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九疸三十六黄的考据和基本内容

“九疸”首见于 《诸病源候论》卷十二“黄病诸候”中的“九疸候”。原文所载:“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肾疸、四曰肠疸、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体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凡诸疸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病身面皆发黄,但立名不同耳。”虽然该书“黄病诸候”中总共载有“二十八候”,但在名目排列上,相互重复,彼此特点不突兀,极易混淆;其实凡此二十八候皆与发黄的见症有关。

“三十六黄”在宋代的 《圣济总录》和王怀隐编著的 《太平圣惠方》均有记载,但两书所载的内容不尽相同。它们究竟是一种病还是多种病?其基本情况如何?与现代具有黄疸症状的疾病之间有何联系?是否有借鉴意义等问题,不对其作一番具体的剖析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一、基本情况

名称和命名原则:《圣济总录》所载三十六黄的具体名称是:心黄、肝黄、脾黄、肺黄、肾黄、鬼黄、奸黄、血黄、髓黄、气黄(两个气黄)、阴黄、胆黄、惊黄、鸡黄、蚰蜒黄、火黄、房黄、黑黄、水黄、走马黄、人黄、荫黄、急黄、痫黄、白黄、风黄、走精黄、酒黄、厌黄、爪黄、肠黄、犊黄、猪黄、土黄、虾蟆黄。前21种黄与 《太平圣惠方》所载名称相同。加上 《太平圣惠方》所载的立黄、体黄、脊禁黄、食黄、缊黄、忧黄、花黄、虐黄、鸦黄、蛇黄、牛黄、行黄、癖黄、脑黄、胃黄、劳黄等16种不同名称者,共载有52种黄。其命名原则除按五脏功能特点分别命名之外,亦有按病证特点命名者。如以神志昏乱为主症的鬼黄;以舌上及两颊出现黑脉、状如蚰蜒的蚰蜒黄;以肠内疞痛为主的肠黄等;尚有以感邪类别不同命名的如风黄、火黄;以不同病机命名的房黄、走精黄等。

证治概况:《圣济总录》三十六黄中,具有目黄、身黄的是:脾黄、气黄、走精黄、爪黄4种;只有身黄的是:肝黄、鬼黄、髓黄、急黄、痫黄、胆黄、惊黄、黑黄8种;仅有目黄的是:酒黄、蚰蜒黄、走马黄3种。除以上13种有发黄记载外,其余23种并无明确发黄记载。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记其主要特征而将发黄见症略去未写;其二,原属黄证,但现症并无发黄,故虽列入三十六黄,并无发黄的记载;从病性上来看,属热证实证的居多,计28种;只有肾黄、鬼黄、奸黄、瘾黄、白黄、鸡黄、土黄等7种属虚寒证;髓黄为虚中夹实证。因此,其治法除灸烙法外,方药大多为清热解毒利湿凉血通腑之品,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种药物是:黄连、升麻、栀子、黄芩、大黄、茵陈、白鲜皮、白茅根等。其处方大多味少力专,与证颇符。如火黄使用的紫草汤由:吴兰、木香、黄连组成;痫黄使用的茵陈汤由:茵陈、白鲜皮组成;心黄使用的柴胡汤由:柴胡、枳实、升麻、黄连、麻黄、甘草、栀子等组成。尚有3种黄使用了单味药,即:血黄,以鼻衄、二便下血、心闷、腹部有块、吐逆喘粗等症为主,用续随子;气黄,症见二便难,两足黄肿、两目虚黄、心中战悸、不能食等,用葫芦;黑黄,症见身目黑黄、口唇两颊青脉起等,用鬼臼汁。以上内容均反映了当时的治疗水平。

二、两书所载三十六黄证治比较

前已述及,两书所载各36种黄中,有21种命名相同。但证治大多有异;只有黑黄、气黄和鸡黄的证治和处方基本相同。这或可反映出此3种黄具有识别容易、发病率高和疗效较可靠等共性。 《太平圣惠方》三十六黄中,有发黄见证的凡20种,较 《圣济总录》三十六黄为多;且论述较详尽清晰,有的还有病机概括,如脑黄:“脑黄者,由热邪在于脑髓,而脑为髓海,故热气从骨髓流入于脑,则令身体发黄,头痛眉痛,烙百会、风府穴。治脑黄石膏散方:石膏二两,秦艽一两去苗,犀角屑一两,栀子仁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挫。”从施治方药看, 《太平圣惠方》的用药多则五六味,少则一二种,但档次较高,组方亦较严谨,如多用犀角屑,羚羊角屑、人参等,如治癖黄条下云:“癖黄者,由饮水停滞,结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服下满痛,而身体发黄,烙……治癖黄半夏散方: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前胡三分去卢头,槟榔三分,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一两锉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该方所用药物与证甚合,选用药物为消痰、理气、化滞为主,精炼准确,剂量运用也颇老道。《太平圣惠方》所载三十六黄下,均附列方药;而 《圣济总录》中的犊黄、猪黄、土黄3种无方无药。

