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铸匠

铸匠,原指进行金属冶铸的技术工匠,广义上指冶铸一切金属制品的工人,民间则一般是指铸造犁耙等铁制生产用具和修补铁锅类生活器具的工匠,又称“铸工”“倒锅匠”“补锅佬”或“镥匠”。该行业崇奉的行业祖师爷是李老君、祝融仙人、投炉神、李娥。

我国古代通称金属为“金”。所谓“五金”,指的是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中华民族锻铸工艺的成就,主要得之于对五金的驾驭。我国古代的冶铸工匠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铸造工艺,其中以泥范铸造、铁范铸造和熔模铸造为典型,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铸造技术。

我国的金属铸造生产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发现金属的作用,开始使用铜。随着冶铜铸器工艺阶段的到来,标志着人类文明历程进入一个新时代——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代)。

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到,远在三代(尧、舜、禹)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对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并且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夏禹之时(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曾率大军征伐三苗,并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青铜武器,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和显示帝王的威仪,下令把这些众多的青铜武器铸成了象征天下九州的“九鼎”。

大约在夏代,已能使用泥范铸造铜器。到了商代,已大量使用泥范来铸造各种青铜器了。商代中期已发展到能由多个型、芯组成复合范铸成百斤以上的大型铜器,其造型更加奇瑰,纹饰更加精美。

商代中期以后,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青铜时代”。现存的商代后母戊大方鼎是当时青铜冶铸技术高度发展的有力佐证。该鼎通高约四尺,鼎身长约三尺三寸,宽约二尺四寸,重约一千六百六十多斤。按古代坩锅的容量算,一只坩锅一次只能熔化12.5千克的铜液,需要三到四人协作;浇铸后母戊大方鼎要使用80个坩锅来熔铜,需要三百多人协作,才能一次浇铸成功,可见我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晚商的青铜器铸造规模更大,质量更高。这个时期已经使用经过淘洗纯净的澄泥作为铸型表面的面泥,翻出来的铸范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西周的铸造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对金属有了很高的认识。如《周礼·考工记》中就载有我国古代配制锡青铜冶铸的规则:“金有六齐”。齐,即剂,是调剂、剂量的意思。六齐所指的青铜冶铸和锡的重量比:在钟鼎之齐是6∶1,在斧斤之齐是5∶1,在戈戟之齐是4∶1,在大刃之齐是3∶1,在削杀矢之齐是5∶2,在鉴燧之齐是2∶1,这与现代科学原理是相吻合的。

西周晚期的泥范质量更加提高,一副范可以连铸数器,改变了一范一铸的状况。

春秋时期,“黑金”(铁)像旋风一样登上了历史舞台,席卷中华大地,带来了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铁器时代”。铁器以它朴素实用的优越性能首先在生产领域全面取代了青铜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促进了木作、雕镌、髹饰等其他工艺门类的发展。

秦代由于春秋战国时已进入了铁器时代,传统的青铜文化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所以秦代的青铜冶铸工艺处于消退阶段,但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时候的青铜器铸造的主要器具有鼎、甗[yǎn]、簋[guǐ]、壶、盘、匜[yí]等。

汉代青铜器已不再作为神圣的祭祀器具和礼器,但并未销声匿迹,只是青铜器的造型以生活器具及兵器为主。其器物纹饰与周代、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相比要逊色得多。但是朝廷对青铜器的生产还是颇为重视,官方专门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其制铜机构有少府署管辖的尚方令、考工令(东汉时属于太仆),还有蜀郡及广汉郡的工官等。故此,汉代青铜器的成就仍然令人瞩目。汉代在铸造技术方面也有进一步提高,并且分工精细,这时的泥范已经用高温烧制,而且在浇铸前还入窑预热。

我国古代在泥范铸造方面的另一重大创造,是“叠铸法”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所谓叠铸,就是把多个范块叠加起来组装成套,用一个长浇口,一次可以浇铸出很多(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铸件。叠铸产生于战国时期,汉代有所改进,从众多浇口发展为单一浇口,并广泛应用于钱币、小件器物的生产。

