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泸州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实践

泸州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置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对组织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社科研究工作、社科普及工作、社科阵地建设、激励机制建设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结合泸州实际,开展了一些特色工作,为更好地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组织机构建设

1.在省辖泸州市社会科学事业起步阶段,高规格配备社科联领导班子

省辖泸州市设立的第二年,泸州就成立了市社科联筹备组。筹备组由12位成员组成,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1989年8月3日,泸州市社科联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泸州市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市委宣传部部长当选为主席。1994年11月,泸州市社科联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泸州市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市委副书记当选为主席。

2.积极推进高校社科联建设

2011年5月27日,全市高校社科联组织建设座谈会召开。泸州医学院就高校社科联组织建设作了经验交流。市内大中专院校参会人员围绕《中共泸州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就高校社科联组织建设谈了体会和打算。会议提出了泸州市高校社科联建设的目标,要求高校社科联实现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三落实”。至2012年,在泸高校社科联相继成立。

3.积极推进区县社科联建设

2004年,中央、省委、市委先后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市社科联在大力抓好贯彻落实和宣传的同时,会同市委宣传部深入区县,积极与区县党委进行协调,加快区县社科联建设的筹备工作,第二年,各区县社科联相继成立。2012年,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区县社科联建设“机构落实、编制落实”的有关要求。7个区县先后落实了社科联领导职数和工作人员编制,组织机构建设得到极大加强。上级社科联组织的工作交流会和培训会,凡区县能够参加的,泸州都积极派员参加。区县社科联组织和个人多次被评选为全省、全国先进。

4.积极探索乡镇(街道)社科联建设

2016年,按照“有牌子、有班子、有章程、有制度、有办公场地、有办公设备、有工作人员、有工作计划、有工作总结”的标准,泸州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乡镇(街道)社科联48个,指导其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工作重点。2017年,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下发《关于对基层社科联组织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并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带队,市社科联主席参加,对各区县的乡镇(街道)社科联建设进行了调研督查、专项指导。2017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建立了社科联。依托市级宣传文化系统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街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制度,37名县级领导每季度深入联系乡镇(街道)调研指导社科联工作1次以上。2018年,市社科联印发《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科联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在叙永县摩尼镇召开了泸州市乡镇(街道)社科联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

5.对区县社科联实行目标管理

为规范对区县社科联的管理,全面提升区县社科联的工作水平,市社科联对区县社科联实行了目标管理,从社科研究、科普活动、社科刊物、科普讲座、社科信息等方面明确工作要求,年初下达目标任务,半年进行跟踪督查,年终进行目标考核和表彰奖励。各区县社科联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市社科联还组织召开“区县社科联工作交流会”“社科理论骨干培训会”等,加强工作交流与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社科联的工作能力。

6.加强泸州市社科联机关自身建设

市社科联以建设“社科工作者之家”为目标,通过完善机关管理制度,改善机关硬件、软件设施等,严格机关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2011年3月30日,召开“泸州市社科界2011年新春联谊会”,以“和谐·奋进”为主题,全面回顾总结了近几年来全市社科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社科工作特别是酒城讲坛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全市社科工作者寄予了新的希望。联谊会上,市内各高校、有关部门、酒城讲坛讲师和相关社科工作者,联手推出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歌舞曲艺演出。2016年修改完善市社科联《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汇编》,建立“泸州市社科联主席办公会制度”,加强市社科联专兼职主席的沟通与交流。2017年,建立兼职副主席联系学会、联系基层制度,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好事。

(二)人才队伍建设

1.规范学会管理,壮大社科力量

一是制定和修改完善《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团体会员年度检查办法》并严格执行。市社科联每年对市级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年检,增进对社科联所属团体会员组织情况和活动情况的了解,从而较好地推动了学会规范化建设。二是制定和实行《泸州市社科联资助学会活动管理办法》,对开展活动有积极性,但是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开展学术活动有困难的学会,力所能及地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加强调研指导。市社科联每年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和组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会工作开展情况,每年以年会、换届工作会、检查工作等形式,深入学会指导工作。通过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制定了《关于将市级社科学会分类分组开展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分组原则、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组织程序、保障措施等,指导市级社科学会分为三类开展活动。四是促进学会交流。每季度召开学会工作交流会,增进学会间的了解。2011年6月28日,组织召开了“加强和改进学会工作,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工作座谈会。各社科学会负责人代表围绕加强改进学会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

