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器珍赏(“闻香识好茶”系列)
- 慢生活工坊
- 4520字
- 2021-01-29 18:44:40
瓷器茶具
中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就逐渐代替了陶质茶具,成为社会饮茶用具的主流。瓷器茶具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等。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景德镇所生产的青花瓷等,皆名扬天下。
瓷器茶具的发展
中国的瓷器发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那时的人们饮茶主要用陶土器,瓷器很少且很粗糙。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但由于生产不足,价格昂贵,因此用作茶具的很少。隋唐时期,茶业兴盛,青瓷、白瓷两大单色釉瓷系已经形成,人们饮茶已经开始较多地使用青瓷茶具和白瓷茶具。宋代饮茶和斗茶之风盛行,五大名窑的瓷器生产也超越了以前所有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瓷器茶具饮茶。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使当时人们的瓷器茶具更加丰富,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瓷器茶具的特点
从外观上看,瓷器茶具造型美观独特、装饰精致小巧、釉色丰富绚烂,观赏性佳。
从泡茶效果看,瓷器无吸水性,用瓷器茶具泡茶可以很好地保留茶的色、香、味。
从材质上看,瓷器具有一定的保温性,不烫手,也不容易炸裂。
从茶水色彩上看,由于瓷器色彩丰富,因此可以很好地反映茶水的色泽。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选购
瓷器茶具在我国的饮茶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历代人们最为喜欢的茶具之一。目前,
随着陶瓷工艺的进步,瓷器的造型和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市场上也是正品、伪品、优品、劣品并存,因此,瓷器茶具的选购也尤为重要。
首先,在选择瓷器茶具时,应观察瓷器茶具的釉色。对于素净的纯色瓷器,在选购时应观察瓷器釉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没有斑点、落渣、缩釉等缺点;对于彩瓷茶具,选购时应看釉色是否均匀,色彩是否和谐,花纹的线条是否连贯;如果需要选购整套瓷器茶具,首先应该仔细观察每一件瓷器,然后还要观察整套茶具的釉色、花纹、光泽度是否协调一致,并把整套茶具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看整体是否周正平稳。
其次,在选购瓷器茶具时,应听敲击茶具发出的声音。方法是用中指和食指的指尖轻轻敲击茶具表面,如果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则说明该瓷器茶具瓷化程度好并且没有损伤;如果声音沉闷沙哑,则为质量较差的茶具。
最后,在选购瓷器茶具时,要抚摸茶具表面。质量好的瓷器茶具釉面光滑不涩,用手摸上去柔滑细腻。
通过这三个方面,基本上可以断定瓷器茶具的优劣。而对于瓷器茶具的器形和纹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瓷器茶具的养护
瓷器茶具是人们在日常冲泡中最常使用的茶具,其手感细腻、色彩斑斓、造型多变,一直很受欢迎。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对瓷器茶具加以养护。瓷器茶具的保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瓷器属于易碎品,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不必要的碰撞。
第二,在清洗瓷器茶具时,宜使用材质柔软细腻的清洗布而不能用材质粗糙的清洗布。这是因为材质粗糙的清洗布有可能对瓷器光滑的表面造成损伤。另外,最好不要使用水温超过80℃的水来清洗瓷器茶具,以免对瓷器外表产生影响。可以用柔软的清洁布蘸醋擦拭,或用干净的软毛牙刷蘸醋、盐混合成的溶液轻拭即可。
第三,除了一些特殊的瓷器茶具之外,一般的瓷器茶具皆不适宜放入微波炉或者消毒洗碗机中,因为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瓷器茶具的破裂。
第四,在使用瓷器茶具冲泡时,不能将瓷器茶具直接放在火上加热,瓷器茶具特殊的材质决定了其不耐火烧。也不能将刚泡过茶的热杯直接浸入冷水中,温度的骤变容易损伤瓷器。
瓷器茶具的分类
一、青瓷茶具
青瓷可简单地理解为施青釉的瓷器,它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类,东汉时期,已能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经过从晋到唐的发展,到宋代,青瓷的发展已达到鼎盛期。当时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远销欧洲市场,名气斐然。明代,青瓷茶具质地更为细腻,造型更加独特典雅,釉色青翠。现代工艺制作的青瓷也很受欢迎。青瓷适合冲泡绿茶。
二、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全国制瓷业发展兴盛,茶具在此基础上也有了较大发展。唐代在继续发展青瓷的同时,白瓷的发展也很迅速。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窑等都生产白瓷茶具。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到了元代,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就已远销国外。
三、黑瓷茶具
宋代,茶业不断发展,斗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宋人斗茶,茶色以“纯白”为佳,盏水以无痕为上,用黑瓷茶具盛装最容易分辨。因此,宋代不流行青瓷和白瓷茶具,而最流行始于唐代后期的黑瓷茶具。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是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元代一直沿用宋代的黑瓷茶具。到了明清时期,斗茶不再时兴,黑瓷茶具也开始衰微。
四、彩瓷茶具
中国的彩瓷茶具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且品种很多,包括青花瓷、斗彩、珐琅彩、五彩、粉彩等,其中青花瓷最具人气。青花瓷属于釉下彩,而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等则属于釉上彩。在明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在我国最为出色。到了现代,景德镇的青花瓷继承历代优秀传统,开发了更多样的品种,在展品瓷器、礼品瓷器等内外销商品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彩瓷茶具分类
釉上彩茶具
珐琅彩茶具
青花瓷茶具
1.釉上彩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2.釉下彩
釉下彩又称“窑彩”,是指在素坯上进行彩绘,后施以透明釉或其他浅色釉,再以高温烧制而成。
彩瓷茶具品种
1.青花瓷
青花瓷又叫白地青花瓷,简称为青花,是指用钴矿为原料,在坯体上纹饰,经过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属于釉下彩瓷。青花瓷品种繁多,历史悠久,以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最为著名,远销海内外。
2.斗彩
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创制于明成化时期。斗彩是在高温下烧成的釉下彩青花瓷上,用颜料进行二次描绘,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空白的地方,再次用低温烧制而成。斗彩色彩绚丽、图案丰富、装饰性强。