唐宋时期,随着炒钢技术的推广和提高,铁工具逐渐由铸制改为锻制,品质更为精良。这时期主要用于审美和纪念的铸铁艺术也成绩斐然。唐武则天时,曾用铜铁200万斤在洛阳铸造“天枢”,高达150尺;五代后周李云铸造的沧州铁狮子,高16.4尺、长18.8尺、宽9尺;北宋的湖北当阳玉泉寺所铸13级铁塔,高53.7尺,重量达10.6万余斤,等等。这都说明了我国古代的铸造业已有相当高超的技术和辉煌的成就。

一、古代常用金属铸造方式

古代对金属的加工常采用的是泥范铸造、铁范铸造和熔模铸造,现将其概况简述如下。

(一)泥范铸造

泥范铸造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铸造方法。我国最早在夏代已能用石范铸造铜器,商代开始大量使用泥范。为了提高泥范的强度,泥范制成后要进行烘烧,所以也叫陶范。

商代早期的泥范已有两合范、三合范和内范,可以铸造小型的生产工具和用具。商代中期发展出能用多个型、芯组合铸造较大的铜器。晚商时更进一步发展,铜器不仅规模大,质量也更高,而且已用经过淘洗纯净的澄泥作为铸型表面的面泥,使翻出来的铸范有很高的准确度。

西周的铸造技术更为发展,至晚期泥范质量更高,一副范可连铸数器。春秋时铸造工艺更加成熟,采用了浑铸、分铸及浑铸和分铸相接合等多种方法。

汉代时的泥范铸造业分工更细、技术更高,这时的泥范已经经高温烧制,而且在烧铸前还入窑预热。

(二)铁范铸造

战国时期就已发明了铁范铸造,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器物铸造方法。泥范铸造改为金属范铸造具有划时代意义。金属范可以重复使用,而且铸件规整,还省工省力、降低成本。金属范有比较复杂的多合范和双型腔,范壁厚薄均匀;同时还使用了防止铸件变形的加强结构和连现代也不是很容易处理的金属型芯。采用铁范可以使铸件很快冷却,利于得到白口组织。白口铁经过柔化处理成可锻铸铁,是当时制造生活用具、农具和手工工具的理想材料。

(三)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又叫“失蜡法”或“拔蜡法”。这种方法是用调好的油蜡制模,然后外敷泥料制型,阴干后,加热去掉蜡模,入窑熔烧,烧成后就以可趁热浇铸了。

中国传统的熔模铸造一般称“失蜡”“出蜡”或“捏蜡”,和现代熔模铸造工艺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唐“开元通宝”已经使用蜡模,这是铸造失蜡法的最早文献记载。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具体记载了这一工艺:用蜡刻成模,经用澄泥浆多次浇淋后撤去桶板,加放入了盐和纸筋的细泥和背泥做成铸型,然后加热去蜡,进行浇铸。

铜、铁器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器物用具,因此,冶铸行业历代都受到社会的重视。特别是铁器,在历史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的作用之大仅次于人类使用火。人类因为发现和使用了铁和铁器,才在改造自然面貌中真正感到得心应手了。

铁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但是轻工、建筑、交通、医疗、农业、军事等各方面的必需器械和工具,更是每家每户、每天甚至每顿饭都少不了的生活用品。特别是民间的“锅子”(有无耳和有耳两种,大小不一,专作煮炒之用)和“鼎锅”(其形如桶状,均有提耳,专作煮食之用),锅铲、菜刀、火钳、火叉,更是家家必备。因为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每天都要吃饭,做饭就必须得有炊具,一般人家起码得有一灶一鼎一锅。家里人口多的、饲养有牲口的、加工行业如蒸酒熬糖磨豆腐的、开饭馆的,至于官府士绅大户人家就更不用说了,都需要好几个大灶、好几口大小铁锅和热水的“瓮缸”,其使用数量巨大,可想而知。

铁锅用久了,有时会破损,则需要修补。过去生活水平低,平民百姓之家锅破了舍不得丢,有的是补了又补,使用上好几代。民间经常要使用的铁铸器物除锅、鼎、火盆、火炉、炉钳(炉桥)以及祭祀用的香炉、钟、磬等外,农村耕田用的犁嘴、犁壁也都是铸造的,可见冶铸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需器物数目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民间的冶铸行业历来都是非常兴盛的。

