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
- 苏颖编著
- 9133字
- 2022-11-15 18:19:06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篇解】
生气,指生生之气,阳气也,即人体的生命活动之气。天,指自然界。通,通应,相通。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生命活动之气与自然界之气相通应的道理,故名“生气通天”。
本篇以太阳在天体中的作用说明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以及人体阳气失常导致的各种疾病。阐述了人体阴精与阳气的互根互用关系,并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两方面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阐明了过食酸苦甘辛咸五味损伤人体五脏的道理。篇中所述理论及病证,对后世临床用药及养生防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1]者生之本[2],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3]之内,其气九州[4]、九窍[5]、五藏、十二节[6],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7],数犯此者[8],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9]之气,清净则志意治[10],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11],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12]。故圣人传精神[13],服天气[14],而通神明[15]。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16],此谓自伤,气之削[17]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18],失其所[19]则折寿而不彰[20],故天运当以日光明[21]。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22]。
因于寒,欲如运枢[23],起居如惊[24],神气乃浮[25]。因于暑,汗,烦则喘喝[26],静则多言[27],体若燔炭[28],汗出而散[29]。因于湿,首如裹[30],湿热不攘[31],大筋緛短,小筋㢮长[32],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33],为肿,四维相代[34],阳气乃竭。
【注释】
[1]通天:谓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通。
[2]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
[3]六合:泛指自然界。王冰注:“谓四方上下也。”
[4]九州:《尚书·禹贡》指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俞樾《内经辨言》谓:“九州即九窍……古谓窍为州。”
[5]九窍:即耳、目、口、鼻头面部七窍及前、后二阴窍。窍,孔也。
[6]十二节:指人体左右两侧的肩、肘、腕、髋、膝、踝十二个大关节。
[7]其生五,其气三:其生五指阴阳二气衍生木、火、土、金、水五行。其气三指阴阳二气各分为三,即三阴三阳之气。其,指阴阳。
[8]数(shuò)犯此者:指经常违逆人体阴阳与自然界阴阳协调相应的规律。
[9]苍天:泛指自然界,可引申理解为自然与社会环境。张介宾注:“天色深玄,故曰苍天。”
[10]志意治:指人的精神活动正常。治,正常,与“乱”相对而言。
[11]贼邪:泛指伤害人体的邪气。
[12]因时之序: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因,凭借,依靠,顺应。
[13]传精神:指精神合一。传,通“抟”,聚也。俞樾注:“传,读为抟,聚也。”
[14]服天气:指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服,顺也。
[15]通神明:指通晓天人阴阳变化和谐统一之理。神明,指阴阳的变化。
[16]卫气散解:指卫阳之气涣散而不固。
[17]气之削:指阳气减弱。张志聪注:“此不能顺天之气而自伤,以致气之消削,盖人气通乎天,逆天气则人气亦逆矣。”
[18]若天与日:指人体中的阳气好比天空的太阳,具有温煦作用。
