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求蛋糕男生的情感需求

求蛋糕男生的情感需求

徐艳

一个高瘦瘦的男生,民乐社团里的竹笛吹奏者,在平时的排练中,似乎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当这个学生升到初三时,我也对他已经有些淡忘,只记得他是吹奏竹笛的,而且水平很一般,还差点淘汰出乐队。但是有段时间,我老发现他总是喜欢在音乐课下课跟我聊几句,想引起我的注意,回想起去年的民乐队的排练,他也经常在排练结束后问我讨吃的,但是我并没有多去搭理他,或许因为上课排练有些身心疲惫吧,对于他经常性的举动也没有过多的关注。

初三的音乐课,很紧张,因为要抽测,他分在了B班,但是我发觉他上课非常认真,其他学生都思想不集中甚至聊起天来,但是他的眼神始终跟着我,非常渴求的在吸收我所说的一切知识点。这时候,我似乎稍微对他多了些关注,但是我还是因为各种忙碌而忽略了这个大男孩,但是他依旧在每次的课堂中非常认真的看着我,几乎可以达到目不转睛的状态。

到了初三下半学期,因为学校的社团文化节,他又来打听我们民乐队演什么曲目,还说想来听我排练,这时我感觉挺纳闷的,初三的孩子不是应该很紧张了吗?为啥他还有这个兴致来关注其他的事情呢?带着疑问,我询问了其班主任,从班主任这里得知,他成绩不太好,但是他非常喜欢自己的特长——竹笛,并且有想考音乐特长生的愿望。这个时候,我感觉有点惭愧了,突然感觉这个孩子很执着,很坚持不懈的为了他喜欢的专业而一次次的来到我的身边,但是我似乎没有非常敏锐的察觉到他的想法,而是以各种理由忽略了他,但是他还是一次次的表示对音乐或者演出的关注。

一次音乐课下课,他突然对我说:“老师,我的生日快到了,可以求份礼物吗?”我突然汗毛耸了一下,因为从来没有学生对我这样“撒娇”,我有点不适应,可能是没有当过班主任的缘故吧,似乎感觉跟学生的距离并不是很近,也没有尝试着想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是带给他们音乐上的一些知识或者快乐而已。第一次的求礼物,我只是微笑着回应:“是吗?呵呵!”又一次淡忘了他的要求。过了一周,他又一次对我说:“老师,礼物呢?“我顿时觉得很尴尬,我以为他的一句玩笑,过了就算了,没想到又一次的求礼物。我忘记我是如何搪塞过去的了。回到家里,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冷漠了?或者当孩子的话是个玩笑。思想斗争了一下,蛋糕该不该买,工作那么多年,好像没有送过学生生日蛋糕呢。

第二天,当我把蛋糕给他的时候,我发觉他很感动,也很开心,平时并不是那么开朗的他脸上笑开了花。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哪怕是副科教师也应该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拉近跟他们的距离,用心来爱护、呵护他们,即使是他们犯了小小的错误,也应该以包容、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更要关注有自己学科特长的学生,多跟他们聊天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加强情感的交流。一块生日蛋糕,对我来说可能不是什么,但是对这个大男孩来说,他可能会永远记住我,因为这个蛋糕,我也会记住这个吹竹笛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