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染匠
染匠,是指专业从事将纺织物或服饰品用色料经过煮染使之着色(或印染花纹图案)的技术工匠,古称“染人”“染工”。该行业崇奉的行业宗师神是梅福、葛洪、杜康、赵昱。
染料的发现和应用非常早,远在几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天然的赤铁矿来涂染串珠贝和筋绳。
我国的染坊历史也非常悠久,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行业,旧时称为“查清邱”,江湖上叫作“悲丝朝阳”“浸润朝阳”或“赚趾”。古代的染坊有“大行邱”和“小行邱”之分,清末还出现了“洋色邱”。大行邱以染成批布匹、单色印花为主,流水线作业,生产规模化,工序分工明确,有染布司、漂布司、踏布司等。小行邱以染零星布匹和旧衣物为主,但因其为零碎活,所以样样都要拿得动。洋色邱是指专门使用外国进口染料的染坊。
印染行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维护本行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一套隐语切口,如称染料为“膏子”、赭黄为“衣黄”、浅蓝为“鱼肚”、靛蓝为“烂污”、腾黄为“蛇屎”、铅粉为“银屑”、绿色为“翠石”、白色为“月白”、墨色为“蓝元”、色浅为“亮”、色深为“暗”、待染的纱为“千绪”、棉布为“硬披”、绸布为“软披”、衣服为“泞子”、帽子为“瞒天”、长衫为“套子”、马夹为“脱臂”、女装为“阴套”、成批的布为“匹头”、印花用的横板为“花身”、开具的单据为“飞子”、染缸为“墨杯”或“酸口”、染灶为“地龙”、染棒为“棍头”、晾布架为“天平”、竹竿为“长箫”、闪石为“上石元宝”、晾晒染布为“斗光”、理布的凳子为“瘦马”、刷洗染坊的扫帚为“洒子”、染工的主管师傅为“管缸”、有技术的染工为“场头”,等等。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就发明和使用了纺织工艺,并且由“织”的存在引发了“染”的出现。起初人们知道了在骨石或皮制品、羽毛上涂上颜色,以求悦目或作象征,当然也会在精心织出的丝织品上涂染颜色,河姆渡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都被染成绛红色,便是很好的见证。
商周时期已发明了染色的技术,宫廷里还设有管理手工作坊的官吏“染人”“掌染草”,专门管理染色生产。当时的染料为两种类型:以矿物颜料染色称为“石染”,以植物染料染色的称为“草染”。根据颜色的特性,分别采用胶粘剂和媒染剂,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并用等染色工艺。当时的染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织后染,如绢、罗等;一是染后织,如锦等。当时不但掌握了媒染剂染等技术,还创造出“一染縓[quán],再染赪[chēng],三染纁[xūn]”的多套染法。
周代时各地应用石染、草染、木染的技术已较成熟,并且还有了很高的技术理论,据《周礼·考工记·钟氏》载:“(关于染色操作技法)一入谓之縓,再入谓之赪[chēng],三入谓之纁,四入谓之朱,五入谓之緅[zōu],六入谓之玄,七入谓之缁[zī]。”《周礼·天官·染人》载:“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意思是说:染人负责染丝帛,凡是染色,春天煮练曝晒,夏天染黄赤色和浅黑色,秋天染彩色,冬天进献染好的丝帛成品,并掌管好一切染色的事务。
春秋战国时期,染作业已经非常兴盛,并出现了印花,还有一种用染料在织物上施绘花纹的方法,称作“画缋[huì]”。据《尚书·禹贡》记载,当时染织较发达的地区有冀州、并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等地,特别是齐国和鲁国,有“齐纨”“鲁缟”的美誉。
汉代纺织印染的技术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已有了浸染、套染、涂染、媒染等多种方法,并出现了型版印花技术,西南地区还有了蜡染。此外还有一种印花敷彩纱和金银色印花纱工艺,相当精美,它集中代表了汉代印染工艺的高超技艺。
