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苑泽霖录: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集
- 张伯礼 黄璐琦
- 5846字
- 2020-08-29 05:16:27
三、学术访谈
(一)老年学与老年医学
问:因为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现在各国都很重视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您能从整体上谈谈吗?
答:老年学范围很广,包括老年人口学、老年社会学、老年经济学、老年伦理学及老年医学等。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密不可分。老年医学的行动与整个老年学领域都有密切关系,不可分割。1991年9月,联合国针对全球老龄化挑战,提出了“联合国老龄问题行动计划”,口号是“Add Life to Years”(愿长寿者颐养天年),提倡得很好。倡导从经济学角度及人文角度关怀老年人。提出几个原则:独立(independence)、照顾(care)、自我实现(self-fulfilment)、尊严(dignity);1999年联合国大会又增加了参与(participation),并把1999年定位为世界老年人年,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老年医学或医疗照顾也应体现这几个原则。这与我国传统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是一致的。
问:既然衰老不可避免,是不是可以认为衰老必然导致疾病?
答: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衰老常常与疾病共存,但是衰老与疾病并非必然联系。对于“老”的传统观念必须转变,老不等于衰,衰不等于病。延缓衰老、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问:现实中,患有某些疾病的老年人会被社会甚至家人歧视,比如老年性痴呆患者,那么这种情况下医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答:老年人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一个脆弱群体,他们的需求应该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随着社会老年人群比例越来越大,老年人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越大。所以我们必须从观念上改变传统的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应当肯定老年人对社会已做出的贡献和价值,重视老年人未来可能继续发挥的积极作用。医生也应该尽一切努力去关怀和医治老年病患者,改变社会上一些对老龄化形象(image of aging)的不恰当的误解或者偏见。我国儒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一句话。还有“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这是《礼记·礼运篇》的一句话。这两句话流传至今,说得极是。每个人都会变老,老了也不可避免会生病。所以我们反对歧视老年人,重视对老年人的关怀,尤其是医疗和赡养。同时,还要注意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问:如何比较有成效地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关怀呢?
答:老年人因为衰老、疾病、退休、家庭和自己交往圈子等的变化,会产生较多的心理变化,比如孤独、焦虑、抑郁、烦躁和失落感等。但我们可以通过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一是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比如提高老年人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开阔精神境界;同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增强心理自我保健意识。这样可以预防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这些疾病同时也是一些常见的老年病。此外,教育和心理健康正相关,如果老年人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更有可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继续参与社会,并从中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满足其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对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利。三是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学研究,特别是前瞻性研究,以便为制定人口高龄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尤其不可忽视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学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四是加快建立各级养老机构,特别是农村养老机构。总之,希望能通过多种措施,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那样的话,我们的社会必定更加充满和谐和希望。
问:您的话让我感到您对生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人认为安乐死是一种积极对待死亡的态度。您是否认可安乐死?能请您谈谈对安乐死的看法吗?
答:“安乐死”的英文euthanasia原是希腊文中的一个复合词,由前缀eu-与thanasia组成,eu-意为“优良的”“好的”,”thanasia”表示“死亡”之意,二者合起来则是“好的死亡”“优化的死亡”或者“无痛苦的死亡”。临终关怀问题,过去也叫安乐死问题,是对老年病患者临终安抚、合理必要处置的问题,是对老年人垂危的尊重。安乐死问题值得关注,很多人赞成对明确无法救治或持续性植物人状态的老人从关怀和尊重的角度出发,提倡在本人自我做主、亲属同意为其减轻痛苦情况下实行,我认为应予考虑。有些国家曾立法实行,实现无痛死亡,但也有争论,其现实性与可行性似可以讨论及考虑。
要我说啊,人的生死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但可能每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都不相同。要明确“以人为本”的生死观以及生与死的对立统一的生命观,还要明确死亡之于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承认死亡的必然性,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生、对待死。一方面认识到生的宝贵与短暂,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死的存在和紧迫,在有限的人生中塑造一个健康的自我,建构一个健康、充满意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中国要真正实现安乐死合法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问:您一直倡导并践行中西医结合。那么在促进老年人健康这个领域,中医药学和西医学是否也应该相互结合?