2.强化能力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一是培训理论社科骨干。泸州市社科联先后在四川省委党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等举办理论社科骨干培训班,培训理论社科骨干500余人次。在2009年3月的理论社科骨干培训会上,省社科联领导莅临泸州作了《牢记责任 肩负使命 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努力》的精彩报告。2017年,泸州市社科联组织全市社科理论界40余人到广东省东莞市社科联考察学习了沿海地区发展经验。二是培训社科课题研究骨干。市社科联除通过召开课题立项座谈会、培训会的形式,对立项课题的负责人进行常规指导和培训外,还举办立项课题专项培训,邀请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授,为全市社科工作者就课题规划、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共通性、典型性问题,以及课题结项、立项的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指导。

3.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研究水平

一是围绕重大历史事件或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展学术交流。通过研讨会、座谈会、专题报告等形式,研究历史事件的影响和经验,研究革命领袖的生平、思想等。二是围绕中央、省、市发展战略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凝聚了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在泸州市开展的“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市社科联会同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社科理论界 ‘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专题研讨活动”,围绕“站在新起点谋求大发展;泸州在中国崛起和四川发展中如何定位;当前泸州改革发展的机遇风险挑战;泸州发展的疼点与难点;社科界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泸州发展做贡献”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讨论成果上报市委,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泸开展交流活动。毛主席的外孙、朱总司令的外孙、周恩来总理的侄子、陈毅元帅的儿子等红军后代和北京大学、国防大学的教授都曾莅泸参加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研讨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也曾莅泸参加相关学术交流。

(三)社科研究工作

1.加强社科规划课题管理

一是规范课题申报、立项和结项工作。1992年开始,市社科联每年初发出申报当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的通知,并附课题指南。在广泛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评审,确定拟立项课题。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发文,正式作为当年立项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年终收到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后,组织专家学者评审,达到质量要求的准予结项。1996年,市社科联制发《泸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市社科联制发《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中期管理、结项鉴定,突出了课题评审的公平公正。二是设置重大招标课题、委托研究课题、市级研究课题和区县课题。2009年,为规范立项课题管理,市社科联针对重大招标课题制定了《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招标实施办法》。招标课题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确定,或者由市社科联与有关部门共同商议确定,面向全市公开招标,经过严格评审确定中标课题。同时,根据中央、省、市的有关要求,确定相关调研课题为委托研究课题,并组织开展市级课题和区县课题的申报。三是组织培训立项课题负责人。2009年,市社科联邀请专家作了“如何做好社科立项课题研究”的专题培训讲座,市社科联负责人结合修订后实施的《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08年社科研究结项课题代表就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四是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社科规划项目。深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指南,结合泸州实际,通过专家合作、高校合作、部门合作、高校与部门合作等方式组织重点攻关。2008年,泸州医学院申报的《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以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获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实现了泸州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零的突破。

2.抓好社科规划课题研究

一是发布重点社科课题研究指南,引导社科工作者把注意力和研究方向转移到服务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上。市社科联每年的社科研究课题规划,主要围绕中央、省、市工作的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二是强化督导。通过课题年中检查的形式,了解成果进度,监督成果质量。对重大研究课题,市社科联与市委宣传部共同召开牵头研究单位动员会,定期通报课题研究推进情况。三是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确定的重大课题和涉及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课题,由在泸高校和有关政府部门联合组成课题组,进行集中攻关、重点研究。2007年,市社科联组织全市3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企业调研、撰写论文并形成成果集,其中很多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采纳。