西晋末年因中原士族避乱南渡,对当地的开发和染色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隋代历史虽短,但彩锦生产却很繁盛,并创造了雕空花纹的木版夹布入染的方法,即“夹缬”,当时的多套色镂版印花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唐代印染技术空前发展,其中防染印花技术占主要地位,流行的印染方法有夹缬、绞缬、﨟缬、拓印及碱印等。唐代大量使用新染料,如红木、苏木、靛蓝等。对媒染剂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如《唐本草》里就有以椿木灰或柃木灰作媒染剂的记载。
唐代朝廷置少府监,属下设织染署,并将服饰颜色作为一种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志,等级极为森严,因此,练染之作开始分色为坊。如“红坊”,只染大红、露桃红;“蓝坊”只染天青、淡青、月下白等;“杂色坊”,限染黄、绿、黑、紫、水墨、古铜、血牙、陀绒、虾青、佛面金等色。中唐以后,穿用染缬品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
宋代印染业极为兴盛,城市乡镇到处都有独立的染坊或染肆,这个时期的印染技术已臻完备,色谱也很齐备,织物印花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有两项重要进展,一是镂空印花板开始改用竹纸桐油替代木板,使所印花纹更加精细;二是用石灰和豆粉调成防染剂代替蜂蜡,所印制的染织品叫“药斑布”,即为后来民间流行的蓝印花布的前身。
五代宋辽金时期的染织工艺,在唐代工艺的基础上更有进步,技术工艺、装饰题材等都有了重大变化。南宋时因重视外贸以增加财政收入,使得这时期的染织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朝廷设立了相当庞大的官方染织管理机构,如少府监总揽一切工艺行业,并下设了文思院、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等具体的染织管理部门,由此可见当时政府对染织行业的重视程度。
元代的染色和织造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起初,民间工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农业生产和染织工艺才得到恢复。在恢复的过程中,元代统治者对染织工艺较为重视,并加强了管理,在一些手工业机构中设立了规模庞大的管理染织生产的司或局。据《元史》所载,元代丝织业的官匠局中,有隶属于宫相都总管府统领的专门为宫廷织造缎匹的染织杂造工匠总管府,下设染织局、绫锦院、纹织局、真定局、大名织染提举司、弘州纳石失局等。此外,还有云内州织染局、大同织染局、东胜州织染局、宣德府织染提举司等。
明代时的织造和染色技艺,都较元代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明代政府中央管理机构工部设有文思院织染所,而内府监所属的机构有内染织局、针工局、巾帽局、尚衣监等。染织管理机构的生产部门分工明细,当时从事染织的技工就可分为几十种,如染匠、织匠、腰机匠、针匠、缝纫匠、棉线匠等。明代民间的印染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当时染制的颜色已多达五十多种。同时,还出现了同浴拼色工艺,依次以不同的染料或媒染剂浸染,以染得有层次的明暗色调;在蓝靛还原染色方面,还利用碱性浓淡和温度,使还原后的色光各具特色。
明代的芜湖是当时印染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染浆尚芜湖。”由于印染工艺的高度发展,明代的地方印染业也形成了地域性的分工。如当时江苏京口印染以红色著称,福建以染蓝色著称,被称为“闽青”,有所谓“福州而南,蓝甲天下”的美誉。
明清时期不但印染技术发达,行业兴盛,还出现了很多走乡串村的肩挑染担。明清时期的印染品“药斑布”(又称浇花布,即蓝印花布)最受民间百姓喜爱,蓝印花的印花方法有刮印、刷印两种,底色有蓝地白花,也有白地蓝花,但以蓝地白花为常见。
