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公山不狃请出仕

公山不狃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复姓公山,名不狃,字子泄。公山不狃勇武过人,豪爽侠义,又善于应变,当过鲁国第二大城市费邑的邑宰。在鲁国人民两百多年反对三桓专治的历史上,公山不狃占据过重要角色。在孔子最失意的时候,他主动伸出橄榄枝,不料被孔子的大弟子仲由无情打落,失去和孔子交集的机会。

公山不狃和阳虎都是鲁国当政者季桓子的得力家臣,曾经与阳虎一起操办过季平子的丧事,由于做事干练,善于融通,深得季桓子的信任。季桓子接管季氏家政后,派公山不狃担任季氏的私邑——费邑的邑宰。这一年是鲁定公五年,即公元前505年。

公山不狃到费邑后,排除阻力改革弊政,发展农商经济,富裕百姓,受到费邑民众的拥护。又大力训练兵丁,增强防御力量。费邑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不能不说,公山不狃是一位合格的邑宰,一位有理想的政治人物,一心想把费邑建成鲁国的临淄。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把地盘当宝贝去经营,越担心别人插手。但费邑是季氏的私邑,季桓子拿走这里的财物就象左手倒右手,这引起公山不狃的不满和抵制。

季桓子这里更是不满,自己的私邑竟难于插手了。于是派心腹家臣仲梁怀借巡察费邑之名,处处挑毛病刁难公山不狃,他们之间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鲁定公八年,前502年,公山不狃联合阳虎一同反对季氏,打算废掉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的嫡生嗣子,另外拥立平日为阳虎所喜欢的庶子来继承。

不过公山不狃与阳虎有所不同,他不象阳虎有那么大的野心,要在鲁国变天,取鲁定公而代之。他的主要目的是赶走仲梁怀,反对三桓的专治,对季氏还存有那么点知遇之恩感激之情。所以对于阳虎的叛乱,他并没有跟着走到底,而是在驱逐仲梁怀后即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了。

当阳虎叛乱兵败,逃亡齐国后,公山不狃仍牢牢地占据费邑,继续当他的邑宰。公山不狃笼络费邑百姓,加强费邑的防御。同时缓和与季桓子的关系,尊重鲁定公的地位,费邑不但没受影响,还稳定发展,成为鲁国的一块乐土。

公山不狃想依靠费邑有所作为,这就需要汇集四方之仕,这时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孔子。孔子当时已是享誉齐鲁的贤达人才,如果能为自己所用,那还愁不能独霸一方吗?于是公山不狃派人来请孔子。

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后,已经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通过钻研学问,形成一套兴邦治国的大略,但鲁国当政者却不用他。上次阳虎请孔子出山,但孔子对阳虎没一点好印象,对他窃权叛国的行径更是不看好,不定哪天就翻了车,因此忍住了没有应招。这次公山不狃的邀请,使他心有所动。公山不狃也算是个文化人,不象阳虎一样粗鲁。再说费地这几年发展不错,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孔子说:“周文王、武王当年大抵是以丰、镐那么小的地方发展起王业的,现在费邑与丰、镐相比,该也差不多吧!”想要应召前往。

“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此时的孔子已经谙熟仁义之道很久了,但没一人重用自己,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寡然无味。他多么希望有合适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公山不狃的传召,让孔子陷入一番思索:帝王之业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周文王起于丰,周武王起于镐,都是小地方,但却成就了大事业,费邑与之相比,已经强多了。

率直敢言的子路这时候不高兴了,强烈反对老师应召。他说:“我听说公山不狃是一位叛臣呀,难道您就真的无处可去了吗,何必一定要去公山不狃那里呢?”

孔子很重视子路,听了子路的话虽然有些生气,但还是耐心地回答:“公山不狃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信任我,我可以在东方复兴周礼,重建一个西周”。

他是在说服子路,同时也是在说服自己。

孔子这时已经五十岁了,但是他的政治抱负一直无法施展。公山不狃给了这样一个机会,他应该去抓住。公山不狃“叛“的是季氏,而非鲁国,正义一半在他那里。

不过后来,孔子并未应召前往。也许是子路的话让他犯了嘀咕,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过了不久,鲁国当局就前来延请孔子参政了。

再说公山不狃。孔子没有前去辅佐,他终于没能干成大事。四年后,在孔子一手谋划发起的“堕三都”行动中,公山不狃从本位主义出发,占据费邑出击鲁都,被孔子击败,不得不流亡齐国,后又辗转逃到了吴国。

不过,公山不狃在流落他国的困境中,经受住了道义的考验,没有失节卖国,被后人称赞。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准备攻打鲁国。吴王询问流落到吴国的叔孙辄,叔孙辄回答说:“鲁国有名而无实,攻打他们,一定能如愿以偿。”叔孙辄还联系公山不狃共同参与吴国攻打鲁国的行动。

叔孙辄是公山不狃的政治伙伴,当初两人一起带领费人攻打曲阜,失败后又一起流亡。公山不狃对叔孙辄说:“这是不仁不义的。君子离开自己的国家,不到敌国去助敌。在鲁国没有尽到臣下的本份而又去攻打它,为吴国奔走听命,这就可以死去。有这样的委任应该避开。一个人离开国家,不应该因为有所怨恨而祸害乡土。”

“不以所恶废乡“,体现了公山不狃对鲁国的感情,展现了政治流亡者的爱国情操。作为一名政治人物,可以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可以逃亡国外,但不可以因为个人的怨恨而祸害自己的祖国。公山不狃的言行,给如今的政治流亡者树立了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