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高度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内在的本真价值。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当今我国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汲取人民的智慧,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促进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发展的进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思想,成为指导我国实际工作的理论精华和集中表达。

1.毛泽东思想蕴含人本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发展的进程

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发展的进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思想蕴含人本思想,毛泽东人本思想的内容主要包含人民动力、人民本位和人民利益三个部分。关于人民动力,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1955年,毛泽东在《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语中论述道:“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毛泽东始终强调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才能获得自身解放,才能真正实现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关于人民本位,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并将之应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对派。这两方面,将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必须当家作主,实施各项权利,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关于人民利益,形成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观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5.人民的历史地位崇高无比,我们应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并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了更充分地发挥人民动力,需要对人民利益加以积极关注。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而不关心人民的生活问题,就不可能战胜敌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6.是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总而言之,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依靠人民群众和关心人民群众利益是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法宝,坚持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本思想。

(2)毛泽东人本思想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

从食品安全的广义视角来讲,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粮食短缺问题,因为粮食短缺会引起食品安全风险。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粮食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动员更多的人参与革命,毛泽东提出保障粮食供给对革命的重要性和粮食发展战略。1928年11月25日,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毛泽东指出物资不足严重影响红军的战斗力,因为红军“没有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65.,到后来每人每天只能发放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因此,必须想办法解决粮食短缺等物资问题,加强军人的身体素质,提升军人对革命的信心,增强红军的战斗力。此外,为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193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号召群众购买公债、发展合作社,调剂粮食,巩固金融,发展贸易,号召他们为着这些口号而斗争,把群众的热情提高起来。”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在1934年1月27日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可以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在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中,毛泽东提出红军反围剿战略,指出“财政和粮食问题,不待说对于反对‘围剿’是有重大意义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02.。1937年7月7日,发生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为了动员全国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与日寇侵略者做坚决的斗争,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指出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才能提升人们的战斗积极性,其中调解粮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升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能力,其中重要策略就是与敌人争夺粮食。毛泽东于1938年5月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使敌人得不到粮食(清野),这里所说的清野,是指粮食成熟时早日收割的意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0.抗战时期,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毛泽东提出人民为供给粮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民给了我们粮食,不过以后我们还需大力发展粮食供给,因为“截止到一九四一年,我们公营农业中的粮食生产一项,还是很微弱的,我们在粮食方面还是依靠老百姓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3.。抗战时期,为了实现既要革命又要保障自给自足的目的,毛泽东指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性,号召部队、机关、学校、人民群众等自力更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1939年5月20日,在《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生产运动是为了搞饭吃,搞衣穿。穿衣吃饭,我们是十分需求的。因此,我们的生产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76.1939年6月,在《反投降提纲——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的提纲》中,毛泽东指出:“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时机,一切可能种类,必须发展人民的与机关部队学校的农业、工业、合作社运动,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全部或一部,克服经济困难,以利抗日战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24.大生产运动支持了长期抗战,战胜了困难,保障了供给。毛泽东还在1943年10月1日的《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中强调:“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厉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1.毛泽东多次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供给粮食,“边区的军队,今年凡有地的,做到每个战士平均种地十八亩,吃的菜、肉、油,穿的棉衣、鞋袜,住的窑洞、房屋,开会的大小礼堂,日用的桌椅板凳,纸张笔墨,烧的柴火、木炭、石炭,差不多一切都可以自己造,自己办”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9.。并在1945年1月10日的《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中同样强调了我们的粮食必须自给,“做到粮食和工业品的全部或大部的自给,并有盈余”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5.。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美国援助下,进攻我解放区。为了动员一切力量,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毛泽东于1945年11月7日在《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中指出,改善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待遇等,就要“发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增加粮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72.,这是非常迫切的任务。1949年2月8日,在《把军队变为工作队》中,毛泽东指出,军队干部应当“善于调剂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解决粮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06.。针对国民政府为什么会失败这一问题,1949年9月16日,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毛泽东指出:“国民政府之所以有今天的窘况,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0.可见,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并特别强调粮食等物资对革命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百业待兴,还存在大量缺粮户的现象。毛泽东非常关心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吃饱饭,并指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1955年7月31日,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毛泽东对于解决我国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很有信心,1959年5月和7月,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一定可以做到有菜吃,有油吃,有猪吃,有鱼吃,有菜牛吃,有羊吃,有鸡鸭鹅兔吃,有蛋吃。”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0.与此同时,毛泽东对于彼时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提出了渡过难关的策略,比如,在1959年7月5日的《粮食问题》中提出:“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食堂吃饭,节余归己,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3.再如,在1966年3月12日的《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中,毛泽东指出,可以发展农业机械化,并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是解决粮食短缺的重要措施。