清代的色染行业更为完善发达,染坊已采用染灶、染釜,至此时期染料已极为丰富,多达数百种。印染技术之精、色彩明丽之变,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明代始创的“拔染法”,是印染技术上的一大转折,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防染”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清代的染织工艺有很多的产品和艺术特色,如苏州的缂丝,福建的漳绒,北京的地毯,西藏的氇氆,贵州的蜡染,广西的壮锦,浙江嘉兴、湖南常德、江苏苏州的蓝印花布,河北高阳的彩印花布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至现代,手工印染这一传统技艺虽然在先进机械工业和高新技术的挑战下,淡出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但其独特的艺术性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印染形类
我国古代的印染工艺,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即“蜡缬[xié]”、“绞缬”和“夹缬”。
(一)蜡缬
又叫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的原理是在白色的纺织物上打样绘制出花样图案,在不需染色的部分涂上加温后的蜡汁,进行“蜡封”,利用蜡的排水性,把布料放入低温条件下的蓝靛中浸染,这样,被蜡液涂过的图案被密封而保留住原来的本色,染后经高温煮沸去蜡,就形成了蓝白交映的蜡染布,蓝色的深浅是根据需要,通过所印花布浸染的次数而形成。
蜡染的防染剂是蜂蜡,俗名“黄蜡”。绘制蜡花的工具是薄铜皮制成的易传热的蜡刀。蜂蜡附着力强、易深化、易凝固,也易龟裂,基于这种特性,浸时染液会向裂缝渗透,留下“冰纹”,这种冰纹变幻无穷,使蜡染图案层次更加丰富,具有自然而又别致的韵味,被称为蜡染的灵魂。
(二)绞缬
又叫扎染、撮缬,它是依据一定形状或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捆裹扎实,使织物皱拢重叠,在染时这些被扎处起到防染作用,而未扎处被染,从而形成别具风格的晕色效果。由于捆扎的扎缝宽窄、大小、松紧的不同,皱痕的折叠形式层次变化也就不同,加上染色过程中染液渗透、浸润的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最终产生的花纹具有深浅各异、变化万千的效果。
扎染是我国云南白族和彝族擅长的传统工艺,其工艺分为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折线、漂洗、整理等工序。在制作时由于设计的花形不同,所以必须选择不同的结扎方法,大致概括为四种类型:捆扎法、缝绞法、包扎法、夹扎法。
(三)夹缬
即夹染,也就是夹板印花,起源于秦汉,是将布帛类夹于两块有同一花纹图案的花板之间进行染色的工艺。夹缬工艺属于机械防染,其作法是将两片薄木块刻出同样的镂空花纹,把布帛对折起来,夹在两片木花板的中间,用绳捆好,然后把染料注入镂空花纹的纹隙里,等干了以后去掉木花板,布帛上就显出左右对称的花纹来。
除了蜡缬、绞缬、夹缬外,还有一种纺织品色彩绝配工艺——蓝印花布,蓝印花布起源于宋代的嘉定地区。明清以来,江苏南通成为我国棉纺织基地,也是全国研制、开发和生产蓝印花布的地区,被誉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蓝印花布又叫“浆水缬”“灰缬”“药斑布”,东北叫“麻花布”,湖北叫“豆染布”,福建叫“型染”,山东叫“苏染”,是我国民间四大传统印染工艺之一。它与蜡染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同之处是制作过程中都使用防染剂,不同之处是蜡染是以蜡为防染剂,是用蜡绘图于布上,蓝印花布是以灰浆为防染剂,将灰浆刮印到布料上。
蓝印花布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具有染后不褪色、耐洗耐晒、纹形越洗越明快的特点。虽然只有两种颜色(蓝、白),但却有无限的变化和表现力,深沉的蓝和纯净的白形成质朴的素雅,保留着浓郁的乡俗民情,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二、染料知识
