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70年: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调研报告
-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10145字
- 2021-04-16 12:29:32
三 泸州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要成就
泸州哲学社会科学走过了7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社科联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广大社科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社科阵地建设、加强社科理论和应用研究、积极开展社科学术活动、锐意创新社科普及方式方法,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今天的泸州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了党的领导有力、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编制落实、活动经费有保障、理论宣传有讲坛,研究成果有分量、成果申报有引领、成果推广有阵地、成果转化有渠道,社科普及有人才、社科普及有基地、社科普及有平台、社科普及有活动的兴盛景象。
(一)社科阵地建设成就
1.社科联建设全面加强
市社科联现有理事94人,是历届理事会中理事人数最多的一届;现有常务理事35人,也是历届理事会中常务理事人数最多的一届。主席之外,不仅设了11名兼职副主席,还专设了1名副主席。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社科联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经费落实。七个区县社科联全部落实了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市社科联和龙马潭区社科联、合江县社科联、叙永县社科联、古蔺县社科联等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联和全省先进社科联,多名社科工作者获得全国和全省社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全市乡镇(街道)社科联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2.学会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
泸州市社科联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34个,会员15000多人。泸州市检察官协会于1999年成立,已换届5次,现有团体会员7个,个人会员119人。会员共撰写各类调研文章11200余篇,被各级领导机关和报刊采用7600余篇,其中被中央级机关转发或报刊采用550余篇,省级机关转发或报刊采用3005篇,市县区级机关转发或报刊采用4033篇。所写调研报告被最高检、省检察院、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等领导批示或者决策转化30余篇次。
3.刊物、网站等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泸州社会科学》编辑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可读性进一步增强,成为广大社科工作者辛勤笔耕的园地和社科知识普及的重要载体。“泸州社会科学网”完成升级改造,栏目设置不断优化,网站内容及时更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酒城教育》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意识形态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和刊物出版的规定,严把政策关、质量关,刊登社科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纳溪社会科学》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方位加强稿件来源渠道管理,通过主动约稿、开展征文、集结专刊等形式,有效拓宽稿件来源,提高稿件质量,及时刊载纳溪社科资讯、宣传解读政策理论、展示全区社科研究成果,已连续出刊10年。长江经济研究院的院刊《开发视界》(季刊)已出刊5期,社会反响较好。
4.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大有起色
西南医科大学建立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四川警察学院建立了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2016年1月1日成立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心已策划承办了“首届长江文化带发展论坛”“古代西南出海丝绸之路考察”等重要学术活动,确立了泸州酒文化研究等12项研究课题,完成了以江河、方言、地名、家风、教育等为代表的“泸州全书”书系工程12册专著成果。省委宣传部启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后,中心联合四川教育出版社启动了《四川历史名人青少年绘本》的策划、创作、出版工作;并分别在四川省暨泸州市全民阅读启动仪式上举行了首发式,在成都举行了《四川历史名人青少年绘本》出版座谈会。
5.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成绩斐然
2008年,泸州市图书馆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社科普及基地。2013年,古蔺县太平渡红军长征纪念馆被省上认定为“四渡赤水战役及红军长征精神社科普及基地”。2014年,“合江县宋代汉棺石刻文化普及基地”被认定为第五批省级社科普及基地。这一年,泸州市首次开展了市级社科普及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建立了泸州市心理健康社科普及基地等7个市级社科普及基地。2016年,新建成1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中医养生文化普及基地),新命名了分水油纸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等8个泸州市第二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8年,又再次命名了7个泸州市第三批社科普及基地(泸州市省市级社科普及基地情况见表1)。同时,推动建立了一批区县级社科普及基地。
表1 泸州市省市级社科普及基地一览表
6.社科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994年,市社科联完成了办公用房的修建。2009年,在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怀下,市财政拨款10万元,对市社科联办公室统一进行了装修。市社科联的对内对外形象有了很大改观。长江经济研究院配备有办公室、陈列室、会议室,面积达1360平方米。江阳区区财政每年纳入预算的中心组学习和社科工作经费不少于20万元,各镇街落实了3000元以上不等的社科工作经费,南城街道、北城街道、大山坪街道等镇街每年投入的经费都在5万元以上。
(二)社科学术理论活动
1.社科学术交流丰富多彩
