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通阳助阳解毒法抗乙肝病毒指标的临床观察

中医学阴阳理论强调阳气为主导,指出阳气具有温煦脏腑经络及卫外抗邪等重要作用。历代医家以阴阳理论为辨证论治的总纲,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以及按阳气的强弱区分阳黄和阴黄等,均反映了“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提示、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发病、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上都不同于甲型肝炎。其特点是:青壮年发病比例高,男性多,潜伏期长,起病缓慢,多数隐匿,无发热或低热,黄疸发生少而轻,转氨酶升高后持续时间长,易于反复,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者多等。因此,我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具有抑制阳气,阻滞阳气通达,易于深入营血脏腑经络,缠绵难祛的湿热毒邪;对于阳气不足者尤具威胁。

针对乙肝上述临床特点和中医有关阳气的论述,我们制定了通阳助阳解毒法作为治疗乙型肝炎的基本方法。自1984年11月至1986年8月,完成了对乙型慢性肝炎100例住院病例的临床观察;在上述100例患者中,有67例经肝穿术确诊,其中51例为慢活肝,16例为慢迁肝。平均疗程为3.6个月。

一、HBeAg转阴与肝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经疗效统计发现,本疗法对HBeAg转阴和促使抗-HBe出现效果比较明显:81例HBeAg阳性者,经治疗后51例阴转,阴转率达63%;97例抗-HBe阴性者中,有47例阳转,阳转率达48.5%。同时发现:肝功能的恢复和病情的稳定与HBeAg和抗-HBe变化呈正相关。在HBeAg阴转(包括部分治疗前即为阴性者)的64例中,肝功能恢复者57例;未恢复者仅7例;而HBeAg阳性的36例中,肝功能恢复的9例,未恢复的27例(χ2=51.19,P<0.001)。在抗-HBe阳性的51例中,肝功能恢复的41例,未恢复者10例;而在抗-HBe阴性的49例中,肝功能恢复的22例,未恢复者27例(χ2=13.51,P<0.001)。说明e系统的转化与肝功能的恢复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e系统的变化与肝功能恢复的显效率及处方配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其规律性。

二、治疗后e系统的10种变化

根据治疗后e系统所出现的10种变化,可见肝功能恢复的显效率与HBeAg转阴的稳定性有关。我们根据e系统的这10种变化,将各种变化所用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求出使用的解毒、理气、活血、利湿、助阳、滋阴及健脾等类药物用量与各类药物所用的总量之百分比,进行初步分析比较,如表5-1所示。表中反映了立法、处方、配伍比例与e系统的改变有一定的联系。如6、7、8类无抗-HBe出现,其中助阳益气药第7、8两类偏低,6、10两类偏高。

表5-1 治疗后e系统的10种变化
续表
三、大剂解毒与小量助阳促使转阴

促使抗-HBe的产生单用苦寒清热解毒药不及配伍小量助阳益气药有效,其比例似以3~4∶1为好。比例过小,抗-HBe不易出现,或出现后不稳定;比例过大(如第10类)则疗效亦欠佳,我们认为:乙型肝炎既是毒邪引起,解毒固然重要,但乙肝毒邪易于入里,又易抑制阳气,倘一派苦寒,则易冰凝气血、导致毒邪内陷,正邪相持,病情迁延,难以出现气分激烈抗邪的局面,因此,宜用少量助阳益气药反佐之,以温煦其“少火”。若助阳益气药量过大,则易成“壮火”。所谓“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素问·六微旨大论),因此解毒与助阳药的比例应当随证调整,“以平为期”。

虽然第3类解毒药比例较低,但由于利湿与活血均占首位,故对解毒作用有所弥补。第10类解毒药的比例不及助阳药高,因此反而导致HBeAg阴转阳也最差。说明解毒药比例不足,可能是HBeAg不能阴转的原因之一。结合临床所见,苦寒清解药的剂量一般都在20~30g,剂量偏小HBeAg不易转阴,肝功能亦不易恢复。

四、滋阴与助阳结合抗体稳定持久

除应注意解毒药与助阳药的配伍比例外,中医理论认为“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张景岳 《真阴论》),阴阳互根,具有互生互化的作用。因此,助阳时亦须配伍一定的滋阴药,这不仅有助于HBeAg转阴,抗-HBe产生,加强助阳益气作用制止其副作用,而且能延长抗体存在的时间,加强其稳定性。苦寒与滋阴药相配又具有润燥相济的作用。最忌苦寒与清利和(或)辛燥药的伍用,这极易伤阴耗气,导致病情反复。

五、慎用活血谨防反复

理气、活血、利湿都有通达阳气之效。活血须防止用量过大过猛,以免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造成出血和转氨酶的上升。利湿药的使用必须要辨别虚实,实证可配伍苦寒;虚证则宜甘寒清解兼以运脾。两者均须保阴存津,否则通利太过,虚焰易起,导致肝功能的反复,甚至e系统的逆转。

根据临床所见,中医中药对e系统的作用在肝炎初、中、后三期有所不同。其中以中期治疗较难,似与病毒复制活跃,免疫功能紊乱,参与的因素较多(即所谓气分证属无形邪热与正气相搏,虚实错杂),肝功能变化起伏大,补泻两难有关。初期邪浅,后期邪去正衰,此两者治疗相对较易;特别是后期,控制残邪较易,唯祛瘀较难。

中药传统的阴阳分类是酸苦咸寒为阴,辛甘淡热为阳。在对乙肝的治疗中,阴阳两类药物的作用是显然有别的(个别者例外)。一般而言,用阴药HBeAg容易消失,但抗-HBe出现所需时间较长且不稳定;用阳药则抗-HBe产生所需时间较短且较稳定,但并不绝对。临床上依靠一方一药不加变动地应用到底而使e系统稳定的较为少见,需要随证调整。解毒,助阳、活血、利湿、理气诸法一用到底,都会引起e系统的波动;而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结合本病特点,不断调整各类药物的配伍比例,使之紧扣病机,保持其机体的平衡态势,往往能得到较为稳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