答:中医药学和西医学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在增进老年人健康这个领域,中西医两种医学优势互补,对老年人的健康保护、医疗和预防疾病会带来极大的好处。现代诊断与中医辨证认识结合,整体的宏观与局部微观结合,会大大提高医疗质量。
目前我国的老年医学教育体系还不健全,中西医老年科医生、康复医疗预防、以及老年专业护理人员等都奇缺,值得教育部门引起重视改进。中西医结合对各类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大好处,取长补短,1+1>2,对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等的防治与康复、精神焦虑和抑郁症的疏导与治疗、营养平衡、适宜运动、自我保健、综合医疗等,都有优势互补之处。我们提倡积极的老龄化(active aging),提倡中西医团结合作,共同促进健康老龄化,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奉献。
(二)老年性痴呆,中国的巨大挑战
问:当前全球老龄化严重,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如何?
答: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
问:中国的老龄化如此严重,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非常可观吧?
答:是的。中国现已成为老年性痴呆第一大国。保守估计,我国现有9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约占亚太地区的40%,占世界发病人数的1/4,将分别于2020年和2040年达到1020万和2250万。实际数字或许更惊人。有研究指出,中国目前有超过90%的痴呆病例未被发现,农村地区尤为严重。2013年7月《Lancet》(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未来中国的痴呆患病率可能被低估了至少19%。
问:WHO两次呼吁全球关注该病,那么与其他重大疾病相比,老年性痴呆有什么特别的危害吗?
答: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必须知道,痴呆需要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巨大,目前痴呆全球成本约为6040亿美元/年,上升速度超过患病率,其中89%来自高收入国家,仅11%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包括中国。WHO保守估测,2030年痴呆全球成本将增加85%。痴呆对患者及其家庭、社区以及国家卫生系统都造成了相当破坏性的影响,已不仅仅是一个公众健康危机,同时也是社会和财政方面的梦魇。
问:根据Clinical Trials最新数据,目前正在进行的抗痴呆(主要是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药物临床研究有1000多个,但仍无令人满意的临床药物面世,现实令人有些担忧,老年性痴呆会不会成为不治之症?
答:现有药物确实只能缓解老年性痴呆的症状,延缓其病情发展,却无法治愈。但是它和其他疾病一样,也有病情由轻到重、由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而从治疗的效果出发,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其疗效越好。并且老年性痴呆也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应该持乐观的态度,目前需要的只是时间和行动。
问:对于老年性痴呆的防治,中医中药是否有用武之地?与西医西药相比是否有特点或者优势?
答:目前临床尚无疗效令人满意的药物治疗老年性痴呆,部分药物仅能相对减慢患者病情的进展,部分仅改善其临床表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因异质型疾病,单一药物、单一靶点治疗很难获得理想效果,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同时针对多个靶点发挥作用,有希望成为新的药物来源。这是中药的优势。单一成分如我国科研人员从千层塔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石杉碱甲,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已在临床应用;组分如从知母中提取的知母皂苷、从三七中获得的三七皂苷、从姜黄中提取的姜黄素等,正处于研究阶段。
另外,整体观治疗原则也使中医中药具有一定的优势。
问: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于老年性痴呆及其治疗的相关记载吗?
答: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没有明确的提到老年性痴呆这个病名,但是汉代《华佗神医秘传》及在此之前医学文献对其早有记载,如《黄帝内经》称之为“善忘”,《左传》称之为“白痴”,《针灸甲乙经》中有“呆痴”的概念,《针灸大成》则分别以“呆痴”和“痴呆”命名。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专立“癫狂痴呆”一证进行论述。
对于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有很多论述。综合起来,历代医书中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可归结为肾精亏虚、心脾不足、肝阳上亢、痰浊壅盛四大证候。临床配伍常用的中药很广泛,包括补益药人参、酸枣仁、麦冬、何首乌、熟地等;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等;化痰开窍药石菖蒲、远志等。常用复方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地黄饮子合七宝美髯丹、左归饮合桃红四物汤、金匮肾气丸合当归芍药汤、地黄饮子合二至丸、复元活血汤,以及黄连解毒汤等。然而,尽管有一些临床循证医学证据,上述方药对老年性痴呆的疗效仍需严格的临床设计和数据支持,取得证据。
其他如针灸、音乐疗法、食疗也被认为可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问:我国在应对老年性痴呆方面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答:痴呆,特别是老年性痴呆,已经成为一枚全球性的“定时炸弹”,是21世纪最大的社会挑战之一,亟待从全球、国家、地区、家庭以及个人层面进行解决。然而,WHO194个成员中,目前只有8个国家制定了全国性的痴呆应对计划,亚太地区仅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制定了直接针对痴呆负担的公共卫生政策。中国已经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的痴呆患者。痴呆、特别是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中国的一个紧迫的、长期的、全民的战役。我国政府急需将痴呆作为一个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纳入公共卫生和社会保健议程,在医疗卫生或国家层面上为应对痴呆制定相关的战略、政策和计划。
问: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准备?
