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与“心”的关系
内心平衡的失去表现在身体上就是症状。这就是说,症状是信号和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中断了我们生活一如既往的流程,并强迫我们去重视症状。症状提醒我们,我们这些人,作为有灵魂的生命,是生病了,也就是说我们失去了内心力量的平衡。
——托·德特勒夫森
一、亚健康概念和范畴的探讨
伴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医学家N.Berkman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以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并命名为“the third status”——第三状态。20世纪90年代,国内王育学率先将这一状态命名为“亚健康”。从此,亚健康成了国内各界人士的一个热议话题。
纵观所有关于“亚健康”的研究,不难发现,迄今为止对亚健康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有关亚健康的概念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亚健康的术语犯了“范畴错误”,而“范畴错误”必然会导致虚假问题的产生。例如,哲学教授张功耀在其博文中提出:
依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概念构造中第一个要注意的是,概念的指称要明确。诸如“圆的方”或“方的圆”都是不合格的概念构造,因为他们的指称不明确。事实上,“亚健康”这个概念相当于说了一个“有病的健康人”或一个“健康的病人”。这无异于说了一个“圆的方”或一个“方的圆”。因此,单从逻辑学上分析,“亚健康”就是一个不合逻辑学基本规则的概念构造。
民间中医师潘德孚持相似的观点,他在《人体生命医学》中提出:
现在大讲亚健康,却不知什么叫健康。连健康是什么都还不知道,怎么就讲起亚健康来了呢?亚健康的意思是有很多人不是那么健康的,就应该去吃补药,吃保健品,去医院检查。这就是亚健康概念出来的目的。然而,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这么说,一点好处也没有。它制造了一种心理恐慌,让我们失去对自己生命自组织能力的自信,去信仰医院里的理化仪器;同时,制造了一种社会导向,让我们把大把大把的金钱花在保健品商店或医院的检查里,然后再把自己用所谓的保健品吃出疾病来。
我们认为,亚健康的概念是空泛的,在实践中基本上没有可操作性,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首先,“健康”的反面是“不健康”,不是“疾病”,而“疾病”属于“不健康”范畴。前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指的是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不健康状态。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提出,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皆健全才算健康。据此推测,除健康之外的状态全部是不健康状态。因此,目前占主流的“亚健康”概念实质上是指一种不健康状态,只是这种不健康状态尚未满足目前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而已。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坐井观天”,自己不认识疾病,就认为该疾病不存在。
其次,有临床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疾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许多疾病在早期阶段具有很高的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例如,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但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部分恶性肿瘤在其原发病灶确诊前,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肌肉等而表现为副肿瘤综合征,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样化,很容易导致早期误诊。如果在没发现恶性肿瘤的原发病灶之前简单地冠以“亚健康”,这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再者,如果病人自己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但在综合性医院和中医院经各种检查又没有发现问题,这个时候就应该到精神专科医院或心理卫生科就诊了。因为综合性医院和中医院的医生对包括抑郁症在内的许多精神障碍的识别率非常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很高。例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各类精神疾病都有严重的功能缺损,而且有很大比例的患者未得到治疗,在我国至少50%未得到治疗;抑郁障碍患者从未就医的高达62.9%;一般内科医生对于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只有15.9%,抑郁症的临床漏诊率高达50%~60%,导致只有约1/4的病人能接受正规治疗。漏诊的这部分人群很多就被归入了“亚健康”。
另外,从以往亚健康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看,研究者在社区筛选的“亚健康”人群和经过体检排除的“有病”人群,其实并未排除抑郁症、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
二、从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探讨其与“心”的关系
目前有关亚健康的诊断标准是2006年《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该指南将亚健康的判定标准规定如下:
(1)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
(2)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
(3)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
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均可诊断为个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该指南中有关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分类如下:
躯体亚健康可表现有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心理亚健康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社会交往亚健康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有精神卫生科/心理科临床经验的医生很容易看出,上述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与许多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是重叠的。换句话说就是,目前所谓的亚健康大部分可能是抑郁症、神经症性障碍、应激障碍、心理生理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障碍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下面这则来自《健康时报》的案例就是其例:
今年40岁的王先生管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工厂,可谓事业有成。工作上忙了,身体似乎有些吃不消。近一年以来,他感觉自己总是睡不好,干起活来没有一点激情,反而总是觉得很疲劳。王先生想,自己也许是“亚健康”吧,于是就自己进补。可是补了一年,不但不见好转,问题反而更加严重了,不仅不想吃饭,连夫妻生活也力不从心了。
