收、理解之后,借助一定形式和手段,去完成整个培训实施的过程。

即培训师的第一层境界:“浅入浅出”。

所谓“教,然后知困”,很多培训师在经历“器用”和“法用”阶段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很多的困惑,比如:

——只要与课程主题有关的重要知识点都涉及了,为什么学员还是觉得“学无所获”或者“收获甚少”?

——明明看到学员在课堂现场开怀大笑,为什么还会有学员觉得培训“索然无味”?

——明明看到学员的课后测试都“掌握”了关键的知识点,为什么回到实践中却“学而无用”?

——明明看到学员能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或者小组讨论,为什么类似的问题换一个场景依然“一脸茫然”?

……

事实上以上类似问题的症结,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是如果站在培训师自省的角度,绝大部分的原因在于培训师的功力沉淀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

(1)受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宽度的限制,无法对课程主题的核心观点或者原理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和追溯,仅仅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

(2)实践历练的时间有限,虽然能够运用一些所谓的培训方法和形式保证课程培训的实施进程,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未更深层次地“触动”学员的自主思考。

(3)还有可能是因为培训师自身对职业使命的理解不够深入,从而使得自己无法进入更好的职业状态,进而就无法通过正向的示范效应对学员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等。

如果培训师能够确切地发现上述类似问题的存在,意味着其职业成长过程正处于更上一层“楼”的关键节点上。有意思的是,走到这一关键节点的培训师往往会面临进入两种境界的选择:

一种是“浅入深出”。指的是培训师自身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潜心研究自己的课程主题内容以及相关培训方法运用的微妙之处,更没有意识到身心修为的作用和价值。而是通过一些看起来很便捷的手段和渠道,东拼西凑一些听起来更为“深奥”或者更为“精彩”的名词术语,甚至用一些夸张的包装方式,把自己弄得“深不可测”的样子。即便如此,对于学员来说,仍然是“隔靴搔痒”而已。一般情况下,选择这一路径的培训师很容易进入“职业倦怠”,继而出现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瓶颈。

另外一种是“深入深出”。指的是培训师已经意识到了那些“隐藏的、不可见部分”的重要性,也能够潜心进行相关的积累和沉淀。只是由于实践历练的时间不够(即所谓的“火候未到”),还无法将知识、技能和态度所涵盖的、纵深乃至广博的多层级要素进行有机融合。表现在培训实践中,有可能会让学员感到“学有所获”,但是难以突破“学以致用”的那层窗户纸。

不过,笔者观察发现,选择这一路径的培训师,绝大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历练,加上不断反思和调整之后,往往能够进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即“深入浅出”。如是,也就进入了“道用”阶段,也当为培训师职业成长之正道。

总结来说,培训师功力沉淀的“六度模型”所涉及的六个维度,即深度、高度、宽度、尺度、精度以及静度,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培训师职业成长的不同境界,如图1-4所示。

图1-4 培训师职业境界层级路线图

谈及培训师不同层级的职业境界,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做出了最为贴切而生动的阐述。所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

经由实践的体认,笔者认为,唯有持续精进培训师职业功力沉淀层次的“六度模型”,才有可能不断突破职业成长与发展的各种瓶颈,继而“臻于至善”,直至敲开“道法自然”的境界之门。

本书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分别围绕“器用、法用、道用”三个维度和层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