毛泽东对食品安全的思想观点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了革命与生产、社会发展与生产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革命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内涵,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对食品安全工作指导的先河,为后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邓小平理论体现人本思想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我国具体国情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理论发展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

(1)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及民主政治等方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和毛泽东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一,邓小平非常精辟准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通过完成根本任务实现最终目标。根本任务的完成和根本目的的实现均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其二,关于“三个有利于”,邓小平提出,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是否成功的依据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均强调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走向富裕。邓小平还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评价,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主要评判标准,真正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出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基于社会主义的使命,邓小平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首先使人民群众过上温饱的生活,逐步走向小康社会,最终走向富裕的生活。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仍将“以人为本”作为立论前提。其三,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民主政治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价值旨归仍是“人本思想”的体现。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民主政治思想的提升反过来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政治保障作用。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并以宪法的形式将民主确立下来,从根本上为实现人人平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邓小平理论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突出强调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邓小平认为,我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能否稳定,主要在于依靠力量是不是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社会主义改革才能够顺利进行,经济发展速度才能更快,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2)邓小平人本思想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

从食品安全的广义视角来讲,粮食短缺问题会影响食品安全。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粮食发展战略,并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提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不聊生,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还得不到解决。中国共产党为解救贫困的中国人民,打倒侵略者,解放全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反帝反侵略斗争。在与敌人斗争的过程中,粮食短缺是困扰我们的重大问题。1943年7月2日,延安《解放日报》刊载了邓小平的《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邓小平在该文中就鲜明地指出了粮食在抗日斗争中的重要性。针对抗战情况,他指出,敌后抗战是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斗争,由于敌人实行一面封锁一面掠夺的政策,封锁我们的必需物资,不断地蚕食和扫荡,其中包括抢耕畜、烧粮食,损毁青苗。一旦军需民食没有保证,坚持敌后抗战是无法想象的。邓小平提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我们有了粮食,不但军民食用无缺,而且可以掌握住粮食和其他农业副产物去同敌人斗争,并能换得一切必需的东西。”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9.因此,在敌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经济战线的斗争。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以保障人民生活和支援战争,1948年6月6日,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的指示》一文中,邓小平提出:“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不误农时,不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坏。”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0.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生产力落后,工业化落伍,全国工农业总产量不高,食品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那时,粮食数量不足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民生与经济问题。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加强生产队的工作如果抓迟了,就影响农业生产。我们有了粮食、棉花和其他东西,才翻得了身。”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8.此外,邓小平在1962年7月7日接见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讲道:“我们克服困难……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多搞点粮食,把经济作物恢复起来。”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为了更多地生产粮食,邓小平还提出:“在生产关系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只要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的形式就可以采用。”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3.邓小平从当时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着力解决我国生产力不足的关键问题,提出解放固有思想,打破常规,积极开发新的形式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1963年8月20日,在工业决定起草委员会会议上,邓小平在关于工业发展问题的发言中指出,在建成我国工业体系的过程中,“第一要抓吃、穿、用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6.。1975年,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上讲到当时的形势,“农业还比较好一点,但是,粮食产量按全国人口平均只有六百零九斤,储备粮也不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由此看出,邓小平始终关注人民群众是否能吃饱饭的问题。

1975年8月3日,邓小平在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议上说:“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比如钢铁工人劳动那样重,而蔬菜少、肉类缺,基本条件都保证不了,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具体地去研究解决……有些干部如果把关心自己的这个积极性转到关心群众生活方面来,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到我国的现实之一,“人口多,耕地少,在生产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由此可以看到,当我国食品短缺依然是人民群众面临的重大问题时,邓小平注意到食品短缺不仅阻碍了工业发展,更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民生利益。在1979年11月2日的中央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邓小平指出,党要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并深切地关注群众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厨房没有人管,菠菜就切这么一下,连沙子都煮到锅里面去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9.

改革开放后,我国突破把计划体制改革同商品经济对立的传统观念,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政府放权,企业有自主生产经营的权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家庭经营和个人经营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家庭和个人加入食品安全供给大军中,食品供给者的数量较改革开放前大幅度增加。1982年5月6日,邓小平会见利比亚国家元首多伊时说:“建国以来,我们做了一下事情,基本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粮食达到自给,”并再次强调:“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5-406.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不断增产,但是粮食增产仍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1983年1月12日,邓小平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农业要求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1988年5月19日,邓小平会见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吴振宇率领的朝鲜政府军事代表团时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2.