1991年,市社科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计经委、市体改委等召开“泸州市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理论讨论会”。1992年,组织召开了“泸州市社会科学界学习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座谈会”和“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座谈会”。1998年,全市各学会召开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理论讨论会42次,交流各类学术论文120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至2009年,全市社科界组织召开的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七大精神座谈会,社科理论界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座谈会等各种研讨会、座谈会、学术交流会、专题讲座有200多场次。全市社科界还围绕邓小平同志100周年诞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朱德同志120周年诞辰、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或重大历史纪念日,举办了数十场研讨会、座谈会和专题报告会。
泸州市社科联始终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发展战略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领导、专家、学者开展各类社科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举办了“泸州白酒产业发展研讨会”“成渝经济区背景下泸州发展战略研讨会”“改革开放40周年,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理论研讨会”等30余场研讨会。
2015年5月召开的“宋元战争中的神臂城”高峰学术交流会,上百名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港、台地区在内的宋、元史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川滇黔渝有关县、市学者和嘉宾,共同围绕宋元交替时期的蒙宋战争在四川特别是泸州的进程、泸州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等开展了研讨。这是省辖泸州市建立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文社科学术交流活动。
2015年6月召开的“四渡赤水战略思想的历史及现实意义研讨会”,由泸州市委市政府、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委党研室主办,泸州市委宣传部、泸州市社科联、泸州市委党研室承办。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等红军后代和中央、省级专家代表应邀参加,就新时代如何发扬传承红军长征精神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2.社科学术论坛亮点纷呈
市社科联围绕中央、省市发展战略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先后组织举办了“新农村建设‘村长论坛’”“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论坛”“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泸州中小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华高管泸州论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乡村文化振兴论坛”等数十场社科学术论坛。
泸州市首届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乡镇党委书记论坛”,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农工办共同主办的。论坛收到各区县推荐上报的乡镇党委书记论文50篇,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论坛对征文获奖者进行了现场颁奖,并挑选了7名获奖的乡镇党委书记,以多媒体的形式在会上进行了重点交流发言。
2009—2016年,纳溪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联合举办了8届纳溪区“党务书记”论坛。每届论坛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重点工作,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搞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探索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方法等为主题深入开展调研。书记们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查找问题,总结相关工作经验教训,在理论上作探索和创新,形成的成果集结出刊。
2007年是泸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泸州酒业发展年。市社科联组织开展了“‘潭酒杯’泸州酒业发展论坛”研讨活动,组织30多名专家学者走进四川仙潭酒业集团,围绕仙潭酒业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仙潭人精神、仙潭酒业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仙潭经验对泸州酒业发展的启示等进行了深度调研思考,撰写了数十篇论文,编印出版《仙潭启示录》,隆重召开了“走近仙潭—— ‘潭酒杯’泸州酒业发展论坛”。论坛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其中很多意见和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采纳。
2017年,市社科联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一带一路”内陆国际贸易发展论坛。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共聚一堂,围绕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着力点,对标国际建设高标准自贸试验区等主题作了精彩演讲。同时,与会专家还对涉及贸易功能、制度创新、体制改革、经贸合作、开放平台和协同开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三)社科研究
1.课题规划管理规范,形式创新,立项课题质量提升
2003年至2018年,市社科联立项“泸州人文精神内涵研究”“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资源整合与泸州市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研究”等市级课题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江阳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问题家庭学生道德缺失的弥补策略研究”等区县课题1236项,结项课题989项(见表2)。
表2 泸州市社科联2003—2018年立、结项课题统计