[19]失其所:指阳气运行失常。所,《太素》卷三作“行”,可参。
[20]折寿而不彰:早夭而不彰著于人世。高世栻注:“通体之气,经脉之气,各有其所,若失其所,则运行者不周于通体,旋转者不循行于经脉,故短折其寿而不彰著于人世矣。”折,损也,有减少之意。不彰,不显著。
[21]天运当以日光明:指天体运行必须有太阳的光明。姚止庵注:“人不可无阳,犹天之不可无日也。”
[22]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阳气的作用与自然阳气作用一样,向上向外,起着卫护体表、防御外邪的作用。因,依顺之意。姚止庵注:“阳气轻清上浮,象天之居高以临下,无不包摄,凡其所有,莫能外焉,故善养之,则气自周密,是以卫固于一身;不善养之,则寒暑湿气诸邪,乘之而入矣。”
[23]欲如运枢:此喻人体阳气有如户枢一样主司肌表的开合。运枢,即转动的门轴。
[24]起居如惊:此言生活作息没有正常的规律。惊,猝暴之意。
[25]神气乃浮:寒邪侵犯,卫阳之气上浮与之抗争。神气,即阳气。
[26]烦则喘喝:指暑热内盛、气机壅滞所致的烦躁、气喘息急、喝喝有声。张志聪注:“气分之邪热,盛则迫及所生,心主脉,故心烦。肺乃心之盖,故烦则喘喝也。”
[27]静则多言:指暑热伤及心神导致的神昏谵语、郑声。静与烦相对而言。张介宾注:“若其静者,亦不免于多言。盖邪热伤阴,精神内乱,故言无伦次也。”
[28]体若燔炭:形容身体发热很严重,犹如燃烧之炭火。燔,焚烧之意。
[29]汗出而散:出汗可使邪热随汗外散。《太素》作“汗出如散”。杨上善注:“汗如沐浴,汗不作珠,故曰如散也。”吴崑将“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移至“因于寒”句下,可参。
[30]首如裹:形容头部困重不爽,如被物裹。因湿邪困阻,清阳受遏所致。
[31]不攘(rǎng):不消除。攘,除也。
[32]大筋緛(ruǎn)短,小筋㢮长:此二句为互文,意为大筋、小筋或者收缩变短,或松弛变长。緛,收缩;㢮,同“弛”,松弛,弛缓。
[33]气:指风气。高世栻注:“气,犹风也。《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
[34]四维相代: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更替伤人。代,更替之意。
【译文】
自古以来,通晓天地之道的人认为,生命的根本在于自然界的阴阳之气与人体的阴阳之气相协调。天地上下四方之间,无论是地之九州,还是人体之九窍、五脏、十二关节,皆与天气相通应,天之阴阳能化生地之五行,阴阳之气又分为三,若经常违背这一规律,则邪气就伤害人体,这是长寿的根本。
如果天气清爽明净,人的精神活动就会正常。人能够顺应这种天气的话,阳气就会稳固充实,即使有伤害人体的邪气,也不能侵害人体。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以保养身体的做法。所以圣人能够聚精全神,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能通晓天人阴阳变化和谐统一之理。人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就会在内使九窍闭阻不通,在外使肌腠壅塞不开,使卫阳之气涣散而不固。这属于自己招致伤害的情况,会使人体阳气受到削弱。
人体中的阳气,就像天空中太阳的作用一样,若阳气功能失常,则会减少寿命甚至死亡。所以天体的运行必须有太阳的光明,人体生命必须要有阳气,阳气向上、向外,有保护机体的作用。
人体若感受寒邪,体内阳气就像户枢一样,行于体表,抵抗邪气。若生活起居无常,则人体阳气被耗散。人体若感受了暑邪,则汗出,烦躁不安,喘喝;也有的静坐而喃喃自语。人体若感受了夏季的寒邪,则高热,身体热得像燃烧的木炭一样,用发汗法才能使热退邪散。人体若感受湿邪,则头部困重,就好像被东西包裹一样,湿邪不及时祛除则变为湿热,湿热之邪又没有被及时祛除,湿热困阻则大筋或小筋就会软短或者弛长。软短就是拘挛,弛长就是松弛、痿弱无力。人体感受了风邪,则浮肿。人体若经常被四时邪气所伤,则阳气就会渐渐衰竭。
【原文】
阳气者,烦劳则张[1],精绝,辟积于夏[2],使人煎厥[3]。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4],汩汩乎不可止[5]。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6],而血菀于上[7],使人薄厥[8]。有伤于筋,纵[9],其若不容[10],汗出偏沮[11],使人偏枯[12]。汗出见湿,乃生痤疿[13]。高梁之变,足生大丁[14],受如持虚[15]。劳汗当风,寒薄为皶[16],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17]。开阖不得[18],寒气从之,乃生大偻[19]。陷脉为瘘[20],留连肉腠[21]。