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陶器作为中国饮茶最早的用具之一,经历了从粗陶、硬陶、釉陶、紫砂陶等几个发展阶段。紫砂茶具很有特点,也很受欢迎,直到现在,仍然是人们泡茶最喜欢用的茶具。

紫砂茶具的发展

紫砂茶具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留传至今,仍然是泡茶的主要用具。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里面说的就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

明代紫砂茶具已非常出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宜兴紫砂茶具。这一时期出现了李茂林、时大彬等许多著名的制壶专家,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也呈现出色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态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明代紫砂工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紫砂茶具

清代,紫砂茶具进入了鼎盛时期,并逐渐发展成贡品。当时的紫砂茶具在造型上又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尤其是在仿生技巧方面,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嘉庆、道光年间,还出现了独树一帜的文人壶。文人壶的出现使得紫砂茶具不只简单地作为饮茶的工具,而是本身就有了艺术内涵。许多紫砂茶具成为了紫砂艺术品。清末,紫砂茶具总体走向衰落,但仍有一些制壶名家潜心钻研,使紫砂茶具在实用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紫砂茶具的特点

从材质上看,紫砂茶具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坯质致密坚硬,既耐寒又耐热,直接注入热水或直接用来煮茶皆不会引起破裂。而且紫砂茶具传热性慢,持壶倒茶也不易烫手。从茶水效果上看,用紫砂茶具泡茶,茶水不失原味且能阻止香味四散,保留真香,久放也不易变质。但是,紫砂茶具也有缺点,由于紫砂茶具受色泽的限制,用它泡茶时,很难欣赏到茶叶上下浮动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茶具的选购

紫砂壶虽然很受欢迎,泡出的茶汤也很有特色,但是市场上的紫砂壶也是优劣并存,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紫砂壶呢?

第一,看色泽。天然的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本身含有大量的金属成分,用这种材质烧制的紫砂茶具多以紫红色为主,另外还有栗紫色、褐紫、黛紫等。因此,在选择时,不能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因为鲜艳的泥料大多添加了化学原料,不纯正。

第二,摸质感。紫砂土内含有相当比例的砂质,摸上去手感舒适,与肌肤接触感觉很温润。而一些劣质的紫砂茶具表面看起来光滑,实质上抓在手里就会感觉很涩腻。

第三,听声音。正品声音清脆,劣品声音发闷。正宗的紫砂茶具经人工制作而成,需要制作者多次捶击、整压,因此,烧制成型后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劣质的紫砂茶具一般泥料未经挤压,也未经艺人的手工制作,因此缺少情韵,敲起来声音会发闷。

紫砂茶具的养护

作为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物品,紫砂茶具不仅仅是茶的载体,更是一件生活艺术品,既方便使用,又能够陶冶性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紫砂茶具加以保养。

紫砂茶具应常放于空气流通处,不能放在高温闷热的地方或将其包裹、密封,也不宜使其接触油污,要保持紫砂茶具的结构通透。

泡茶时,应先“润壶”,可以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壶内不能长期浸水,应到泡茶时再冲水。

用完后,要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时间久了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茶具的品相。另外,用完后壶盖应该侧放,不能将壶盖紧紧地盖住,保持壶内干爽,不积存湿气。

紫砂茶具泡一段时间要有“休息”的时间,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每一种不同茶水的原味,而且有利于延长壶的寿命。

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长久以来,紫砂壶一直是人们最为推崇的泡茶器具。它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皆有所记载。紫砂器具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关于紫砂壶的起源,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供春是紫砂壶的创始人。他跟随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从金沙寺僧那里学得了制作紫砂壶的技艺并使之广为留传。后来,供春将紫砂壶艺传于时大彬。时大彬又传于弟子徐友泉、李仲芳,师徒三人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紫砂壶

清代紫砂壶仿品

紫砂壶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明末清初时,陈鸣远、惠孟臣等紫砂名家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力。同时,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杨彭年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陈鸿寿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

近代,顾景舟老先生是最为著名的紫砂大师,他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新中国成立后,紫砂壶七老艺人中除了顾景舟,还有任淦庭、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蒋蓉等六人。当代紫砂代表人物如徐秀棠、徐汉棠、鲍志强等也各自身怀绝技、技艺精湛,制作与设计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紫砂壶的泥料

紫砂壶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审美价值,是因为所用泥料的特殊性。紫砂泥雅称“富贵土”,主要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紫砂泥主要产自广东大埔和江苏宜兴。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

紫色泥料紫砂壶

紫砂壶的分类

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久远,从明代以来,无数制壶名家皆制作了许多紫砂壶。这些紫砂壶造型不一,种类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紫砂壶的分类也有所不同。

一、按工艺分

1.光身壶

光身壶是以圆为主,在圆形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的一种常见壶形,该壶形可以满足不同。

2.花果壶

花果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为题材,加以艺术创作而制成的壶形,其最大的特点是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返璞归真的原理。

3.万壶

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等当作装饰手段。壶体庄重稳健,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

4.筋纹菱花壶

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辐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5.陶艺壶

陶艺壶是一种似圆非圆、似方非方、似花非花、似筋非筋的形体较抽象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兼有传统和非传统的陶瓷艺术,形态较为奇特。

二、按行业分

1.花货

花货是一种采用雕塑技法或浮雕、半圆雕装饰技法随意捏制而成的自然形茶壶。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素材的形态以艺术手法设计成茶壶造型,诸如松树段壶、竹节壶、梅干壶、西瓜壶等,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明代供春所制的树瘩壶是已知最早的花货紫砂壶。

