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
- 张永和 张婧
- 3746字
- 2021-04-13 16:29:55
第四节 王致和新婚小登科曹春雨初嫁结伉俪
春天的古徽州,青山远黛,烟雨蒙蒙,飞檐翘壁的古巷深处,必有深藏千年的故事,而这故事,多半与徽州女人有关。徽州男人弱冠离家,或经商,或求仕,徽州女人独守高墙深宅,上侍奉公婆,下抚养儿女,操持宗族一家的生计,惟一的寄托就是丈夫衣锦还乡,夫荣妻贵。
据《知新录》记载:“徽郡好离家,动经数十年不归……”
另有史料记载道:“徽州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
离家闯荡的徽州男人,不是所有都能锦衣而归,有的不幸客死他乡,有的穷困潦倒不能回家,就算回来,也是隔了十年甚至几十年。“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说的就是徽州女人们凄然悲情的宿命。
据清代雍正年间《歙县黄氏宗族家训》中记载:
风化肇自闺门,各堂子孙当以三从四德之道训其妇,使之安详恭敬,俭约操持……并不得出村游戏,如观剧,玩灯,朝山,看花之类。
特别强调对女人三从四德的约束,“奉舅姑以孝,侍丈夫以礼”“出嫁从夫,以夫为天”,出嫁后只能待在家中侍奉,一律不得外出。
徽州古牌坊
曲剧《王致和》曹春雨定妆照
徽州这个地方有两多,一是宗祠多,二是牌坊多。宗祠是男人们议事的地方,女人一生只有出嫁和出殡才可以进宗祠;而牌坊,则是徽州女人拼尽一生血泪赢得的无上“殊荣”。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盛行,尤其在徽州地区,彪炳着“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思想极其严重,认为女人应该从一而终,即便丈夫经年不归,甚至客死他乡,也要做贞洁烈妇,为宗族争一座贞洁牌坊,“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因此,徽州婆婆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将来是要进祠堂,竖牌坊的。”
据说,徽州历史上最后一座贞节牌坊,修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牌坊的匾额上,刻着一行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字:
徽州府属孝贞烈节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
六万五千零七十八,这是多么令人锥心的数字,预示着,在那白云悠悠、灰瓦白墙的古徽州,有多少个如春花般娇艳欲滴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被蹂躏在千年古牌坊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
写下上述这些文字,是为了引出笔者故事中与王致和命运紧密相连的一个徽州女人。她同样生在徽州,嫁了一个“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扬名”的徽州男人,同样经过无尽的思念与漫长的等待,所幸,她是不幸中的幸运者,凭借自己的坚强与睿智,等来了柳暗花明,等来了明艳春光,她,就是臭豆腐创始人王致和生命中的那个徽州女人——曹春雨。
在徽州,男子到弱冠之年(20岁)、女子到及笄之年(15岁),就会有人拿着庚帖上门说亲,看男女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男方把女方家送来的大红庚帖放在厅堂的佛龛上,如果三天之内家中平安无事,就可以下聘定亲。
徽州当地民风淳朴,崇尚良风美俗,婚俗严格恪守儒家传统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男女婚配要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尚门阀,齐年齿,下达之后,六礼必备”,格外讲究“门当户对”,男方的家境要略高女方一等,以求将来靠着夫婿家夫荣妻贵,光耀门楣。
这一年,王致和整满二十岁,十年寒窗苦学,考了童生,中了秀才,正准备参加第二年秋天在南京举行的乡试。为了让他早日安心立业,腾达功名,父亲王老实为儿子选定了一门亲事——仙源镇财主曹向前的女儿曹春雨。这曹家也是小门小户,虽然祖上有些家产,但因田少地薄,膝下无儿,所以一心想给女儿攀一个乘龙快婿,嫁个读书的秀才、举人,将来闻达仕途,夫荣妻贵。早听说“王记”豆腐坊有个才华过人、饱读诗书的“豆腐郎”,来年秋闱赴试定是前途无量,曹财主忙不迭地把庚帖和彩礼送了去,巴不得早点儿当上解元公的老丈人。
这一天,王家红灯高挂,鞭炮齐鸣,四个轿夫抬着一顶颤悠悠的花轿,伴着唢呐锣鼓,一路过了石桥,径直抬进了豆腐坊。按照徽州当地风俗,新娘下轿时双脚不能沾地,要由新郎抱着进门。新人的喜榻上撒满了红枣、花生,桌子上摆着红鸭子、百子糕,地上放着女方陪嫁的红漆桶和两盏灯,花烛当夜新郎要把灯点亮,寓意“发灯”,将来人丁兴旺。
喝过交杯酒,饮过“四道茶”(徽州风俗),借着摇曳在月光下的荧荧灯盏,一袭新郎倌装扮的王致和,用挑杆掀开了新娘的红盖头,一个面若春花、笑靥温婉的徽州女子出现在他眼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介书生的王致和,心头瞬间泛起阵阵涟漪,男人寒窗苦读,为的是功名前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家有贤妻,一颗飘摇的心才感觉踏实温暖,才能安心立业,驰骋天下。
春雨——
王致和温柔地叫着妻子的名字,仿佛悠游在徽州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丛中,沐着蒙蒙细雨,一生一世一双人,相携而行。
再说曹春雨,虽然不是生在豪门大户,却也有些行止见识,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是个性情温婉、外柔内刚、通情达理的女子。从小生在徽州,春雨从老辈人口中听到太多关于徽州女人一生痴守的凄婉故事,她从心底里不想做一辈子苦茧缠身的徽州女人。出嫁前,父亲像念经书一样在自己耳边念叨着:
嫁个解元公,平步青云路亨通;嫁个状元郎,诰命夫人稳稳当……
母亲手捻着如意珠,一遍遍地对曹春雨说着:
曹家女,只为簪缨拾阶履,不为黎庶缀白衣……
听着父母双亲不厌其烦地磨叨,春雨嫣然一笑,风清云淡地说道:
爹,我娘盼了一辈子诰命夫人,到头来还是痴梦一场,咱们这地方,一辈子盼死,等死,熬死的女人还不多吗?只要王致和人好,肯干,我们夫妻和睦,我就是跟他卖一辈子豆腐又怎样!