民间对从事金属冶铸的工人称为“铸匠”,并将这一行业两个不同工种分别以“铸匠”和“镥匠”称之。“铸”含有“铸冶、铸造”之意,其工匠多专门从事铸造金属器物(早期为铜器,中期为铜、铁器,汉代至近代主要为铁器)。“镥”,含有“镥补”之意,其工匠主要是对破旧金属器物进行“镥火”修补,有的地区也叫“小炉匠”。

二、民间普通冶铸

民间传统的铸造常见的是铸锅类(兼铸生产用的犁尖、犁壁)作坊,叫作“锅厂”“锅子厂”“锅铁厂”。过去凡是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处处都有这种行当。

锅厂铸造加工的主要设施为“熔铁炉”和“锅模”。熔铁炉即“铁水炉”,锅模是用泥或砂制作的型模。

过去,民间铸造都是使用泥模,因为泥模取材容易、制作简便、造价低廉。我国古代传统铸造都是以铸造砂来作为配制型砂和芯砂的造型材料。在公元17世纪时我国已使用硅砂来作造型材料,用于制造各种铸件。早期多使用天然含粘土的硅砂,即山砂和河砂,它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直接用于制造铸型和型芯,适用于当时的手工生产,历代都予以沿用。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原件用硅砂作模,予以浇铸翻造,故民间习惯将冶铸叫作“翻砂”。

冶铸翻砂的原料(铸铁)要经过“熔铁炉”熔化才能浇铸,熔铁炉民间常见的是用“石夹泥”加入斫碎煮软的稻草拌合抖筑而成。抖筑时炉壁从下而上内外皆用竹篾作箍夹住,泥土抖筑在两道箍的中间,这样,就不会因抖压受力而散溃。熔铁炉一般高5~5.5尺,以添加燃料时端起撮箕抻起手来能方便将燃料倒入炉中的高度为宜。炉子的直径为5尺左右,炉壁厚度约2尺,炉底装有炉钳。前后各有一孔,后孔离地面约为3尺,其直径约5寸,用于观察炉腔内铁水熔化情况,前有一孔,其直径约4寸,离地面高约8寸,是炉内所熔化铁水的出口。每座炉子要配置一架大风箱,用来鼓风增强火力熔化铁水。风箱长约1丈,直径1.2尺。鼓风操作时要两人轮换拉动,因为拉风箱这种劳动既辛苦又枯燥,而且时间长,中间又不能停歇,还要前后不停地走动才能拉得动。

现将过去民间常见的铸锅加工知识概述如下。

(1)开炉。首先将干稻草和刨木花点燃放入炉内,用风箱轻轻地鼓风,再加入一些碎木炭,待火势上燃再将木炭、稻草和废生铁片以及铁胚(专业厂家生产的生铁块或条坯料,用时要砸碎)混合放入炉中。废铁料和铁坯料混合放入的原因是:如果大批量的浇铸加工,单靠废铁片熔化后的铁汁数量一般是难以满足的,所以要添加新坯料。而如用纯粹的新铁坯而不放废铁料,铸出来的铸件性质易碎,因此必须酌情混合放入。至于炉中放稻草的作用,则是利用其碱性促使铁料快速熔化,还有能使炉膛松滑的作用。

炉火冶炼到一定的时候,从后面的孔中用长把小铁勺舀出一些铁汁来验看是否已符合铸造的程度,叫作“看铁水”。看铁水是冶铸工作中最关键的一个程序,由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傅来掌握,看铁水主要是看其所泛起的火花老嫩(多少、大小),老了或嫩了都不能铸造。

每座铸造熔铁炉,一般一天一晚工人分为两个班操作,每班为四人:一人专司看铁水,一人司铸造(倒铁水),两人轮番拉风箱。待铁汁已达到符合铸造的标准时,将其从前面的口子放出来,用长把铁瓢接住迅速倒入铸模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每个班一般可铸造大锅数十个。

(2)制模。锅模是铸造的重要工具,锅模的制作是一项难度大而又精细的劳动。锅模的制作材料为䉪子泥,经反复槌打匀熟后制成。槌抖锅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要用很重的长硬木抖槌将泥巴反复用力槌抖,把泥巴加工到非常柔和、不沾槌才能用。