答: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去做:一是提升公众对痴呆的认识和了解;二是早期诊断;三是重视诊后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四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重视预防;六是加强研究。
问:提升公众对痴呆的认识和了解对应对痴呆有什么好处?
答:全社会需大力加强痴呆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升公众对痴呆的认识和了解,善待痴呆。这是应对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策略。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及其非雇佣照护者的全球耻感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患者来说,痴呆带给他们的最大伤害是耻感和社会排斥,不仅仅针对患者本人,还包括他们的照护者和家庭。患者、照护者以及患者家庭,将可能因此更加疏远他人,以避免羞耻感和排斥,进一步造成与他人和社会的隔离。由于缺乏认知和了解,加之文化因素,我国公众对痴呆存在的各种偏见更为严重,极大阻碍了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照护,并对家庭、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造成沉重的负担。全民性教育将有助于减少公众对痴呆的恐惧和偏见,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和长期康复。此外,通过立法和监管手段明确痴呆患者及照护者的权利,也将有助于减少偏见。
问: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在哪里?
答:早期诊断是应对老年性痴呆的关键环节,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角度来说都是如此。老年性痴呆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仍可生存多年,及时就诊和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给予适当支持,很多患者完全可以继续参与并贡献于社会。早期诊断,有助于应对老年性痴呆可能带来的各种家庭和心理问题,帮助患者计划未来的生活及其照护工作,帮助患者及家庭避免某些痛苦和危机。由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早期行为举止基本上与常人无异,社会技能也较完好,不易被发现,确诊时往往已是疾病后期,因此需要与患者有密切关系的家人、朋友等及时发现、尽早就诊,通过系统评估患者各方面的能力,明确这些异常表现是否由于大脑病变所引起,以便制订帮助患者尽可能保持独立和自理能力,减轻对他人的过分依赖。实现早期诊断,除提高公众认知外,还需加强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咨询,尤其需要加强针对医师的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医师对老年性痴呆危险因素的认知,从而能够在发现相应症状后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程。
问: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发挥诊后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的作用?
答:我们积极提倡有效、持续的诊后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多层次、不同等级的照料体系,提高痴呆患者及其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应发挥重要作用。在患者的社会支持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经验,包括政策的灵活性、支持渠道多元化等多个方面。如,将老年性痴呆纳入医疗保险和养老体系,通过养老金和保险计划等形式的普遍性社会支持保护这一弱势群体;将亲属间的护理照料列为医疗保险负担的一部分,给予资金支持;为居家照护者提供假期,期间由国家免费提供专人代为照顾患者;建立小规模的患者联谊会、小型的托管机构等组织,在普及老年性痴呆防治知识、提供照护技巧和服务方面提供有益的经验和资源。
问:可以谈谈您心目中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答:我认为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的运动和营养,二者相结合。老年人应该多活动、多用脑,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营养,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多食用植物性食物,增加维生素E和B的摄入,避免摄入含铁、铜的复合维生素,避免使用含铝的炊具、抗酸药、发酵粉或其他产品等。但心态好还是最为重要的。
问:您刚才提到预防,老年性痴呆可以预防吗?
答:是的。目前关于痴呆可控危险因素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但有证据表明,糖尿病、中年高血压、中年肥胖、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诱发血管疾病的因素是痴呆的风险因素。一项很有说服力的研究指出,更好的心脑血管健康状况、更多的教育和更高水平的体力活动能降低痴呆的潜在风险。所以要及时引导公众知晓痴呆的潜在风险,预防胜于治疗。
问:目前老年性痴呆研究的投入是否和形势相符?
答:由于对痴呆的严峻形势缺乏了解,目前各国对痴呆的研究投入均严重不足。以英国为例,痴呆的社会成本几乎与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的成本总和相当,但针对痴呆的研究投入仅为癌症的1/3、心脏病的1/2。所以必须高度关注痴呆研究,增加各种来源的研究基金,鼓励学科间交流和国家间信息共享。中国因老年人群庞大,尤其需要尽快加强该领域研究的投入。在此我引用2012年WHO报告《Dementia:a public health priority》中的一句话:让我们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