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解读方法。充分利用国内对唯物史观和新发展理念相关问题的文献资料,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发表的关于新发展理念的相关讲话、报告、文件等,通过研读并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及时把握研究动态。

第二,比较分析方法。围绕唯物史观和新发展理念的主题,运用掌握的文献资料,借助历史回顾、理论引用、逻辑分析、思辨、比较等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这是因为,唯物史观是历史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需要从理论层面把握二者的形成渊源、逻辑关系、发展进程以及现代价值。

第三,辩证分析方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等方法,对新发展理念彰显的方法论进行逻辑分析,探索唯物史观与新发展理念之间在方法论层面的内在联系与方法论规律,认识到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

二 创新之处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经典文本的考证与重释。马克思主义用唯物史观理论界定和分析了社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一般来说,经典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献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具有双重性,既是历史性文件,同时也对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社会是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它是变化的、活生生的,因此,唯物史观的文本不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抽象的、封闭的空论,而是具体的、开放的体系,既有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微观研究,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宏观研究。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对文本及其原理没有采取教条式理解,而是以唯物史观的文本创作、原理阐发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条件为时代背景,分析马克思阐述唯物史观的心路历程和时代背景,揭示马克思在阐释唯物史观体系的用意。

第二,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及其辩证关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对于揭示新发展理念的本质,拓宽当前研究新发展理念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认知,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发展既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趋势,又是充满内生变量的偶然可能,最终目标和核心实现人们对社会理想目标的寄托,本质上是人的价值的发展。人的价值发展包括自我价值发展、社会价值发展两个层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的价值发展是虽然具有主观取向性,但最终实现则要依赖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其他条件的保障,由此,生产力、社会发展、人的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关系就清晰地凸显出来,真正回答了发展何为、为谁发展的问题,为人民探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尺度提供了参考。

第三,从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理论分析向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实践分析转化,为当前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论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视角。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在肯定社会基本矛盾规律对发展的推动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围绕“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这一问题,阐释其形成背景、科学内涵以及方法论体系。二是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负面观点进行回应。近些年,有关唯物史观的歧视逐渐增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声音也不断出现,尤其是西方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过度妖魔化,并不自觉地将其与霸权主义联系起来,评价单一化、片面化,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尊重。三是试图从整体上来研究新发展理念,将研究内容体系化。正确的方法论需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目标要正确,方法要正确,执行要百分百,风控要正确。当前,对新发展理念的研究还存在碎片化倾向,如多沉迷于传统思想资源而不思创新,或者迷失于西方理论而不求创造,或者针对某一理念的某一方法进行专门论述,或者脱离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等。在正确处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与中国发展的具体问题的关系上,现有研究趋于教条化。因此,关于唯物史观、新发展理念、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的深层理论关联,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化研究。四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理论要扎根本土、深植时代,本书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马克思主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善于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打造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概念、范畴和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当然,对发展方法论的研究,对唯物史观理论形而上的幽思探冥固然不可或缺,但是作为形而下的现实实践活动的器物之思才是落脚点和研究旨归,毕竟社会发展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的呈现,是十多亿中国人民真真切切的现实诉求。无论是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地位,还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洪流,都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的目标体现,无论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还是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建设的,皆属自然而然,如此,社会发展才能呈现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在当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把新发展理念的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新发展理念的变革,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实现科学发展,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共建美好生活,共创中华文明,共享美好未来。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34页。

[2]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7日。

[3]刘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探究》,《大连干部学刊》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