俞气化薄[22],传为善畏,及为惊骇[23]。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24]。魄汗未尽[25],形弱而气烁[26],穴俞以闭,发为风疟[27]。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28]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29],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30]也。故病久则传化[31],上下不并[32],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33]。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34]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35]乃闭。是故暮而收拒[36],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37],形乃困薄[38]。
【注释】
[1]烦劳则张:指因过劳致使阳气鸱张于外。烦,通“繁”,繁多。张,亢盛,过盛。
[2]辟积于夏:指烦劳则张的情况反复发生,并持续到炎热的夏季。辟,通“襞(bì)”,即衣裙褶。辟积,即积累、重复,有反复发生之意。
[3]煎厥:古病名。指过劳则阳气鸱张,煎熬阴精,阴虚阳亢,又逢盛夏之阳热,则两热相合,以致阴气竭绝、亢阳无制而昏厥的病证。张介宾注:“令人五心烦热,如煎如熬,孤阳外浮,真阴内夺,气逆而厥,故名煎厥。”
[4]溃溃乎若坏都:形容煎厥之证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的发病特点,如同堤坝决口。溃溃,是形容洪水泛滥的样子;都,通“渚”,即蓄水之所,此处引申为防水堤坝。
[5]汩(gǔ)汩乎不可止:形容煎厥发展迅速,如同水流急速而不可遏制。汩汩,水急流声。
[6]形气绝:指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马莳注:“阳气者,贵于清净。若大怒而不清净,则形气经络阻绝不通。”形,即形体,此处主要指脏腑经络。绝,阻断,阻绝。
[7]血菀(yù)于上:即血随气涌,郁积于头。菀,通“郁”。上,此指头部。
[8]薄厥:古病名。指因大怒气血上逆,致使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导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薄,迫也。
[9]纵:此指筋脉弛缓不收。
[10]不容:即肢体不能随意活动。容,通“用”。张志聪注:“筋伤而弛纵,则四体有若不容我所用也。”
[11]汗出偏沮(jǔ):意为应汗而半身无汗。沮,阻止。
[12]偏枯:指半身不遂,即偏瘫。马莳注:“人当汗出之时,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所谓半身不遂者是也。”
[13]痤(cuó)疿(fèi):痤,即小疖。疿,即汗疹,俗名痱子。王冰注:“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甚为痤疖,微作疿疮。”
[14]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意为过食肥甘厚味,足以使人发生严重的疔疮。高,通“膏”,指脂膏类食物;梁,通“粱”,指精细的食物;变,灾变,害处;足,足以,能够。丁,通“疔”。吴崑注:“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疔。”胡澍注:“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可参。
[15]受如持虚:形容得病之易,犹如持空虚之器皿以受物。受,受病,得病。
[16]皶(zhā):同“皻”,即面部生长的粉刺。一说为酒皶鼻。张介宾注:“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疖,是名曰痤。”
[17]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当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解。意为人体的阳气具有温养作用,养神则精神聪慧,养筋则筋脉柔和,活动自如。张介宾注:“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也。”
[18]开阖不得:指卫阳之气司开阖的功能失常。王冰注:“开,谓皮腠发泄。阖,谓玄府闭封。”
[19]大偻(lǚ):指形态伛偻,腰背和下肢弯曲难以直立的病证。偻,曲背也。
