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医案集.综合
- 张伯礼 王志勇
- 2240字
- 2024-11-28 18:14:38
第二节 桡、尺骨干双骨折
【概述】 前臂双骨折又名尺桡骨干双骨折,系尺骨干和桡骨干同时发生的骨折。前臂双骨折较为常见,占全身骨折的6%,多发生在青少年。其治疗的焦点是骨折端的解剖复位及前臂旋转功能的良好恢复。
名医案例
1.孟和医案(1则)
右尺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以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针、骨折复位固定器外固定收效。
个人信息:邱某,男,21岁,学生。
初诊:1978年3月11日。
主诉:摔伤致右前臂疼痛、活动受限18天。
现病史:1978年2月23日在跳箱运动中不慎跌伤,右手撑地,致右尺桡骨干中段粉碎骨折。于外院经手法复位,先后小夹板外固定3次,18天后复查,X线显示骨折有短缩畸形,侧位片可见掌侧远段与背侧近段软组织有一较深的纸压垫压痕,并可见掌背侧小夹板固定的阴影。
中医诊断:右尺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
西医诊断:右尺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
治以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针,骨折复位固定器外固定。
治疗:伤后第4周,臂丛麻醉下,经手法闭合复位,用骨折复位固定器外固定,于尺桡骨远端与尺骨鹰嘴处横向穿入两枚直径为2.5mm克氏针,用蝶形压板放置在骨折端,固定顺利成功。经骨折复位固定器复位固定治疗后,骨折已临床愈合,术后6周拆除骨折复位固定器,拔出克氏针。伤后21个月复查,骨折愈合,对位对线满意,髓腔再通,功能恢复良好,前臂旋后左右相同,前臂旋前右侧较对侧减小5°。
按:
1.前臂双骨折,特别是短斜型和粉碎型骨折,折端可发生短缩、旋转、成角和侧方移位四种移位。传统的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欠稳定,到后期可导致骨折再移位、关节僵硬等问题,多次反复的闭合复位可导致医源性的副损伤且再移位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主张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但由于手术对骨折局部血运的干扰及内固定器材对骨折局部应力的替代,使骨折端得不到生理性应力刺激,可伴有骨折端延迟愈合、不愈合、术后感染、钢板取出后再骨折等风险。
2.对前臂双骨折的治疗,不应作为一般骨干骨折来处理,而应该按照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要求来加以处理,治疗目标是要求达到解剖对位,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前臂功能。本病例治疗采取闭合手法复位与微创外固定技术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复位、固定与骨功能重建的问题,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治疗该病例的方法。①应用穿针维持牵引,纠正骨折的重叠移位;②闭合复位后应用尺桡骨远端穿针控制骨折的旋转移位;③应用蝶形压板,纠正横向移位;④由于针、架、肢体形成一体,可以有效地控制尺桡两骨向桡侧的成角。故本例能收到良好的整复和固定效果。
3.本法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局限性在于闭合穿针克氏针外固定是轴心固定,其稳定程度无法和坚强的钢板内固定相比,无法抗旋转应力,术后必须配合小夹板外固定,待4~6周后拆除夹板外固定行前臂的旋转功能锻炼。此例由于多次手法整复与夹板固定,破坏了骨折的愈合能力,因而在拆除骨折复位固定器后,改用小夹板辅助外固定6周,并限制仅有小量活动,于12周后完全解除所有外固定。
(整理:王佩 审阅:张兴平)
2.朱云龙医案(1则)
右前臂双骨折延迟愈合肾阳虚之骨断筋伤,以温补肾阳、活血化瘀之剂收效。
个人信息:女,40岁。
初诊:1986年6月。
主诉:右前臂双骨折延迟愈合半年。
现病史:患者在工作时不慎右前臂双骨折,经手法复位,复位位置满意,小夹板固定。但是其后多次复查骨折延迟愈合,右前臂肌肉萎缩,右前臂疼痛,出汗多,肢体冷。我院门诊以“右前臂骨折延迟愈合”收入院。
检查:舌红苔少,脉沉迟。骨科查体:右前臂肌肉萎缩,皮肤苍白,汗毛增多,指甲皱缩。局部压痛(+),叩击痛(+)。皮肤划痕征(+),X线:前臂双骨折,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端无明显骨痂,髓腔无硬化。
中医诊断:骨断筋伤,属肾阳虚。
西医诊断:右前臂双骨折延迟愈合。
治法:温补肾阳,活血化瘀。
方药:制草乌10g,制川乌10g,肉桂6g,鹿角胶10g,熟地30g,山萸肉30g,杜仲15g,丹皮30g,泽泻30g,茯苓30g,当归15g,赤芍15g。28剂,日一剂。
二诊:1个月后复查,汗出减少,手凉减轻,右前臂疼痛减轻。复查X线:骨折断端有少量骨痂生长,骨髓腔无硬化迹象继续温补阳气,佐以接骨续筋之品。制草乌10g,制川乌10g,肉桂6g,鹿角胶10g,熟地30g,山萸肉30g,骨碎补15g,煅自然铜15g,三棱10g,莪术15g,当归15g,赤芍15g。28剂,日一剂。
三诊:3个月后,面色红润,手凉多汗消失,指甲光润。复查X线:骨折断端有大量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以此方调养半年后痊愈,拆除小夹板,骨折临床愈合。丹皮15g,泽泻30g,茯苓30g,熟地15g,山萸肉15g,山药30g,桃仁10g,当归10g,川芎15g,黄芪30g,党参30g,骨碎补15g,甘草20g。180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本病的症状多汗、汗毛、皮肤划痕、面色潮红,指甲皱缩、骨折延迟愈合等均为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性疾病,有先天易感人群。中医理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肾阳不足,对于这种骨折延迟愈合,中医治疗以洋金花、乌头、附子、川草乌等温阳之品作为君药治疗。本案使用制草乌、制川乌长达2个月,由于药物剂量控制安全,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毒迹象,而且有效地促进了骨折愈合。现代研究证明洋金花、乌头、附子、川草乌等药物均可以产生类似654-2及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可改善由血管痉挛和栓塞引起的循环障碍,因此治疗疾病有效。中医骨伤科治疗陈旧骨折强调“但用温药”,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另外,朱老在和俄罗斯医师的交流学习中了解到,俄罗斯医师采用臂丛神经封闭治疗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性骨折不愈合,通过阻滞交感神经来改善骨折端的微循环,值得借鉴。
(整理:蒋科卫、朱光宇 审阅:朱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