2009年,市社科联实施重大课题招标和重点课题委托研究,组织了“泸州主导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研究”“加快泸州工业园区建设研究”“打造长江上游白酒产业经济带研究”“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等4个课题,通过泸州日报、泸州晚报、新华网泸州分频道、泸州市党政网、泸州社会科学网站等面向全市进行公开招标。来自大中专院校、市级有关部门、企业、区县的11个课题组应标。通过评审,“打造长江上游白酒产业经济带研究”“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研究”“泸州主导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研究”3个课题中标。中标单位组织科研力量深入调查研究,于当年10月提交了研究报告。同时,确定“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阶段性特点及难点问题分析”“复杂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家社会心理与思想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两项调研课题为委托研究课题。
此外,市社科联还认真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申报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全市课题申报数达22项。其中,课题“大学英语教改转型期公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获准青年项目立项;课题“全国法治示范县工作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和“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研究”获准市州项目立项;课题“我国医事卫生立法的缺失与完善”获准基地项目立项。2008至2015年,“长江上游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研究”等28项课题获准省级社科规划项目立项。“以医疗纠纷为视角完善和创新社会建设管理研究”等5个课题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016—2018年,“大数据背景下 ‘紧密型’医养联合体培育路径研究”等7项社科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见表3),25项课题获省级立项。
表3 泸州市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一览表
2.课题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社会现实问题成为关注重点
以泸州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为例。课题研究涉及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十余个学科。获一等奖的专著《侦查思维》,涉及心理学、思维学和侦查学诸多领域,突出了思维训练和各种侦查措施的思维应用问题,内容丰富实用。书中运用大量的刑侦、经侦、缉毒、国保、技侦和网侦等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对侦查活动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谋略思维等各类思维特点及要求和公安侦查中思维训练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还从创新角度探索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运用密侦手段等立法呼声很高的法律问题。获二等奖的论文《二圆互交和三圆互交哲学模式及其在医学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用研究》,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提出并阐明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三者既相互作用又同时对体内其他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的三角形理论模式,概括和总结了实质为多圆互交的“三圆互交哲学模式”。
在泸州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01个获奖项目中,应用性对策研究成果68项,占获奖总量的67%。这表明,社会现实问题已成为泸州社科研究的关注重点。2014年,市社科联召集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委党校、泸州医学院社科联、四川警察学院社科联、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联的有关人员和专家学者召开课题研究讨论会,围绕乌蒙山扶贫开发片区、泸州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泸州两江新城建设、泸州八大产业发展突破四个方面讨论泸州课题研究重点,确定将泸州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泸州乌蒙山扶贫开发片区发展研究、泸州综合交通枢纽运输体系建设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研究列为重点研究课题。2016年,市社科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遴选出11个全市重点社科课题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圈题,并联合市委宣传部召开牵头研究单位动员会,定期对重大研究课题推进情况进行通报,督导有关单位认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3.社科研究成果丰硕,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智库作用凸显
1990年至2014年,泸州市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有11项成果荣获三等奖,有17项成果荣获优秀奖。
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市社会科学的最高奖项,它集中展示了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见图5)。
图5 泸州市第一至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统计(单位:项)
在泸州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一等奖的调研报告《中国酒城,铁打泸州——关于打造泸州旅游品牌及提升优秀旅游城市形象研究报告》,从泸州旅游品牌的选择,打造“中国酒城·铁打泸州”旅游品牌的总体构想,“两城一坝”的开发、市场分析,“中国酒城·铁打泸州”旅游品牌的经营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打造泸州旅游品牌的构想,对推动泸州旅游业的升级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获一等奖的调研报告《泸州老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泸州老窖白酒窖池群文化遗产属性进行挖掘、梳理和提炼,概括出了泸州酒文化具有的“唯一性、连续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多样性”特征。获得二等奖的《泸州市融入长江上游经济圈的对策研究》《集成优势,融合资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泸州市实施“农村小康快车星火示范工程”的调查和思考》《古蔺和叙永县人才引进与稳定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等,都围绕泸州的发展进行调研思考,对促进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4年,由市社科联委托市政协牵头完成的社科课题“关于 ‘赤水河流域综合保护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成果”“关于赤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得到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汪洋两位副总理批示;民革中央形成的“关于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得到张高丽和汪洋两位副总理的批示。