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L:我们的思考与实践
- 徐平
- 3196字
- 2020-08-28 17:07:05
第一部 分我们对PBL 的认识和讨论
一、PBL是理念还是方法
闫晓天
在高校教学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始终是改革的聚焦点,也是困难点所在。我校开展的PBL实践,如催化剂般迅速而广泛地催化了教师的教学重心不断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什么PBL有这般神奇的作用?PBL的神奇是否意味着它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可以一招制胜?也许对PBL从教学理论的角度进行一些理性剖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问题。
(一)为什么说PBL是一种教学模式?
从文献看,PBL常被贯以不同的称谓,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学习法等,最常见的说法是“PBL教学法”或“PBL理念”,两种说法显然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一般来说,“教学理念”通常指的是我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也是我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方法”是对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是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者的统一。它常常可被分解为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等四个层面的内容。由于PBL运用的教学策略较为丰富,且在相同策略下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还可以多式多样,如PBL完整的程序中一般包含导学、分组、分幕案例呈现、头脑风暴、观点陈述、学习评价、学习反思、解案分享等不同策略,而仅案例呈现环节还可采用故事叙事、情景模拟、影像演示等不同形式,因此简单地认为PBL是一种具体方法似乎难以涵盖其理念至重、重视策略、方法多样的丰富性。所以我们认为,若把PBL放在“教学模式”这一更为宽泛的概念下称为教学模式似乎更恰当,即PBL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一套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教学活动程序。
(二)开展PBL为什么“理念至重”?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对教学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PBL教学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如不同阶段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差异较大,教师对PBL教学把握的水平不一,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和定位也有所不同,教学实施涉及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合作又增加了不可预知性等,要维持PBL始终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确实不易,透彻理解PBL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其重要。若理念到位,则方式方法可以探索、摸索,有时即使形弱也可做到“神不散”;若理念不到位,则易使“形似神不似”,甚至“形神皆失”。
有些高校可能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还难以深入开展PBL教学改革,但若在PBL推进中汲取到了其中重要的理念,如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生成性、知识的建构性等,使PBL理念深入教师成为超越现有“常识”的理念,使PBL成为打破教材体系僵化、教学模式单一的“引爆扳机”,并由此使这些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其他课程教学改革中,这无疑也是PBL的贡献之一。为此,许多学者提出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不能简单地把PBL教学当成一种教学模式,应该把它上升为一种思想、原则、理念,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PBL究竟属于什么类型的学习而被医学院校如此推崇?
在教学设计的理论中,常通过对学习结果类型的信息加工分析,将智慧技能领域的学习分为陈述性知识类学习、概念类学习、程序类学习、原理类学习、领域特殊性的问题解决类学习、认知策略类学习、态度类学习、动作技能类学习等类型的学习(教学设计第3版)。其中领域特殊性的问题解决类学习是最为复杂的学习形式,PBL即属于众多领域特殊性的问题解决类学习(简称“问题解决类学习”)中的一种。许多教学模式,如基于团队的学习(TBL)、基于案例的学习(CBL)等也均能体现实现复杂学习的教学理念,但PBL可能称得上是问题解决类学习中最为复杂的学习形式。当今的医学教育非常强调面向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强调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核心职业能力,需要课堂这一载体能够承载复杂的目标、实现复杂学习,或许PBL正是能够适应医学教育的这一内在需求,因而得到了医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推行。
(四)“问题解决类学习”具体是什么样的学习?
“问题解决类学习”与对知识与原理的学习不同,它涉及学习对多种规则的选择和应用的能力,需要以独特的顺序和组合应用规则解决之前未遇到过的问题。
要理解“问题解决类学习”,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这里所说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类型。当一个人有目标,但是并不能立即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时,就产生了学习“问题”。从理论上说,为解决“问题”,学习者需要澄清给定状态(当前状态,包括限定和障碍)、目标状态(想要得到的最终状态;问题解决后的状态)和中间状态。给定状态和目标状态越清晰,问题就越清晰。通常将给定状态和目标状态均清晰的问题情境称作结构良好的问题,而给定状态和目标状态不清晰、未知或极其依赖于情境的问题称作结构不良的问题,如编写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医学诊断、法律实务操作、对急救请求作出反应等均偏重属于结构不良的问题。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个案案例研究式学习、认知学徒制学习等均是适合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学习,需要不同的宏观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强调的是,PBL虽属问题解决类学习,但PBL并不仅仅以问题解决为单一学习目标,它更关注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围绕综合学习目标展开学习,因此PBL策略中比较关注通过问题的解决而增加学生的各类知识以及增进对知识意义的理解。
(五)PBL在宏观教学策略上有什么明确要求?
剖析PBL教学,我们会发现它的宏观策略一般应包括:①导入: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呈现一个有挑战性的、有趣的问题,且要推迟细节叙述,课程中的问题也应越来越难。②主体:分组讨论和头脑风暴。要推荐给学生一些方法,以便使他们学会以更具生成性的方式重组知识;引导学生分离出给定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关键特征,给出要提出问题的暗示;学习将问题分解为子目标,确定解决问题需要学习的知识和行动计划;学生课外通过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加工信息。③结尾:学生分组讨论,复述问题类型的关键特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总结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思考策略迁移使用的可能性。④评估:实际评估和回顾反思,其中评估要着重于其分离给定状态和目标状态关键特征的能力、评价他人问题解决的能力、证明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等;确定学生在模式识别、分解、解释解决方案等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反馈。
(六)PBL学习是否要先获得一定的先决知识才能进行?
根据我们的实践,PBL可以在获得一定的先行知识后进行,也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获得知识和重构知识。因此,对于目前高校较为普遍的混合型PBL,应该既可在后期课程中进行,也可在早期课程中进行。具体到一门课程,既可在前期进行,也可在后期进行。应该说,先行知识技能学习的顺序问题迄今为止仍是促进问题解决学习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未知事项。
(七)PBL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学习的最好的教学模式?
很难说世界是否存在一种万能式的教学方式。学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其所需的心智加工类型会有所不同,其信息加工的方式也有所区别,随之所采用的教学支持类型(教学策略)也要不同。所以,我们认为只有相对适合的教学策略,不存在适合一切学习目标的万能型教学策略。如对知识的记忆类学习,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支持:解释其中的含义和上下文联系,将任务分解为若干部分,一次记住一部分然后将它们归总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练习和复述等。显然这些策略与PBL明显不同。但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表明,利用复杂的认知过程去促进简单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可能掌握得更牢固,且能在知识的各元素间建立联系。因此,PBL肯定是实现最好的教学的众多有效模式之一。尽管不同类型的学习不可能截然分开,但开展教学时了解不同的学习类型,选择相对合适的教学策略或许是对教师更为专业化的要求。要知道,最好的教学往往是那些效果好(促进学习者获得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效率高(学习者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最少)、具有吸引力(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