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语录及拳照
- 刘金印
- 11字
- 2020-06-24 17:18:38
上篇 汪永泉先生授拳语录
一、总论
(一)武德为先
编者按:武德是汪传杨式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汪永泉老师注重武德。他的人品高尚,武艺精湛,堪称德艺双馨。他为人正直、仁厚、诚朴、敬业。他挚爱拳术,热心教育,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从事太极拳事业六十几年,培养出不少高水平的子弟,使众多习练者受益。晚年,他口述笔录出版了《杨式太极拳述真》奉献一生练拳心得,传之于后世。他的太极拳造诣很高,却谦称自己只达到了中等水平,距入化境神明阶段尚有差距。对其他流派和拳师,只讲特点,不论短长。他说,各种流派各有特点,不论哪种流派,练好了都好。对来访者,以礼相待,点到为止,不自恃艺高,给人难堪。收徒授业,以德为先。教拳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倾其所有。试手时,发人后,常常拉住对方手臂,以防止跌倒。对听课迟到者,逐个给补讲。他把推手称“揉手”,有加强武德的意义。
学武术首先要有武德。武德为先。
学拳不求名利。
学拳就是行道。道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如果能离开的,那就不是道。
(二)老师“访”学生要三年,学生“访”老师要三年
要学拳,必须选择好的教拳人。看他对太极拳功夫是否有全面的理解,教练的方法是否正确,教学态度是否良好,对学员是否负责,等等。
老师“访”(考察)学生(需)要三年;学生“访”老师要三年。对对方的人品武德等各方面有了了解以后,再考虑拜师、收徒。
(三)教拳先教武德
教育年青人练太极拳,第一,要把五种道德讲通;第二,要把火性练化;第三,要把后天之力练柔;第四,要把傲性去掉;第五,要把好斗之心祛除。教练人和学生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再传拳术。在以后教拳过程中,还要反复讲授上述内容。
(四)虚心向前辈、同辈、晚辈请教
要虚心向前辈及取得了正确进展的同辈和晚辈请教,反复练习。切忌从拳论中片面摘出与自己想法相近的只言片语,一意孤行地傻练,这样做必出偏差,轻则功夫不能得到正确发展,重则损伤身体。
(五)揉手要有正确的目的
练习揉手要有正确的目的。揉手又名推手。揉手的目的是为了校正练习者对拳术理论不正确的理解,发现并纠正学习拳架时的不正确的练法,以及不正确的揉手方法,避免出现偏差而走入岐途。有些人对揉手没有正确的理解,认为揉手只是为了一争高下,因而在练习时,拳友之间往往容易产生误会和摩擦,甚至伤害身体。这种偏差是由于缺少教养或违反武德,而在揉手中掺杂了非太极拳的拆手、散打,以及反关节擒拿等招术,使揉手形成了较力的缘故。
不要误认为揉手就是专门学技击发人的,一味追求技击效果。这种错误理解和意图,有可能造成身体的宿疾。对此,青少年练习者应当特别注意。
练习揉手主要是为了“懂劲儿”,为了练成真正的太极功夫,而不是为了争强好胜,以致不择手段。我的老师杨澄甫说,揉手时,要用太极拳的功夫赢人,才能让对方口服心服。
(六)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 舒服、得意、大方
编者按:编者的学拳记录中有两处记有汪永泉老师说:“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舒服、得意、大方。”他在整个授拳过程中,都贯穿着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因讲的问题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语句、用词有所不同。但总的精神是一致的。他常用的词有:自然、舒服、得意、大方、开展,以及舒展、舒适、合适、美观、轻灵、圆活 ┉┉ 等等。每次用的字数多少也不一,有时四个字,有时六个字、八个字。编者认为,可以概括为自然、舒服、得意、大方。汪传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再加轻灵二字。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舒服、得意、大方。