中央领导对相关建议作出批示后,各级部门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4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贵州遵义学习考察,探讨赤水河区域合作发展相关事宜,签订了两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在北京召集云贵川三省发改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会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成果《赤水河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研究》;2014年8月,民盟四川省委就加快赤水河区域合作发展正式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书面建议。2014年8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又率队赴毕节就双方合作发展进行交流考察,为四市合作发展打下了基础。另外,《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建示范区建设研究》等两项成果获得省级《重要成果专报》刊载。《关于打造南光路“酒文化一条街”的建议》《泸州竹产业发展研究》《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研究》《泸州主导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
4.酒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向纵深推进,社科研究的地域化、专业化特色逐步彰显
泸州是国内唯一拥有两大知名白酒品牌的城市,有着悠久的酒史、丰富的酒文物遗存、良好的酒俗。新中国成立以来,泸州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逐步开始了对泸州酒文化的研究。改革开放后,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大,陆续推出了《中国第一窖》《泸州酒文化的内涵挖掘与开发应用》《可以品味的历史》《企业团队领导力——兼析泸州老窖科学发展领导力模式》《泸州“名酒名园名村”建设中酒文化特色研究》《泸州建立“中国白酒金三角”酒瓶文化博物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泸州市酒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泸州酒文化旅游开放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建设起了很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领作用。2009年,四川省酒文化研究会在泸州成立。2018年和2019年,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连续两届在泸州举办(见图6、图7)。2018年,泸州出台了国内首部酒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2008年,在中国酒业协会的支持下,“中国酒城·泸州2008酒类博览会”在泸州开幕。2014年,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永久落户泸州。2019年3月,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宣读了“中国酒城”命名文件,泸州被授予“中国酒城”称号。
图6 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启幕仪式
图7 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天下文宗·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杨慎)高峰论坛在泸州举办
泸州境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泸州市红色革命遗迹大约为1200处。1916年,朱德随蔡锷起兵,由云南入川讨袁,驻防泸州5年。1926年12月至1927年5月,为了配合北伐战争,杨闇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陈毅等领导组织了泸(州)顺(庆)起义。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历时72天,在泸州境内转战54天。1935年2月3日至5日,在叙永县石厢子这个“鸡鸣三省”之地召开的石厢子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实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70年来,泸州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直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的研究著述有《朱德在泸州》《恽代英在泸州》《泸州起义》《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领导的武装斗争》《泸州英烈传》《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泸州文集》《图说红军长征过泸州》《四渡赤水故事》《红军长征在古蔺》《红军长征过叙永的丰碑》《革命老区红色叙永》《“鸡鸣三省”会议及川南游击纵队历史影响论文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等数十部,先后撰写发表的研究文章有《泸州起义与刘伯承》《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泸州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与研究》等上百篇。2016年,泸州首个以红色文化为研究内容的社会团体——叙永县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2011年和2016年,纳溪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先后承办了两届“护国战争”论坛和“走近护国战争”纪念活动(见图8),完成了《“走近护国战争”论文集》《纪念护国战争胜利100周年座谈会成果汇编》。2018年12月,纳溪区又举办了“朱德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学术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朱德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主题作了交流发言。2017年6月12日,由四川省社科联主办,泸州市社科联、古蔺县社科联承办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研讨会在泸州召开。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的领导和专家在会上作了专题研讨。云、贵、川部分市(州)、县(市区)社科界、党史界代表在会上作讨论发言。会议编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红军长征精神弘扬研讨文章集萃》,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红军长征精神弘扬研讨会·古蔺共识》。
