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六、“脉”与诊疗一体

古典针灸的精髓在于:诊脉“动”,刺脉“动”。马王堆《阴阳十一脉灸经》,诊脉“动”,灸脉“动”。凡所“独动”,皆是灸刺之处。对“脉”从“眼审视”“手触动”“脉与神”的描述和应用,无所不尽。

脉之“形”(坚,陷)、“色”(黑,紫)、“动”(太过,不及,躁),以及经隧、骨、筋,皆遵循诊疗一体的原则——凡动处即是治疗处。

经曰:“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灵枢·终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于“气至”之解:

将刺之时,当需候邪气至,脉躁动之时入针;

针入之后,候谷气至,脉缓和则出针。

脉静则病气去,脉冲和则谷气至,笔者临床更注重整体脉质的调整:

如扁鹊阴阳脉法与对于经络气口与标本“取独”的应用;

《难经》五脏邪脉与刺腹脉的结合。

皆是总体入手,整体的脉质调整之后再平局部。

凡刺,必先诊脉,刺也必依据脉“独动”,预后也依据脉。

“脉”(后分作脉“经”“络脉”),气血循环之处,也是病邪出入之门户。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灵枢·刺节真邪》)

从“解结”横行之结络,到肉眼可见的体表浅静脉,毛细血管(毛脉),孙络的迂回,等等,皆是刺络(刺脉)放血之处。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素问·血气形志》)

皆是以针直接刺激脉管壁,激发经络的气血运行,以此达到“平脉”之目的。“血脉”的功能并非只是运行气血的管道,亦是补泻血气,天人合一的门户。

现代医学认为,血管壁由自主神经支配,人体无法用主观意识去调控,然而有大量身心修行体验的人亦能随意控制,似乎可以不拘此说。

古人在用“身心合一”的修行去调和“脉”的同时,也在用针刺对“脉”进行调整,以让“脉”处于“静”“冲和”的状态。而脉之“冲和”与否,也可视为“心身”是否合一的一个外显指标。

“脉”贯穿整个古典针灸学,“诊脉”“刺脉”是整个古典针灸的灵魂——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