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临床路径(内科部分)下册
-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
- 1059字
- 2020-08-28 11:54:21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2016年)。
1.急性起病,常在剧烈劳动或激动时起病。
2.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可伴恶心、呕吐和癫痫发作;严重时意识障碍。
3.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4.头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5.影像学阴性时腰穿出现均匀血性脑脊液。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2016)。
1.一般治疗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
2.动脉瘤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选择动脉瘤介入或手术治疗。
3.预防再出血
卧床,早期、短程抗纤溶治疗。
4.预防及治疗血管痉挛
可选择静脉或口服尼莫地平、维持血容量,必要时血管成形术。
5.并发症处理
根据病情可选用抗癫痫治疗、脑室引流术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
(4)头CT、头CTA或MRA。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TCD。
(2)DSA。
(七)选择用药
根据《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6年),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1.预防及治疗血管痉挛 可选用静脉或口服尼莫地平。
2.降低颅内压 可选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及呋塞米等药物。
3.止血药物可选用氨基己酸或氨甲环酸。
(八)出院标准
1.患者病因得到治疗,病情好转或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退出路径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退出路径:
1.当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瘤,根据现行诊治指南需要外科或血管介入干预时,进入相应疾病临床路径。
2.病情危重,合并较严重系统性疾病及脏器功能不全需要治疗,使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
3.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需要转入ICU或手术治疗。
4.已出现较严重合并症,需要治疗者:院内感染包括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姓名: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门诊号: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出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标准住院日:14~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