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形的世界

面对自然界,人类总是充满着好奇:共存于同一个世界里的动物、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具特色,在看似混沌之中似乎存在着某种秩序,吸引着人类去寻找这种种形态后面的成因: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优越?看似相似,其实又各不相同,其原因何在?

人类通常把圆形、方形、三角形作为基本形来解释世界万物,而很久以来却唯独把圆形或球体看作是完美的形态,认为是人类心灵的终结、和谐的象征。比如天体运动,古人认定天空中的行星各自必定沿着完美的轨道进行圆周运动,并把球体及有关的圆周运动归结于是“神”的创造。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球体结构比其他形状的结构更稳定,任何物体在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球体所占据的体积最大。西瓜、苹果等都近似于球体,这种形态可以以较少的表面积储存更多的汁液,并使表面蒸发量降至最小。所以,球体得以存在,首先要依赖于内部的力,或称之为内力,同时在大自然中,物体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当内力与外力达到平衡时便是我们所看到的形态。一切生物的存在均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它们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运动和进化,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图1-1)。

图1-1 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行星、山川、鹦鹉螺

面对物质世界,人类是从“形”的认知中,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经验进行体验和积累,从而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化。无论是天然生成的,还是文化形成的如食物、器具、工具、祭祀、宗教等,都是对有“形”事物的传承,从而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秩序。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形”的世界。

“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形”是所有与形相关的可视形态的统称;狭义的“形”指具体的形象、形体、形态等。《周易·系辞》上有一句话:“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意指天地虽然变化万千,却都是可以看得到的形象。所以无论是感官感觉到的还是通过思维构想的抽象事物,都可以用形态加以表达。形态是设计造型的基本语言,也是设计的基本要素。

人类对形态有追索其含义的天赋,往往在模糊的轮廓中产生与生活经验相关的联想,从中找到有含义的形态,就像把变幻的云当作某种动物一样。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列举了一个题为“橄榄掉到马丁尼酒杯中或一个穿紧身浴衣女子的特写镜头”的二义图形(图1-2):当把一部分空间作为背景时,三角形的酒杯和即将调入杯中的橄榄构成一个图形;当把所有空间都作为形状时,又可以看成是“女子的特写”,背景是画框外的空间。这种背景和图形含义的翻转给人带来思考与情趣,追索含义的思维为隐喻和象征设计提供了心理基础(图1-3、图1-4)。

图1-2 橄榄掉到马丁尼酒杯中或一个穿紧身浴衣女子的特写镜头

图1-3 中国古代鱼纹隐喻多子多福

图1-4 国际红十字会标志。标志图形是一种任意约定性符号,与指涉对象是一种象征关系

设计就是形态的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集合”,从而产生有生命力的形态。无论是体现功能的生命力,还是体现审美的生命力,形态都会在整合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关系,进入一种要素相互发生影响的“场所”。设计形态不但具有自身的属性,还因为整合过程中产生的形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态与环境的关系,而获得与自身属性不同的属性,此即“关系属性”。

形态的自身属性就是形态固有的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自身属性,指形态固有的空间特性。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的形态,其自身属性是相对稳定的。例如圆是自我封闭的完美形式,在任何整合中,只要不破坏其完整性,就会保持圆满的个性。二是物性的自身属性,包括物理性质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物理性质完全取决于材料的性质,是形态中较稳定的部分。而当化学变化介入以后,情况会变得复杂一些。如陶土制成的坯,经过烧制后成为陶,这是化学变化,坯上的釉彩烧制后在色泽肌理也发生了变化,由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形态的关系属性指形态在整合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一种“关系”,主要体现为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设计形态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觉样式,是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整体,部分不能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却对部分有重要的影响。某种形态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它在整体中的自身属性可能得到增强,也可能会减弱,而设计中图形的肌理是以质变为特征的带有转换性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设计形态整合的有机循环系统虽然对设计和环境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现象,显示了设计对不同环境有强烈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