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导师学术思想与学术特色、临床特点

人类寿命的延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陈可冀教授早在20世纪90年代即先后主持三次相关的香山科学会议,呼吁全社会对此予以关注。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到老年,元气不继,五脏渐损,体格趋衰,症状纷至。老年生理特点,是指老年人不发生显著疾病的情况下,随着增龄而逐渐出现的老年期特有的退行性改变,主要是人体的整体及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如“鬓发颁白或堕落,目昏不明,齿槁,荣华颓落,言语善误,皮肤枯皱,体重腿软,行步不正,喜卧懒动,不能生育,等”,《黄帝内经》中已有描述。对此,陈可冀教授点评道:“老年元气不继,五脏渐损,症状纷至,描述恰当”。归纳起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脏腑功能衰退

《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五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说明五十岁以后逐渐出现五脏生理功能的退化,渐趋虚衰,抗病能力也大大减弱,稍有不慎,便会继发疾病。《黄帝内经》十分重视肾在形体衰老中的作用,认为肾的精气衰减是变老的重要原因,肾精不足则肾阴肾阳亦虚,无以化生肾气,肾气虚衰则五脏六腑生化功能减退,出现精神疲惫、腰膝酸软、生殖器官萎缩、性功能逐渐消退等衰老的表现。

2.精血逐渐耗减

刘完素曰:“五十至七十岁者,和气如秋,精耗血衰。”精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两者旺盛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人届老年,精血减少,不能濡润滋养脏腑及经脉、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于是发生衰老。若精不化气则严重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降低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不能适应四时气候变化,从而易于发病。

3.神气逐渐衰耗

《寿亲养老新书》强调:“高年之人,真气耗竭”,“老人精气已衰”,“凡人衰晚之年,心力倦怠,精神耗短,百事懒于施为,盖气血筋力之使然也。”“神”是人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以精血为物质基础,由心所主宰,只有精神内守才能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才能保持健康状态。老年人由于神的基础和给养受到损害,故出现神气逐渐衰耗的生理特点。

4.阴阳俱衰,低水平平衡

人体的正常活动是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因此,健康老年人正常生理状态下,可以没有明显的阴损、阳衰的病态表现,但这只是渐衰的阴阳在低水平维持平衡。与青壮年相比,这种平衡与协调是低度的,稳定性较差,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亦较差。如果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就会使这种阴阳低度平衡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发生阴阳失衡,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陈可冀教授在总结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是脏腑痿瘁。《养老奉亲书》曰:“年老之人,痿瘁为常”,痿瘁包含衰弱、颓败、老化、萎缩之意。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脏腑痿瘁,气血不充,肌肤失养,外表体窍也表现出衰老退化征象,即为衰老。

(二)老年病的发病特点

老年病是指老年人的特发疾病和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是仅发生在老年期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围绝经期综合征、前列腺肥大、老年性白内障等;一类是老年期的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一类是老年人与青年人同样容易发生的疾病,如感冒、一般外伤等。老年人阴虚者居多,气虚阳虚者亦复不少。老年人气虚血虚又互为影响,若气虚生化之源不足,化生血液渐少,可致血虚。故大凡老年人的发病,往往与常人不尽相同。陈可冀教授认为,老年病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发病容易,多病共存;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表现隐匿,变化多端;脏器老化,不易速愈。

(三)老年病的病理特点

陈可冀教授多次谈到,他的老师岳美中教授生前在多年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曾用十分生动而惟妙惟肖的短句描述老年人通常极其容易见到的几类慢性疾患:“只记远事,不记近事;笑时有泪,哭时无泪;喜欢孙子,不喜欢儿子;喜欢硬食,不喜欢软食;眼昏花,看不清近处;耳朵聋,好打听闲事;遇生人,没观察就问;想尿远,反尿在鞋上”。这些表现包括了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口齿病、性格变化、视力减退问题、听力障碍问题、前列腺疾病或膀胱无力症等问题。而老年人在患病时常有一些与青壮年患病不完全相同的病理表现和病理机制,这与衰老的生理性变化基础密切相关。陈可冀教授将这些病理变化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阴阳平衡易破坏、多脏受损、病理产物壅盛、气机升降失调。

