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通阳助阳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的临床总结报告

1984年在大连举行的全国中医肝病会议上,我们曾提出通阳助阳法治疗乙型肝炎的思路。经过两年的临床观察,现将住院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的临床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自1984年11月初至1986年8月底,我们共收治慢性乙型肝炎100例。男性91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10∶1。其中慢性话动性乙型肝炎80例,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2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组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5岁,平均34.8岁,病程最长的21年,最短的3个月,平均为2年1个月。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组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18岁,平均25.9岁。病程最长的为13年,最短的7个月,平均为2年6个月。

全部病例严格按照1983年在南宁举行的第三次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上制定的诊断标准,除少数有凝血机能障碍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外,有67例做了肝穿术得到病理诊断。其中51例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6例为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中,经病理证实为脂肪性变者3例,重型或早期肝硬变者13例。后者13例加上临床诊断为肝硬变者11例,共24例,占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总人数的30.0%。B超示肝血管瘤者1例,伴相关抗原肾病型肾炎1例。

本组病例中起病缓慢的占63%,偶然被发现的占50%,主诉中有乏力的占81.3%,脘腹痞满胀闷者占59.3%,胁痛者68.6%,尿黄者占77.9%,睡眠欠佳者占68.1%,纳差的占52.3%,赤缕红丝及肝掌占65.1%,眼干或视力减弱者占47.6%。脉象以弦脉为主,其中弦细脉为最多,占56.9%,沉细脉占11.6%,其余为弦滑、弦数、弦缓。舌色大多瘀黯或有瘀点,占83.7%,其中黯紫舌与黯淡舌各占50%。舌苔薄白或薄黄者占68.3%,厚腻苔占31.3%,其中黄腻苔仅占19.8%,白腻苔11.6%。

二、治疗方法

我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具有抑制阳气,易于深入营血和脏腑经络,缠绵难祛的湿热毒邪。因此,把扶助阳气,温煦脏腑经络,疏通阳气,促使脏腑功能活跃,促使内蕴之毒由深出浅,由血转气,继而清之,作为基本的治疗方法。本病至慢性阶段,其证候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但随着个体差异,病情变化,主要有偏虚与偏实的两个类型。

偏虚证的辨证要点是:起病缓慢,无急性起病见症,舌质淡而黯,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细无力或沉细,纳差,乏力,大便无干燥或臭秽,面晦唇黯,口不渴,无黄疸成轻度黄疸,手心扪之不热,ALT多在500金氏单位左右者,方用“助阳通阳汤”,由黄芪、仙茅、女贞子、柴胡、土茯苓等12味中药组成。

偏实证的辨证要点是:多有急性起病的病史,有黄疸或黄疸较重,舌质紫而黯,舌苔黄腻或黏,脉象弦滑、弦数或弦细有力,脘闷胁痛,腹胀,大便干燥或黏滞臭秽,尿色深黄,唇干,口渴喜饮,恶心纳差。ALT多在1500~2000金氏单位者。方用“宽胸解毒汤”,由黄连、法半夏,枳实、蒲公英、虎杖等11味中药组成。

三、疗效标准

我们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患者的肝功能,故疗效判定分以下5级:①近期治愈:经辨证治疗后,ALT降至30国际单位以下(或金氏法130单位以下),AST降至40国际单位以下(或金氏法110单位以下),总胆红素降至1mg%以下(或黄疸指数降至6单位以下),麝香草酚浊度试验降至8马氏单位以下,血清白蛋白升到4g%以上,球蛋白降至3g%以下者。②近期基本治愈: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在9马氏单位以下,接近正常;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也均接近正常,前者在3.5g%以上,后者不超过3.5g%,总胆红素仅有轻微升高或偶有一次偏高而不超过1.5mg%,其余均同上条。③近期好转:在上述各项指标中,经治疗有两项以上达到近期治愈标准者。④单项有效。仅有1项达到近期治愈标准者。⑤无效。凡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一律列为无效。

