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霑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杨炯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注释】

①赵州:州名,治所在今河北赵县。李峤(qiáo)实为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

②监察御史:官名,职掌为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职衔,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遂有此称。同,官员任命类别之一,魏晋以后有仪同三司之制,谓加其仪制同于三司,唐贞观中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其后为真宰相者必加此衔。

④庐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别驾:官名,是州刺史的佐官,刺史巡视辖境时,其别乘驿车随行,故称别驾,也称别驾从事。唐代别驾,秩高俸厚,无具体职务,后远州别驾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

⑤属(zhǔ)缀:指写作。

⑥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以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得名。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奔四川之事。

⑦花萼楼:又名花萼相辉楼,取《诗经·小雅·常棣》中“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之意,在唐代长安兴庆宫内,为唐玄宗所建,他常在此与诸兄弟宴饮行乐。

⑧水调:水调歌的省称,即歇指调,燕乐二十八调的七商之一,唐宋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曲调。

⑨“山川满目泪霑衣”以下几句:诗意谓满眼的山川让人泪落沾湿衣服,是因为想到荣华富贵能够持续多久呢?难道看不见如今的汾水上,只有秋雁还在年年南飞。意即汾水上荣华富贵过的人,都已烟消云散。汾水,水名,即今山西汾河。

⑩单题诗:以一字为题,每题咏一物的诗,或即张说夸赞李峤“新诗贯宇宙”的“新诗”,如《兔》《凤》《银》等。据学者考证,单题诗即《杂咏诗》,非十二卷,仅二卷,辛文房误。

⑪张方:疑即张庭芳,撰有《故中书令郑国公李峤杂咏百二十首序》,除为李峤《杂咏诗》作注外,亦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今佚。

【译文】

李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岁通习五经,二十岁考中进士,累积升迁为监察御史。武则天时期,官至宰相。后因罪被贬为庐州别驾,去世。李峤富有才华情思,有所著作,人们就传诵讽咏。唐玄宗将逃往蜀中,登上花萼楼,让楼前善弹《水调》的人演奏歌曲,歌词唱道:“山川满目泪霑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唐玄宗感到凄惨悲怆,很久才回头对侍奉的人说:“谁写的歌词?”侍者回答说:“是过去的宰相李峤的作品啊。”唐玄宗说:“名副其实的才子!”没等歌曲唱完就离开了。李峤前与王勃、杨炯相接,中间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年他们都过世了,李峤成为文坛耆宿,学文章的人都效法他。现有文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之作注释,流传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