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黄疸、“九疸”及“三十六黄”

第1节 黄  疸

黄疸型肝炎以目黄、尿黄、倦怠嗜卧及肝脾肝胃不和、湿热内蕴的见证为主,与 《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载的“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黄疸”颇相类似。虽然黄疸的症状在许多疾病中均可见到,但最常见的应属黄疸型肝炎。因此,借鉴古代医籍中有关黄疸的内容以治疗各型肝炎,甚有价值。

《黄帝内经》以后, 《金匮要略》和 《伤寒论》对黄疸的病机、分类、临床表现及治法等均有专论。从病机上,分为湿热发黄,火劫发黄、燥结发黄、女劳发黄及虚黄等;症状上强调了对目和尿液是否发黄的观察。通篇侧重叙述湿热发黄,认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隋代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进一步明确其义:“黄疸之病,由脾胃气实而外有湿气乘之,变生热……胃为水谷之海,热搏水谷气,蕴积成黄,蒸发于外。”在治疗方法上,《金匮要略》指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拟定了“黄从小便去”为湿热黄疸的基本治法。其代表方剂如大黄硝石汤、栀子大黄汤,为治疗热重湿轻者的主方;茵陈五苓散为治疗湿重热轻的主方;茵陈蒿汤则为湿热并重者而设。这些治法与方剂,以其良好的疗效成为后世治疗各种黄疸的基础处方。如 《圣济总录》之茵陈蒿汤、 《玉机微义》之茵陈四逆汤、《医学心悟》之茵陈术附汤等,均本此而来。

由于古代对黄疸的分类有所谓“九疸三十六黄”之说,过于繁琐,不便掌握;至北宋,名医韩祗和首先将黄疸分为阴阳两类,遂多为后世所习用。

除上述医家已指出的有关黄疸与湿热、瘀热的关系外,更有将黄疸与“天行”联系起来的观点,如晋代葛洪称“天行发黄”;隋代巢元方尚指出黄疸的病因为“热毒所加”。这说明,我国古代医家不仅已认识到黄疸具有流行性,而且也认识到它们与“毒邪”“热邪”有关。

本节需要论述4个基本问题:

一、“疸”和“瘅”的异同及其演变

搞清“疸”和“瘅”的原意及其演变,对我们借鉴前人治疗与肝病有关的临床用药经验是有帮助的。

疸病在一般医籍中皆有收载,其名称颇多。据查考数十种文献所见,除通常所列之“五疸”,即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外,尚有湿疸等24种,大大超出了 《诸病源候论》所载“九疸”的范畴。由于疸病与西医学中许多疾病所有的黄疸症状有关,所以考究疸病的范围、证候特点等以明确此类疾病的原意,对借鉴前人的经验,挖掘整理提高中医学遗产的水平,非常必要。

疸者,宋代以前多注为“黄病”。《说文》注谓:“疸,黄病也。”另一字“瘅”自宋代以来医籍中常与“疸”字相混淆。我国最早的字书 《尔雅》有“亶”字,即“瘅”的本字。原来的训诂为“病也”,并无具体含义。《周礼》中有“章善亶恶”几字,《汉书》则为“彰善瘅恶”,可为佐证。王冰注 《素问·奇病论》“脾瘅”、“胆瘅”条时谓:“瘅,热也。”《史记·仓公传》有“肺消瘅”的记载,原文尚有“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几字。于此可知,“瘅”字多与邪热有关。 《黄帝内经》中言黄疸时用“疸”字,云“脾瘅”、“胆瘅”时则用“瘅”字。《素问·脉要精微论》谓:“瘅成为消中”,将“瘅”与消渴一类内热伤阴疾病看作有因果转化关系,凡此等等,均说明“瘅”的原意与“疸”不同;与内热怫郁,阴液亏耗一类的疾病相关。《诗经》云“哀我瘅人”,《汉书》云“近夏瘅热”,《左传》云“荀偃瘅疸,生疡于头”,以及 《说文》注“瘅,劳病也”等,都说明以上二字不能通假。至宋代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始谓:“经曰: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瘅者黄也,单阳无阴也”;《医钞类编》卷九 《黄疸门》谓“疸者里也,单阳无阴也”;《杂病广要》谓“瘅之为言热也,或做疸”。可见自宋以后,“瘅”、“疸”二字渐渐混成一字,约定俗成。因此,要搞清疸病的确切含义,尚需分析古籍所载二十几种疸病的异同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疸病之主症为黄疸

