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这是一本写了将近70年的小书!

——席酉民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 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 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我常被认为是“理想主义者”。远在教授更受尊重的时代, 一个人若常被调侃为“你真像个教授”, 言下之意就是不切实际、太过异想天开。学界朋友、天津大学张维教授曾笑谈, 每次听酉民的报告总觉得他在“月亮之上”。我无意追究“理想主义 (者)”的哲学内涵, 只想捕捉“理想主义 (者)”的意味, 它关乎我对待人接物、工作事业、生活意义、国家民族诸事的一系列看法、姿态与行为。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简言之, 我偏偏想让现实变得丰满。其实, 我有时也会给别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比如我的学生汪莹在读我研究生时, 恰好电视上有我接受采访的画面, 她告诉母亲这就是她的导师。她母亲的评价是“不像个教授, 有点像企业家” 。 2020年年底, 汪莹的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我在祝贺及商议日后合作时提到这段往事, 她笑曰“我妈不懂”。不少媒体人采访我时,也很疑惑:“你可以戴教授、校长、企业家、教育家好几顶帽子, 你自己更喜欢哪一个?”当然, 我心中自有定位, 朋友们对我的描摹不一定准确。我有理想,但未必是“ idealist” ; 我想改变现实, 但不是堂吉诃德; 我常爱遐想、关心趋势,但更注意从具体事物入手。我的理想常常有点异想天开, 但又带点草根味儿, 换句话说, 如果不坚守和突破, 我的理想就是远离实际的; 但如果愿意付诸努力,其实它也能很接地气。

“什么叫作理想? 一个人‘吹牛’, 一群人响应, 一大群人相信, 大家伙一起拱着头朝前冲, 实现了的就是理想。” (田涛, 2020) 按照我的理解, 理想与现实如影随形, 它们相互参照、相互砥砺, 也相互成就。最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也并非没有“理想”, 过往的生活怎么可能被完美复制? 所谓理想主义者就是多了一些对现实的质疑、挑战, 甚至颠覆的意识, 特别地, 他们愿意冒一定风险, 身体力行去让世界变得不同。

所以, 我曾在微信签名里公开表白:“浸淫在世俗里, 活在理想中, 行在从世俗到理想的路上。”我自定义为一个“理想主义践行者” , 有理想, 且在以与常人不同或不落世俗的方式孜孜追求, 换句话说, 我希望将人们常说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我曾宣称:“你可以影响我实现梦想的程度, 也可能改变我追梦的路径, 但你无法改变我的追求, 除非你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位与我一道共事二十余年的同事观察得比较准确:“他不会硬碰, 在其构想遇到不解或遭受挫折又或暂时难以说服别人的时候, 他不是横冲直撞、不管不顾地前行, 而似乎是停下来了或者在调整, 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 其构想一直在推进中, 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要改变且要变得更好, 近乎是我与生俱来的一种“执念”。后来学了管理,“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就成了我生活和工作的信条。但“好”是有方向的, 否则就无法说好与坏。对我来讲, 从和谐理论建立 (1985年) 前的下意识, 到后来的有意识, 这个判定“好”的方向就是自己的人生定位, 与个人拥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伦理观密切相关。用管理学术语来讲就是“愿景”和“使命”, 离愿景和使命越近就是越好。但怎么实现“更好”? 愿景和使命赋予的方向感只提供了指南, 我们还需要“地图”引导具体的实践。于是, 我们研究总结出了“一个主题, 两条基本途径”的追求“更好”的方法论。“一个主题”是指, 如果清晰此阶段、此情此景下的工作重心或核心任务, 我们就不会迷茫, 就可能围绕这个重心使生活和工作好上加好。和谐管理理论中的“和谐主题”概念就是设法描述和发现这个重心, 它使得我们在朝向愿景和使命的行进过程中始终清楚当下和下一步我们的脚应该踩在哪儿, 我们的时间、资源、精力应该集中在哪儿。“两条基本途径”分别是: 对于那些“目的—手段—结果”关系比较清晰的活动、事件, 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已经提供了很多走向“更好”的知识、技术和工具, 应尽量压缩“人为干扰”的作用, 也就是和谐管理理论中的“谐则”; 但遗憾的是, 我们面临的挑战中还有不少无法用这些知识、技术、工具妥善处理, 必须以我们的能动性、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加以应对的, 更需要我们着力营造释放这种创造性及能动性的环境和体系, 这就是和谐管理理论中“和则”的任务。于是, 我们就拥有了实现“更好”的科学设计和优化的“谐则”, 以及引致能动创新和相机行事的诱导演化的“和则”双机制 (基本途径)。其实, 我们自身和生存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即使有了愿景和使命、有了清晰的和谐主题、有了“谐则”与“和则”双机制, 我们常常还会遇到很多矛盾、困惑与窘境。也就是说, 会因某种变化引发上述四个方面不到位、不匹配而失去协调和制衡的情况, 此时必须有一种力量来帮我们协调以使之达到和谐, 围绕和谐主题让双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状态, 我们称之为“和谐耦合”。而在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当下, 随时随地发挥协调作用的那种力量, 难以复制、移植、借鉴, 它就是眼下时髦的“领导力”的一部分。

