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家靠父母

河南老人有这样一句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我小时候,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之南京,夏天酷热无比。我和爹躺在竹凉床上,望着满天的繁星。他告诉我,天下王姓出太原。从明洪武年间,官府将山西人都集中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然后迁移到湖广、江西、江苏、河南各地。从山西出来的人,小脚指甲上都有一个沟……

我认真地扳着脚指头观察过,真有一道沟。等到后来,很多人都说自己先祖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出来的,小脚指甲上都有沟,学名“瓣状甲”,才觉得我爹说的不一定靠谱,因为没有家谱。

我爹1949年参加解放军后的自传中记载:祖籍是砀山县。砀山这个地方明清时期属于徐州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时属江苏省徐海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砀山归江苏行政督察铜山区,属江苏省行政督察第九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日伪占领,隶属淮海省;1952年,砀山县划归江苏省,1953年改属江苏省徐州专区(驻徐州市);1955年2月21日,砀山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

曾祖母的丈夫去世早,为了生活,曾祖母给大户人家做女佣。清光绪三年(1877年),各地闹灾荒,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丁戊奇荒”。据《清史稿》记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从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光绪四年(1878年),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灾情蔓延到安徽、四川和江苏北部地区,受灾人口约占大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曾祖母在老家砀山没法生活,就带着我爷爷王运庭,逃难到开封。根据三槐堂家谱记载,三槐堂原称太原堂,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移民到萧、砀一带,种下三棵槐树,称为三槐堂。按家谱辈分排序(武威光建国,文运曜长春),运字辈的上面是文字辈,下面是曜字辈。

曾祖母到开封后,仍然靠着帮人,供爷爷读书。后来爷爷长大,先在安徽某县做书吏,也就是“绍兴师爷”,后来又到了祥符县衙中做书吏。书吏是清朝官署吏员的总称,秉承主管意旨,承办公事,营私舞弊,成为有清一代的一大弊政。书吏的收入不高,通过承办文书、档案与讼状,上下其手,不少挣银子。

光绪年间的进士陈恒庆,做过京官,致仕家园,将京中杂记见闻写成《归里清谭》一书,其中记载了户部书吏史恩溥以索贿得银两数十万,“房屋连亘,院落数层,皆四面廊厢,雨雪不须张盖”。由此可见“绍兴师爷”的收入不低。当然,县衙门的书吏与户部的书吏难以相比。我爷爷多年的“积蓄”也置下了二十几间房产。大清灭亡后,爷爷继续在民国的开封县知事那里做职员,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

爷爷王运庭共有两房太太,大太太生大伯镇华、小姑毓华;我奶奶名字叫许存义,是二房,生大姑葆华(后改名葆兰)、老二国华(即我爹)、三叔伯华和四叔舒华。

1913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六,我爹生于开封翟家胡同1号。翟家胡同离石桥口不远。清代翟家胡同是两条街,分别称火神庙后街和翟家胡同。1912年易名维新东街。1937年改称维新街。上世纪50年代分为两条街,称火神庙后街和翟家胡同。1965年,二街合并称朝阳胡同。

1920年,北洋军阀之间的直皖战争爆发,执政的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势力战败垮台,从上到下,中央、省、道、县各级衙门大换班。从1921年起,年迈的爷爷失业,小姑才4岁,家中失去生活来源,人口又多,只能靠吃瓦片、卖房过日子。我爹7岁时起,读过两年私塾,后插班省垣四小读三年级,只读一年,就因拿不起学费,中途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