杨式太极拳拳术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柔和、优美。
练拳要道法自然。
听其自然、任其自然。
练拳不能“揪着心”、“拿着劲”、“端着架子”、周身僵滞、不自然。
练拳不能被架子束缚住,不要太拘紧。
我的老师杨澄甫说:开,要舒服;合,要舒服。
起点要舒服,运行要舒服,终点要舒服,变换要舒服。
练拳要自己练着舒服,别人看着也舒服。
要全身无一处僵滞,无一处别扭、不得劲。
练拳要全身放松、神舒,心情放松,悠然自得,自我欣赏,自得其乐,安逸、得意、心里美滋滋的,面带笑容。
练拳要自己感到心里美,别人看着也美。
练拳要舒服大方。练拳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练拳要轻灵圆活,不要笨拙。
练拳如蚕吐丝,连绵不断,有缠绕劲儿,不能中断、停顿、猛变换。
练拳如像在水里运行,下半身在水里,腰在水面,上半身在水上,有漂浮感。手在空气中运行,没有阻力。练拳如“手划拉空气”。
练拳要稳、慢、匀。
(七)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无论学哪一种拳术,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不能埋头瞎练。
在练习固定的拳架、招式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才能练出功夫。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交互提高。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练习拳架,感到功夫有了增长,实践长了一点。进而不知如何继续提高,再结合实践学习理论,感到明白了一些,理论提高了一点,再去对照理论去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交互提高,不断前进。
(八)路子正,方法对
学拳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路子正、方法对、见成效。这样看起来好像慢,实际上快,能得到真功夫。有的路子、方法,也许看起来一时能见点成效,但有局限性,到了一定程度,就难以进步了。这样实际上是慢。
老师是给学生指路的。学生走岔了路,老师要帮助他归正路。路得学拳的人自己走,功夫得自己练。
(九)杨式太极拳属内家拳——注重内功
编者按:“杨式太极拳属内家拳”,这是汪永泉授拳的中心指导思想,这个思想贯穿在整个练拳、教拳的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每个环节、每招每势。他经常强调这个思想,是由于对杨式太极拳、内家拳属性的透彻的领悟;对几十年练拳、教拳的经验的深刻总结;对社会上学、练杨式太极拳出现的一些偏差深深的忧虑。有些人在理论上和口头上都承认杨式太极拳属于内家拳,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往往忽视甚至忘记了这点,背离了太极拳的根本属性。汪老师指出,有些人打拳、教拳“只讲外,不讲内”的一些现象,应引起注意深思。
要学好、练好汪传杨式太极拳,需要紧紧抓住它的内家拳的属性,深入领会,贯彻始终。
学一种拳术,跟一个老师学拳,都先要了解其特点,抓住特点,才能学得好,学得快。
杨式太极拳属内家拳,注重内功。
学太极拳不要夹杂非内家拳的练法。不是说其他流派拳不好,无论什么拳练好了都好。但各家各派有各自的特点,有各自的练法。把不同的练法夹杂起来学,是学不好拳的。
公园里有人教练杨式太极拳,只讲外,不讲内;只讲招,不讲术,失去杨式太极拳内家拳的特点。
有些人忽略了内功,只追求外形,把太极拳练走了样。
(十)内劲是神意气的化合,不是神意气的集中
编者按:汪永泉老师对内劲儿的本质及其和力的区别作了专门讲述。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没有弄清楚,误把力当成劲儿,走入歧途。
内劲儿和力是两码事(不同的事物)。
内劲儿即太极劲儿,是神、意、气的化合,不是神、意、气的集中。
一般理解,所谓劲儿,是把本身的神、意、气集中到一点上,再把这个点运用到某个姿势上去。经过长期的锻炼以后,就会逐渐扩大增长起来,变成一种力。这种力是经过锻炼取得的,是后天之拙力。这种力形式大、动量滞、变换迟、动的去路直,在技击方面用起来,因身形动作大,运动量较强,因此影响内气的波动,易于浮躁。这近于长拳的练法和要求。
