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 谢斯
- 1036字
- 2020-12-01 14:01:24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高校教学成果的转化或社会化研究较少。姚利民等人对高校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和推广应分为应用策略与推广策略,前者主要包括教学研究成果自我完善和自我应用,后者包括教学研究成果公开、教学交流、教学示范、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学指导;徐语瞳等人对民办高校的教学研究成果的意义与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策略包括以期刊、网络、申报教学成果奖等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成果公开,以会议、讲座等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向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成果示范;陈婷对高校教学成果的形成与运作进行了研究,提出高校成功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必须科学理解教学成果内涵,注重教学成果的开发管理,建立一支懂业务、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学成果管理程序;谢书培等人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对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体系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要进一步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推行“依法治项”,要进一步加强立项审批、过程管理和成果的鉴定与推广,要进一步加强跨校与跨领域合作。
国外对高校教学成果的社会化研究主要是从校企合作研究的角度来进行的。国外的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活动最早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依靠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以及制造业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德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这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国外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机机制、合作模式和细节的关注三个方面。在动机机制和合作模式研究方面,学者们对现有的校企合作中的学校方和企业方的合作动机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在细节的关注方面,主要研究了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参与企业的影响,包括对企业的利润和生产能力的影响以及校企合作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的不同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对高校教学成果的推广研究较少,且主要局限于优秀教学成果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接受专家、学者和学校师生的评价与建议,在学校内部实现内循环式提高,但没有走出“象牙塔”,没有接触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无法实现外循环,无法从社会和市场发展中获得新鲜“血液”和“养分”,无法实现教学成果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互动研究,对校企合作的动机、模式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而对于高校教学成果面向社会及其与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的互动发展的研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