染色的原料叫染料。我国古代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发现和利用矿物、植物染料进行染色。最早的染料有天然赤铁矿、朱砂等。周代利用的染料已达到相当数量,并设官专职以司其事。据文献所载,当时所使用的染料已有染白的绢云母、染黄的石黄、染绿的石绿等。古代用的染料种类不少,按化学性质和染色方法来区分有直接性染料、盐基性染料、媒染性染料和还原氯化染料等。植物染料中的栀子是古代常用的黄色直接染料,染黄色的还有黄蘗[bò]和小蘗等。染红色用茜草(媒染剂为明矾),苏枋木也可以染红色,但需要用铝盐发色。另外,红花也是古代的红色植物染料之一。
周代以前采用鲜蓝草浸渍染色,春秋时用预先制成的蓝泥染青色。公元6世纪前后,我国开始制造人工铁媒染剂,还原氧化染料中含有靛甙[dài],经水浸渍可以染着织物,再经空气氧化成蓝色的靛蓝。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介绍蓝草制靛的方法:“别作小坑,貯[zhù]蓝澱[diàn]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澱成矣。”到了明代,可以制靛的蓝草已有五种,即茶蓝、马蓝、吴蓝、蓼蓝、苋蓝。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对蓝草的性质、制靛之法载述详备:“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清《通州志》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
古代将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利用原色配合可以得到多次色(间色),五色中的青色主要是从蓝草中提取的蓝靛染成的。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用朱砂(硫化汞),周代开始用茜草,汉代用红花,南北朝用苏枋木。黄色早期是用栀子,南北朝以后用地黄、槐米、黄蘗、姜黄、柘黄等。柘黄色彩黄中泛红、艳丽眩目,自宋以后成为皇帝的专用服色。白色可以用天然绢云母涂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式取得,漂白一般是水漂,也有的用硫黄熏漂。黑色染料植物主要是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莲子壳、鼠尾草、乌桕叶等。这些植物含有单宁酸,和铁盐相互作用使之在织物上生成单宁酸铁的黑色色靛,这种色靛性质稳定,抗日晒水洗。我国黑色植物染料从周代开始使用,直到现代才被硫化黑等染料所替代。
关于传统煮染的诸色质料,在明代之时已经种类齐备繁多,使用技术也更完善成熟。如《天工开物》载:“大红色,其质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染房讨便宜者,先染芦木打脚。凡红花最忌沉、麝,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间其色即毁。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滴,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染家以为秘诀,不以告人。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赤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加减而成。是四色皆非黄茧丝所可为,必用白丝方现。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入明矾、五倍子。紫色,苏木为地,青矾尚之。赭黄色,制未详。鹅黄色,黄蘖煎水染,靛水盖上。金黄色,芦木煎水染,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大红官绿色,槐花煎水染,蓝淀盖,浅深皆用明矾。豆绿色,黄蘖水染,靛水盖。今用小叶苋蓝煎水盖者,名草豆绿,色甚鲜。油绿色,槐花薄染,青矾盖。天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盖。葡萄青色,入靛缸深染,苏木水深盖。蛋青色,黄蘖水染,然后入靛缸。翠蓝、天蓝,二色俱靛水分深浅。玄色,靛水染深青,芦木、杨梅皮等分煎水盖。又一法,将蓝芽叶水浸,然后下青矾、五倍子同浸,令布帛易朽。月白、草白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象牙色,芦木煎水薄染,或用黄土。藕褐色,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