邓小平关于食品安全阐述的鲜明特征体现在两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二是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邓小平从当时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抓住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矛盾,即我国粮食数量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食品安全出现新的状况。国外一些腐朽的文化思想与先进的技术一起涌入国门,人们的思想由先前保守、僵化变得开放,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有些人金钱意识增强,物欲膨胀,道德低下。那时,人们的思想激烈碰撞,各种优秀思想与糟粕杂糅交错,使部分人迷失判断标准。更多食品供给者参与到食品安全供给队伍中,且这些食品供给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参差不齐,道德水平不同,使得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改革开放前较为突出。政府权限减少,将食品原材料选择、调配生产经营、分配等权力统统下放给食品供给者,从过去管得过多过死转变为宏观管理,注重对食品供给者的管理和监督。食品供给者自主经营权加强,政府不像过去那样事无巨细地管理,从积极方面来看,搞活了食品产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食品;从消极方面看,政府的放权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可控程度减小,食品安全的状况更多操控在食品供给者手里,加之食品供给者道德下滑,违法悖德行为大量增加,增加缺陷食品的概率,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风险,也为管理者管理食品安全增加了难度。因此,彼时,邓小平关注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新变化,并开始关注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性的问题。邓小平无论从对我国粮食数量安全问题到食品本身安全性问题的关注,还是实施的食品安全战略,均是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保障食品安全的实践经验为后来我国食品治理食品安全路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蕴的人本思想

立足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阐述了党和国家重要理论与实践活动,是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行动的纲领。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马克思人本思想提高到新阶段

2000年5月,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首次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三个重要的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肯定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便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受益,并强调将是否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最高标准和行动的根本准则。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国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和人的思想观念等纷纷发生巨大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化和复杂化。党内一些干部腐败兴盛,组织涣散,作风浮躁。新形势严峻,召唤从严治党,提升党员素质。党员干部应始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能够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江泽民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经验,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及提升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出发,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观。江泽民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2.。江泽民还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要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发挥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江泽民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39.江泽民还要求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挂在嘴上,“不能搞‘虚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41.。这是江泽民坚持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蕴的人本思想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

从食品安全广义来讲,粮食问题属于食品安全的范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粮食是否充裕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否充裕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我国很多地区尤其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还存在吃不饱的问题,江泽民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尤其强调保障粮食充裕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性。1992年10月12日,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中,江泽民强调:“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有明显提高。衣食住行尤其是居住条件,应有较多改善。”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9.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江泽民在1992年12月25日的《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指出大力发展农业对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重要性:“农业是基础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马克思说过,人们只有解决了吃穿住行以后,才有可能干其他事情。解决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人们从事其他社会事业和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和基础。”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8.在该文中,江泽民还强调我国粮食目前还处于短缺阶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都不能说粮食已经多了,吃不完了,农业已经过关了。不但九十年代不能说这个话,而且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也不能轻易说这个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0.与此同时,在该文中,江泽民还提出粮食是否充裕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始终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们和国家的安危。”为了保障粮食供给,江泽民提出我国保障粮食供给的战略:“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不能靠任何别的国家来解决,一是靠人家靠不住,谁也解决不了这个大问题;二是即使能够解决,也会受制于人。”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9.“要建立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特别是建立粮食等储备制度。”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1.由于我国还存在大量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江泽民走访了我国一些西南、西北地区,发现那里的农户非常贫困,他在1996年9月23日的《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中说:“我在西南、西北一些地方看到,有些农户家徒四壁,连玉米糊糊都喝不饱,有的吃盐、喝水都相当困难。看到这些,我心里很不安。”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9.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江泽民在1998年2月22日的《做好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强调:“一定要把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搞上去,这是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2.

江泽民不但关心人民群众吃得如何的问题,还关心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吃得更好的实现途径问题。江泽民在1996年9月23日的《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中指出:“建立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仓储运输体系。”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2.粮棉地区长期担负着向全国输送粮食、肉类等原料的重要任务,江泽民强调,一定要对重要物资做好调控工作,“特别是对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一定要科学调控”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1.,一方面保护粮农的利益,解决粮农一直以来经济利益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更好的食物,满足人民群众的吃饭需求和利益。

在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我国解决了大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仍有大量的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亟待解决。直到1999年11月15日,江泽民在《目前形势与经济工作》中仍强调:“解决十二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仍是我国的首要问题。”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4.并在2000年1月19日的《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中强调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不能忽视这个工作,不能“将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钱挪作他用,去搞什么‘政绩工程’,不知道人是首先要吃饭的,这不是在闹笑话和干蠢事吗?”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2.2001年5月25日,在《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中,江泽民指出:“今后十年我国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人口的温饱问题。”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9.2001年12月25日,在《逐步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中,江泽民指出:“今后人口还要增加,生活水平要不断提高,如果多吃肉、蛋、奶,粮食需求还要大幅度增加。我们要关注人民的营养问题,改善膳食营养结构的大方向要坚持。”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1.