由此, 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人的人生、事业会各种各样, 很大程度上是因各自的愿景和使命不同; 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因其把握主题的能力有差异;为什么有的成绩大、效率高, 有的成绩小、效率低, 因其双机制运用能力不同;为什么同样的事业有的人驾轻就熟, 而有的人举步维艰, 因其和谐耦合或领导力有差异。似乎一切皆管理, 何为? 上述和谐管理方法论、行为模式、领导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段, 可以帮助我们在追求“更好”的路上一路高歌, 高效、轻松、快乐地行进。

回眸几十年的人生经历, 庆幸的是我比较早地形成了上述驾驭 (管理) 人生的“利器”, 并不断践行、完善、丰富和升级。还要庆幸自己具有特立独行的个性, 虽不太喜欢给自己树立榜样, 但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样反倒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镜子, 更多元地对照、反思和学习。本书记载了我在各时期与非常多的师长和朋友互动的故事。行文至此, 浮现于脑海里的画面有七: 其一, 导师汪应洛院士的大气、包容和李怀祖教授勤恳、带有灵气的示范, 影响和塑造了我的领导行为。其二是著名管理学者亨利·明兹伯格教授。他习惯直面实践, 敢于从独特角度颠覆主流管理理论, 与他交流时其敏锐的思维、犀利的眼光令我印象深刻。他的管理活动学派以十大管理角色颠覆了传统的管理理论, 在我心中埋下了敢于挑战权威、独辟蹊径地开展理论研究的种子。我还把他的管理三角形 (科学、艺术、手艺) 拓展为五星模型 (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经验)。其三是被誉为管理学界“大师中的大师”的詹姆斯·马奇。他反对学术探索的功利主义, 将研究视作认识世界的旅行, 在他开车载着我参加红酒会的路上, 我深深意识到何谓“学问即人生”。其四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他敏于前瞻、善于洞察、精于总结、长于哲思、勤于著述的卓越造诣, 鼓励着我戴着“管理的眼镜”去生活和工作, 孜孜不倦、终生努力, 学习管理、研究管理、实践管理、传播管理、享受管理。其五是管理实践家、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先生。他那“把简单的事情长期地做好就不简单”的理念、网络时代试图引领未来管理的豪情 (在研究中国本土领导时, 我们与他深聊, 他动情袒露自己的抱负) 和长期坚持学习的习惯 (每周读几本书), 加深了我对“更好”的执着。其六是世界著名系统生物学家、牛津大学著名教授丹尼斯·诺布尔先生。他把大学问做得通俗化的主张(如其大作《生命的乐章: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学》), 他不断挑战主流 (如其近作《随生命旋律起舞: 生物相对论》用生物相对论挑战基因中心论) 的勇气, 特别是他整合东西方哲学应对复杂生物演化的系统哲学与和谐管理理论相呼应, 更坚定了我以和谐理论为方法论框架融合东西方智慧的信心。其七是我的朋友美国管理学会前会长、著名华裔管理学者陈明哲教授。他的“做人、做事、做学问”一体化的榜样行动, 创立的动态竞争理论中的精一、文化双融理念中的执两用中, 与我的人生追求和和谐管理理论一脉相承、彼此呼应。这些榜样的力量、思想的启迪、理论的背书不断强化了我的理论与实践自信, 也让我在多方面的探索心得得以升华。