三、三十六黄与现代黄疸类疾病的关系

黄疸是指皮肤、巩膜与黏膜因胆红质沉着所致的黄染。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但总不外胆红质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三方面发生障碍所致。黄疸类疾病大致可分为:①溶血性黄疸;②肝细胞性黄疸;③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性黄疸;④阻塞性黄疸4类。其中最常见的为②、④两类。从以上两书所记载的不同名称的52种黄病的临床症状来看,大部分为实证、热证,与肝细胞性黄疸类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急性酒精性肝炎、心源性黄疸、肝硬变、其他急性全身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黄疸等有较多吻合之处。亦有部分属于肝内、外阻塞引起的黄疸。例如“心黄”,可见“面赤口张、气喘多惊、手脚烦痛、舌上疮生”等;“白黄”,可见“颜色干枯、目下赤、口干舌缩、心中恍惚、四肢烦重”;“房黄”可见“身体沉重、状似著热、不得睡卧、小便黄色、眼赤如朱、心下块起”等症。与钩端螺旋体病所具有的寒战高热、起病急骤、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痛为明显,颜面与结膜充血等特征相似。“气黄”见症中,“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目虚黄、不能食”,与心源性黄疸右心衰竭、肝脏郁血等造成的下肢肿、面目虚黄、心悸不安等特征亦有相似之处。“血黄”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虫咬、吐逆喘粗”等症为主,与肝硬化、肝癌、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亦颇相似。“酒黄”症见“五脏积热、面赤、言语带邪、昏沉错乱、目中黄色”,与酒精性肝炎或醇肝综合征等亦可联系。其他如“气黄”、“脾黄”、“走精黄”等与黄疸型肝炎;“黑黄”、“土黄”、“蚰蜒黄”、“虾蟆黄”等与肝硬化或慢性重型肝炎等在症状学方面有其一致性。

虽然 《圣济总录》和 《太平圣惠方》均有“三十六黄”的记载,但后世在黄疸类疾病方面主要遵循汉代张仲景 《金匮要略》所记载的内容。有人认为张仲景所载的伤寒发黄可能是病毒性肝炎的流感型;谷疸可能是消化不良型,也包括了慢性病毒性肝炎在内。具体对应关系一般是:①黄疸:包括卡他性黄疸,阻塞型黄疸、溶血型黄疸;②谷疸:卡他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③酒疸: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门脉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④女劳疸:胆汁性肝硬化、肝癌;⑤急黄: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重型黄疸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⑥湿疸: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⑦黄汗:阻塞性黄疸、胆道疾患、肝脓肿;⑧黑疸:历时较久的黄疸、肝硬化;⑨阴黄:一些不发热的黄疸,也包括如雷内克氏肝硬化在内;⑩胎疸:新生儿黄疸。反过来从西医学角度看古代黄疸的病名如:①急性传染病伴发黄疸。如巢氏 《诸病源候论》“急黄候”所谓之“急黄”与急性重型肝炎以华佛综合征(War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等均相似。其他一些传染病如黄热病、疟疾、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回归热、败血症、肺炎甚至流感等均可伴发黄疸。犹如古代文献所载鼠类粪便可引起黄疸,如葛洪 《肘后备急方》曰“误食鼠粪亦作黄”,明代缪存济 《识病捷法》载“鼠盗饮食五谷,遗粪在内……误食则生黄疸”等就与钩端螺旋体病感染有关。②饮食失当引起的黄疸:巢氏《诸病源候论》“九疸候”有“凡诸疸病皆有饮食过度”之说,亦与西医学关于暴饮暴食引起黄疸的论述相吻合。③营养失调引起的黄疸:根据酒疸的证因转归,与现代所谓的酒精性肝硬化相似。而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的原因则是“饮酒多,进谷少”,与巢氏 《诸病源候论》所谓“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又极相似。④心力衰竭引起的黄疸:风水与心力衰竭的表现相似,而黄汗又“状如风水”,兼有“汗出沾衣色正黄如柏汁”。故黄汗当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的黄疸。此型黄疸指数不高,皮肤及黏膜黄疸不著,肉眼易于忽略,但汗液染衣则较易辨认。也有人认为黄汗属于“色汗症”的一种。⑤精神性黄疸:如三十六黄中的“惊黄”、“痫黄”、“风黄”、“胆黄”等。张景岳指出:“胆黄证,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尝见有虎狼之惊,突然丧胆而病黄者。”与西医学认为的若神经调节机制发生障碍如精神激动、恐惧、焦虑或愤怒等可引起胆管痉挛,胆汁滞留而发生的黄疸的解释是相似的。“猪黄”有“口嚼沫从口角出”之症,与肝豆状核变性相似。⑥房室诱发的黄疸:中医所谓的女劳疸与机体衰弱,体力过劳引起的肝病也是相似的。

因此可以说,三十六黄,是宋代医家对以前所见各种发黄类疾病的总结归纳。正如 《圣济总录》所说:“论曰黄病有三十六种,所载名数虽同,而证候各异,皆非黄疸可比。”不能仅仅局限于肝病的范围。其中主要记载了南方湿热之病酿成的黄疸。所谓“大抵东南之域,其地湿、其气热、湿热相蒸,易成瘴,人感其邪,有此黄病”。

通过对三十六黄的分析与现代黄疸类疾病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对发黄类疾病的认识水平、分类方法,并借鉴其治疗经验和药物运用。为进一步挖掘并提高治疗黄疸类疾病的水平做出贡献。以下可参考 《圣济总录》三十六黄基本情况一览表。(表3-1)

表3-1 《圣济总录》三十六黄基本情况一览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