初练太极拳的人觉得太极拳的练法与上面的练法相似,其实不然。如果按照太极拳的理论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逐渐把理论与姿势结合起来,就会很明显地感觉出来,上面的练法和要求是与太极拳不同的。练习太极拳的要求,是把本身的神、意、气化合归一,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轻灵圆活之劲儿。这种劲儿是以气、意混之为主。它的本质是气,对它的要求是空、虚、散,而不是集聚的。这就是太极劲儿,又叫做先天劲儿。这种劲儿与姿势的关系,是利用身形手势,给这种劲儿开出去路,指出方向,使它能自然畅通,输出无阻。这种用法只是在应敌时一现用之,切勿在练拳时随意输散,以免致伤身体,影响养生。在运用时不要把它直接贯穿到某个姿势上去,而产生劲端。否则在应敌时遇到强力就会使内气返回本身,致伤身体。
(十一)练拳主要是炼神、意、气
内功是神、意、气的化合。神、意、气是结合在一起的,神到、意到、气到。
练拳主要是炼神、意、气。
盘架子是神、意、气的运行。明了这点,才知道应该如何盘架子。
神、意、气运行走虚。
1.神,指精神
神为帅。练拳要提起精神。精神不能萎靡不振。
精神要集中,不能涣散。
要神舒,要心情放松,不能紧张。
神体现在眼神上:神聚于眼,目光四射,炯炯有神,威而不猛。
眼睛一般平视,眼神要和动作主要手的方向保持一致。
眼神不能注视、凝视,只是“瞧着点儿”。
养生和技击的练法,对眼神的要求不同。养生练法要求神内含,蓄而不露;技击练法要求眼神看得平远,有放、有收。不能只放不收。否则要伤内气。
2.意,指意念
意念要真。意念不能过重,过重则滞。
又有意,又无意,有意无意之间是真意。
用意不用力,用意则通;用力则意气受阻,不通。
3.气,指内气、元气、先天之气,不是指空气
要培养内气,使内气充实。松、散、圆能涵养内气。
意、气运行要舒缓自如,通畅顺达。不能憋,要找出路舒散。
意气运行要连绵不断,不能骤停、中断。
(十二)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内指内气;外指外形动作:姿势、拳架。外形动作的一举一动都和内气分不开,必须有内气做后援;内气通过外形动作得以通畅运行。
没有内气供给的外形动作叫“妄动”,那只是抡胳臂、踢臂,不是打太极拳。
“意气为君,骨肉为臣”。意气和骨肉,不是半斤八两(过去的秤16两为一斤),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意气是统治者、领导者、支配者;骨肉是被统治者、领导者、被支配者。这种关系必须明确,不能含糊,更不能颠倒过来。
“内不动,外不发。”内气催动外形动作,不能外形拽内气的供给。
练拳先要意气放松,舒适下沉。姿势要动,必须内气先动。内气舒散到全身,“气遍全身不稍滞”,贯通到手脚,得到舒适自如,再动姿势。
(十三)注重“养”,避免“伤”
编者按:“养”和“伤”是指内气的培养和损伤。培养、增强内气无论对练养生,还是对练技击来说,都是最根本的问题。练拳过程中,几乎处处都存在“养”和“伤”的问题。汪永泉老师强调,要弄清楚怎样练能“养”,怎样练则“伤”,要注重“养”避免“伤”。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有损身体健康。汪老师在练拳、教拳乃至整个生活中都注重“养”,防止“伤”。他每天4点多钟起床,盥洗以后,吃点茶点,休息一会儿即开始练拳,他说空腹练拳要“伤”。他有个徒弟,经常不吃早点,空着肚子到公园去揉手,一直到中午才回家吃午饭。汪老师多次批评和告诫说:“这样下去要‘伤’。”汪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在“练功”。无论工作、学习、休息,无论坐、卧、行、走,都自然地体现着太极拳的要求。他还经常练一种“意功”。心想体内有个小气球,按照经络穴位运行,有时感觉气球受阻了,退回来再过去。最重要的是他经常保持着心平气和的心态。汪老师到了耄耋之年,仍然身体健康。本书中刊登的拳照是他在70多岁时拍的,生活照是在80岁时照的,从中可见他身体健康的良好状态。他鹤发童颜、神采奕奕,耳聪目明,两眼炯炯有神,看书看报从不戴花镜。试手发人,能把人击出两三米以外。教拳工作一直坚持到他去世前20多天。