3.助推社科研究成果转化

一是创办《重要成果专报》,把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围绕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呈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重要成果专报》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得到市领导的批示,许多成果得到了转化。二是编印出版《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选编》《重点课题成果选编》《获奖成果选编》等(见图4),免费赠送给各级各单位,增强优秀社科成果推广力度。三是召开优秀社科成果转化对接会。2013年6月26日,组织召开了泸州市2013年社科成果应用转化对接会,重点将2013年结项的《泸州市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与研究》等14项优秀成果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对接,由专家现场推介成果,相关部门提出了转化意见。2014年,《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千亿白酒产业的研究》等14项优秀成果也成功实现对接转化。四是把时效性强、应用性强的成果放到报刊网站上宣传。

图4 泸州市社科联选编的部分社科成果

(四)社科普及工作

1.加强重大政策宣传宣讲

一是组织学习。市社科联始终把学习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党的重要会议精神作为社科工作的首要任务,组织社科工作者和各学术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仅2018年,就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多次组织社科界的专题学习。二是组织研讨。先后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讨论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论坛”“六个为什么研讨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建党90周年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等,起到了凝聚广大社科工作者思想共识的积极作用。三是组织宣讲。每逢中央、省、市重要会议召开、重要精神传达,市社科联都及时组织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入区县乡镇、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宣讲,推动党的重大理论和重要精神的学习贯彻。

2.创建巩固社科普及基地

一是打造社科普及品牌项目。市社科联与市委宣传部共同创办了酒城讲坛。酒城讲坛创办以来,在向广大市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知识、传播文明,促进市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深受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喜爱,也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二是抓好社科普及基地“建管用”。开展了市级社科普及基地申报认定工作,经过组织申报、现场考察和专家审定,建立了一批市级社科普及基地。通过组织申报,省社科联现场考察,省上集中评审,确定了一批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按照“竞争入选、动态管理、末位淘汰、以评促建”的原则,推动建立了区县级社科普及基地。制定并修订完善《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社科普及基地管理办法》,建立社科普及项目扶持机制,组织基地申报大型社科普及活动。对市级社科普及基地进行了集中评估。三是办好天府人文讲坛。严格按照省社科联关于举办天府人文讲坛的相关要求,提供讲师及选题给各区县作邀请参考,并对天府人文讲坛会场布置提出了标准化要求,明确了讲师、人数、信息等具体规定。各县区讲坛秉承“传承中华文明、服务社会大众”的根本理念,扎实开展相关工作。

3.组织参与社科普及活动

市社科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组织学会、协会、研究会、区县社科联参加全市的“三下乡”、三月“科普之春”活动月、五月“科技活动周”集中行动。此外,市社科联还利用城市人口集中的特点,采用专题报告、科普讲座等形式,在城区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人文社科知识。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市社科联立即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科普宣传暨赈灾募捐活动”,帮助广大群众及时、有效地了解地震和灾后卫生、生活的科学知识,提高了灾害自救意识和能力。泸县组织开展原创科普歌曲《光荣的科普人》创作及传唱活动,在7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镇科协、企业科协、学会、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的科普工作者中进行传唱。

4.拓展用好社科普及载体

一是编辑出版《泸州社会科学》科普专刊。2004年,市社科联创办了《泸州社会科学》(科普版),登载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政治理论常识、新理论、新观点、文化精品、文史知识、法律知识以及泸州市情,免费赠阅全市的区县、机关、街道、乡镇、学校。二是办好泸州社科网上的“科普之窗”专栏,及时跟踪社会热点,加强对食品安全卫生、健康养老、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解读,报道各区县、各学会、各高校开展科普活动的消息。三是根据各年度工作重点组织编写社科普及读物。“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市社科联编辑出版的《心系汶川,众志成城,泸州警民在行动》科普读物,支援了灾区建设,弘扬了抗震救灾精神。