王先生到医院做了全套检查,就是查不出什么问题。最后他听从医生建议到精神卫生科就诊。这一检查却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王先生患有抑郁症。经过治疗,王先生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精神卫生科包祖晓医生说,若病人确实感到躯体或心理上的不适,但在正规医院检查又未发现问题,不能就此简单地归于“亚健康”范畴。其实,这样的病人应到精神、心理科就诊。但由于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原因,病人就诊时很少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情绪低、不开心,而以头痛、睡不着、疲劳、吃不下饭等躯体症状代替。
为了比较容易地理解亚健康与心理障碍的关系,下面列举若干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心的读者对照一下,自然就会明白,大部分被热炒的“亚健康”问题可以用“心”的问题来解释:
1.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起病缓慢,往往先有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和内感性不适。
(1)情感低落、沮丧忧虑。常表现为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对前途悲观失望,生活兴趣索然,甚至有强烈的自杀欲望。病人有时可表现为心烦意乱、焦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紧张激越。自感疲劳无力、不思饮食。有的病人情感低落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2)思维明显缓慢,对问话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自感脑子迟钝,联想困难。语言少、声音低。随着症状加重,病人的自责、内疚观念加重,成为妄想,常见为自责自罪妄想,也可有贫穷妄想、疑病妄想。
(3)病人活动减少,甚至终日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逐渐发展到不去工作、疏远亲友、回避社交,对过去的爱好和生活乐趣全部丧失。严重者出现自杀行为以求解脱。病人往往疏于操持家务,重者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走路行动缓慢,严重时不语、不食、不动,可成为抑郁性木僵。睡眠障碍明显,主要为早醒。
(4)病人可出现躯体症状,如口干、恶心、呕吐、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心悸、胸闷、憋气、出汗等。70%左右的病人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男性病人可出现阳痿,女性病人有性感缺失和闭经现象。
2.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按主要精神症状可分以下类型:
(1)以情绪低落、忧伤易哭、悲观绝望等为主的抑郁型,或以焦虑、烦恼、害怕、敏感多疑、紧张颤抖、愿向别人倾诉痛苦等为主的焦虑型。
(2)以逃学、旷工、斗殴、粗暴、破坏公物、目无法纪和反社会行为等为主的品行障碍型;以孤独、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为主的行为退缩型;以影响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成绩不佳)为主的工作学习能力减弱型。
(3)许多病人出现的症状是综合性的。如一个少年和亲人分离后,表现为抑郁、易怒、不知所措和暴力行为,则根据其突出症状分型,假如无突出症状则为混合型。病人常伴有睡眠差、心慌、头痛、食欲不佳等生理功能障碍。
3.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1)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病人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
(2)病人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
(3)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胸闷、气急、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等。有的病人表现为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集中困难,难以入睡、容易惊醒、噩梦多、易激惹等过分警觉表现。有的可出现阳痿、早泄、月经紊乱和性欲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4)运动性不安:表现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等。
4.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病人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很少能够完全缓解。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与性方面的困难或婚姻、恋爱问题有关。有的病人因经常接受治疗,可致药物依赖或滥用。
5.疑病症
疑病症是指病人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疑病观念)。病人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常见的表现如下:
(1)常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刺激诱因作用下发病,表现为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称。
(2)常有敏感多疑、对健康过分关切并要求较高的个性特征,对日常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如心慌、头昏、腹胀等)做出疑病性解释。
(3)病人的疑病观念很牢固,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因为病人知道自己的疾病证据不充分,才迫切要求检查和治疗。
(4)虽经反复就医或医学检查,但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
(5)起病大多缓慢,病程持续,症状时轻时重,常导致社会功能缺损。
6.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该紊乱主要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病人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常见临床特点如下:
(1)症状是由主要或完全受自主神经支配与控制的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所致。
(2)最常见最突出的是累及心血管系统(“心脏神经症”)、呼吸系统(心因性过度换气和咳嗽)和胃肠系统(“胃神经症”和“神经性腹泻”)。
(3)症状通常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特点是,以自主神经兴奋的客观体征为基础,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第二种类型的特点是,更具个体特异性和主观性,而症状本身是非特异的,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等。
(4)病人把症状归于特定的器官或系统(与自主神经症状相同的系统)。但任何一种类型症状,都无法找到有关器官和系统存在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5)本病的特征临床为以下三方面的结合:明确的自主神经受累、非特异性的主观主诉,以及病人坚持将之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
(6)许多病人存在心理应激或困难和问题。
(7)有时可有生理功能的轻度紊乱,如呃逆、胃肠胀气、过度换气,但这些本身并不影响相应器官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
总之,“亚健康”的概念是空泛的,不科学的,不符合逻辑的;所谓的“亚健康”大部分可能属于心理障碍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