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扬长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育的本质需求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四个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5)职业教育的使命和任务,是通过帮助个人提高职业能力来服务于社会发展,既要满足个体在社会中“谋生”的现实需要,又要承载发展社会成员“个性”的教育理想。基于“人人是胜者”理念的“扬长教育”模式继承了黄炎培先生的思想,即职业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应该关注个性发展,满足个人成长需求。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从“职业”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出发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是大众的教育而非精英的教育,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而非培养研究者的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我们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进而培养成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即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素养、适应社会、一技之长’的优秀职业人。”(6)因此,强调全面性、统一性的传统的人才质量观并不适用于高职教育。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的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的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又称为“短板理论”。教育领域中常常用木桶理论来说明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偏科的重要性,量化的学业考核标准使得教师和学生都疲于“补短拉齐”。如果以分数的高低论好坏,高职院校的学生恐怕永远也无法达到各科成绩皆优秀。在对木桶原理应用泛滥的反思中,有人提出了与之相对的“长板理论”。如果把木桶倾斜,你会发现此时装的水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这块木板就是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与其拼命“补短”,不如找到学生的“长板”,发挥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优势,让学生在其擅长的领域成为佼佼者。

(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如一台看似简单的手机,它的零部件是由不同的厂家甚至不同国家分别生产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必贪多求全,只需瞄准某一个领域,做到精益求精,就能有所成就。扬长教育对学生不再求全责备,从学生的禀赋和兴趣出发,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不足6%。(7)传统意义上以学科为出发点的教育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扬长教育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专长,提倡学校为人人成才搭建平台,学校就必然按照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专业、开发课程、从事教育活动,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多样化,强化了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职业发展能力的动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无缝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8)。不管智力的构成因素有多少,最终要落脚到一个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学业考核方式偏重于语言和数理逻辑,与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关系不大。扬长教育肯定学生的长处,积极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个体的自信心又会促进其在优势领域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既横向扩展又纵向深入,最终养成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出新的见解,创造新的事物。相比传统教育,扬长教育更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更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