3.珐琅彩
珐琅彩指的是瓷胎画珐琅,是将画珐琅的技法用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器。它是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其胎壁极薄、结合紧密,色泽艳丽、画工精致。因制作珐琅彩在画工、用料、施釉、烧制等工艺上技术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在清代以后很难再见到了。
4.五彩
五彩是釉上彩的一种,其所指的是在瓷器釉面上施加多种颜色的彩,而非五种颜色的瓷器,也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主要以红、黄、蓝、黑、绿为主要颜色,别具一格。
瓷器茶具之五大名窑
中国的瓷器发展到宋代,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已经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其中以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最为有名。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所制造的瓷器茶具,无论是造型、色彩,还是质地、装饰,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水平,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瓷器茶具
官窑茶具
官窑位于今浙江杭州。其烧制的瓷器茶具釉色以粉青为主,线条挺括,造型端庄典雅。
哥窑茶具
哥窑旧窑址尚未找到,其以纹片著称,烧制的茶器胎骨较厚、胎质紧密,釉色主要有月白、灰色、米黄等。
汝窑茶具
汝窑古属于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其烧制的瓷器茶具胎质细腻、施釉肥厚、釉色湿润,色泽以天青、月白为主。
定窑茶具
定窑窑址位于今河北曲阳,其烧制的瓷器茶具主要以白釉为主。生产的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呈牙白色或乳白色。
钧瑶茶具
钧瑶位于河南武县,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瓷窑。其烧制的瓷器胎质紧密,造型古朴文雅,色彩自然。
我国主要的瓷器产地
中国的瓷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瓷器茶具种类丰富,产地遍布全国,有名的生产地也很多,其中有三处最为著名。
一、景德镇——瓷都、制瓷中心
提起中国的瓷器,人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瓷都景德镇。景德镇和制瓷业几乎同时出现。
在北宋景德元年,当时的皇帝宋真宗下旨在昌南镇办御窑,同时将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这一时期,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地光润,青白相间,并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景德镇是宋代青白盏茶具的主要产地,代表了宋代瓷器的最高水平。
元代,景德镇已经开始烧制青花瓷。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茶具淡雅滋润,在国内和国外都很受欢迎。
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的制瓷中心。不仅青花瓷茶具和白瓷茶具很盛行,而且还出现了造型小巧、质地细腻、色彩艳丽的各种彩瓷。
清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又有了新发展。康熙年间创造了珐琅彩和粉彩。雍正时期,珐琅彩茶具已达到了只见釉层、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将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华民国时期的陶瓷企业和作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1958年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高级陶瓷人才的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及陶瓷科研教育中心。
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茶具
景德镇向来很重视瓷釉色彩。我国瓷器用色釉装饰大约起源于商代,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即唐三彩。宋代,色釉的颜色更多,有影青、粉青、定红、紫钧、黑釉等釉色。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的瓷窑已有三百多座,颜色釉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在继承先前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钧红、祭红、郎窑红等名贵色釉,造诣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现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了多种业已失传的颜色釉,有些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
二、福建德化瓷
德化是中国近代三大瓷都之一,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德化瓷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唐宋时期开始慢慢兴起,明清时达到了鼎盛期。德化瓷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为中国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唐宋时期,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龙泉的青瓷茶具由泉州对外出口,对德化烧瓷影响很大。宋代时,德化已经能够生产精细的白瓷。
明代,德化窑的白瓷胎骨致密、透光度好,光泽明亮,乳白如脂,已经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佼佼者。当时的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
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在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光彩。
三、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起源于南朝,当时的人们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这一时期,龙泉窑业规模不大,操作简单,制作也相当粗糙。北宋时期,龙泉窑业的发展已粗具规模,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
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南宋时期,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北方汝窑、定窑等相继衰落,而地处南方的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
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龙泉青瓷逐渐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龙泉青瓷才获得新生。
德化生产的瓷器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