总之,江泽民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思想观点正是基于我国国情出发的。长期以来,我国大量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尤其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非常严重。江泽民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能否保障,并提出大力发展农业的伟大战略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并将此战略长期进行下去。这一战略对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江泽民不但关心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关心人民群众的营养、膳食结构以及食品是否安全,能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此同时,江泽民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好人民群众的吃饭工作,不能忽视这一职责。江泽民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思想观点彰显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涵。

4.科学发展观内蕴的人本思想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毛泽东的人民论与群众观、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将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我国达到新境界。

(1)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提高到新境界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5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我国发展的重大成果,是在我国新时代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解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其中,‘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是根本,是根基,是依据,‘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3-15.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核心理念,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为了人民群众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实践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人民群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和目标。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04(5):04-07.解决好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民生利益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人本思想,也就是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把满足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基本原则,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将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真正地还给自己。

(2)科学发展观内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出现非常恶劣的现象。对此,胡锦涛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食品供给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涉及国家、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社会和谐。在2011年4月29日视察天津市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院时,胡锦涛明确指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你们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守卫者,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津门涌春潮 滨海扬征帆——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N].人民日报,2011-05-02(01).广大人民群众希望自身和家人身体健康,而解决好吃的问题,密切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胡锦涛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供给者必须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形象评价。食品安全是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民生工作。然而,近些年,我国频发食品安全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了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就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需求和利益。“这两年……发生了三鹿奶粉、齐二药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这些事故和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突出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相当严重。”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49.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严把食品安全关,保障食品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体贴和温暖,从而对当党和政府有充分的信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更是造成了数千名婴幼儿患病、几名患病婴幼儿死亡,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冲击了社会安定,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71.。对此,胡锦涛多次指出,必须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需求和利益。

采取行政、经济、法治和道德等综合手段,保障食品安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切实把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件大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的投入,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队伍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新华月报社.时政文献辑览(2007.3—2008.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胡锦涛多次指出,保障食品安全,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常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社会活力,自觉投入到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为保障食品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农业生产对于实现食品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对此,胡锦涛指出我国需要实施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新华月报社.时政文献辑览(2007.3—2008.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他还明确指出:“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19.“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525.“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8.

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食品生产经营监督运行机制和食品检验技术手段还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运行。故而,胡锦涛指出:“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更好地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67.首先,“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努力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市场检验检测制度”新华月报社.时政文献辑览(2007.3—2008.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其次,“切实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支撑体系,搞好食品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检验技术手段”新华月报社.时政文献辑览(2007.3—2008.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再次,“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健全安全监管体制,严肃查处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58.。“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00.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规。“要加快医疗卫生法制建设,切实履行卫生监督执法职能,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服务质量监管,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38-739.

食品安全是全世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任务。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我国食品生产经营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借鉴他国或地区的经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成效。胡锦涛指出:“中国愿同各方扩大产品质量和安全领域合作,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提高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新华月报社.时政文献辑览(2007.3—2008.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71.

总而言之,胡锦涛对食品安全的系列思想观点正是在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的时期形成和发展的。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举国震惊,并引发了其他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胡锦涛食品安全指示明确指出了食品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大局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胡锦涛还明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应加强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制,提升农产品品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蕴的人本思想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时代特点,以全新的视野理解人类、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发展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和利益出发,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又结合我国新时代的特点,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解读和集中表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利益出发,习近平在党建、经济战略、改革战略和民生等治国理政的诸多方面进行新的阐述,做出新的要求,使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为更加具象化,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社会各个方面建设。他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习近平非常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这些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现实利益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对此,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03-0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的目的,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放在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群众重托,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

习近平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七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7-01-01(01).在2017年10月18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了解人民群众的期望,并在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美好愿景的过程中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核心主旨,也是我们党始终奋斗的力量源泉。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习近平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并在多个重要场合和会议上发表有关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实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行政、经济、法治和道德等方面对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做出诸多重要指示,提出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

其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提供了土壤。古代“民本”思想中蕴含的以人为本、“以仁为本”和“以人为贵”的合理因素,成为当今我国党和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借鉴和经验。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将饮食这一日常普通的事物上升为政治和伦理的高度,提升了食品安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亦提升了人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从而提升了当政者对老百姓吃饭问题的关注度。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是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的理论基础。

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食品安全实践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的实践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指导下,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和以往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及治理经验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经验总结。

