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世界发展模式,走合作共赢之路

胡德坤

中国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首席专家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包容的,都是在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中互学互鉴、不断发展的,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这是对世界文明,尤其是亚洲文明内涵的极其深刻、极其准确的定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不断地从孤立分散发展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发展,是不断从封闭的发展走向开放的发展。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亚洲文明是由亚洲人民共同创造的,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在近代,亚洲遭到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大多数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滞缓了亚洲文明发展的进程。二战后,亚洲各国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才有了独立的主权和发展权,亚洲文明才有了再度繁荣的机会。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而言,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各种文明的兴起,而各种文明的发展又取决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说,亚洲文明的发展同样取决于亚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自身特点与规律,自古及今,是从孤立封闭分散发展走向相互联系的整体发展。资本主义兴起前,世界历史大体处于农耕社会时期,世界各国各民族处于闭塞的、孤立的、分散的发展状态。自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便开始疯狂地向海外扩张。尤其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为先导,以商品为武器,将触角伸展到世界各地,开拓出世界市场,打破了各国各民族之间闭塞的、孤立的状况,将各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强行纳入殖民统治体系,将世界变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发展模式。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言,若能及时地适应世界发展的新模式,就能全面推动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

自15世纪至今,世界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侵略发展、自我发展和合作共赢发展三种发展模式。

第一种是侵略发展模式。自15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是侵略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的兴起开始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1]18~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使西方列强通过海洋以武力和商品向世界各地进行疯狂的征服和掠夺,至20世纪初,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各国先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建立了殖民主义的一统天下,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时期,终于将孤立、封闭、分散的世界变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2]

西方列强在殖民扩张的进程中,无一例外地是以侵略与掠夺他国的方式来发展本国,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以侵略与掠夺求发展的模式,简称“侵略发展模式”。中国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都是侵略发展模式的受害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资本主义国家继续追求以侵略与掠夺求发展的老路。这就激化了世界三大矛盾,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三大矛盾互相交织,不断激化,导致危机四伏,战乱频仍。帝国主义国家沿袭近代以来的侵略发展模式,在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希望拥有与自己实力相称的殖民地,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于是以武力向“老牌”殖民帝国的霸权发起挑战,接连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事实表明,资本主义以侵略求发展的模式已走进了死胡同,只有摒弃侵略发展模式,创立新的发展模式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前进。实现人类历史这一重大转换的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规模的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力量的较量。以德、意、日为首的国际法西斯集团对外实行疯狂的侵略扩张,妄图征服、统治、奴役全人类,从而将侵略发展模式推向极致。以美、英、苏、中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破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社会制度间的障碍,超越了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求同存异,实现了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各国人民团结战斗,使人类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交往、相互支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终于取得了二战的伟大胜利,进而引起了战后世界发展模式的大变革。

第二种是自我发展模式。二战后至21世纪初期,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是以和平求自我发展的模式,简称“自我发展模式”。

二战的胜利是由遭受侵略与威胁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取得的,各国都有权分享胜利果实。战后宗主国要想继续恢复和维护殖民统治已经行不通了,不仅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更重要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维持了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体系土崩瓦解了,改变了数百年来世界上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统治剥削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不平等关系,形成了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主权国家的平等关系。发展中国家有了主权,就有了生存权和发展权,它们都毫无例外地采用了自我发展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而言,二战表明用战争征服他国求发展之路是一条自取灭亡之路,不仅战争发动者德、意、日等国战败投降,面临求生存、求发展的困境,就连战胜国英、法等国也“遍体鳞伤”,失去了昔日的强势地位,尤其是战前赖以生存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战胜国也同样面临着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形势迫使资本主义各国在不触动资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生产关系的部分改革和调整,其核心是发展模式的变革,它们不得不摒弃侵略发展模式而采用自我发展模式。此外,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理所当然地采用了自我发展模式。

总之,二战后各种类型的国家都走上了自我发展之路,世界上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的自我发展模式。侵略发展模式是少数国家受益,大多数国家受害;自我发展模式则是所有国家受益,是世界发展模式演进的重大升级,是各国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平等与依存关系日趋紧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世界文明进步达到了崭新的高度。二战后世界70余年的经济发展可以说超越了人类社会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的总和。这是自我发展模式取代侵略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历史巨变。中国也是自我发展模式的受益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起了现代化建设热潮,迅速将中国推上了高速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三种是合作共赢发展模式。21世纪初期至现在,世界发展模式开始从自我发展模式向合作共赢发展模式转换。

20世纪末,以智能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催生了生产、贸易、金融、投资、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全球化覆盖了世界经济及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联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高潮,使世界各国各地区融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相连的整体,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世界整体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期,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社会分工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这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并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而处于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因严重匮乏而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时,有些发达国家为了一国私利,置国际规则于不顾,采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损害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历史证明,占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尚处于落后状况时,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可见,由于经济全球化到来后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解决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刻不容缓,而当务之急则是创新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关系到全球的重大问题,是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任务。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新型的“合作共赢发展模式”。

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创新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对世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在每一个发展转折关头,都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创新发展模式来引领世界发展,因此,创新也可以说是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来临之际,二战后形成的自我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而应探索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模式,以引领经济全球化时期世界的持续发展。二是,各国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的确,历史与现实业已证明,在经济全球化已覆盖世界每个角落的形势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只有各国同心协力,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联动合作,才能达到共赢发展。三是,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治理模式。二战结束之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以外汇、资本、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进行经济治理。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的七国集团(G7)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到来后七国集团也难以应对。于是,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G20),这20个国家涵盖了各大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人口占全球的6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在世界上极具代表性,但其中的大部分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却处于边缘地位。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经济治理仍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主导的,首先保证发达国家的利益,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不公正的,也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因此,需要世界各国联手打造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治理新模式。四是,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指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倡导并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实现同世界各国的联动发展。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上述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合作共赢发展模式。

同自我发展模式相比,合作共赢是世界发展模式的又一次升级,它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能让世界所有国家受益,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以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推动各国社会经济共同繁荣。

同样,合作共赢发展模式也是亚洲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最佳选择。亚洲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占少数,发展中国家占多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国家,也无论拥有哪种文明,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在政治上建立互信,在文明文化上建立互学互鉴,在经济上选择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就一定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亚洲,同时使亚洲各国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各自的梦想,亚洲文明也会迎来复兴的机遇。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6页。

[2]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