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本书内容和框架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深入探讨预设的性质,给预设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语义预设”这一概念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好解释预设的语境依赖性和可取消性,不能很好地解决预设投射性问题等。更主要的是,语义预设是用真值关系来定义的,通过全面考察,我们发现,预设和句子的真值没有直接的联系,比如预设失败未必一定带来句子真值空缺,预设的“否定检验法”在很多情况下是失效的,这些都否定了语义预设概念的可行性,表明应将预设放入动态的语境中,联系语用因素来研究。
但是,把预设作为一种背景知识和交际的适宜性条件,又使得预设的定义过于宽泛。比如,当说话人说出“请关上门”这句话,实际上存在一系列的现实条件必须满足:门开着,说话人希望关上门,听话人有能力关上门,说话人有资格使听话人关门。如果缺乏任何一项条件(比如说话人地位在听话人之下),这句话都会缺乏“适宜性”,假如这样,把预设看作使一句话具有社会合适性所需的条件,“预设”的意义就会很宽泛、很庞杂,而定义如果太宽泛,“预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如何对“适宜性条件”的说法加以合理修正和限制,给出一个合适的预设定义,是本文要讨论和解决的。
第二,探讨什么是预设触发语以及汉语的预设触发语是如何触发句子的预设的,考察汉语中有哪些词汇项、结构能触发预设。
汉语的动词,除了有关预设论著中经常提到的叙实动词、含义动词、状态变化动词、评判动词外,其他类别也能触发预设,这些动词是前人很少提及的,如影响类动词(包括“干扰、干涉、扰乱、耽误、影响”等)、揭露类动词(包括“揭露、揭发、控诉”等)、消除类动词(包括“摆脱、撤销、取消、丧失、卖、漏、消除、切除、拆除、拆、褪、丢、掉、抛弃”等)、行为反应类动词(“抵抗、阻挡、抗议、反抗、躲避”等)。例如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能够触发预设:
<5>昨天我们没有扰乱他们比赛。触发预设“昨天他们进行比赛了”。
<6>不少人揭露商家暗中欺骗客户。 触发预设“商家暗中欺骗客户”。
<7>他们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触发预设“他们之间原来存在隔阂”。
<8>公司员工正在抗议公司降低工资。 触发预设“公司降低了员工工资”。
汉语很多副词可以触发预设,如“还、又、再、甚至”等;汉语连词也能触发预设,如“既然、之所以”能触发事实预设,“宁可A,(也不B)”、“即使、即便、纵使、就算”也都能触发特定预设;汉语一些特定结构或格式,如“是……V的N”也能触发预设。
第三,研究某些预设触发语的语义特点,从预设的角度解释汉语句法、语义现象。
从预设的角度来研究词语意义和功能,是一种新的视角,正如本书1.2节所示,汉语很多语言事实可以联系预设来进行解释,并且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如“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不能换成“偷鸡不成但是蚀把米”,就是因为“反倒”触发预设“说话人有一个与实际情况相反的预期存在”,所以整个句子既有转折义又暗含递进义,而用“但是”表现不出转折兼递进的语义。
这三部分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每一个部分都是以前一部分的探讨为基础的。预设的性质讨论是基础,明确了预设的性质和定义,才能界定预设的触发语,界定了触发语,才能找出汉语有哪些成分可触发预设,然后才能对某些触发语的功能细致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