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视觉形态

大千世界中以各种方式存在的事物,都可以用形态来表现。无论是感官感觉到的具象事物,还是思维构想的抽象事物,都可以用形态来表达,科学家、艺术家就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事物加以解释和创造。对设计而言,形态既是物质的视觉化方式和功能形式,也是创新思考的设计主题。设计师的设计成果从表面上看是一些形态,实际上关注的是人,具体的关注对象是形态界面,也就是人对形态可感知的层面。

如果说以往人们对“形态”的理解限于形状和神态的话,那么现代设计学中的“形态”概念越来越趋向于语言学中的含义,即对象事物的视觉元素或物理结构间的关系所表征的功能,及其所构成的系统呈现的意义。形态不仅仅是形式的概念,还有认知的概念、象征的概念和美的概念。其性质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认知性——由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形态要素构成的图形,从形象的直观性上说都是表象符号,与艺术语言是相同的。作为社会生活形象的反映,艺术通过变形和抽象,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尽管设计图形也是表象的视觉形象,但其形态通过变形与抽象具备了认知功能和信息传达功能。其沟通效应的发挥在形态所传达出的意义中产生。这就要求视觉语言具备一定的认知性和可解读性。形态、色彩、质感等造型语言不但要与内容相符,还要符合认知心理,才能便于人们解读和记忆。图1-5是北京奥运会标志图形,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态,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图标在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上达到了很高的设计水平,既体现了鲜明的运动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达到了形态与语意的和谐统一。

图1-5 具有“篆书之美”的第29届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达到了形态与语意的和谐统一

象征性 —— 约定俗成的形态图形与指涉对象之间通常没有直接联系,而需借助象征手段来表达含义。最典型的就是京剧脸谱,其图形色彩最具象征意义: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象征奸诈多疑,紫色象征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等,并且以线条的流动、节奏、韵律等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图1-6) 。这类象征手法通过约定俗成的形态构成在人们的心理上唤起情感,再配合语言文字(唱词等)达到一定的传达目的。因此,形态要素的含义通常是多种语意的历史集合,要想真正把握就要追溯历史沿革中的全部内涵。对于形态符号的解释应归于习惯,它们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图1-6 京剧脸谱

模糊性——相对于语言,形态图形在意义传达上存在一定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图形在表达意义时不是完全孤立的,要依据一定的语境。语境有两种:一个是上下文,它决定着具体图形表达的意义;另一个是图形表达时所处的现实环境。语境与形态图形的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会使意义的表达更为明确,并对意义表达起到补充、限定、修正作用。图1-7是北京申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所用的宣传标志。该标志用代表奥运五色的书法笔画构成一个动感图形,具有东方书写文化的韵律,单独看也许可以联想出东方文化的许多含义;而在奥运五环和BEIJING2008的语境下,“中国武术”“太极拳”等形态意象呼之欲出,凸显了文明古国的申奥主题。

图1-7 北京申奥标志

通用性——虽然视觉形态在表意上具有不确定性,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图形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系统,可以超越不同语言的限制而达到传达的作用。譬如历届奥运会的指示标志图形有所不同,但都能被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运动员和观众认知(图1-8)。当然,这种通用性也会受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限制。

图1-8 形态图形

审美性——形态图形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可以激发强烈的情感,这种基于自由的、全面的内在需要的审美情感最为强烈和深刻。审美意识的自由性和普遍性使人们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达到相互同情、理解和沟通的目的。在审美体验中,人们以自由主体的身份参与交流,使彼此之间的理解更为深入。这是视觉图形的最大优势。在设计视觉图形的认知和表意功能的同时,更要发挥其审美功能,引发强烈的情感。

各种形态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秩序。无论是自然的形态还是人为的形态,都以自身存在传达着不同的意义。其意义不仅仅涉及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文化层面。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态始终是中心话题。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也会给形态带来很大影响,促使人们以不同的目的、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形态的表现问题。