据笔者所考24种疸病中,除胆疸、肉疸、舌疸、髓疸4种无发黄见症外,其余20种均有发黄见症。因此,各种疸病均循此分类。就病因来分,如因嗜酒而成之黄疸谓之酒疸;以饮食所伤形成者谓之谷疸;因劳倦所致者谓之劳疸(《外台秘要》);因房室所伤者谓之女劳疸;黄疸久羁未除者则谓之黑疸;湿气偏盛者称为湿疸;风气偏重者谓风黄疸或风疸(《诸病源候论》)等。以五脏功能分类则有肝疸、心疸、肺疸、脾疸、肾疸五种,但《黄帝内经》所论之“脾瘅”又与后世如 《辨证录》、《儒门事亲》、《古今录验》等所谓“脾疸”不同。如 《素问·奇病论》谓:“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甲乙经》云:“消渴为消瘅。”大约此即“瘅成为消中”的含义。《儒门事亲》则谓:“盖脾疸之症,湿热与宿谷相搏故也,俗谓之金劳黄。”《辨证录》则谓:“脾疸之证,身黄如秋葵之色,汗沾衣服皆成黄色,兼之涕唾亦黄,不欲闻人言,小便不利……”其他各疸的见证更其特殊,如肉疸,以“饮少、小便多、白如泔色、得知从酒”为特征(《外台秘要》);舌疸以“渴而数便”为特征(《古今录验》);髓疸以“目眶深、多嗜卧”为主证;胃疸以“已食如饥”为主症(《素问·平人气象论》、《圣济总录第六十》)等。于兹可见,虽然宋代以后“疸”、“瘅”渐相混称,但从见症诸多不同,甚至差异悬殊且均以疸病相称推测,似可知“疸”字尚有一种泛指的含义,即与“病”的含义相近。

三、疸病大多属热证或湿热证

在24种疸病中,除“阴疸”(《张氏医通》)、“肾疸”(《辨证录》)属阴证、寒证外,其余皆为热证或湿热证。或许这就是“瘅”、“疸”逐渐混用的原因之一。对“阴疸”,张璐以为:“至于阴疸一证,仲景之方论已亡,千古之下,唯罗谦甫茵陈四逆汤治过用寒凉,阳疸变阴之证,有合往辙,此外无有也。今人但云阳疸色明,阴疸色晦,此不过气血之分,辨之不清,转足误人。”可见与后世所谓之阴黄证相一致。因此,阴疸不可认作一种独立的疸病,它只是黄疸的虚寒证而已。

四、《黄帝内经》中的“瘅”与消渴病相似

在24种疸病中,《黄帝内经》所载之“消瘅”、“脾瘅”据所列见症,与以发黄为主症之疸病不同。“消瘅”之名首见于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后世医家虽有涉者,但无系统的论述。本病与内热消中,伤及肝脾肾之阴有关。故 《灵枢》谓:“肾脉肝脉微小,皆为消瘅”,“五脏之脉微小者皆为消瘅”。张介宾径谓:“愚按消瘅消中者,即后世所谓三消证也。”(《类经》卷十六)倘将“瘅”认作是宋以前的一种内热疾病,则消瘅可能属于与消渴见症相似的一类。

总之,除了对疸病的历史沿革,文字变异应有所了解外,对“瘅”、“疸”的异同,该类疾病的特点亦当有所了解,方能更好地借鉴前人的经验以为今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