注重“养”,防止“伤”是汪传杨式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练拳要弄清楚什么是“养”(内气),什么是“伤”(内气);怎样练能“养”,怎样练则“伤”。
练拳要七分养,三分练。
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用意则能“养”,用力则“伤”。
练拳要以内气支配姿势,不要以姿势拽内气。这样不仅锻炼增强了筋、骨、皮,同时也培养、充实了内气。对于“养”,很有益处。
在姿势配合内气开合时,注意不要因姿势的开合使内气波动太大。在任何情况下,要始终保持内气的舒畅、自然、开合自如。
要动静相宜,阴阳相济,才能“养”。在运动中虽动犹静,静犹动,总要舒服自然。
练知己之功,要求:松、散、通、空,培养内气,全身透空,能够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真正做到完全松了,就能“养”,就能“有”(内劲儿)。
松圆就能“养”。
内气不能憋,要散,散成空虚的气球。
通:养生练法是神、意、气内含,不外泄。意气只通到手心、脚心,不从手指通出体外。技击的练法是神、意、气从手指通出一尺到三尺,注意不能只通出,不收回,必须要收回到体内,否则就“伤”。要把通出去的内气画个弧,沿原路收回体内,再画弧通出体外,循环往复,这样内气、外气交换,则能“养”。但功力不高的,往往收不回来,打完拳感到心里空荡荡,疲倦乏力,这是“伤”的表现。到了练拳的高级阶段,无论养生和技击练法,内外气交换,都有利于养。
眼神的放和收,也关系到“养”和“伤”。技击练法要把眼神放远,但是一定要收回,有放有收。只放不收,则要“伤”。养生练法,眼神内敛,内视丹田或平视,视而不见,眼神可不必跟着手的动作走,这样有利于“养”。
每个姿势在运行时都要不即不离,不追、不贪、不过,不要超过自己的气圈范围,不要勉强做自己体能难以达到的姿势要求,否则要“伤”。运动姿势以舒服、自然为要,以利于“养”。
(十四)性命双修
练拳是性命双修的功夫。修命:养生;修性:技击。
练拳不外乎阴阳、虚实、开合而已。不外乎动、静。“动中求静,静犹动”,“久动必伤,久静必馁”。
修命:所谓静者,即锻炼时,思想上要保持平静,专心致志,不想其他,精神统一于此,消除杂念,封闭耳音,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安静、平衡、坦然、自在,此谓之修命。
修(养)性:动是人生之必要。大部分人以技击为目标。把技击的姿势与招术学精通后,知而不用谓之修(养)性。
修性与修命要平衡。练习拳架,日久自然有很大收获,就是偏重于修命了。总之要性命双修,保持平衡为要。
(十五)追求无的境界
盘架子,无论是养生练法还是技击练法,都要追求一种“无”的境界。要什么都没有,思想上不追求什么。只是松、散、圆,没有目标,没有对象。毫无迎敌之意。练得什么都没有,“全身透空”,“周身合适”。
盘架子时不能想着、做着这是掤、这是捋、这是挤、这是按,掤怎样变成捋 ……。盘架子只要求松散着,空、虚、散。
练拳到了高级阶段,掤、捋、挤、按皆非似,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无即有,我练拳时,什么都没有,到用时,碰我哪儿,哪都“有”。有即无,如练拳时追求这是掤,那是捋,意念从哪儿到哪儿,追求“有”,处处揪着心,拿着劲儿,要求“有”,结果到用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有”即无。
盘架子,不能用意去追(求什么)。
(十六)太极拳功夫有两个部分——知己之功和知彼之功
编者按:汪永泉老师根据前人的传授,自己对太极拳内家拳性质的理解和教、练拳的经验,明确提出:太极拳功有知己之功和知彼之功两个部分,并对它们各自的目的、要求、作用、练法和相互关系作了详细的讲授。这对于学练太极拳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加明确个人学拳的目的、方法、步骤,使习练收到更好的效果,防止“稀里糊涂”“埋头瞎练”,甚至误入歧途,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的父亲(汪崇禄)告诉我:“练知己之功得太极劲儿;练知彼之功得‘中’。”
太极拳功夫有两个部分:知己之功和知彼之功。
