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塑造品格

关于职业规划、预算技巧和投资策略的建议可谓俯拾皆是。书籍、网络、亲朋好友的聚会中都充斥着这样的信息。然而,如果这些建议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一切就是空谈。你的意图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往往预示着你未来的成败,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财务上。当我们描述自己钦佩的人时,我们常常会用到“勇敢”“有创业精神”“敢于创新”等词语。这些品质都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特别是那些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人。正如卡尔·荣格所说:“你是由你的行为而非言辞塑造的。”

不幸的是,我们被铺天盖地的信息误导着,以为有捷径可以缩短意图与行动之间的距离。为了写出经典的自我提升指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不仅深入研究了成功人士,还查阅了大量关于成功的书。[1]他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人们的关注点从“品格塑造”转向了“个性塑造”。早期的书鼓励读者修炼内在品格,培养良好的原则和价值观,通过节制、勤奋、耐心等美德获得成功。近期的建议则更多地关注如何改变你的个性,即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正如自我提升类图书的鼻祖《人性的弱点》所昭示的那样:人们更关心如何赢得朋友、影响他人。

虽然柯维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的观点的,但只要花点儿时间上网,你就会发现他所说的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做所谓的蘑菇咖啡)、约会中使用的“最佳开场白”,还有层出不穷的“奇葩妙招儿”。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各种“速成方案”。塑造个性的建议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它可能带来短暂的提升,但无法长期奏效,也无法帮我们应对重大挑战。一项涵盖121项研究的调查发现,各种流行的减肥方法,无论它们宣传什么理论或由哪位名人代言,一年后其对体重的影响都微乎其微。[2]

正如盲目追随潮流减肥食谱的减重者最终会回到原来的体重,这些关于成功的技巧也无法长期有效,它们完全依赖于特定的行为,无法持久。如果我告诉你成功的秘诀是早上5点30分起床,洗个冷水澡,再跑步5英里[3],这样的建议似乎没毛病。在遵循这些习惯的日子里,你或许会更加专注、高效。你如果足够自律,甚至可以坚持好几周。但新鲜感终会消退,清晨的黑暗与寒冷依旧。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接触过很多有钱人,其中一些人确实会早起、洗冷水澡等,但这并非他们成功的秘诀。这些习惯源于他们勤奋自律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品格与行为是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