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郑国遭讥丧家犬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推行礼制,但不是一帆风顺,几乎在每个诸侯国都遇到挫折危难。公元前492年,即鲁哀公三年,孔子来到了郑国。

郑国是周宣王的弟弟姫友的受封之地,位于济西、洛东、河南、颍北四水之间。当时郑国有位贤明的宰相叫公孙侨,字子产。他主政时宽猛并济,对内以礼法约束强大的宗族势力,对外靠口舌挫败了强国施加的压力,使郑国虽然处于晋、楚两大强国之间,却始终能保持安定,未受战祸。

孔子对子产很是推崇景仰,因此,想到郑国去寻访并看看郑国的情况。

在前往郑国都城的途中,孔子和弟子失散了,他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彷徨。

自从四年前开始周游列国以来,孔子一直有众多弟子跟随,弟子们服侍左右,孔子随时教导,同时各有各的人脉关系,各有各的本领特长,如此,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的游学团队。突然间孔子变成孤家寡人,他极不适应,显得落魄异常,极度颓丧。

子贡首先赶到都城,他四处打听,不知道孔子等一行人到了哪里。

这时有一个人告诉他说:“我在东门看到一个人,身高九尺以上,眉高额阔,很像唐尧;颈似皋陶,肩像子产。自腰以下,比大禹短一点儿,一副疲惫不得志的样子,就像是丧家之犬。”

子贡连忙赶到东门去,果然找到了孔子,兴奋得不得了。孔子问他怎么会找到这儿的,子贡不想隐瞒,就把刚才听到的话,如实地说了出来。

孔子笑着说:“他把我的相貌和古圣贤以及郑国贤相子产相比,真是不敢当啊,但是把我形容成丧家之犬,那可真是啊!那可真是啊!”

孔子曾说,自己“六十而耳顺”,对于弟子及其他人的批评意见都能够虚心接受了。郑国人称他为丧家之犬,他私毫没有反感之意,倒是自朝地说,恰当极了!

子产见到孔子,热情地接待。两位国际名人今番相会,彼此很欣赏对方。孔子对于子产出任郑国宰相,周旋于晋、楚两大强国之间,却能使兵车之辙不留于郑境,而且君臣和睦,万民安乐称羡不已。

子产摄行相事多年,对于郑国作为一个弱小国家,不得不周旋于晋、楚两个强国之间,深感疲惫与苦恼。特向孔子求教。

孔子坦陈自己的看法:“国家之存亡兴衰,不在疆域之大小。当年成汤居于毫地,地仅七十里;文王居于丰地,武王居于镐地,地仅百里,当初的处境和贵国相似,到后来,还不是统一了天下么?”

子产很是谦逊,他知道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孔子,因此抓住机会向他学习。于是继续问道:“敝国虽不敢希冀汤武的盛业,但请夫子给予指点,汤武究竟如何奉事上国,终能统一天下呢?”

孔子道:“简单说来,不外修德以待天时,举贤以佐国政。成汤得伊尹、文王访太公,都是很好的例子啊。”

子产深有所悟,点头称谢:“感谢夫子教导。”

随着子产和孔子交往的增多,他感到孔子博古通今,敬德尚礼,是世间稀有的贤人君子,也是难得的治国之能臣。如果能和这样的人共事于郑国,对郑国、对自己都是幸事。子产多次邀请孔子在郑国同朝为官,孔子都婉言辞谢了。

子贡为此感到疑惑,不解地问孔子:“夫子一直抱着服务国君造福百姓的理想,在郑国为官也是个不错的机会,您为何不答应他呢?”

孔子说:“子产多年任相国之职,尚未能使郑国富强,我有什么才能,能够胜过他呢?”

孔子与子产互尊互敬,互相倾慕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

子产在郑国具有很高的威望,在诸侯国中也很有知名度,孔子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一口气列举出了子产作为君子的四大优点,说明子产的贤德不仅是郑国人有目共睹,在诸侯之间也赢得了认同,孔子对子产由衷地敬佩。

子产是郑穆公之孙,有道德修为,对自己要求很严,坚守为政之德,谦虚恭敬,在春秋末年失礼失德的事例多如牛毛的形势下,尤其难能可贵,是当时贵族阶层的榜样。因此,孔子赞其“行己也恭”。

子产对上恭敬严谨,在其位,谋其政,在两朝国君都担当宰相要职,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受到国君认同,也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因此,孔子赞其“事上也敬”。

子产在郑国实施有利于民的政策,增加百姓的收入,藏富于民,让民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孔子称其“养民也惠”。

子产按照百姓的承受能力去遣用民力,劳逸结合,不让百姓太辛苦。为此,孔子称其“使民也义”。

若干年后,子产病死,孔子闻之而泣涕,说他是“古之遗爱也”,对一代贤相的历史功业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真正好学的人,不分老幼,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话说在郑国,孔子曾称两个人为“师”,一位是丞相子产,另一位竟是个七岁的儿童。

一天,孔子在郑国驾车过路时,发现前方有一个小孩在路中央玩耍,用碎石乱瓦在仔细地堆砌着什么。

因为小孩在路中央挡住了去路,驾车的子路下车对孩子说:“小家伙,你挡住我们的去路了,赶快给我们让路。”

小孩子没有理睬子路,还是专心的干着自己的活儿。孔子也下车走过来,礼貌又耐心地和小孩说:“我们要赶路,请给我们让一下路可以吗?”

但是小孩看了一眼孔子,问孔子道:“你看我在建什么?”

孔子看了一眼后,发现是一座城池,用碎石烂瓦堆砌的城池。孔子瞥了一眼没放在心上,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这孩子怎如此不懂礼节,路是让人同行的,你在路中央玩耍挡住了车的去路,还不让路。”

孩子眨着大眼睛,反问孔子:”我哪里不懂礼节了?我看您老像是阅历丰富的样子,那么你说应该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孔子一时不知如何接话。他细想了下,孩子说的确实是实话,在大人看来这个城池是孩子的玩物,但是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一个真的城池,孩子说得似乎没错。车可以随意移动,但是城就不行了,它是死的,所以只能车为城绕道。

孔子叹道:我一生倡导礼义,但还不如一个小孩子懂理呢。

孔子进一步收敛耐心,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聊起天来。原来这个孩子名叫项橐,今年七岁。

孔子对其身边的人赞叹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啊,项橐年龄虽然小,但是他足以做我老师了。”

孔子就让学生驾车绕过城池,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