知己之功:培养自身内气之功。具体功法是:松、散、通、空。通过盘架子,增强内气,求得“全身透空”,“百病不生,健全体魄,延年益寿”。对练养生来说,知己之功也是养生功,求得到太极劲儿,全身透空,百病不生。对练技击来说,习练知己之功,为进行技击打下基础。知己之功也是基础功。
知彼之功:把太极劲儿用于对方身上进行技击之功。具体功法是:“听”、“问”、“拿”、“放”。练知彼之功最重要的是“得中”。知彼之功也称技击功。
必须具有知己之功的基础,才能习练好知彼之功,忽视知己之功的习练,片面地去追求知彼之功,只能得到招,不能得到术,没有太极功夫。
练知己之功与练知彼之功相比,知己之功难练,知彼之功相对较易。
练太极功夫要七分练知己之功,三分练知彼之功。
(十七)养生与技击 —— 两种不同的练法
编者按:太极拳作为传统的拳术,养生与技击是不分的。汪老师根据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的变化,提出养生与技击之不同及其相互关系。
据编者的了解,“养生拳架”和“技击拳架”不是两套不同的套路,而是指同一套路的两种不同的练法。
汪老师提出,学练拳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条件……,确定适合自己的练法。特别强调练养生的不要采用技击的方法去练,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出偏差,不利健康。1981年初,编者在齐一先生的指引下,去拜见汪永泉老师。见过礼之后,他第一句话问的是,“你学拳的目的是什么?养生,还是技击”?编者回答:“养生。”他说:“那你就一定要按照养生的方法练,先不要去追求技击功夫。”并叮嘱我不要去与不怎么会揉手(推手)的人去推,以免力碰力,损伤内气。
练太极拳,先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性格、环境和练功的发展,确定正确的目的。老年人练拳多为延年益寿,年轻人则要求技击。慢性病患者练拳为治疗疾病,这也属于养生一类。病好了以后,也有改变了目的,追求技击的。
现在流传下来的太极拳,内容非常丰富,若经常习练,对身体确有很大好处。凡是练太极拳的人,都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要求不同,所以练法不同。例如,养生和技击这两种不同的要求,就有两种不同的练法。在练习时必须把这两种练法分清,否则就会在养生练法中求技击,或在技击的练法中求养生,这样练下去,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起到副作用,走向歧途。
杨式太极拳的老前辈初到北京时,教前清一些子弟练太极拳。技击的练法不合适,只教了养生一套练法,而把技击的拳架教给自家的子孙和徒弟。以后社会上所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就是养生的一套。但有些人忽略了内功,只追求外形;有些人要用养生的拳架去练技击,把太极拳练得走了样,无奇不有。这样既不能很好地养生,也不能用以技击。当然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用以技击,但用的只是招,没有术。
现在流行太极拳架的每一个姿势、动作,本来都是应敌之招。在理论上也不外乎如何使用招与术而战胜对方。所以,通过一个时期的练习便自然走向技击的途径。就养生的意义,太极拳这套技击的套路中,也包括养生的一面。要想在技击的套路中找养生的练法,就必须把技击与养生两种不同的练法分辨清楚,否则就不能达到自己练拳的目的和要求。
练拳有技击与养生两种不同的练法。学练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的强弱,是否患过慢性病以及病的类型等情况,采取不同的练法。在练习养生的拳架当中,如果还有技击的身形、手势,则本身的内功(神、意、气)就得不到舒适通畅,内气也就得不到增长,达不到养生的目的。练技击的拳架,如果没有充实盈满的内功配合,技击的身形、手势就得不到轻灵变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就说明技击与养生是分不开的。但是在锻炼时,先要分清练习方法,然后再结合到一起,才不致有“伤”。
为什么拳架套路中没有把养生与技击详细分开来学?要知道,在练习时一动之中就有技击与养生的练法,所以必须先懂了理论,自己在练习之中去分析。只有在练习中去找,才能得到要领。
老年人练养生拳架怎么练?