曹春雨能有这样的胆识思想,并非偶然。这得益于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崇文重教的风俗,一些开明之士的家训中强调,女性所受文化知识教育应与妇德教育相结合。“女子最要先明大义,如《孝经》《论语》及《教女遗归》等书,皆宜课女儿读”。因此,曹春雨身上既具有传统徽州女人隐忍、贤淑、善良的美德,又不乏自己独立的见识思想,不甘任人摆布,听之任之。
嫁到王家后,曹春雨对丈夫处处体贴入微,夫妻俩相敬如宾,恩爱和睦。白天,她帮着公婆忙豆腐坊的生意,浆洗缝补,挑水做饭;晚上,守在丈夫身边端茶奉汤,有时王致和读书到深夜,她就静静地坐在旁边做针线,一灯如豆的豆腐坊里,书香,豆香,茶香,处处是似水流深的爱……
说到王致和与曹春雨的姻缘,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徽州婚俗中的“四道茶”。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
茶不移本,植必生子。
徽州民间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以茶行聘,寓意夫妻感情“坚贞不移”“白头偕老”。这种风俗,起源于唐宋,盛行和发展于明清。四道茶分别是,拜堂时敬公婆的“孝顺茶”、拜堂之后的“甜茶”、送入洞房的“盼喜茶”、向家中长辈请早安的“亲亲茶”。
嫁过门后,曹春雨见丈夫每日手不掩卷,读书辛苦,生怕他熬坏了身体,于是就在“盼喜茶”中加些枣子、核桃、桂圆、蜜糖,早晚间煮给王致和喝。
这天,王致和照例读书到深夜,忽然感觉身体困乏,随手端起春雨刚刚煮好的茶,品咂了一口,顿觉香暖无比,困意全消,一时间精神大增,冲口而出地吟哦道:
王致和,昨日新婚小登科,明朝皇榜大登科——
曹春雨见丈夫一副书生意气的模样,觉得又可爱,又心疼。
致和,为妻不盼着你大登科,只要与你平安度日,就知足了。
王致和扶着春雨的香肩,踌躇满志地说:
春雨,致和十年苦读,为的就是光宗耀祖,改换门庭,都说女子“以夫为天”,你放心,来日名登科榜,致和一定带你飞出豆腐坊,让你看看外面的天!
曲剧《王致和》王致和定妆照
曲剧《王致和》剧照
听着王致和胸有成竹的话,曹春雨丝毫没有喜出望外,她静静地想了片刻,从衣袖中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绣着“花开并蒂”纹样的香囊递到丈夫手上。王致和打开香囊一看,里面装着一枚山核桃。正在王致和费解其意时,曹春雨娓娓地给丈夫讲起了一个徽州当地流传已久的故事:
有一个娴静美丽的女子,出嫁的那一年,她15岁,村里人都叫她五嫂。婚后第七天,像无数徽州女人一样,五嫂目送丈夫踏上了行商之路。丈夫走后的第一年,五嫂在供桌上的瓷瓶里郑重地放进了第一枚山核桃。只要丈夫不回来,她每年都要往瓷瓶里放上一枚。五嫂相信,“鸟儿要归林,核桃树有根。”丈夫会按他们的约定回来。
春去冬来,瓷瓶里的山核桃在一枚枚增加,丈夫却一直没有回来。五嫂站在村口的香樟树下,望着江面过往的商船,幻想着丈夫会从某一条船上走下来,与她一起沿着熟悉的乡路回家。
日复一日,瓷瓶里的山核桃漫过了瓶口,苦苦煎熬的五嫂熬成了五婆婆。终有一天,噩耗传来:丈夫在一次贩卖木材途中,不幸落水身亡。五婆婆跪在江边,把瓷瓶里的山核桃一枚一枚抛入江中,泪水一如江水,滔滔不绝。
一世夫妻只有七天,这就是五婆婆的故事,也是徽州女人的故事。
春雨讲着讲着,不觉簌簌地落下泪来,她拉起王致和的手,含情脉脉地说道:
致和,女人家嫁丈夫,都盼着夫家高官得中,鲲鹏万里,可是自古来考官、做官的,又有几个一帆风顺!
春雨不做五婆婆,致和你更无须做“蔡五郎”,能考中功名固然好,若是考不中,咱们夫妻一起经营豆腐坊,朝暮晨昏,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处,岂不比做诰命夫人强百倍!
这枚山核桃你戴在身上,来日不管走到哪儿,都当是春雨在心心念念地盼着你,早点——回家!
王致和情不自禁道:
春雨——
听了妻子暖心的宽慰,王致和把那枚山核桃紧紧地攥在手心,而几年后,他竟然真的带着曹春雨飞到了外面的世界,撑起了一片改头换面的新天。当然了,这是后话,此时,王致和还是踌躇满志准备科考的秀才,即将迎来人生中的另一件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