图8 纳溪区举办的纪念护国战争胜利100周年座谈会
(四)社科普及
1.社科普及活动广泛开展
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街道、学校、厂矿、乡村,摆摊设点,发放科普资料,开展科普讲座、咨询等活动,社会效果良好。叙永县拍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土方言剧《新村轶事》三辑,采用微电影宣传手段将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现了社科普及与群众日常生活无缝对接。
2001年,社科联针对少数“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前自焚事件,组织部分社科工作者编写了《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科普宣传读本,印刷4000册,发送到全市三区四县的机关、厂矿、学校和街道居委会。3月10日,市社科联机关全体同志组织市教育学会等学会会员15人走上街头,分设五个宣传点向过往群众发放这本科普读本,并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问题,揭露“法轮功”反动本质,宣传科学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市属各学会也按照社科联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揭批“法轮功”的活动。
2003年,针对“非典”疫情,市社科联编印了“防治非典型肺炎基本知识”科普宣传资料,印刷5000份,发送到各区、县、厂矿、机关、学校、街道、社区。以“依靠科学、战胜 ‘非典’”为主题,组织学会上街宣传,共组织了五个组在车站、码头、矿区向群众分发抗“非典”的科普宣传资料,回答群众咨询。
2004年,市社科联邀请四川大学教授来泸为市委中心组进行了“科学发展观与区域经济成长”的专题讲座。全市党政干部一千余人参加了听讲。8月18日,市社科联联合市科协举办了“科学发展观”科普报告会,市委副书记主讲,各社科学会和科协会员300余人参加了听讲。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9年,市社科联组织开展大型科普活动45次,参加人数达1843人次,接受咨询、义诊、培训等14880人次,举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市六次党代会精神等专题巡讲和宣讲达300场。2010—2015年,配合各个时期中央、省、市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开展相关讲座200余场,发放相关资料2万余份;开展科普讲座100多场次、发放各类科普资料10万余册。2016—2018年,组织酒城讲坛讲师、市级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市级社科普及基地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宣传200余次,累计开展科普讲座650多场次,购买20余万元书籍免费赠送,组织150余块社科知识展板进行巡回展出,免费接受群众咨询15000余人次,发放各类科普资料30万余册。
2.社科普及研究取得成效
为加大科普研究的力度,市社科联除办好《泸州社会科学》科普版和泸州社会科学网“科普之窗”外,2009年,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申报工作。各学会、区县社科联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选题积极申报,经过评审,江阳区社科联紧扣现实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知识读本”获得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立项。该项目还获得了省级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立项。
同时,市社科联加大了组织编写科普读物的力度,指导有关学会、单位编写涉及科学发展观、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容的科普读物。先后编写了《川黔赤水河流域非遗音乐文化读本》《图说长征》《泸州集邮文化》等社科普及读本。区县社科联也编写了《漫画十三五》《漫画精准脱贫》《叙永历史文化丛书》《名人咏纳溪》《可爱合江》《符节史韵》《合江历史文化故事乡土教材》和中华经典诵读注音版系列读本等社科读本。《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读本》获评全国优秀社科普及读物。
3.社科普及基地、讲坛发挥重要作用
2008年以来,全市共打造了60多个省、市和区县级社科普及基地。据2015年统计,各社科普及基地根据自身职能和工作内容先后开展各类社科知识普及活动300多场次,受众达20多万人次。2017年,各基地开展各类社科知识普及活动260余场次。2018年,组织省市级基地开展大型活动50余场。纳溪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普及基地成功举办两届泸州市太山农耕文化传承周暨研学旅行活动。纳溪区儿童教育基地连续3年举办暑期少年儿童阅读实践系列活动并形成品牌。纳溪区百年护国战壕红色文化普及基地依托护国战争战壕遗址,打造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为一体的“战壕课堂”,每年举办“战壕课堂”20场以上,参加人数1000人以上。泸县依托市级社科普及基地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全面展示川南地区宋代石刻历史文化;依托屈氏庄园民俗文化博物馆,深入普及庄园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地方民俗,已开馆接待参观人员100多批次,累计参观人数2万余人;依托全省首家家风馆“德馨馆”,积极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弘扬优良家风,参观人数超过3万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联利用泸州市白酒文化普及基地、泸州市非遗文化普及基地和赤水河流域音乐文化普及基地,以及院级学术机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赤水河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白酒文化的普及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天府人文讲坛、酒城讲坛是泸州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的品牌阵地。2015年,龙马潭区设立天府人文讲坛普及基地,优选10余名市区级专家到讲坛进行讲授,全年共计开展讲座17场次,其中知名专家讲座3场次,包括普通党员和群众等受众1400余人次。2016年,全市开展天府人文讲坛81场。
酒城讲坛自2007年4月23日开讲,仅到2009年,就开展讲座180多场,直接受众6万多人次,二次传播受众20多万人次。2009年至2015年,总坛开展讲座312场次,全市共计举办“酒城讲坛”讲座2000多场次,受众达100多万人次。邀请做客“酒城讲坛”的知名专家学者有30多位。2016—2018年,邀请5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莅泸,在酒城讲坛固定点举办讲座100场。组织市级酒城讲坛讲师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军营、街道、社区,举办讲座460余场,受众超7万余人次,依托叙永县“春秋讲堂”、泸县“龙城讲堂”、纳溪区“云溪大讲堂”、合江县“荔城讲堂”等民间讲堂举办系列讲座68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