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仁政的效用

原文

(孟子)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齐宣王)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邹(zōu):诸侯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战国时非常弱小的诸侯国,后被楚国吞灭。楚:诸侯国名,战国时范围包括今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大部、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西、浙江、江苏、山东等省部分地区,疆域广阔,势强浩大。②孰:谁,哪一个。③然则:这样的话,那么。固:本来,当然。敌:对抗。④寡:指人数少的一方。众:指人数众多的一方。弱:指实力孱弱的一方。强:指实力强大的一方。⑤海内:四海之内,这里指天下。古代认为中国四面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方:见方。方千里:指每边长是千里。按:《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这是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说法。⑥集:会集。这是说对不规则的领土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来计算其面积。⑦服:使降服。何以:用什么,怎么。异:分开,区别。⑧盖(hé):通“盍”,何不。亦:语气副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反其本:返回到根本上来。本:指实行仁政。⑨发政:发布政令。施仁:推行仁政。⑩仕者:做官的人。朝:朝廷。按:这句是说要让天下有志于从政的人都愿意给宣王做臣子,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⑪耕者:种田的人。⑫商贾(gǔ):商人。按:古有行商坐贾之说,即流动贩卖者称商,囤货开店的叫贾。泛指则没有区别。⑬行旅:指外出旅行的人。涂:道路。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途”。⑭疾:憎恨。赴:赶往(某地)。按:“赴”表示赶往之义,通常带有急切、迫切的情态特征。愬(sù):同“诉”,诉说。⑮其:代词,那。这里带有篇章连接的功能。若是:像这样子。⑯御:抵御。

译文

孟子说:“邹国人与楚国人打仗,大王认为哪一方获胜呢?”宣王说:“楚国人获胜。”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当然不能与大国相对抗,人少的当然不能与人多的相对抗,实力孱弱的当然不能跟强大的相对抗。天下的土地,千里见方的有九块,齐国只占有其中的一块。用九分之一的力量来使九分之八的敌国降服,这跟邹国与楚国相抗衡有什么区别呢?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现在大王您发布政令,推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希望站在大王的朝廷之上,种田的人都希望在大王的田野里耕作,商人都愿意把财物储存到大王的集市上,外出旅行的人都愿意行走在大王的道路上,天下痛恨自己君主的人都愿意跑来向大王诉说。那要是像这样的话,谁能够抵挡呢?”

解说

孟子承认,在国与国之间的对抗中,一切都必须靠实力说话。问题在于如何获得强大的实力?孟子举出的三个方面:疆域大小、人口多寡和国家实力强弱,确实是当时各诸侯国君王考虑的核心问题,不过他们都更倾向于采用武力开疆拓土,掠夺人口和财富,从而增加自身的实力。从孟子“举斯心加诸彼”的思想出发,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与想达到的目标背道而驰。

孟子论证了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齐宣王企图用武力称霸诸侯是不现实的,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孟子相信,武力征服,即便在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之后得逞于一时,但被兼并的国家和被掳掠的百姓不会甘心,总会伺机反抗。如此将导致干戈不休,战祸延绵。两千多年的历史事实,印证了孟子的观点。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宣王的雄心壮志呢?孟子又把话题拉回到王道上来,指出实行王道就可以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孟子描绘了实行仁政之后将会产生的效果:

实行仁政,从而使齐国成为政治清明、社会公正、国泰民安的乐土。这样首先就会吸引其他诸侯国的优秀人才前来投奔效力。

其次,百姓也将纷至沓来,安居乐业,齐国又何愁人力资源稀少呢?如此就根本不需要通过血腥的军事手段争夺人口。试想,那些被掳掠而来的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百姓,内心又怎能不对发动战争的君王充满怨恨和敌意呢?

再次,一个施行仁政的国度,拥有远超别国的优越的社会环境和公平稳定的商业秩序,必然能吸引商人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创造出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

更多的游客被吸引到齐国,这些人有观光者,有求学者,也有寻求仕途或其他方面的发展机会的人。在亲身体验了齐国的安定强盛之后,他们有的会留下来,有的会成为活广告,让普天下的人都知道齐国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强国,是人间乐土。

甚至在本国受到迫害虐待的人们,也都跑到齐国向宣王倾诉他们的不幸,控告他们的君王。因为他们都相信,宣王能够给他们带来正义。

如此美妙的前景,又怎能不让宣王内心里充满渴望和向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