2.光货

光货是一种壶身为几何体、表面光素的几何形紫砂壶。光货又可分为圈货、方货两大类。圈货是茶壶的横剖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紫砂壶,圆壶、提梁壶、仿鼓壶、掇球壶等皆是圈货。方货是茶壶的横剖面为四方、六方或八方等方形的紫砂壶,僧帽壶、传炉壶、瓢梭壶等皆是方货。

3.筋货

筋货是一种以自然素材,如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为样本创作出来的壶器造型样式。这类壶艺要求口、盖、嘴、底、把都必须做成筋纹形,使其与壶身的纹理相配合。这也使得该工艺手法达到了无比严密的程度。近代常见的筋纹器造型有合菱壶、丰菊壶等。

紫砂壶为何深受喜爱

紫砂壶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是因为它的泡茶效用及自身独有的特点。

第一,茶味好。用紫砂壶泡茶,不会有茶具本身所带的异味,色、香、味俱佳,而且保味功能好,茶香不易涣散。

第二,耐冷热。紫砂壶独特的泥质及烧成技术使其急变性能好,不会因过冷或过热而使壶器受损,而且可以用火直接加热。

第三,经久耐用。紫砂壶不仅可以泡茶,而且用其存储的陈茶也不会变味,因为紫砂壶的陶质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气,不至于在盖上形成水珠。紫砂壶即使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

第四,紫砂壶使用很久之后,壶壁会积聚很多“茶锈”,以至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第五,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

紫砂壶的鉴别方法

第一,看纹理。真紫砂壶的纹理清新、圆润,视觉有亚光的效果,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类似金属光泽的细小颗粒。一些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这是在精细的加工工艺过程中才能形成的。

第二,摸质感。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温润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打滑。

第三,转壶盖。真紫砂壶的壶盖转动灵活流畅,并发出轻微“丝丝”或者“沙沙”的悦耳的声音,而假紫砂壶则会发出沉闷的“哧啦哧啦”声音。

第四,敲壶体。真紫砂壶的敲击声清脆而短暂,敲击的动作与声音同时停止,而假紫砂壶的敲击声沉闷而浑厚。

第五,鉴证书。真紫砂壶都有制作者用毛笔在宣纸上手写的书法俊秀的证书,好紫砂壶的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书法和绘画的技艺及加盖印章上。另外,印章与紫砂壶底的落款一致。

第六,浇壶身。用水浇在紫砂壶上,如果没有形成明显的水珠,而且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并很快被紫砂吸收,则是真品紫砂壶。

紫砂壶的赏鉴

紫砂壶是紫砂茶具的代表。紫砂壶本身只是一种日常使用的陶质茶具,但它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这是因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宜茶工具,而且是聚集了历代紫砂制作名家的智慧和精神的艺术品。

对于紫砂壶的赏鉴,如果抽象地来说,可以用“形神兼备、气势不凡、姿态优美”这十二个字来形容。具体地讲,紫砂壶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外表轮廓和面相,其次还应该有一种内在的精气神韵。虽然对于紫砂壶的赏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鉴赏紫砂壶的要点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泥、形、工、纹、功、火”。

泥,即紫砂泥,是一种分子结构与其他泥不同的泥料。其实,紫砂壶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是由它所使用的制作原料紫砂泥的优越性决定的。紫砂泥的精粗优劣决定了紫砂壶的质量,因此,赏鉴紫砂壶首先评价的就是泥的优劣。紫砂泥有黑泥、深紫泥、浅紫泥、红泥、米黄泥、绿泥六种,泥色不同,视觉效果也不同。但由于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所以紫砂壶需要不断摩挲,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优质的紫砂泥色泽温润、古朴典雅、滑而不腻、手感良好。

形,即紫砂壶的器形。紫砂壶的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但如何对这些器形进行赏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重古拙,有人爱清秀,有人喜大度,有人求趣味,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壶的使用功能与艺术造型相统一。好的紫砂壶的外形,固然对独创性、文化含量、艺术传达手法有一定的要求,但也必须注重壶的实用价值。因为紫砂壶首先是一种泡茶用具,如果脱离了使用功能,那么即使壶的外形很美,也不能称为优质壶。因此,只有外形的独特性和基础的实用性完美结合的紫砂壶,才是最值得赏鉴、最有价值的壶器。

红泥紫砂壶

浅紫泥紫砂壶

深紫泥紫砂壶

工,即壶的制作工艺,同样器形的紫砂壶,由于做工不同,其价位和审美价值也会有天壤之别。紫砂壶造型复杂,壶体上的流、嘴、把、盖等皆须仔细考究。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的成型过程中,必须交代得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代清楚。

纹,即紫砂壶的装饰,包括题名、印款、刻画等。鉴赏紫砂壶的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一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及印款。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功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功,即紫砂壶的实用功能,是指紫砂壶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表现。比如说,壶的容量大小是否合适,壶嘴的出水、断水是否干脆,壶把拿捏是否方便等。现如今,紫砂壶层出不穷,一些紫砂壶的制作者过于追求造型的优美华丽,而忽视壶本身的实用功能,于是就会出现壶器中看不中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追求紫砂壶的艺术美时,更要注重对实用功能的把握。

火,即紫砂壶的烧成质量。用火焙烧是紫砂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在火候的把握上要尤其注意,过高或过低必然会影响紫砂壶的烧成质量。所以,在赏鉴紫砂壶时,可以从紫砂壶的胎质、表面的颜色和器表肌理效果等方面来对“火”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