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运动功能障碍。
(3)感觉功能障碍。
(4)言语功能障碍。
(5)吞咽功能障碍。
(6)认知功能障碍。
(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
(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
(10)脑神经麻痹。
2.影像检查
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出血表现。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
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1)意识状态的评定。
(2)运动功能的评定。
(3)感觉功能的评定。
(4)言语功能的评定。
(5)吞咽功能的评定。
(6)认知功能的评定。
(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
(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与处理。
(2)意识障碍处理。
(3)运动治疗。
(4)作业治疗。
(5)物理因子治疗。
(6)认知功能训练。
(7)言语治疗。
(8)吞咽治疗。
(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
(10)心理行为治疗。
(11)中医治疗。
(12)痉挛处理。
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的治疗。
(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3)压疮的治疗。
(4)异位骨化的治疗。
(5)其他: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
(五)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六)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出血诊断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控制良好、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科临床处理已结束,且存在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障碍。
(七)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4)心电图检查。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头颅MRI,CTA、MRA或DSA。
(2)心、肺功能检查。
(3)超声检查:心脏、血管、腹部等。
(八)出院标准
1.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功能已进入平台期。
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梗死或再出血或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住院期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已行或未行手术治疗
患者姓名:_______ 性别: ___ 年龄:____ 门诊号: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日 出院日期: ____年____月___日 标准住院日:21~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