锅模的制作方法是:将所需要铸造规格形状的锅子原件扑放在地上(即锅口向下),用抖熟的模泥糊于其上,厚约一寸五分。将泥巴捂满摁实抹紧后,再用瓦片沾水将其磨砑光滑,这是底模,也叫“母模”。制好后将其揭开,在锅上覆以模泥,约两寸厚,并在其最上端(即锅底)留下一小孔,以供浇注铁汁之用。这是面模,也叫“公模”。制模是有讲究的,要求非常精密,如果有误差则不能用。

公模制好后,还要在其上面粘搭四个粗短的泥抓手,用于在施工操作时作为抓手。锅模因较厚,即使干透,也很重,每个模都有百余斤甚至两百来斤,所以没有抓手要挪动搬走是极不方便的。锅模干透之后,模壁还要涂抹一些植物油脂之类,以使其光滑。

制锅模和看铁水是铸造作业中的最关键的工艺,所以该行业对拥有这类技术的师傅都是另眼看待,不但每隔三天要打一次“牙祭”,而且还是双倍工价。

(3)铸造。我国民间传统铸造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精博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有关资料多有记载。如《天工开物》第八卷《冶铸》,不仅叙述内容广泛详明,还介绍了钟、鼎、釜、像、镜、钱的铸造情况和技术。其中对锅的铸造介绍说:“凡釜储水受火,日用司命系焉。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俟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此塑匠最精,差之厘毫则无用。模既成就干燥,然后泥捏冶炉,其中如釜,受生铁于中。其炉背透管通风,炉面捏嘴出铁。一炉所化约十釜、二十釜之料。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一勺约一釜之料,倾注模底孔内,不俟冷定即揭开盖模,看视罅绽未周之处。此时釜身尚通红未黑,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凡生铁初铸釜,补绽者甚多,唯废破釜铁熔铸,则无隙漏。凡釜既成后,试法以轻杖敲之,响声如木者佳,声有差响则铁质未熟之故,他日易为损坏。”这些说法是精辟实际的,也是完全与现代锅类的铸造相吻合的。

江南昔日民间冶铸锅、瓮的方法是先置两根树条于地上,再将母模放在两根树条上面,接着将公模覆扣在母模之上,放置核校准确之后,上面再放两根树条,与地上两根树条相对置放,用绳子缚紧固定,将从炉中接出来的铁水从公模顶上的孔中注入,一般每勺铁水恰好为一个锅子的料。倒铁水时,以铁水注满模子平至模孔口为止,待其冷却即可松模。有的趁热不等其完全冷却即将上模揭起,检看铁水是否有缺陷之处,如有,即以铁水浇补按平。

铸模一般制备多个,可以连续操作。每座熔铁炉一般每生产半个月左右须要停炉检修一次。

过去的铁锅有多种规格类型:用于人口少作一般炒菜的锅其规格就小;用于人口多或作饲养、加工方面的锅规格则大,其规格型号有牛三、牛四、牛五和龙头大锅、陕边锅(翻弦锅)等,以龙头锅规格最大,其直径可达四尺左右。还有一种“千僧锅”,能一次煮二石米的稠粥,实在是很大的了。

很多民间传统手工制品,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劳动实践才得以成功和完善,其本身积淀了很多的讲究和经验,甚至是绝活秘技。而现在有些器物的制造加工根本不懂也根本不顾什么讲究,只是造出来表面上好看,能够卖得出去赚得到钱就行了。而且即使有的人想提高质量,但现实条件却是难以实现了。如传统的铸造燃料都是用木炭,如今木炭紧俏昂贵,就只能改用煤了。现在有很多从事本行业的人却对自已所从事行业的历史渊源、技巧讲究等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虽然还有不少的地方仍有铸造铁锅类等器物的,但质量相对差得多了。

