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感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而是更需要培养学生认知自我、调控自我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青年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做好积淀和准备,而这些都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参与和应用。

一般而言,人的心理活动大体分为认识、感情和意志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无论人的认识还是行动都是在情感的驱动下完成的。人的情感不仅能坚定一个人的意志,也能调节一个人的行为。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说服是通过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是在痛苦或欢乐中,在爱与恨的被动中作出不同决定的。”[3]大学阶段是形成良好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人格的发展,道德是核心,道德的基础又以情感培养为关键。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4]由此可见,良好的情感素质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和塑造教育,是实施教育的关键工程,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铸造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学生如果对课程没有感情、兴趣,就不可能形成乐观、探索的学习精神,更不可能真正深入到知识里面,从而灵活、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的融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究报告中提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5]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情感融入无疑对其履行教师职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目的而言,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想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真正的美德,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升,而且要加强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认同,唤起学生在道德情感方面的需要。只有引导、服务,着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才能真正走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时代。通过情感教育所唤起的道德情感一般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稳定性。情感是人持续对客观事物长期认知和理解所形成的极其特殊的感情以及与此关联的深刻记忆,一经形成很难改变或消失。其二,社会性。情感背后所显露的内容往往能够拓展到社会意义的层面,而且能够给予合理的价值诠释。其三,体验性。情感在这里侧重的是对事物理性理解基础上的“感”,而非普通认知层面上的“情”。无论这些“感”是私欲还是公益,无论这些“感”是丑陋或是良善,都是构成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石。尤其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唤醒学生积极情感和表露其内心世界,是其教育的目的所在。思政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其需要启蒙人的主体意识并建构人的个性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真、善、美。

从教学设计而言,情感教育以其特有的内在性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任何没有或缺乏真情实感的言语和行为,都唤起不了其他人的内在情感参与。因此,思政课的教学首先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度重视情感教育,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通过情感体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进人的现实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所倡导的价值,而且体验、力行这些价值,最终落实到自身的主动行为。把情感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教学设计中不仅需要注意诱发、激励学生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而且要把情感培养视为教育的归宿之一。也就是说,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情感交流,去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彼此尊重和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唤起其主动教育的积极性,将正确的认知转化成内在的主动自觉。

从教学参与而言,情感教育以其体验性支撑着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所倡导的教育要关照人的内在情感,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验乐趣与困难,感受幸福与困苦,积极去实现人生的规划,从而走向一个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教育境遇。情感是人的自然禀赋,培养人的理性情感是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真正的情感教育就是在人的生活境遇当中,引导人以积极的感情去感知客观世界中千丝万缕的关系,以理性的思维去分辨人类社会中善恶美丑的性状,以博大的挚爱去诠释生命成长中的意义。教育关照情感,其实质是在丰富的人生体验中实现人的自我理解、构筑人的情感世界、形成人的完整发展和创造人的公共生活。这是情感教育安身立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