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五、刺动脉、经隧、大脉之体会

以针刺经隧调气之时,有两则体悟:

一曰“引”。补不足,损有余。

若针下之脉跳动不明显之时,需要以针补之,可反复小幅度高频微微刺激经隧和脉动之血管外壁。

经曰:“近气不失,远气乃来”(《素问·调经论》)。若想引远气来,引谷气至,必须针下有微微刺激量,此时尽量不要让患者感觉到痛,最好是极为轻柔,若患者有痒,想去挠痒的感觉最佳。

意到心到,气血即到。试想,在身体某处痒的时候,一定是想去挠,“想去”此意念动之当下,气血必至。此是为补法,以“痒”效果佳。

同理,若是痛(或者强烈不适感),身体本能必然是逃避,逃避的念头生起之时,气血亦必然从痛处逃避,即气血散。故经曰:“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灵枢·官能》),此可谓之“追气”。

故知,刺太过之所,令患者产生“逃避”的强烈针感为妙,故针取之“大”,手法取之“重”。

总结:泻太过之处的针感,应令人痛酸胀,想“逃避”;补不及之处的针感,令人痒,欲挠之。此即笔者在临床上“引太过至不足之处”最简单的方法。

笔者观察,尤其刺腹脉太过处之时,患者的感觉越不适,待不适的针感自然消失之后,其治疗效果越好。

刺不足之脉动处,出现红痒微肿之红晕,其效果最佳。

二曰“持”。若刺人迎、太渊、腹主动脉、天突下主动脉弓等脉动明显之处时,以针抵住动脉搏动处,利用脉搏自身的跳动,去撞击针尖,以达到引气的目的。

刺大动脉之时,不要强行刺破动脉壁,刺经隧亦是如此,需要医者守神,手持绵长暗劲,不进不退,不松不紧。

医者当:心如止水,手如握虎,如履薄冰。

补泻全待手下功夫,手为心之役也。守神者,止息而持,绵密功夫,心中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