三、民间镥铸

镥铸,是指铸补金属器物,多为破旧锅、鼎之类,故民间将从事这类铸补工作的工匠称之为“镥匠”“补锅匠”或“补锅佬”,也有的地方叫“小炉匠”。

镥匠进师学徒的学习期限也与其他工匠相似,一般也要三年,所不同的是:别的工匠学徒进师是由徒弟家置办酒席宴请师父,而镥匠却是由师父办饭请徒弟,待三年期满出师时再由徒弟办席请师傅。这样做法的用意是:进师时由师傅办饭请徒弟,是表示师傅关爱徒弟;出师时再由徒弟办洒席请师傅,是表示徒弟感谢师傅。

过去镥匠行业的学徒生涯是异常艰苦的,在学徒期间,师傅只管饭,不给工钱,每年师傅给徒弟置办两套衣服(寒暑各一套)和两双鞋子(一般为布鞋)。学徒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挑工具担子(因为多是流动作业),喊生意接业务,开炉时扯炉筒,并接送顾客所镥的器物、煮饭菜、替师傅洗衣服。闲时也有的要帮师傅干家务、农活。学徒三年期满出师,师傅给徒弟的回报是一副镥锅的工具担子。

镥匠出外做手艺,一般都需要两人以上(即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一个人是做不了的,而且都是两副以上的担子,第一副担子是师傅挑,担子的一端是一个长方形的篾篓,里面放着蚊香、鞋袜、衣被等物,篓上面放着一个木屉,屉里装着油罐、盐缸和辣椒等,另一端是一个圆形的篾丝箩筐,装着一口小锅子(供炒菜用)、一个小鼎锅(供煮饭用),箩底装着铁炭和一些碎铁片,还有一把2尺来长的“铁枕”。铁枕是镥锅行业的标志,还可在镥匠煮饭时钉在地上支挂鼎锅,在乡村喊生意时亦可作为防狗咬的器械。

另一副担子是由徒弟挑,为两只竹箩,一只箩里放着一只椭圆形的矮木桶(围径约2尺,高约6寸)。这只木桶是师父工作时的坐凳,还可以放置一些重要的小型工具和零杂用具,如补锅时钉在地上支撑起所补之锅的三枚长铁钉,支撑风箱的炉丫驳1个,绊火绳1根、烂布陀1~2个、托手布1~2块、舀铁汁的挑匙10~20皮、竹夹子4个、猫耳朵模型4个、竹片数块等。箩里还放有一个扒掀和若干铁炭、碎铁片(因铁炭很重,故师徒两人各担一点,铁片则是供熔铁汁之用),担子上还挂着一个斗笠(师傅用的是伞,因此是一个斗笠)。另一端竹箩中放有一个筛子(作过滤地灰粗粒之用)、一个脸盆、一个泥刷、两把火钳(一把是供师傅夹挑匙舀铁汁之用,一把是供徒弟作添炭和添碎铁片之用)、二把铁锤(其形状均为一头尖一头平,大的重一斤二两,放在所补锅的破裂缝下面,抵住破缝,用于敲大缝口而不会崩溃。小锤重七八两,用锤尖在锅内于锅外大锤所抵住缝口处,用来敲大缝路之用。还可以用来锤碎铁炭)、一个炉兜、一条小木凳。

过去的镥匠经常是挑着担子,带着徒弟走村串乡,每到一处就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放下担子,向人打听最近是否有人来镥过锅了,如果说已来过了,就马上启程赶往别处去,如果说很久没有人来镥了,师傅就摆开行头工具做开炉的准备。徒弟则手里拿上一把铁钳(手里拿铁钳,是镥锅行业的特有标志,另外还可以用来敲打检验所补锅的破损程度)和一把铁枕(铁枕也是补锅行业的幌子,且昔日乡村狗多,可作防身之用),一边走一边拖着长长的声音吆喝:“镥——锅子——啊”!有的地方则是高喊:“补锅——补锅呃!”人们闻声出来后,会对徒弟说:我家有几口锅或某某东西要镥,你们在哪个地方开炉,开炉了没?至于价钱,一般不需要讲,因为平时常有人来镥,心中都是有数的。这时徒弟会回答说:已开炉了(即使未开炉也会这么说),在某某地方,拿你家的家伙来看看。主家将要镥的物件给徒弟看一看,敲一敲。验看完破损的程度后,徒弟就会告诉主家:这个东西要镥几柱火,那个家伙要镥几柱火。讲好后,徒弟就将破锅拿去,待镥好后主家到开炉的地方去结算拿回去。有时徒弟忙,就让主家自己把破锅送到开炉的地方去。有的时候锅比较多或锅很大,徒弟会将锅顶在头上,这是昔日民间常见到的一道镥锅行业特有的景象。