三、印染工艺技术
民间常见的染布方式是夹染、蜡染、绞染和介质印花与平染,而乡村常见的是单色平染和蓝印花布。平染颜色以蓝青二色为主,蓝印花布则为蓝地白花或白地蓝花,尤以蓝地白花为多。
染布的场所一般叫“染坊”,也有叫“染店”“染铺”的。染坊需要很大的场地,因为要适合煮染工序中的布匹堆放、清理(检验丈量,折叠运输,编码)、煮染、晾晒、印花、刮布(煮晾后刮去印浆)、漂洗、闪踩等工作的顺利进行。过去的染坊一般都开设在用水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染坊需要大量的水来漂洗被煮染布匹上的余色(靛)和碱性。
江南民间近代煮染的操作方法一般是:首先将染缸的水烧沸,放入靛和碱,再将要染的布帛或纺织物(如纱线之类)经浸湿后捞出沥干,尚带湿润投入缸中煮染。关键是布料投入染缸(俗称“下缸”)之时不能成匹成捆地投入,而是要将布匹单层从头至尾用木棒逐段抻入染缸中,这样布匹就不会纠裹成团,在煮时容易搅动,使缸中的布染色均匀,出缸时又容易捞取。为了好辨认各顾客来染的布,事先在未下缸之前用一张小皮纸写上每匹布的主人姓名、地址以及数量,然后把皮纸折紧包裹在每匹布的任何一个角上,以棕叶扎紧,并以划粉在布头子上写明该布所需染的颜色或花纹。布煮染经过漂洗晒干后,包裹在布角的纸条仍然干净清晰,容易查找认领。
在煮染过程中,要不时用染棒搅动染缸内的布,待煮到颜色透纱时,将布捞出(开设固定长期染坊的染缸很大,灶膛在地下,灶上支着大铁锅,锅中套着大甑,一锅可煮好几百斤布)挑到河溪之中漂洗去掉布上的余靛剩色,漂洗到基本上没有污水后将布捞起逐段围绕在木桩之上,另以一小木棒插入其中,用力将布中的水分绞榨出来(否则挑不起来,也难晒干),再将绞干的布在“梭布凳”上从头至尾逐一拖过,使布匹摊开平整,不裹折起皱,一边拖一边折,拖一下折一层,将布拖平折叠成匹。所有的布漂洗之后,挑到草坪或刚收割的稻田里(过去的稻子收割后,会留下高高的稻蔸,能将湿布支起)或专用的晒坪里用竹木支起的晒架上晾晒,干后再折成匹竖立放入有甑边的大木甑之中蒸(使其色渗透均匀),待布热透取出抖去蒸气,仍以梭布凳将布拖展折叠整齐成匹。至此,煮染工序完成。
有的棉布被染以后,还要用踩石踩压加工,经过踩过的布,光滑紧密无皱褶,便于裁剪。踩布的设施由踩石(也叫“元宝石”“闪石”)、凹形石座、硬木滚布筒、垫木(垫踩石用,放在凹形石座的两侧)、扶手架五件组成,另还有一块约三尺长的挑布篾。踩布时将要加工的布从一端起双层包裹于滚布筒之上(滚布筒长约三尺、直径约五寸,其两端有手柄,便于以手持之滚布和退布),然后工人将侧靠在垫木上的踩石踏下压于布滚筒之上,双手左右抻开握住两边扶手架(踩架)的横杠,双脚分开踏在踩石向上竖起的两个长角上,用暗力踏踩使元宝石左右晃动并慢慢地向前后反复移动,使踩石将滚筒上的布碾压变得平整光滑。这种工作很费力气,但因一次可以踩几丈布,一天倒也可以踩到百十来丈布。踩石在大型的染坊才有,一般的小染坊是不会有的。有的小染匠没有开坊作业的,挑着一些简陋的染具到乡间游走兜揽生意,接到了业务,就地操作,将布煮上颜色就可以了,顾客将煮过的布或衣服拿回去自己洗晒。这种形式快速方便且价格低廉,但只能够煮染一些小件的纺织品,如衣服、被单及纱、线之类。
至于“蓝印花布”,则是民间百姓最常用和喜爱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百姓之家的被褥床单几乎都是蓝印花布。蓝印花布的染制要比单色平染多几道重要工序,如“印花”“蒸色”和“刮花”等。
现将江南一带昔日常见的蓝印花布操作技术工序简介如下。
(1)制模。首先用多层皮纸以膏子水或面粉浆糊粘合成紧密的整块,这种粘合的皮纸模块见水不溶,不起皱纹,一般裱糊10~20层,糊好后在墙上晾干,使之保持平整(有的花模是特制牛皮或驴皮的,制作起来更为简便)。
(2)描稿。将制好的皮纸模2~3块叠起来,在上面一块模纸上描上设计好的图样,或套印现成的花模图案。
(3)刻板。用蜡板垫在纸模板下面,以刻刀按花纹图样进行镂刻,成为透空的漏板花模。
(4)上油。用光滑的卵石将刻好的花模打磨平整(俗称“砑板”),然后两面涂浸桐油或光油2~3次,晾干压平,即可使用。