(四)导师治疗老年病的临床特点

1.施治原则和策略

从中医十纲辨证(八纲辨证加气血辨证)及脏腑辨证相关病机解析,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均可归结为老衰所致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脏腑虚弱、多脏受损”,以致“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虚实夹杂”等诸种表现。一般而论,阴虚多见,气虚、血虚及阳虚也不少;兼夹血瘀、浊阻、风疾者也甚多。病情庞杂,依从性差、反应性也差。故陈可冀教授认为老年病辨证应以八纲、气血及脏腑辨证为重点,治疗时当分标本缓急,应遵守如下原则和策略:重视未病先防,这是老年病临证中治疗是否顺利获效的关键所在;注重治养结合;论治当重补虚;扶正宜用调补;祛邪慎用攻伐;除病攻补兼施;施治缓急得当。

2.常用治法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病理、疾病种类方面有其特点,因此在治疗方法上也有不少特色。临证时,组方遣药求有效,但要平和,避免虚虚实实,治疗中注意调和,做到汗而不伤,温而不燥,下而不损,寒而不凝,补而不滞,消而不伐。

陈可冀教授认为,老年病治疗策略中,调理脾胃十分重要。中医药理论重视“以后天养先天”,故消食导滞与二便通畅十分重要。老年人用药需注意到食物中黏滑油腻过多可生痰助湿等问题。为了行气消食,适当用些芳香化浊方药很有益处。此外,要合理协调中西药的协同互补应用的实际问题。

在跟随名中医岳美中教授等前辈学习以及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实践中,陈可冀教授不断参悟和融汇新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其对老年病的常用治法可概括为补益法(即调补、清补、温补、调补、峻补、食补)、祛瘀法、化痰法、行气法及消导法。

3.老年冠心病治疗经验

属“心痛”“胸痹”“厥心痛”“真心痛”范畴。老年冠心病心肾气虚或阳虚证候比较突出,血瘀证象比较突出,肝气抑郁证象比较突出,脾胃痰浊内阻证象比较突出,可单见,也可兼见。

(1)心绞痛:

愈梗通瘀汤(自拟:生黄芪、紫丹参、广藿香、佩兰、生晒参、当归、元胡、川芎、陈皮、半夏、大黄),煎服。

心痛丸(沉香、檀香、公丁香、香附、乳香、白胶香、荜茇、麝香、苏合香油),每发作时嚼服1~2钱。

宽胸丸(荜茇、细辛、檀香、冰片、良姜、延胡),痛时嚼服1~2丸。

宽胸气雾剂(组成同宽胸丸),胸闷胸痛时口腔或舌下喷1~2下。

苏冰滴丸(苏合香、冰片),痛时服2~4小粒,也可每日3次,每次2~4粒。

冠心2号(精制冠心片,丹参、赤芍、红花、降香、川芎),煎服,或用冠心2号片每日口服3次,每次5片。

愈心痛胶囊(丹参、三七、元胡),每日2~3次,每次1~2粒

保元汤(黄芪、红参、炙草、肉桂),补气助阳,煎服。

疏肝解郁汤(柴胡、郁金、青皮、香附、丹参、川芎、红花、金铃子、元胡),煎服。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煎服,便秘加大黄或番泻叶。

针灸疗法 体针选穴膻中、神门、内关、间使、鸠尾、心俞、厥阴俞、通里等。灸法选三阴交、足三里和内关等。耳针选心、皮质下、肾、肾上腺及神门等。

(2)心肌梗死:

愈梗通瘀汤(见前)。

独参汤(红人参或西洋参三钱),煎服。

参附汤(红人参、制附子各三钱),煎服。

生脉散,煎服。

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合方加减煎服。

益气活血复方(黄芪、党参、黄精、丹参、郁金、赤芍),煎服。

痰浊重者,复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壳、桃仁、赤芍、莱菔子),煎服。

心衰者,复方北五加皮汤,或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