镥匠徒弟在喊生意时不但要勤快,还得有点口才和方法。比如和主家谈生意时,不但要机灵和气,还要灵活应对。如有时主家将锅拿出来,经徒弟看过后觉得费用有点多而犹豫不决,有点不想补的时候,徒弟马上会认真“负责”地对主家说:“您这个锅到了这样的程度,不补是不行了,您看这里这样破损还不补怎么能用呢?”一边说一边用手里的铁钳柄(柄尾是尖的)对着破锅的腐朽破裂之处“嘭、嘭、嘭”敲几下,将旧锅的裂缝、破洞或腐蚀之处敲出一条长缝或大窟窿来,既以事实来说明该锅确实已到了非补不可的程度,也使得主家即使不想补也不行了。

开炉时,镥匠师傅先把小炉筒(即风箱)用炉丫驳支起来,并用绳子绑紧,再用一根小铁管(风管)将炉筒和炉兜双方的气孔接通,并且用湿泥巴将接口处捂实封固,使扯炉时不漏风。然后再从担子里取出小凳子、盆、筛子、泥刷、烂布陀、托手布、地灰、锤子、钳子等摆在地上。接着在地上钉上三枚长铁钉(作支撑所补之锅、敲缝和镥补之用),开始“发炉”(在炉子里生火)。发炉时先在炉膛底垫上一些碎砖颗粒(作用是使炉膛内能通风),再点燃用稻草扎紧的束团放入炉中鼓风吹燃,在稻草砣上放些铁炭,并将装有碎铁片的熔铁罐(坩锅)放在炉中心的上面,以铁炭末围填固定,熔铁罐罐口上面放上一个稻草束,用铁片盖住,然后扯动风箱鼓风加温。

在生火之前,将要补的锅架在地上的三枚长钉上,把要补的缝隙、破洞、腐碎的地方敲除处理干净,有的还要用火烤除油渍锈垢后再进行铸补。

一般到20分钟左右,揭开熔铁罐上的盖检看,如果熔铁罐中的铁汁已熔化成乳白色通亮的程度,就可以进行铸补了。接着用铁钳夹着泥匙挑去罐内铁汁上的浮渣杂质,如果熔化的原料是新色的碎铁块,可在铁汁里加一点盐,可以起到不沾挑匙的作用。

镥补时,锅口向上,镥匠左手握托布,布上放有地灰,右手握铁钳夹住小挑匙,每次从坩锅中舀取一匙铁汁(约蚕豆大)快速倒于左手托布的地灰上,左手随即伸到支起的铁锅下的待补缝隙处,用力将铁汁从缝中抵上来,这时右手马上将铁钳放下即拿起烂布砣,从锅内将缝隙处抵上来的铁汁用力按压,使铁汁与原锅粘接紧密平坦,每补一匙铁汁,叫作“一柱火”。补完一柱火,接着依次补第二柱、第三柱……直至全部补完后,以泥刷在所补的铸疤上涂上一层稀泥(刷泥浆的作用是使铸疤缝中渗入泥浆,从而产生化学反应生铁锈,使补缝更密封不漏)即告完成。

镥匠除补锅,还有一项工作是换“猫耳朵”。所谓猫耳朵就是鼎锅上供安装提手的四个“耳子”,位置在鼎锅的下部,每个耳子中间有一小孔,可供安装提架。因鼎锅耳子既小又薄,经长期火灼烟熏,容易老化,且常提携移动、撞击磕碰而易损坏。

补猫耳朵是镥锅行当中最精细的一种活,其方法是:鼎锅支起在地上的三枚铁钉上,将欲补处朝下方平放,将缺损锅耳的原地方敲出一个与锅耳同样大小的洞,随即用左手将倒有铁汁的锅耳模从锅外洞口处往内压,右手持烂布砣从锅内向外压,然后左手将猫耳朵模松去,冷却后,将新铸补的猫耳朵上中间孔中的栓孔泥敲穿即可。

