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桡骨下1/3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脱位

【概述】 巴通骨折属于桡骨远端的掌侧缘或背侧缘骨折伴有桡腕关节半脱位的骨折脱位。它为不稳定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0.7%~6.7%。根据骨折类型分为掌侧缘骨折和背侧缘骨折。该骨折不易维持固定,整复后容易再度移位,治疗不当将会造成患腕关节的永久性丧失及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要求及早地做到准确的解剖复位与固定。

名医案例

孟和医案(1则)

案一: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左Barton骨折

双Barton骨折,以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针、骨折复位固定器外固定之法收效。

个人信息:张某,女,40岁。

初诊:1990年10月15日。

主诉:摔伤致双腕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

现病史:1990年10月15日跌伤,双腕疼痛、活动受限,在外院诊断为双Barton骨折,经石膏背伸位固定后,左侧复位不满意,右侧尚可。来我院就诊,再经夹板固定,左腕掌侧皮肤可见较深夹板压垫压痕,但仍有掌侧脱位存在。

中医诊断:双Barton骨折。

西医诊断:双Barton骨折。

治以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针、骨折复位固定器外固定。

治疗:右侧维持夹板固定。左侧在臂丛麻醉下,取直径2.0mm的克氏针1枚,在左尺骨鹰嘴部由尺侧向桡侧穿过尺骨;再取同样直径的克氏针1枚,在第2、3掌骨颈部由尺侧向桡侧钻过第2、3掌骨,穿针要求与掌骨轴线的垂线呈20°左右,桡侧偏高,以利于维持腕关节的尺偏位,以前臂骨折复位固定器固定,利用支撑杆上的牵引力,纠正骨折块的重叠畸形,尚可见远近排腕骨间隙增宽。对侧仍在石膏固定中,可见近远排腕骨的间隙远远小于牵引侧。经穿针外固定约3个月后,骨折已临床愈合,外固定器尚未拆除。

按:

1.Barton骨折属于极不稳定骨折之一,骨折移位后桡骨远端失去支撑,故骨折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传统外固定极易发生骨折的再移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创伤相对较大,固定亦有一定的难度,术后伤口瘢痕影响美观,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2.本例为双Barton骨折,右侧移位较小,传统外固定效果尚可,继续维持小夹板治疗。左侧已发生明显移位,小夹板固定后骨折位置不满意,正位仍可见骨折线,尺桡倾角变小。在闭合手法充分复位基础上采用骨穿针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利用等长牵引克服腕部伸、屈肌群收缩活动产生的轴向压力,使丧失支撑结构的桡骨远端避免了发生再移位的不良应力,同时在掌侧放置一块蝶形压板加压,进一步消除桡骨远端骨折块间隙,根据筋束骨的理论,使紧张的关节囊和肌腱让脱位的腕骨回纳。由于未行骨折端的切开,仅用2枚直径为2mm的克氏针贯穿骨骼,避免对局部血运的破坏,减少软组织粘连等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术中可进行透视,骨折复位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解剖复位,术后可随时间推移调整外固定器,满足骨折愈合所需要的不同的生物力学环境,骨折复位固定器早期固定坚强,后期呈弹性固定,予骨折端适当的应力刺激,解除对骨折端的压应力,防止扭应力和剪力的发生,避免应力遮挡,稳定骨折端对位和改善愈合环境,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因此,闭合手法复位、经皮骨穿针骨折复位固定器外固定是该病的较好选择。

(整理:王佩 审阅:张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