老年人练太极拳,一般以养生为目的,练养生架子,即太极拳的养生练法,也叫养生功。学练的内容,是知己之功。老人练知己之功,同青年人以技击为目的的练知己之功,练法上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思想上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养生,学练中要坚守这一点。要毫无迎敌之意,不要自觉不自觉地夹杂着技击的练法,追求技击功夫。切忌和不懂内功的年轻人去揉(推)手,否则以力对力、互相顶牛、较劲,要伤内气,不利养生,有害身体健康。
练养生架子要注重培养内气。要弄清楚怎样能“养”(内气),怎样练则“伤”(内气)。要善于“养”,避免“伤”。
要全身放松,无一处僵滞。松、散、圆就能使意气得到静养。最重要的是“心气”放松,排除一切私心杂念,追求“无”的境界。要怀着消闲愉快地心情练拳,不要思想紧张地去苦练,不要追功夫。练拳要像玩耍那么轻松。不要自己和自己较劲。
神、意、气内含。内含不是聚,只是不通出体外。意气运行从“中心”“达于四围”,到手心、脚心为止,再从手心、脚心回到“中心”。手脚有了气感就可以了。眼神要平视,“视而不见”,不随手的动作走;或内视丹田。眼神不能远放,更不能只放不收。否则易“伤”。
注重神意气运行通畅。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意不用力”,切忌用拙力,用意则“养”,用力则“伤”。练拳要使内气依靠外形动作得到舒畅而增长,外形依靠内气供给而舒展。二者互相配合而养生。要以内气支配外形动作,不能以外形动作拽内气的供给。感到内气不够用,就不要强求去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内气的开合自如,运行通畅顺达,不能因受姿势的束缚而使内气运行受阻不畅。
在练习套路时,在外部动作上要注意每个姿势都要不追、不贪、不过、不散。如果违背了这四项要求,就会使姿势走向极限或失中,使意气停滞不通。动作不要超出自己的气圈,不能“开中开”(即开了以后,没有收回到中心,接着又开,这是练习技击的一种动作)。不要勉强追求自己意气、体能达不到的姿势要求。动作不能猛开、猛合、骤然变换,否则使内气波动过大而中断,有伤内气。打拳要注意意气通畅,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这样才能养生。
青年人追求技击功夫如何练?要按照要求学练知己之功和知彼之功。这里着重讲两点。
要得太极劲儿。思想上要明确自己练的是内家拳的技击功夫。杨式太极拳技击功夫的特点是运用内功,在对方身上变点、变劲儿,进行击发。要招术结合,以术为主。不能只有招,没有术。术是神、意、气的运用。先要通过练知己之功求得太极劲儿,打好基础,才能练术。
年青人一般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练起拳来不免要用拙力。要在练习之中逐步减少拙力,增长以神、意、气为内容的劲儿,就是通常说的去后天之力,增先天之力。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练习过程,比较难练。有些练拳的,忽视这种练习,是难以得到太极拳的技击功夫的。
神、意、气要能通出体外,并能回到体内。把神、意、气通出体外,这是技击练法不同于养生练法的最主要之点。意气通出体外,能“穿透”对方身体。要注意,意气通出后,一定要沿原路收回,进行“内外气交换”,增强功力。如果不收回,就要伤内气。
自己的意气是不是通出体外了,要问对方。在初级阶段,与对方一搭手,对方感到不适,就说明内气达到对方身上了。以后经过学练,逐步能“听”、“问”、“拿”、“放”,用意气发人,进行技击。
(十八)练太极拳的七个要求和步骤
编者按:编者在跟汪老师学拳时,得到他讲授的《太极拳的技击与养生》的资料。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其中有些摘编入本书其他专题语录中。这里把其中练太极拳的“七种练习方法和步骤”摘录如下。其中有些地方根据自己的记录作了补充。
1.练太极拳的第一个要求是,上下相随,动无一处不动
上下相随就是由头顶至足心,把身形调直,使意气下沉至腹腔,再松散舒送至四肢,相连起来,上下一体,保持中正安舒,再开始运动拳架。两手心与足心,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前进、后退时平送腰胯,身体垂直平行移动,如同船上的桅杆一样。不能低头猫腰,左右摇摆。
不能打“半截拳”,只动上半身,要上下相随。练习时可以把手臂放下,不动手势,只动身形;也可以在行进中暂时停下
来,放下手臂,检查身形动得如何,是否符合要求。
2.练太极拳的第二个要求是:内外相合
内气与外形相结合。每个姿势都必须有内气的供给,把内气贯穿到姿势中去。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外形运动由内气支配,不能外形动作拽内气的供给。这个问题要弄清楚,否则就会产生各种毛病,影响身体健康。
只有外形动作,只是抡胳臂、踢腿,不是练太极拳。
内外相合,内气与姿势不要互相等待、互不配合。
内三合(神、意、气相合)、外三合(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外相合,做不到这个要求,则一辈子也练不好太极拳。