四、治疗结果
(一)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本组80例,治疗时间最短20天,最长247天,平均治疗时间为107天。治疗结果近期治愈28例(35%),近期基本治愈9例(11.3%),近期好转14例(17.5%),单项有效12倒(15%),无效17例(21.2%)。显效率(包括近期治愈和近期基本治愈在内,下同)为46.3%,总有效率为78.8%。其肝功能单项疗效统计见表5-2。

表5-2 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80例的肝功能单项疗效
(二)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本组20例,治疗时间最短59天,最长180天,平均治疗时间为114.8天。治疗结果近期治愈8例(40%),近期基本治愈4例(20%),近期好转2例(10%),单项有效2例(10%),无效4例(20%)。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80%,其肝功能单项疗效统计见表5-3。

表5-3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20例的肝功能单项疗效
(三)治疗前后抗原抗体系统的改变

我们发现抗原抗体系统的好转与否取决于辨证是否准确。其中HbeAg阴转,抗HBe阳转与肝功能的恢复和病情的稳定有密切的关系,见表5-4。

表5-4 抗HBe阳转与肝功能恢复和病情稳定的关系
注:表内治疗后统计的抗-HBe为阳转例数,括弧内为阳转率
五、讨论
(一)关于恢复肝功能的治法问题

综观目前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的治疗趋势,一是侧重用清热解毒或清热利湿法,二是用清补结合法。清解或清利固然重要,但有掌握运用时机与把握分寸的问题,有清与补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问题。

本组病例表明,慢性乙型肝炎出现湿热或寒湿见证者并非多数。在上述100例中,具有黄腻或白腻舌苔,脉象弦滑或弦数有力,尿色深黄,大便黏滞臭秽或干燥者仅占30%左右,绝大多数见舌苔薄白或薄黄,乏力纳差,脘腹胀闷,脉弦细或沉细之虚象。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明确虚为本、实为标、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从而首先辨别虚实之偏重,是亟堪重视的。我们曾统计100例患者ALT上升与用药的关系,从中发现服清解剂上升与服补益剂上升的比例大致相仿。关键在于首辨虚实而后才能予补予清。临证之时,对虚实错杂,难以分辨虚实偏重者,我们主张先补后清。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病已久,阴阳气血亏损,清之必然伤正,气血凝涩,致毒邪更易结聚内陷,胶着不去,症状加重。而先补者,部分患者虽然可能使酶、絮甚至胆红素等指标上升,但由于正气得补,正邪交争,内蕴之毒方能有蒸腾外越之势,是时复用清解,其指标往往速降,症状好转。多数患者得补之后酶、絮均可获较大幅度下降,以至正常。我们在后期接收的6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都是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酶、絮长期不正常的虚实夹杂证,全部以先补的方法给予通阳助阳汤,除1例初服时酶、絮有中度上升,后自行下降至正常外,其余5例都是直接大幅度下降至正常的,他们获得显效的时间最多只有40天。对实证明显,正气较强者,则以先清后补为优,但用清需有制,进补当有节,否则容易发生反复。

(二)HBeAg及抗-HBe与肝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

HBeAg和抗-HBe是HBV(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指标.也是复制指标之一。我们发现,肝功能的恢复和病情的稳定与否,都与HBeAg和抗-HBe有密切关系。在HBeAg转阴(包括部分治疗前即为阴性者)的64例中,肝功能恢复者57侧,未恢复者仅7例,而在HBeAg阳性的36例中,肝功能恢复的为9例,未恢复的27例(P<0.001)。在抗-HBe阳性的51例中,肝功能恢复的为41例,未恢复者10例。而在抗-HBe阴性的49例中,肝功能恢复的为22例,未恢复者达27例(P<0.001)。可见HBeAg是否阴转,抗-HBe是否出现,与肝功能的恢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提示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可能系抑制了HBV的复制,促使抗-HBe产生,从而中止肝脏的进行性损害而使肝功能恢复的。一般而言,宽胸解毒汤有助于HBeAg转阴,通阳助阳汤有助于抗-HBe产生;但并不绝对如此。e系统的好转与稳定,首先要靠正确的辨证。虚其虚,实其实,只能促使e系统逆转,而e系统的逆转往往是肝功能发生波动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