[20]陷脉为瘘:指寒邪内陷经脉肉腠,酿生的疮疡溃破日久不愈,形成漏下脓水的瘘管。
[21]肉腠:肌肉腠理。
[22]俞气化薄:意谓寒邪从腧穴传入,内迫脏腑。俞,通“腧”,腧穴;化,传化,有传入之意;薄,通“迫”,逼迫。
[23]传为善畏,及为惊骇:寒邪内迫脏腑致使脏不藏神,故易恐惊骇。吴崑注:“盖脏主藏神,今为邪气所薄,故神不安如此。此阳气被伤不能养神之验。”
[24]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明·楼英《医学纲目》云:“此十二字,应移在‘寒气从之’句后。夫阳气因失卫而寒气从之为瘘,然后营气逆而为痈肿。痈肿失治,然后陷脉为瘘,而留连肉腠焉。”可参。
[25]魄汗未尽:汗出不彻。魄汗,即自汗。
[26]形弱而气烁:此指形体虚弱,阳气消烁。烁,消烁。
[27]风疟:疟疾的一种。指感受风邪所致的以寒热往来、恶风汗出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张介宾注:“以所病在风,故名风疟。”
[28]清静:王冰注:“夫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劳,是为清静。”
[29]大风苛毒:泛指致病性较强的外来邪气。苛,暴也。苛毒,即厉害的毒邪。
[30]因时之序:即顺应季节时序变化。因,顺着,顺应。时,指春夏秋冬四时。
[31]病久则传化:张志聪注:“传者,始伤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腠,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冲俞,留而不去,则入于募原脏腑。化者,或化而为寒,或化而为热,或化而为燥结,或化而为湿泻。”传,病位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变化;化,指病性寒热虚实的变化。
[32]上下不并:谓人体阴阳之气壅塞阻隔而不相交通。王冰注:“并,谓气交通也。然病之深久,变化相传,上下不通,阴阳否隔。”
[33]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意为阳气蓄积可以导致死亡,可以在阳气挡隔之时,采用泻法使蓄积之阳气疏通。若不迅速给予正确治疗,就会因粗工的贻误而使病转危笃。畜,同“蓄”,蓄积,积聚;“当隔”之“当”,通“挡”;亟,急也;粗,此指粗工,即医疗水平低下的医生;败之,此指病转危笃。
[34]人气:此指人体阳气。
[35]气门:此指汗孔。王冰注:“所以发泄经脉营卫之气,故谓之气门也。”
[36]暮而收拒:指日落之时,人体阳气内收,所以人们在日暮之时要减少活动,以使阳气收藏而不被耗散。暮,日落之时。喻昌《医门法律》云:“收者,收藏神气于内也;拒者,捍拒邪气于外也。”
[37]三时:指上文之平旦、日中、日西三个时段。
[38]困薄:困乏衰弱之意。姚止庵注:“平旦与日中,气行于阳,可动则动;日西气行于阴,当静则静。如动静乖违,与时相反,则气弱而形坏也。”
【译文】
人体中的阳气,可因劳作太过而弛张于外,久之则导致阴精日渐耗竭,若这种情况反复发生,并且持续到夏天,就会发生煎厥证。其表现是视物不清,听觉失灵,其病势危急,发展迅速,如堤防之决口,汹涌不可遏止。人体中的阳气,可因暴怒使脏腑气血运行障碍,气上逆,血随气上逆于头,发生猝然昏倒的薄厥证。若损伤于筋,则筋脉松懈弛缓,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若半身无汗,久而久之则患半身不遂。若汗出之际,感受湿邪,则易生小疖和汗疹。过食肥甘厚味,足可以使人发生疔疮,其发病就像拿着空虚的器皿盛东西那样容易。若在劳作时,汗出受风,风寒之邪迫于皮肤,可发生粉刺,郁积日久,也可成为痤疮。
人体中的阳气,在内能温养精神,使精神聪慧,在外能温养筋脉,使筋脉柔和。若阳气的开阖功能失常,寒邪乘虚而入,筋脉失去温养,则发生大偻。寒邪若内陷经脉,久之易发生瘘疮。若寒邪留连肌腠,其寒从腧穴传入而内迫五脏,则易患恐惧及惊骇之证。若寒邪侵犯到营分,使营气运行不畅,阻逆于肌肉纹理,日久化热,易生痈肿。经常自汗,形体虚弱,阳气消损,再感受风邪,腧穴收闭,可发为风疟。
所以,风邪是百病的根源。人体形神清静,则肌腠固密,阳气卫外功能正常,虽有厉害的风毒之邪,也不能使人生病,这是由于顺应了四时阴阳变化而养生的缘故。若病久不愈,则邪气内传并发生变化。若到了人体上、下之气不相交通时,再好的医生也没有办法了。阳气蓄积之病很危险,易致死亡,主要是因阳气被挡隔而不散,当用泻法使被挡隔的阳气消散,若治疗不及时,就会因低劣医生的误治而死亡。
人体的阳气,白天运行于体表,清晨时阳气渐渐充盛,中午时阳气最旺盛,傍晚时体表的阳气渐渐入里,汗孔闭合,因此,在傍晚时要减少活动,避免出汗,以抵拒邪气,不要打扰筋骨,不要冒犯雾露,若违反阳气这三个时辰的运行规律,形体就会困乏衰弱。
