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政治形势又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原本卿大夫执掌国政的局面,还在继续下移,到了“陪臣执国命”,即卿大夫的家臣执掌国政的地步。
孔子看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时,对“天下无道”的形势已经深感不安,待出现家臣执掌国政的局面时,更是由不安到惊诧,进而感慨万千。
他深入分析诸侯列国形势,发现自从大夫的家臣操纵政令之后,罕有传至三代而不失势的,断言陪臣执国政的局面长久不了。
在如此混乱的政局中,孔子自然不愿意与权臣同流合污,所以不愿出仕。时人问孔子:“依先生的才学,做个大夫没有什么问题呀,您为什么不出仕呢?”
孔子回答说:“《尚书》曾经说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高尚的品德去影响施政者,这也算是从政啊。’难道只有做了卿大夫才算是参与政治吗?”
而且,孔子不仅仅是自己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那样格局就太小了。在“邦无道”的情况下,孔子要通过办学行教,教育弟子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风气,以这种形式来影响政治,匡救社稷。
对于老师的这一精神理解最到位的学生,是以孝著称的曾参。他对仲由说:“如果每个人都能谨守孝道,推而广之,达到‘仁’的境界,天下就大治了,每个人也就算是参与了政治。夫子所言极是。”
孔子坚持“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信念,不接受阳虎的出仕邀请,而是一心钻研学问,深入研究《诗》《书》《礼》《乐》。同时教授弟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参与国家治理打好基础,培养合格的公务员队伍。
在孔子办的私学里,有很多从远方来求学的弟子,除来自齐、鲁两国外,还有从楚、晋、秦、陈、吴等各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几乎遍及所有诸侯国,称得上是当时一流的国际学校。
孔子招收学生不问出身、不问基础,有许多有志青年师从孔子。像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成为孔子的弟子。
南郭惠子曾经疑惑地问子贡:“夫子的学生身份怎么这么杂呢?”
子贡回答说:“君子端正品行,以待四方之士,做到来者不拒,正如良医之门多病人一样。”
孔子认为人人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造提高。他的学生不乏素质较差的,但通过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导,变成了著名的贤才。他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脚踏实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培养人才的方向。通过实际、实用的教育,训练造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引导他们能参与政治,从而改变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他不只是教书,更注重教人,教学生做到品德高尚而又精通“六艺”这些实际实用的技能,做到“君子坦荡荡”,公正不循私情。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即使放在今天仍然实用有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主张学、思结合。他认为只思考、不学习不会有什么好处,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但是只学习而不进行思考,就难以理解消化,也会陷入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他提倡“好学”,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向人学,向书本学;要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孔子常常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采用哲理性的比喻来教导学生。颜回曾感叹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如用“逝者如斯夫”喻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弟子珍惜时间;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忍苦耐劳、不屈不挠。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弟子们的欢迎,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善于启发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又一大特点,通过启发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要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孔子首倡互动式、沉浸式教学,提倡师生之间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他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志趣,并谈自己的志趣,然后将各自的志趣进行点评。孔子还欢迎学生对他提意见,他的得意门生子路就常常向他提出批评性的意见。
孔子还创造了通过人物评价和时政评论,向学生阐发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的方法。孔子点评过很多人物,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连自己的弟子,他都随时加以评价。对管仲、子产,孔子以“仁”许之;伯夷、叔齐在继承君位上互相推让,孔子称其“求仁而得仁”。
孔子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是非善恶,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使自己的政治观点显闻于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