其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神内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深刻,内涵丰富,贯穿着民生观,就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出发,立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明确了食品安全的意义特性。民以食为天。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食物的保障,然后才能顾及其他事物。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充分证明,食品安全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意义非凡,它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如何的晴雨表,它关系人的生命安全、关系人的身体健康、关系人的生活质量、关系人的道德伦理发展。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吃得安全是衡量党和政府的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2017年1月3日,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我国13亿多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全[N].人民日报,2017-01-04(01).食得安全是维持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基本生存与发展保障。因此,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把吃饭问题看作天大的事情,“民之食”是人生存之本,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食品不合格,但具体落到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对这个人或几个人的生命安全伤害就是百分之百。解决好吃的问题,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在所有的民生问题中,食品安全问题是最受人民群众关注的,因为它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感受度最高,容忍度也最低。食品安全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食品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是检验党和政府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执政为民、确实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指标。党和政府要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投入巨大的精力,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安全可靠的食品,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体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党和政府积极的工作效力,提升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中国的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下最大气力抓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72.如果食品安全工作做不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身体健康得不到维护,生活质量提不上去,就会引发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不满意,认为党和政府工作作风不好,质疑其工作能力是否配得上他们的职务要求,会降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甚至完全不信任党和政府,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党和政府执政的稳定性。

食品安全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保障食品安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产业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食品安全状况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论从食品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来讲,还是对食品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民族发展来讲,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都很突出,影响到从个人到国家的方方面面。无论对哪一个方面造成了影响,最终都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美好、和谐、稳定的社会,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社会稳定。如果人民群众吃不好、穿不暖、人心向恶,人际关系紧张,不相信他人,不相信党和政府,社会就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人人关心,舆论燃点低。一旦解决不好,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尤其在网络时代,食品安全的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可能会被炒作放大,造成党和政府公信力下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所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和政府、食品供给者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社会角色必须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加大食品安全保障力度,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在今后的实际行动中,全社会应着力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保障食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基本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四,确立全社会马克思主义人本的食品安全观。习近平高屋建瓴,从思想观念和理论高度强调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强调,食品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全[N].人民日报,2017-01-04(0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强调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全社会尤其党和政府必须为人民群众能够吃上安全的食品而努力,由此在全社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的食品安全观。马克思主义人本的食品安全观,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需求出发,全社会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至上的理念,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食品安全工作的根基在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全社会成员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指引下,发挥自身优势,务必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其五,提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实现路径。习近平非常重视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强调全社会在马克思主义人本的食品安全观念引领下,多管齐下保障食品安全,并从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手段——行政、经济、法治和道德等方面全面做出了重要指示,构建了一个包括行政、经济、法治和道德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的体系。

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日程。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全[N].人民日报,2017-01-04(01).习近平高度关注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从政治角度对党和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要求党和各级政府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在行动上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建设的重大日程,在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开展上,要实施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保障策略。

严格监管食品安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于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非常痛心,并多次强调要严防严管食品安全工作,为人民群众供给安全食品,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强调:“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全[N].人民日报,2017-01-04(0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不但可以找到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根基,而且明确了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路,必须要从严治理食品安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食品的源头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习近平指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障后面环节安全。抓食品安全,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75-676.保障食品安全,一定要做好食品的源头工作,确保安全可靠的农产品进入食品生产经营链条,杜绝缺陷食品进入食品行业,提高食品品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提升食品安全道德水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将道德建设作为做好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习近平非常注重人的道德建设,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道德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中,道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道德存在于社会发展中。习近平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3.一个人只有明白德行的重要性,遵守社会公德,严格自律,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凸显其人生价值。食品安全道德建设非常重要,尤其对于食品供给者来说,食品安全道德更为重要。加强食品供给者的德行建设,会使得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更能够取得成效。

大力培育及发展食品品牌。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刘少华.舌尖上的中国农业从吃饱到吃“品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9-05(04).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使得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失去信心,人民群众质疑我们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日常饮食工作到底还能不能做好?还可以安全地吃到什么食物?人民群众不仅质疑和担忧不知名品牌的食品,也担忧知名品牌的食品。他们认为,即使较为知名的品牌食品依然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何况没有品牌的食品状况就更令人担忧。实际上,知名品牌的食品被发现有安全性问题,会更加引起人民群众的恐慌和反感。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品牌的影响对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至关重要。但是,无论如何,品牌是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的无形资产,品牌一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食品供给者在供给食品及原材料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食品品质,还需经营食品品牌。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形势较以往取得很大成效,但问题仍凸显、形势仍严峻。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指示,正是基于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出的,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活的理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