【原文】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1]也;阳者,卫外而为固[2]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3],并乃狂[4]。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5],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6],筋脉和同[7],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8]。
风客淫气,精乃亡[9],邪伤肝[10]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11],肠澼为痔[12]。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13],肾气乃伤,高骨[14]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5],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16]。故阳强[17]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18],精神乃治,阴阳离决[19],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20],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21]。夏伤于暑,秋为痎疟[22]。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2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藏[24]。
【注释】
[1]起亟(qì):指阴精在内,不断地给予阳气之所需。亟,频数、屡次之意。汪机注:“起者,起而应也。外有所召,则内数起而应之也。”
[2]为固:阳气为阴精固密于外,说明阳为阴之用。
[3]脉流薄疾:指脉中气血流动急迫迅速。薄,通“迫”。吴崑注:“阴阳贵得其平,不宜相胜,若阴不胜其阳,则阳用事,将见脉流薄疾而急数。”
[4]并乃狂:指阳邪入于阳分,阳热亢盛,而致神志狂乱。并,合并,阳邪并于阳分。
[5]五藏气争:指五脏气机失和。争,失和之意。高世栻注:“争,彼此不和也。”
[6]陈阴阳:即调和阴阳。陈,陈列,摆放,引申为调和。
[7]筋脉和同:即筋脉和谐。和同,即和谐。
[8]气立如故:意为气机的升降出入运行如常。立,犹行也。
[9]风客淫气,精乃亡:指风邪侵入人体,逐渐损伤精气。淫,浸淫、侵害之意。高世栻注:“风为阳邪,风客淫气,则阴精消烁,故精乃亡。”
[10]邪伤肝:高世栻注:“风木之邪,内通于肝,故邪伤肝也。”
[11]筋脉横解:指筋脉纵弛不收。横,放纵也。解,通“懈”,松弛、弛缓也。
[12]肠澼(pì)为痔:马莳注:“筋脉横解而不属,其肠日常澼积,渐出肛门而为痔。”肠澼,指便下脓血的病证。痔,即痔疮。
[13]强力:恣嗜纵欲。王冰注:“强力,谓强力入房也。”
[14]高骨:指腰间脊骨。腰为肾府,肾主骨,故肾气伤则高骨乃坏。
[15]阳密乃固:意为阳气致密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
[16]圣度:指最高的养生法度。张志聪注:“谓圣人调养之法度。”圣,睿智。《尚书·洪范》云:“干事无不通谓之圣。”
[17]阳强:即阳气偏亢。
[18]阴平阳秘:此为互文,即阴阳平秘。平,平和、协调之意。秘,通“密”,固密。王冰注:“阴气和平,阳气闭密。”
[19]离决:分离,决别。
[20]露风:感受风邪。又,泛指外感邪气。露,此处作“触冒”解。
[21]洞泄:病名。指完谷不化、下利无度的重度泄泻。《说文解字》云:“洞,疾流也。”
[22]痎(jiē)疟:疟疾的总称。
[23]痿厥:病名。症见四肢痿弱寒冷、不能行走等。王肯堂《证治准绳·痿厥》云:“足痿软不收为痿厥。”
[24]四时之气,更伤五藏:指四时之邪更替伤人五脏。
【译文】
阴能藏精,阴所藏的精气,不断地急起以供应阳气的需要。阳具有卫外的功能,能固护阴精,还能使肌表腠理固密以抵抗外邪。阴气虚不能制约阳气,则血脉流动急迫,阳热盛极,则发狂证。阳气虚不能制约阴气,则五脏功能失调,九窍不通利。因此,通晓养生之道的人,善于调理人体阴阳,使其相对平衡,这样才能骨髓坚固,气血顺从,体内阴阳及其与自然界的阴阳相互协调,邪气不能侵害,正气运行如常。
风邪客于人体,使脏腑功能之气失调,阴精耗散,伤及于肝。因饮食不节,使胃肠筋脉弛缓不收,易患痢疾和痔疮。因饮酒水过度,易使肺气上逆。因勉强用力恣嗜纵欲,伤及肾气,可损及腰间脊骨。