3.练太极拳的第三个要求是:内外相合的上下相合
内外相合,还要保持第一个要求:上下相随。
4.第四个要求是:拆架子
太极拳架是前人把各种应敌之招综合起来编成的套路。不论哪一种套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练习中,可以根据需要改。但必须遵循理论的要求进行练习,才能练出功夫。
可以专门练“架子“、“捋架子”、“挤架子”,┄┄。即一套架子,每个姿势、动作只练一种劲儿。
每个姿势都是“桩”。可以单独练一个姿势,也可以把几个姿势组合起来练习。
养生架和技击架是同一拳架,只是练法要求不同。[详见本篇“(十七)养生与技击 —— 两种不同的练法”]
5.第五个要求是:拆手
练知己之功的拳架时,都是用手做出姿势,指出方向,领出内气的去路,所以姿势练得正确与否,和内气练得舒畅得意与否,均表现在手势上。手必须变换灵活,随机应变,不要有规矩和固定的姿势。手无定像,但有它一定的活动范围,不是乱动。要保证在任何动作中都要按照养生的原理,掌握养和散的道理,而掌握的好坏,全在于手。
练知彼之功时,手更重要。与对方一接手就要求听、懂、化、问。这些功夫是无形的,叫做“术”。手必须掌握术的功夫,才能做到轻灵变化无穷。把功夫练到手上,这叫“功夫上手”。以后逐渐达到拳谱所说的阶及神明(就是融会贯通的最高阶段)。这样,与对方一接手,就能先觉察到对方的动向,这叫做“懂劲儿”。
6.第六个要求是:分劲儿
[详见本篇“(十)劲儿是神意气的化合,不是神意气的集中”]
7.第七个要求是:入化境
入化境,这是练拳达到的高级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先要把练习太极拳的种种要求和方法熟练精通,逐步做到虚实分清、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术分清、开合分清。还要把姿势与劲儿分清,知己和知彼分清,“养”与“伤”分清。把以上有形的练法分清以后再融合在一起,化于无形,若有若无,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练到这个地步,才能达到空虚无滞、动静自如、无形无象、全体透空。这样,心性自然得到保养,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以后,才能体会入化境的奥妙。这是很难用笔墨来表达的。只有经过心传口授,才能得到。
(十九)随时随地练功夫
编者按:练太极拳功夫的方式、方法有几种,如站桩、盘架子、练单式、揉手、大捋、练剑、练刀、练枪,等等。对这些,汪永泉老师都进行过详细的讲授,其中有很多独到之处。此外,他还教了一种重要的练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练功。主要是指太极拳的基础功——知己之功。所谓随时随地练功,不是整天比划太极拳的姿势,而是在日常活动中注意使自己的身心状态符合太极拳的基本要求。这样使练功的时间增加了几倍;使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成为自己的习惯状态,像是身体的一种本能。这很有利于功夫的增长。如果一个人平时经常处在与太极拳功夫要求相背离的状态,如心浮气躁、精神萎靡、低头猫腰、缩脖耸肩、凹胸驼背、气涌心际、僵滞、全身紧缩、自己跟自己较劲,也许不一定很严重、很典型,只是一种倾向、一点毛病,但这对练功是有不利影响的。编者曾留心观察汪永泉老师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太极功夫,很受教益。例如,他在等候电影开映时,端正坐在座位上,不靠椅背,身体正直,不弯腰,两肩自然下垂,手放在大腿上,神态宁静自若,神意内含,……都符合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如“松静”、“松沉直竖”、“中正安舒”、“松肩阔背”、“气沉丹田”、“轻松腰胯”,等等。这与周围其他人的状况是大不一样的。他这种状态,不是有意地练功,而是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功夫“上身”,习惯成自然了。再如,他在户外站立着说拳,聊天时,常常做“平送腰胯”的动作,两臂自然下垂,随身前后移动而摆动。此外,他在坐着、躺着身体不动的情况下,经常练一种“意念功”:意想一个小气球在周身沿经络运行,有时感到阻滞,球退后再向前通,……。“随时随地练功夫”为我们拓宽了练功的思路,指出一条常为人忽视的练功途径。编者按照指点去实践,受益匪浅。
练功夫,不能只限于打拳,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工作、学习、看电视、干活儿、休息、散步……,无论坐、立、卧、行都要练功夫,留意太极拳的要求,使这些要求在自己身上成了习惯。如果只在盘架子时按太极拳的要求练,而平时在生活中经常背离,则功夫进步慢,而且不易巩固。到揉手时,临时现找某种感觉,来不及。
随时随地练功夫,要在“有意无意之间”,只要稍稍留意就够了,不要意念重,刻意去追功夫。
如何体会、习练“气沉丹田”、“轻松腰胯”?平时坐在板凳上休息,感到自然、舒服就可以了。如何体会、习练迈步前进的“虚实变换”、“轻松自如”?休闲散步,自然而然地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