(5)调料。调料指调制防染灰浆。一般刮印花布的浆料可用三成黄豆粉、七成熟石灰调成糊状,有的地区豆粉和石灰的比例为1∶0.7,有时根据花形要求也采用糯米粉和石灰作为防染剂,也有的用熟石灰拌入水豆腐,发酵后搅拌成糊状。石灰和豆粉要求越细腻越好。
(6)刮浆。即“印花”“刮花”。用牛角刮或硬木板做成的抹子(俗称“刮子”)将防染灰浆刮在铺有镂空花模的布匹上,刮花的布要先喷水润湿,并弄平整,刮时要刮遍、刮匀、刮实,每一幅刮好后收浆(即将剩余的防染灰浆收刮干净)将布移动又再刮,直到每匹布刮完。刮印浆花的关键是“接版”,使复杂的花纹图案连接吻合无痕。刮好花纹图案后,置架上晾干(最忌滚折损伤花纹灰浆)。
(7)上胶。将刮有防染灰浆花纹的布晾干后,在45℃温水中浸泡,温水中加入适量的猪血,或放入熬好的牛胶水中,可以使灰浆与布更加粘结牢固,使其完全浸透后,逐匹一页页轻轻取出(不能拖刮,以免损坏花浆)晒干。
(8)蒸布。将晒干上了牛胶的印花布收回,入甑蒸之,蒸后取出逐页摊开翻动,去掉所蒸的水汽。
(9)煮染。接着将布逐页有序地投入缸中染,每次数量不宜太多,因为布上刮有花纹浆,煮时不能搅动,且不能煮得太沸和太久,煮的时间一般约半个钟头。
(10)晾晒。将染好的布经漂洗后晒干或晾干。
(11)复蒸。晒干后再将布蒸一次,作用是使所染之颜色匀透无花斑。
(12)刮花。蒸后将布摊开晾,去掉所蒸的水汽即可进行“刮花”。把布上所印的花纹灰浆刮除干净,即成为明快醒目的“蓝印花布”。
(13)清洗。将刮去印花浆的布再漂洗去掉浆灰余色,晒干或晾干后折叠成匹,印染工序至此完成。
蓝印花布以蓝底白花为主,因为蓝底白花的本布底子面积大,花纹面积小,易刮印、抗污迹、色彩庄重,且每种花纹图案只需一块花模印花即可。而白底蓝花则一般要用两块花模印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板”,印第二遍的叫“盖板”。据说这种方法创自苏吴一带,民间称之为“苏印”。
民间传统印染蓝印花布,其染色的原料离不开“植物蓝靛”。蓝靛的学名叫“水公子”,从前是野生的,往往长在水泡子沿上,其形态有点像北方的荞麦。蓝草一般在芒种前后播种,夏末秋初垂花出穗时收割,不能等靛完全成熟,否则杆子发硬靛不出靛颜色来。收割后将其扎成小把一排排堆进靛池放水沤泡,其发出的气味苦香。沤泡数天后,靛叶及外皮已沤烂时开始搓靛。搓靛是手工将靛皮搓下后把池中的靛水舀到皮兜里过滤去掉杂质,流进缸中的是灰蓝色的干净靛浆。打出靛浆倒入箩中,放在缸中淘洗,细靛漏出,粗渣被留提出倒掉,在缸中放入碱和石灰,比例为:土靛40~50斤、碱6斤、石灰3~4斤,甜酒4斤(起到发酵作用,俗称“酿缸”)。酿缸后,泛起黄绿色,下靛后即用木棍在缸中搅动,然后舀出看是否已成黄色,如呈香油黄色则染出后的蓝色就深,叫“颜色大”,呈姜黄色则染出后的颜色浅,叫“颜色小”,一般每100斤这样的染料可染12~15丈布。
缸中的靛水要防冻,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为宜,天气寒冷时要生火保温。白布入缸前(如是刮了灰浆花纹的布,则须待灰浆干透后再松开放在水中浸泡,使布发软后方可下缸染色)缸中间置有网状“缸罩”,把缸水分成上下两部分,染色时布料浸于上部,用手操作使布均匀吸收染液,约20分钟后取出,折叠置于缸中边的“担缸板”上,轻轻挤出水分,将布悬挂在架上氧化,布会由黄变绿,由绿变蓝。第一次是浅蓝,氧化后再浸一次,蓝色就会加深,反复浸染4~5次即成深蓝。印染完成后的布料要立即洗干净晾晒干,干后刮去布上印的花纹防染灰浆。刮后要清洗2~3次,要将布上残留的灰浆渣和浮色洗干净后晾干。
凡染过的布因经过多次的浸染、洗晒、搬运、折叠、堆压,会多有折皱,可用闪石踩压加工,使之正反面分明,平整光洁。
染布行业是古代民间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服务行业,它所加工的对象如衣服、被褥、纱线之类是老百姓每家自己生产的原始物资,所以对印染加工的需求量历来是稳定而且很大的,因此染坊不仅城乡到处都有,而且业务很好,收入可观,所以俗语有“若要富,除非开水当铺(“指染坊”)或“若要富,水浸布”之说。很多地区的染坊业非常发达,常有某地“染布半条街”之称誉。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文革”时期,印染业也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急骤衰落,其后虽拨乱反正,百业俱兴,但却因社会大发展,机械化、电气化替代了手工生产,各种机器制造的物品又好又便宜,同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加之棉花难种、棉纱难纺、棉布难织、棉衣颜色单调,很多人都不愿去穿了。棉布因此少有人去纺织,染布业也随之一落千丈了。而且现代的人对于衣服,稍旧一点会就丢掉去买新的,根本少有人去染,所以染布这种行业很少见或根本看不到了。