(五)社科阵地建设

1.做好《泸州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工作

市社科联克服办刊经费短缺、编辑人员不足等困难,努力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辛勤笔耕的园地。2002年和2008年,《泸州社会科学》做了两次改版创新,封面得到改进、印刷质量得到改善、稿件水平得到提高,编排校对更加严谨,刊物影响力不断增强。

2.建好用好“泸州社会科学网”

2008年,“泸州社会科学网”建成运行,开辟了组织机构、酒城讲坛、社科评奖、专家学者等栏目,全面宣传发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相关信息;开通了社科信箱、网上调查,听取广大社科工作者和群众对社科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大家参与社会科学工作、了解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条件。2014年,“泸州社会科学网”得到升级改造,栏目设置进一步优化,网站内容及时做了更新。

3.发挥《社联通讯》和“学习微团队”的作用

改版《社联通讯》,更名为《泸州社科快讯》,通过它及时发布社科工作信息、交流社科工作经验,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有关精神和工作信息等及时编发给有关领导和部门,指导基层社科工作。2016年,市社科联联合市委宣传部组建“学习微团队”,组织社科理论工作者撰写解读评论文章,在《泸州日报》理论专版发表。

4.推动高校社科联、区县社科联和有条件的团体会员办好用好社科刊物、社科网站

长江经济研究院2018年创办院刊《开发视界》(季刊),辟有栏目7个,集中报道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正能量资讯和对策建议。研究院网站建设初具规模,2019年5月上线运行。纳溪区办有《纳溪社会科学》,叙永县办有《永宁论坛》,龙马潭区办有《龙马论坛》,古蔺县办有《古蔺社科》,合江县办有《合江社会科学》,泸县办有《龙城社科》,其办刊经费纳入了区县财政预算。2018年,市社科联要求各社科普及基地都建立社科普及网站。

(六)激励机制建设

1.建立健全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机制

1990年,市社科联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要求开展泸州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奖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经过理事会讨论决定,制定了《泸州市第一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选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评奖领导小组,首次开展了泸州市优秀社科成果的评奖工作。

泸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有两大特点:第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991年,市委、市政府以市委办、市府办“泸委办〔1991〕60号文件”批转了市社科联报送的《关于加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的意见》。2002年,市委办出台泸委办发〔2002〕2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意见》。2013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参加泸州市第十二次社科评奖颁奖大会,会议按照奖金金额比上届增加25%的标准进行了颁奖,发出奖金35万元。2017年,通过积极争取,《泸州市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办法》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出台,进一步推动了社科评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该评选办法对奖金额度、奖项等进行了明确,奖金总额由28万元提高到67万元,单项奖金均实现了翻番。第二,评选公正,结果权威。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评奖委员会。整个评奖工作都在评奖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制定并修改完善《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让评奖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评奖工作按照组织申报、初评推荐、学科组评审、专家组复审、评奖委员会终审、媒体公示、市政府审批等环节,严格打表,规范运行。整个评奖过程公开、公正、公平,能评出水平,评出导向,评出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

各区县也开展了社科评奖工作。合江县在结合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办法的基础上,由县政府出台《合江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鼓励社科研究创新,重点奖励社会科学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并将奖励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列支,确保奖励资金落实到位。

2.建立对区县社科联的目标考核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

为规范对区县社科联的管理,全面提升区县社科联的工作水平,市社科联对区县社科联实行了目标管理,从社科研究、科普活动、社科刊物、科普讲座、社科信息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年初下达目标任务,年中进行跟踪督查,年终进行目标考核和表彰奖励。2008年,市社科联提出了区县社科联建设“123456”的工作思路,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年终考核,各区县社科联都对照目标任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有的区县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市社科联根据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表彰奖励了目标考核先进社科联、学术研究先进社科联、规划评奖先进社科联和信息工作先进社科联。