镥匠这种行业四处为家,游走不定,历经流传,也具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如在野外起炉时,可以随便一点,但若是进了人家的屋子,就必须是在进大门的第三根楼筋(俗叫“楼梁”或“楼枎”)下的左边(指神位所向,也即出门的方向)摆下行头,师傅坐下背靠墙壁,面向右墙,徒弟坐下时面是向大门口。摆设行头工具的顺序是:炉筒、炉兜(炉筒必须对着炉兜的后脚)、泥荡子、脸盆(此盆为盛水作施工之用),而且还要摆成一条直线。师傅坐时要端正,并要面对地上的三枚铁钉的第三个钉(即在师傅坐的正面外边的一根钉,另外两根钉并排钉在师傅坐的左右两边),这样钉是有道理的,它可以在镥补时便于手从两钉的中间伸入支架下面对器物进行操作,诸如此类,其他还有一些行语和口诀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镥匠的工具,看起来很简陋,但其中也有一些讲究,其工具除了铁器(如锤、錾、钳、钉、铁枕之类),一般都是自制。一来是有些工具市面上没有卖的,二来是自制的工具合手好用。其中最重要的工具“熔铁罐”(钳锅)的制作方法是:取优质石夹泥(一种在土层深处,质地细腻、粘性很强的白色泥土),经舌尝之,以味涩、感到细腻无沙粒杂质方为适用。将其晾干(不能沾任何灰尘和脏物)后掺入三分之一的铁炭和匀,捶捣至极细后加入适量水再捣熟,待到其粘力(俗称“磁性”)达到最强程度(锤子捣泥时能将泥坯连同下面托泥的小石板一同提起,并将该泥搓成手指大、数寸长的条状竖起而不软弯时即表示适用),把这种泥坯捏制成小缸状,阴干后即是熔铁罐。挖铁汁的小提匙也是用这种泥料搓条制成。

镥匠干完活后,熔铁罐里如果还剩有铁汁,镥匠就会把罐子夹出来,将铁汁薄薄地倒在地上(如果太厚,之后再熔时既难打碎又难熔),冷却后收起来待下次加工再用。再将风箱和炉子拆开,在炉子里放入一些铁炭。这时虽然炉子里还是红的,但不鼓风是不会燃烧的,会慢慢地自然熄灭。铁炭放入炉子里这样烤一下,下次烧炉子就容易多了。有时在收工时,镥匠师傅来了兴趣也会“露一手”,逗大伙儿乐一乐,他会从坩锅中舀出一满匙的铁汁迅速向左手中倒去,刹那间镥匠左手用力一拍,只见火花四溅,光焰满天。

在过去的那个漫长的岁月里,人民生活水平极度低下,“谋生讨吃”这四个字真不容易,很多人为了一口饭而奔波忙碌,饱受艰辛磨难,镥匠行业尤为典型。过去有很多行业被认为是“走江湖”的,不是“正业”,受人轻视。镥匠因其行业既累又脏,更是被人看不起。民间历来对不讲卫生的人,如脸或衣服很脏,就会讥笑说“像个镥子的”,并且是一种常见的口头禅。所以来学习这种行业的青年都是些没念过书、家庭贫苦的农家子弟,而且还要身体素质好才吃得消,因为经常要挑着不轻的担子四处奔走,还得顶风冒雨,挨饿受冻。过去镥匠本行之中还有这样的规矩:在外的这天如果没有接到生意时就不会开炉,也就是说这一天不会特地开炉生火来煮饭菜吃,直到晚上饿得差不多了,才点燃炉子随便煮点饭菜对付一下。即使有生意,也是每天吃两餐,也没有什么好菜,更谈不上什么“油水”,也轻易不去买菜,只是向前来补锅的人家开口弄点蔬菜,或以加工费抵换点油、米、鸡蛋之类。晚上睡觉更是景象可怜——很多人认为这样行业的人既贱又脏,根本看不起,很少有人会愿意借宿,如能应承在厅屋、偏房或借个角落就不错了。睡时在地上临时铺上一层稻草,忍受着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蚊虫。第二天一早一定要在主家未起之前起来,起来后马上将地上的稻草收拾好送回原处,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向主人打招呼道谢之后,师徒二人挑起担子,迎着旭日晨光,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带着昨天的饥饿和疲倦,迈着匆匆的步伐,踏着弯弯的乡村小道,向着薄雾蒙蒙的茫茫原野蹒跚而去……