印染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实用的功能,与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玉石工艺等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受历代人民的喜爱。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常见了,但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形式在一些地方还继续保存着。
有联赞昔日之印染行业曰:料染五颜添锦绣,布施七彩胜丹青。
●○染匠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纺织染渍古已兴,千古流传到如今。
传统行业有根源,梅葛二仙是师宗。
(二)
染匠手艺堪可嘉,能染各种布和纱。
下缸染成七彩色,上模印出蓝白花。
(三)
古代染渍有专业,宫廷设官称染人。
行有二邱和三司,操作方法四季分。
(四)
草木石染三法齐,直盐媒氧料有四。
民间广用蓝青色,原料是将蓝草制。
(五)
蜡绞夹缬三大类,縓窥纁染方法良。
社会服饰六色多,惟独帝王用柘黄。
(六)
棉麻丝葛经染渍,出缸尤闻靛草香。
衣衿布料生颜色,中华印染誉四邦。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染匠歌
轩辕黄帝制衣裳,要分颜色进染坊。
葛公染布是内行,杜康仙师下染缸。
出颜色,看时新,配方下料要均匀。
墨绿油绿豆壳绿,京青胶青芜湖青。
毛蓝深蓝和翠蓝,瓦灰紫红和鹅黄。
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染得成。
鲁班仙人造滚筒,又把闪石来开成。
脚踩闪石两边摇,布过闪石放光毫。
印花被单印花巾,麒麟狮象活生成。
虫鱼花鸟般般有,都是染匠手艺精。
《中国歌谣集成》
●○诗歌对联
诗词
长干夫婿爱远行,自染春衣缝已成。
唐·张籍《杂曲歌辞·春江曲》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唐·白居易《长庆集·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
唐·白居易《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袴。
唐·白居易《喜山石榴花开》
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
唐·李贺《恼公》
竹冈森羽林,花坞团宫缬。
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唐·王建《江陵使至汝州》
亦有染人来卖缬,淡红深碧挂长竿。
宋·范成大《定兴》
雨痕印水如撮缬,虫声入夜如弹镊。
宋·白玉蟾《秋思》
炉烹兽炭红,帘捲鸳罗缬。
宋·白玉蟾《雪窗联句》
钗梁溜金凤,舞带蒙锦缬。
宋·白玉蟾《妾薄命》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元·张雨《古诗十首》其三
染坊司务手段好,五颜六色染来俏。
一入缸中白布无,任尔如何难再漂。
落缸更忌玄色缸,一无还覆没商量。
品级独无玄色顶,贵人头上恐无光。
王稼句《三百六十行图集·染坊司》
对联
浓淡如人意,浅深称客怀。
名成非拾紫,色润本拖蓝。
流辉增瑞彩,异色赛春花。
洗甲天河静,染衣柳色新。
裕乃身彰施五彩,和其色绚染三春。
缸中染就千匹锦,架上香飘五色云。
五色云霞渲作艳,三江锦浪濯来鲜。
青出于蓝原有本,白翻乎黑岂无因。
欲待春花明锦绣,先从晓日焕丝纶。
淡妆浓抹调新色,顽绿痴红发古香。
仙翁助色素成彩,定靛生花白变青。
珊瑚架映鲛绡艳,翡翠屏开凤锦斑。
水草精华独点染,风萍事务定兴隆。
刻翠裁红精粉饰,调朱绚素化奇观。
一江春水承调渍,五色祥云任卷舒。
几度彰施凭巧技,十分色泽借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