平衡人体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于外,阴气才能固守于内。如果阴阳不相协调,就像有春无秋、有冬无夏一样,即有阳无阴或有阴无阳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因此,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若阳气偏亢,不能致密于外,阴气则衰竭。阴阳平衡协调,则精神正常;若阴阳分离决别,精气也就绝尽了。
感受外邪,则易生发热、恶寒之病。春天感受风邪,邪气留连不去,伏于体内,则发生洞泄。夏季感于暑热之邪,邪气伏于体内,至秋季则发为疟疾。秋季感受湿邪,邪气上逆于肺则咳嗽,久之伤及肺阴,肺热叶焦,易变为痿证。冬季感于寒邪,邪气伏藏,至春季易患温病。四时之气更替伤及五脏,可使五脏功能失常。
【原文】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1],阴之五宫[2],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3]。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4]。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5]。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6]。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7]。是故谨和五味[8],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9],谨道如法[10],长有天命[11]。
【注释】
[1]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指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五味,此处泛指各种食物。
[2]阴之五宫:指贮藏阴精的五脏。五宫,即五脏。
[3]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如果过食酸味,则导致肝气偏亢,肝木乘脾,则致脾气衰竭。
[4]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张志聪注:“大骨,腰高之骨,肾之府也。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抑郁也。”大骨,腰间脊骨,此代指肾脏;气劳,指肾气劳伤;短肌,指肌肉短缩。
[5]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甘,《太素》作“苦”,可从。味过于苦则伤心,心气被伤,则心悸,心中烦闷。黑为水之色,火不足则水气乘之,故反见黑色。心火虚衰而肾水偏盛,故言“肾气不衡”。
[6]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苦,《太素》作“甘”。甘入脾,味过于甘则伤脾,脾伤不运则湿盛,湿邪阻胃则胀满。
[7]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过食辛味,则筋脉败坏弛缓,精神耗伤。张介宾注:“辛入肺,过于辛则肺气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辛散气则精神耗伤,故曰乃央。”沮,败坏;,通“弛”,松弛;央,通“殃”,损伤之意。
[8]谨和五味:谨慎地调和饮食五味。杨上善注:“调和五味各得其所者,则咸能资骨,故骨正也;酸能资筋,故筋柔也;辛能资气,故气流也;苦能资血,故血流也;甘能资肉,故腠理密也。”
[9]骨气以精:言骨、筋、气、血、腠理均得到五味的滋养而强盛不衰。骨气,泛指上文之骨、筋、气、血、腠理。精,强盛之意。
[10]谨道如法:意为严格按照“谨和五味”的养生法去做。
[11]长有天命:指超过天赋的年龄,即长寿。长,超过;天命,人的自然寿命。
【译文】
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贮藏阴精的五脏,又会因过食五味而被伤害。若过食酸味,肝气的功能受到阻碍,进而使脾气衰竭。若过食咸味,使大骨之气劳伤,肌肉短缩,进而抑制心的功能。若过食苦味,则心悸烦闷,胸中胀满,进而使肾的功能失衡,肤色暗黑。若过食甘味,脾的功能受到阻碍,进而使胃胀满。若过食辛味,筋脉功能受阻,则筋脉弛缓;辛能散气,故可使精神耗散。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可使骨骼结实筋脉柔和,气血顺从,腠理致密,这样骨、筋、气、血、腠理均得到五味的滋养而正常不衰,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