有联写昔日之铸匠行业曰:敲缝补缺修破漏,更新换旧利厨炊。

●○铸匠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铸冶行业远古兴,石器时代已铸铜。

冶铜铸铁文明现,夏鼎周彝见精神。

(二)

自古冶铸行业多,采用泥模和铁模

早期铸铜后铸铁,民间主要指倒锅

(三)

炉火通红铁水熔,倒炉浇塔铸鼎钟

犁尖犁壁不可少,锅鼎瓮罈都铸成。

(四)

走乡串村实辛劳,吆喝镥锅声调高。

接到生意谈好价,找出漏眼把缝敲。

(五)

镥匠艺业虽单纯,就地起炉也便民。

破锅补作好锅用,兼倒网脚补破盆

(六)

镥疤就热稀泥涂,一身邋遢不在乎。

此业民间曾兴盛,惜今踪影几已无。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铸匠歌

相传女娲补天庭,金炉能把石炼熔。

五星灵官来炼铁,铸匠从此得艺名。

祝融仙人赐仙火,铁到炉中自然熔。

一瓢铁水一口锅,锅子模型上下合。

牛四牛三和牛五,翻弦耳锅样样有。

又铸瓮罈分大小,铸成靴瓮实在好。

铸出鼎锅几色分,能铸香炉能铸钟。

补锅也属铸匠门,补起锅子一掌平。

旧锅能抵新锅用,省钱省事方便人。

《中国歌谣集成》

●○诗歌对联

诗歌

曾经铸农器,利用翦稂莠。

唐·元稹《说剑》

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

莫向人前呈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

唐·皮日休《金钱花》

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

唐·齐己《古剑歌》

千年埋没竟何为,变化宜将万物齐。

安得风胡借方便,铸成神剑斩鲸鲵。

唐·卢士衡《钟陵铁柱》

有司开化炉,镕铸要精处。

宋·郑刚中《类试院放榜众论以得士为庆……》

国工铸良剑,发白心志悴。

宋·陈造《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但使荒田辟,无劳铸铁增。

宋·赵蕃《寄送周子中监丞赴舒州》

彼美补锅篇,义远有劝惩。

宋·叶适《徐仁父先大夫诗卷指其改补锅八句……》

儒冠信误身,铸尽六州铁。

宋·赵汝鐩《荆渚书怀》

谁橐[tuó]红炉铸宝刀,辟开太极奠金鳌。

元·王奕《题金山金鳌阁》

冶金铸为剑,精光射牛斗。

明·贺甫《古诗(二首)》

高隐昔传磨镜客,奇踪今见补锅人。

若将姓字留天地,纵使巢由亦外臣。

明·刘逢源《补锅匠》

翻砂作里善翻砂,工人各把手段夸。

模型具具翻来像,照样并无丝毫差。

漫道翻砂真本事,葫芦依样昔人耻。

若能剔出心裁夺化工,工艺之强自此始。

王稼句《三百六十行图集·翻砂作》

冶坊司务铸镬子,风箱扇得炉火炽。

大镬小镬任意浇,脱手而出真本事。

王稼句《三百六十行图集·补镬子》

对联

坚致为上,鼓铸独良。

炭合阴阳象,工归鼓铸劳。

金炉生异彩,宝鼎现奇光。

敛材以就范,如金之在熔。

庆祝销锋镝,陶熔入冶炉。

销熔归大冶,锻炼出洪炉。

坚刚由我性,鼓铸任君心。

修锅补鼎便餐饮,铸器翻砂显技能。

一炉造化从天定,百倍财源信手生。

注液熔金遵法则,成型销铁遁规矩。

团捏泥沙堪作范,消熔炉火自成型。

南垓事业梅根富,东冶烟霞铁树销。

阴阳炭炽陶熔广,天地炉开造就多。

炉火纯时工制造,橐金熔处赖甄陶。

火旺炉红生意广,旧修破补利源多。

街尾人围炉火起,村头犬吠铸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