3.建立健全信息工作激励机制

市社科联把信息工作纳入区县社科联目标考核内容,通过目标考核、先进评选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级社科组织强化信息报送,提高信息质量。2007年,报送信息60多条,其中省社科联《社科界信息》采用11条、《四川社科在线》采用信息25条、《四川社科界》采用11条,市委办公室采用信息和建议4条,泸州党政网采用信息13条,市委宣传部采用信息7条。2013年,向省社科联、市委、市委宣传部报送信息近300条,被采用近200条,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其中《市社科联:三措并举,社科工作精彩纷呈》等信息被市委宣传部宣传动态采用。

4.开展先进学会和先进学会工作者评选工作

1991年,市社科联结合省社科联的“双评”工作,首次开展了泸州市社科联1990年至1991年度先进学会和学会先进个人评选工作。经过学会总结申报、推荐,坚持自下而上、严格按照条件、反复评议、理事会最后审定,16个学会被评选为先进学会,41人被评选为学会先进工作者,2人被推荐评为四川省社科联1990至1991年度学会先进工作者。据不完全统计,1992—2001年,共评选表彰了市级先进学会65个,先进学会工作者212名。

5.探索建立社科专家激励机制

1995年,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宣传部、社科联、文联参加,制定了泸州市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补充规定,把社科工作者纳入了拔尖人才选拔范围。2009年,有5名同志经过市社科联力荐荣获“市级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称号。2012年,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泸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中,将社科理论人才作为其中之一个板块,由市社科联负责推荐,由市委宣传部组织评定后报市委审核确定。江阳区出台了“江阳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对“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项目第一负责人等优秀人才引进制定了优惠的政策。

(七)特色工作

1.创办酒城讲坛,打造社科普及文化品牌

为了找到社科工作的突破口,更好地凝聚社科界的力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酒城讲坛。酒城讲坛围绕“听酒城讲坛,学文史百科,悟人生真谛,建和谐泸州”的理念和“讲讲关乎人民群众,坛坛都是1573”的宗旨,设置了政治热点、泸州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选题并开展讲座,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自创办至2015年,有关部门先后外请了50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做客“酒城讲坛”,培育了本土讲师200名,打造了总坛(固定讲座举办点)1个、举办点23个、分坛7个,举办讲座3000多场,受众超过100万人次。

2.申请建立省级民办社科研究机构

2014年,由市社科联协调,以泸州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筹集资金100万元,申请并经省社科联和省民政厅批准,建立了“四川长江经济研究院”。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内设办公室(理事办)、区域经济研究所、科技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所)、教育培训中心、长江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依托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和泸州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沿学术研究。成立至今,研究院完成了《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泸州开发区志》《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泸州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实现研究》《泸州现代物流中心建设路径研究》等10余项研究成果,主办或协办了学术交流活动10余场(次)。

3.推进社科联建设向乡镇(街道)延伸

2016年,为了打通理论社科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社科工作“上面热热闹闹,基层冷冷清清”的问题,市委领导要求要“试点推进乡镇(街道)社科联建设”,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泸委办发〔2016〕8号),要求要“探索社科联向乡镇(街道)延伸”,市委办《关于转发市委宣传部2017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的通知》(泸委办发〔2017〕17号),要求要“推进乡镇(街道)社科联建设实现全覆盖”。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牵头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每月通报成立进度,将乡镇(街道)社科联建设纳入对区县委宣传部目标考核。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思路和“七有”(标识、机构、计划、阵地、队伍、课题、活动)标准,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乡镇(街道)社科联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明确“乡镇社科联主席由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专职副主席按中层干部配备”。召开工作推进会,通过打造“两坛一堂”示范点、组织“百名社科专家基层行”、举办基层社科业务骨干培训班、扶持一批示范乡镇(街道)社科联、表扬宣传一批先进乡镇(街道)社科工作者等活动,推进乡镇(街道)社科联规范有序发展。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实现了社科联建设全覆盖,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社科工作队伍,建成了一批基层社科普及阵地,"两坛一堂"(酒城讲坛、坝坝讲坛、道德讲堂)常态化举办,地方特色文化普及活动有序开展,社科课题研究逐步重视,社科学术交流分区域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