作为教育工作者及管理研究和实践者, 我内心始终有一种无法放下的责任,就是通过研究和分享, 设法使更多的人从我的经验、教训、研究和实践中受益,换句不自量力的格言就是: 做一个对社会有影响的人, 拥有一个不断释放积极影响的人生。这不, 到了晚年, 觉得自己人生体悟还有点给人分享的价值, 就有了这本小书。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 “20岁时, 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 40岁时, 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 60岁时, 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 。生活似乎是一种徒劳的努力。想想大部分人的人生也是如此匆匆而过, 可一路走来,无论是上苍的眷顾还是自我的修炼, 借由戏剧、电影、小说我们体味过多少激情和感动? 依靠著作、论文, 我们又获得了多少智慧和领悟? 正是各种“文本”和每个个体一道, 成就了各自的视野、见识、格局和样貌。作为一个还算成功的过来人, 有什么理由拒绝审视自己呢? 拒绝或许能够惠及他人的“书写”呢。

古人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来稀, 八十、九十耄耋, 一百岁期颐之年。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生智慧, 不过网上的段子也很有趣: “0岁出场亮相, 10岁天天向上, 20岁远大理想, 30岁发奋图强, 40岁基本定向, 50岁处处吃香, 60岁告老还乡, 70岁打打麻将, 80岁晒晒太阳, 90岁躺在床上, 100岁挂在墙上。”趁还没有躺到床上, 按十年一个阶段, 反思、总结自己记忆中迟迟没有散去的故事, 以期得到一丁点儿经验或启示, 至少对自己而言, 以几十年后的视角、回望和解读, 还不觉得无聊, 偶尔还有顿悟。

其实, 就物理意义而言, 人生就是在时空中不断填充一些经历。理想主义者总想让这种填充有意义和有价值。我所理解的“理想主义践行者”不仅在想, 还在行, 努力使这种意义和价值落地。人生谁能无梦想? 但沦落为理想主义或空想主义是可悲的, 如果自嘲后轻松地放下, 也可安逸度日, 否则就会在碌碌无为的自责中痛苦煎熬。既然如此, 为什么不冲破障碍, 积极行动, 以智慧坚守自己的追求呢? 虽然有时很艰难甚至无助, 但至少当我们回眸时, 会为自己轰轰烈烈地走了一遭而自豪。如果我们习得了和谐管理的方法论, 就更拥有了追求和践行理想更好的利器, 便更容易使理想成为现实, 哪怕是“打了折扣”的现实!

本书以时间为轴描绘了还留在记忆中的一幅幅画面。马尔克斯说过:“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 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从学术意义来讲, 这种自传体文本是通过真实的生活故事对自我的建构, 以形成个体对自身完整、统一的认识,因此必然与自我、人格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种关于人、环境、发展长时段演进的认知, 无疑对自身、生活和事业的发展有反哺价值。为了不让记述单调或有失偏颇, 我还选择了一些第三方或自己在某个时间段上已发表的文章作为附文, 相互映照, 以更加立体地展现那些历程。不论您在什么年纪翻看本书, 都愿您不觉得浪费了时间, 最好是能激起您突破世俗、奋斗一把的冲动!

在本书出版之际, 一路走来, 有太多的人需要真诚感谢, 家人、同事、那些给予我人生启迪的贵人、朋友、学生、家长、合作伙伴、同路人、打过交道的政府官员, 甚或那些给自己创造了历练机会的“挑战者”, 是他们帮我将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侯宁霞老师, 她始终是我人生的“镜子”,帮我认清自己, 促我冷静前行; 要感谢我的学生和朋友韩巍教授, 他仔细阅读和修订了文稿, 并撰写了真挚的序言, 既利于读者阅读, 又为本书增彩; 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赵学秀编辑, 她的积极行动成就了我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合作;特别要感谢徐冰编辑, 虽然她接手晚, 但拿到经她编辑过的稿件的瞬间, 让我对编辑职业肃然起敬, 她的工作使本书增色不少; 最后更要感谢热心的读者, 你们的耐心甚或建议和批评将成就本书更大的价值! 各界朋友, 请不吝赐教, 如果乐意, 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我的邮箱是youmin. xi@xjtlu. edu. cn) 深聊。

席酉民

2020年11月27日草于苏州御湖熙岸居所

2021年7月23日定稿于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田涛. 2020. 理念·制度·人:华为组织与文化的底层逻辑 [ M] . 北京: 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